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498
- 积分
- 2105
- 威望
- 7300
- 桐币
- 5115
- 激情
- 135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6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2-9

桐网贡生
 
- 积分
- 2105
 鲜花( 0)  鸡蛋( 0)
|
[size=4]江苏太仓市璜泾镇原来是一个地方偏僻、经济比较落实后的乡镇,为加快发展,他们结合本地区的实际,从办农业转到办工业上,走工业化强镇的道路,提出了“跳出自己看自己,跳出自己看大家”、“不靠老外靠老乡,不靠外人靠本地人,不靠国家靠党员个人”的发展理念,坚持立足自己走自己的路,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到2004年,该镇的工业销售额就已到70亿元人民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000元人民币,是江苏省的第一位。
他们在发展规划上制定了四个三:一是乡镇干部三年内要有自己的企业,不然就退出领导岗位;二是50岁以下的党员三年内要在企业中占有股份,资产要达30万;三是乡镇党委管辖的干部,三年后要有小汽车;四是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三年后要达到3000美元。干部上岗前要拿5个证书(英语、电脑、驾驶证、普通话、股份证书)。他们发展民营企业的方法是:“双带”即领导干部带头、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搞企业。要求有了企业才能当干部。考核干部主要是4个指标:以交税、用电、用地、投入的多少论英雄。用他们自己的话讲:“官场上见不到党员干部,市场上到处都是党员干部。璜泾镇每6人中有1人是老板,领导干部是董事长。”“看到党员看到1个企业,通过党员干部创业带动推进农民创业。” “种地只能活命,工业才能致富”、 “当代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就是要把自己的钱投资到办企业中去”等。苏州太仓市因地制宜,走出了自己发展民营经济的路子,成为了中国化纤加弹基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动了党员干部作用的全面发挥。对此,江苏省委给太仓市发展民营经济总结的经验是“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siz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