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郝洪
1944年秋天,安徽桐城青年左克收到3个大学的录取通知 书。是西行到四川大学农艺系,还是负笈东游,读中央大学 哲学系或是中央政治大学新闻系?他左思右想,决定学新闻。 而这次选择,决定了他此后的人生。
“地下”记者成了“地上”编辑
左克最初的新闻生涯,带有地下工作性质。1948年,他 大学毕业,和几位进步青年应聘进入位于南京新街口的国民 党中央日报社,并在报社的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下,肩负保护 设备、为迎接南京解放作准备等任务。
1949年4月23日清晨,左克遵照地下党组织的指示,向台 湾《中央日报》发去了最后一篇稿件:“解放军渡过长江, 进入南京城……”从那时起,左克的新闻工作从“地下”转 到了“地上”。
接下来的日子,左克参与筹办了《解放新闻》,这是在 南京解放后中共南京市委领导的第一张报纸。后来,《解放 新闻》与重庆迁来的《新华日报》合二为一,出版了新的《 新华日报》。在新华日报社,左克任时事版编辑,坐在了据 说是中央日报社社长马星野设计的夜班编辑办公桌前。按照 设计,那张状若马蹄的桌子,外圈是10个座位,是编辑的位 置;中心处有一张可转动360度的转椅,是总编辑或社长的位 置。
左克从来不后悔一生中只是当了一名“为他人作嫁衣” 的夜班编辑。
被“造反派”赶出报社9年
左克兢兢业业于自己的事业,编稿件、做标题、安排版 面,一丝不苟,人称“放心编辑”。左克回忆说:“那时, 人们还生活在新生活到来的喜悦中。”
但是,接下来连绵不断的政治运动很快把这些改变了。 1957年的“反右”,1958年搞“大跃进”,《新华日报》自 然都有相应的反映。后来搞“文化大革命”,“造反派”的 对立双方将《新华日报》一分为二,分别在镇江和无锡出版。 两派都拉左克参加,他拒绝了。“不识抬举”的左克被“造 反派”赶出报社,去农村安家。直到9年后的1978年,“四人 帮”垮台,左克被召回新华日报社,到夜班编辑室重操旧业。
创新,毕生的追求
“我们是带着无数反思进入80年代的,而更重要的是反 思后的行动。”和所有重新回到新闻工作岗位上的老一辈编 辑、记者一样,左克渴望报纸改革和创新。
1980年10月,左克看到《人民日报》对国庆报道作了改 革,摒弃了某些应景的内容,只是在一版报眼位置发表了一 篇短评,标题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国庆纪念活动改革 有感》,文章虽短,却比长篇大论更引人注目。左克感觉到 了强劲的新闻改革之风,并写信给人民日报社说:“新闻改 革要着眼于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张报纸要 力争天天有变化,版版有新意……”
左克也把这个想法用到了编辑实践中。不久,在他负责 的《新华日报》时事版上,出现了《目录新闻》这样一个栏 目,每期刊出国内外新闻十多条,而每条新闻都只有一句话。 这些“微缩新闻”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扩大了信息量, 增加了报纸的服务功能,让人耳目一新。《目录新闻》开了 “标题新闻”先河,新华社还向全国推广了这一做法。此后, 新华日报社又总结办《目录新闻》的经验,在头版推出《今 日快讯》,广受好评,成为全国知名栏目。1984年,由于在 夜班工作岗位上的突出贡献,左克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 者。
1986年,新华日报社创办了江苏省第一家晚报《扬子晚 报》,左克任国际版主编。“我们没有办晚报的经验,新闻 界老前辈赵超构在1956年说过的‘短些’、‘广些’、‘软 些’是基本的原则,而具体怎么办还得靠摸索、创新。”为 了这个“创新”,左克可以说是付出了全部精力。他当年首 创的不少好做法,如今已经成为众多报纸的通常样式。左克 感慨道:“这是个创新的时代。对传媒来说,没有创新就没 有生命力。”
数十年的夜班编辑工作,使左克失去了成为名记者的机 会,却使他能够沉下心来,对报纸的版面和标题作深入研究。 他做的标题多次在全国好新闻作品评比中获奖。他将自己多 年的积累写成两本书———《标题一得录》和《标题鉴赏录》 ,被收入新华出版社编辑的《新闻入门丛书》。1998年7月, 这两本书同时再版。这一年,距左克从事新闻工作整整50年。
《华东新闻》,1999年7月28日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