|
[size=3]三位母亲献肾给子(图) [IMG]http://photocdn.sohu.com/20060330/Img242547648.jpg[/IMG] 【来源:中安网 】 新安晚报3月30日讯“3月27日中午11点38分,孩子他妈进了手术室,下午1点04分儿子进手术室,3点45分出来,这几个时刻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昨天下午,当跟记者说起儿子肾移植的事时,61岁的董维传忍不住老泪纵横,“我们一家大小都瞒着儿子,要不然儿子拼死也不答应。”
今年32岁的董景春是家中的长子,和父母及四个妹妹居住在无为县严桥镇。“这孩子6岁时腿脚落下了残疾,自尊心特别强。”董维传说,刚开始孩子身体不好,还不愿意去医院检查,去年确诊为尿毒症后,一家人的天都塌了。“尤其是他妈妈,身体也不是很好,这一年来我们陪着儿子到处求医,她眼见着头发就白了不少。 [被屏蔽广告] ”
“医生告诉我们,治这病,要么透析,要么换肾,费用都是吓死人的高呀,我们家是农民,这一年来为儿子治病就花了十多万,这次手术费我还是把家里的房子抵出去,家里亲朋好友东拼西凑才凑出来的。”
董景春的二妹告诉记者,家里几个姐妹都争着把自己的肾脏捐给哥哥,可父母都不同意。母亲瞒着哥哥,说来医院治胆结石,所有的化验都不让哥哥知道。“做手术那天,哥哥还问妈去哪呢,我告诉他妈治胆结石吊水去了,然后转过身抹抹眼泪。”
这几天来,武警医院肾移植中心的医生、护士都形成了一种默契,在董景春面前绝口不提捐献肾脏的来源,合力帮助这位母亲完成自己的心愿。
肾移植手术进行得非常成功,目前小董的情况已渐渐好转,身在隔离病房的他眼下最大的心愿就是见母亲。
“妈妈,谢谢您!”
“病好以后,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有没有什么想为母亲做的?”
“我想任何言语、任何行动都不足以回报母亲对我的恩情,我最想说一声:‘妈妈,谢谢您!’”
这是记者在省武警医院与汪李宝的一番对话。一个多星期前,26岁的汪李宝也在这里接受了肾脏移植手术,如今,母亲桂菊林的肾脏在他身上健康地“工作”着。
家住桐城新渡的桂菊林今年44岁,丈夫是一位小学教师,勤劳朴实的她在家务农,供儿子在北京读书。“去年大年二十八,儿子被确诊为尿毒症,医生告诉我们换肾的话可以用亲属的肾脏,我马上就提出用我的肾。”手术后恢复良好的桂菊林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当时这傻孩子怎么也不同意,家里人好说歹说他就是不干,非要等合适的肾源,可我们哪等得起啊,每透析一次都抵得上我们家半年的收入。”
“这孩子脾气倔得八头牛都拉不回来,我要给他捐肾,他不干,当时还在家绝食了五天,就是不同意。”桂菊林叹了口气。当记者问到后来为何他同意母亲捐献肾脏时,这位健谈的母亲却转过脸去,久久不说话。
手术结束后,桂菊林稍微能活动,就想去看儿子,想站在儿子隔离病房的门口,看上一眼,哪怕是儿子和她招个手也好,但医生一直没有同意。
昨天下午,经医院同意,母亲桂菊林终于可以看儿子了。走到儿子的病房外,桂菊林脸上挂满了笑容,手术后第一次见到妈妈的汪李宝心情更是特别激动,不顾自己正在输液,说什么都要起来。护士只好拿着他的输液瓶,扶着他走到门口,深情地喊了一声“妈妈,谢谢您!”,妈妈一把抱住了他。
桂菊林无限怜爱地看着儿子,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帮儿子理一理衣领。然后就握着儿子的手,开心地说起了悄悄话,还笑着在儿子脸上亲了一口。病房内外顿时洋溢着浓浓的温情。
“儿子我不救谁来救?”
3月27日上午8点多,26岁的房龙亲眼看着母亲倪晋香被推进手术室,2个小时后他也被推进手术室,接受肾移植手术,“这两个小时中,我的心都要碎了。”
房龙家住桐城卅铺镇,家中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去年房龙从乌鲁木齐回家后,竟被确诊为尿毒症,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家人都呆了。从安庆到合肥,一家人跑遍了各大医院,而得到的结论都是一样:只有换肾。
“当时武警医院没有合适的肾源,我们只有回家等。可是等的时间越长,花的费用越大,我们家拖不起。”房龙躺在病床上叹了口气,盯着天花板眼睛眨了眨,“我在家等了20多天,母亲坐不住了,提出要把肾移植给我。”
记者见到在病床上的倪晋香,她说:“我是母亲,我的儿子我不救谁来救?”说着泪水就流了出来。
房龙的父亲告诉记者,当时房龙怎么也不同意,家里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出面劝他,他还是不松口。直到一个月前,一家四口开了一次“家庭大会”,父母都哭着求他,他才流着泪艰难地点了点头。
前天,当母亲被推进了手术室,房龙的心就分分秒秒地受着煎熬。“我当时就想着,万一手术失败,连累了母亲,我永远都不能原谅自己。母亲的恩情我一辈子都还不完。”
两个小时后,他进了手术室。直到手术结束他苏醒过来,得知手术成功母亲安然无恙,他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病好以后,我要多陪陪妈妈,以前我总喜欢天南地北地闯荡,现在我要多留在妈妈身边。”房龙深情地说 。 [/siz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