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上日程 《桐城歌》正式向省文化厅申报 汪桂云报道 记者日前从市文化馆了解到:《桐城歌》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向省文化厅申请保护。申报项目代码为02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以及25分钟的电视专题片已制作完毕,不日将送达省文化厅。明年7月再向国家文化部申报。 桐城歌是起源于我市的一种地方民歌,既是一种民俗事项,又是一种俗文学形式,由山歌、民谣、小调三大类组成。每个歌种又相当丰富,以风土、传说、时政、劳动、生活、情爱等为内容,尤以情爱歌影响最大。早在明代,桐城歌就已刊布成帙,举世传诵,经久不衰。《明代杂曲集》收录桐城歌25首,冯梦龙的《山歌》收入24首。桐城歌流布于湖北黄梅一带和江浙吴语地区,在湘鄂皖赣以及浙西地区形成了范围广泛的“桐城歌谣文化带”,对黄梅戏的形式和发展起着基因性孕育、塑造作用,对吴中山歌、扬州清曲、土家族情歌等民间歌谣也起着范本性借鉴作用。不少专家学者对桐城歌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给予了较高评价,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等辟专节介绍了桐城歌。 发掘、保护、研究桐城歌,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借国家大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机,市政府已发文成立了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及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继《桐城歌》后,《十番锣鼓》等也正在搜集、整理之中。(tc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