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摔倒
儿子现在已经被我们养成了一个习惯,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来,也不哭,除非摔的太厉害了。
自从宝宝大了些,我都是这样对他的,摔倒了,我可以过去抱起来哄哄,拍拍,但是我跟着就会指出来,比如这次是走路不小心摔的,那次是走路不看地面摔的,自己下次要小心。不过儿子摔倒基本上都是会走路以后的事,而且都是不看地面摔倒的多,学走路的时候反倒没怎么摔,儿子会爬,四肢平衡很好,不容易摔跤。
偶尔婆婆带儿子的时候,磕着碰着了哄他的时候总是会打地面、打门框之类的,我看到就告诉婆婆,不要这样教他,要不然他长大了慢慢就会习惯性的出问题就往别人身上找原因,这样子不好的。婆婆听我这么说,以后就很注意,有时候别的家人哄儿子的时候方法不对她还要指出来。
刚开始,我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也不知道对儿子的性格有没有什么影响,不过,目前看来还不坏。每次摔倒了,儿子不是忙着哭、撒娇,而是先愣一下,我或是婆婆就会在旁边说:没关系,不要紧的,自己爬起来。儿子就会自己坐起来继续玩,或是坐起来爬到大人身边寻求一点安慰。当然,有的时候确实摔的比较厉害,确实挺疼的,我们就会跑过去抱起来,哄一哄,拍一拍,但是绝对不会说怪玩具或是别的东西的话,都是说他为什么会摔倒,是自己不小心,下次一定要注意了。虽然他听不懂,但是这是一种习惯吧,习惯这样子了,他就能接受。
其实本来就是这样的,玩具不会动,地面不会动,只有他会动,他能躲避,但是他走路的时候经常不注意,只有摔倒了。
现在儿子还小,还看不出来有什么效果,我觉得多少会有一点效果。经常跟婆婆谈起这个问题,婆婆就说上一辈的人带孩子,孩子摔倒了哄孩子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打他摔倒的地方。婆婆的侄子现在十几岁,已经可以看出来了,有什麽问题了首先是怪别人,没想到自己是不是有错,总是会怪这个怪那个的。
婆婆对于我的这种做法也很认同,非常配合,毕竟大多数时候都是婆婆带儿子,我要上班,如果婆婆不配合,我也没办法的,还好婆婆在教育儿子方面和我还能达成一直意见,这对于儿子的健康成长也是一种好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