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城中学坐落在桐城派的故乡——桐城市,1902年由国学大师吴汝纶先生创办,为安徽省历史最悠久的中学之一。五十年代,桐城中学被确定为安徽省首批重点中学。由于办学成绩突出。1960年光荣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捧回了国务院颁发的由邓小平亲笔题写的“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奖匾。后因十年浩劫,学校各项工作遭到严重破坏。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桐城中学被首批恢复为省属七所重点中学之一1999年12月,又一举高标准通过评估验收,被命名为安徽省示范性高中。 学校环境清幽,景色宜人。校园里,花木繁茂,绿草如茵,古树参天,流泉喷雪。人文景观比比皆是。左忠毅公祠,匾额为崇祯皇帝书赐,它透视出左光斗识才爱才的先师风范。惜抱轩银杏树,为姚鼐辞官还乡后亲手所植,历经沧桑,依旧枝繁叶茂,向后学者昭示一条做人法训。半山阁典雅古朴,被誉为一曲“凝固的音乐”。阁之西北侧,有吴先生手植翠柏和藤萝,意在教导莘莘学子:要学翠柏,四季常青,挺拔向上;勿学藤萝,匍匐在地,不能自立。石柱刻,集六朝文人名人名句,为清末书法家方守敦先生手笔,寄托了先贤对桑榆学子的热切企盼;为学要“高峰入云”,不厌其高;做人要“清流见底”,纯洁无私。“后乐亭”匾额为黄镇同志所题,表达了老校友对母校的厚望;培养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人才。朱光潜先生故居中,依稀还看到一代美学宗师当年埋头苦读的身影;渡江指挥部里,仿佛还回荡着邓小平那气壮山河的声音......丰厚的历史文华底蕴,营造了得天独厚的育人环境。 学校现有教学班31个,学生1500余人,教职工164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48人。校园占地面积97871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有气势宏伟的大门楼,有装备完善的教学大楼,有设备完备的科学馆、电教室、微机室、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等,有藏书80000余册的图书馆,有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资建造的逸夫楼,有400米跑道的标准田径场,有设施齐全的餐厅、浴室、学生公寓,还有生产基地近300亩。按照现代教育技术标准装备的7000平方米的科技大楼正在兴建。这一切都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