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41|回复: 7

罗岭寻宗

[复制链接]

57

主题

579

回帖

653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53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8-9-17 19: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惟八月,序属中秋,国有长假,回家赏月.二十多年了,好象在老家过中秋节还是第一回,可谓很有意义.% n4 O. Q7 I: J; @' \! r1 s2 ]" D
  因为心中老惦记着寻祖一事,有这个兴趣,又正好有一天空闲,遂决定专程赴罗岭一趟.之所以要去罗岭,是因为我爸说过我这支吴姓的祠堂在罗岭,但具体哪里他也不知.以前遇到一罗岭朋友,说起罗岭确实有不少姓吴的,仅黄梅村的吴姓生产队就有好几个.怀揣着这仅有的一点知识,开始了寻根罗岭之行.虽然家中人极力反对,认为我是大海捞针肯定无所收获.但我想,路不走不行,事不试不成.即使空手而归,我也要试一回.
) T  P* q8 u7 h) T1 S% ]3 y+ X  一清早叫了部出租车,从桐城出发,一路行来,过新渡,走练潭,进入罗岭地界.因为之前查过地图,我所要去的一个村名黄梅村,好象是罗岭镇不到一点,于是我便叫师傅停车咨询.回答是稍已开过.于是下车,独自寻访.路人听说黄梅村,便主动问"是到严凤英故居吧?那儿即是",虽然主要目的不是,但既已来之,当也不可错过瞻仰大师.一座普通的平房,早已敞开的大门,没人收门票,也没人导游,独自进去独自看,因为是一早,不免有点森森的感觉,转了一圈出来,问旁边一户人家,才知他们是管理者,负责锁门开门的.再咨询吴姓情况,回答是旁边有一吴咀生产队,都是姓吴的.于是步行几千米,问到了吴咀生产队.首先遇到的不是姓吴的,而是姓李的大爷,他说这个生产队都姓吴,只有他们弟兄姓李.听说我是来寻祖的,他热心地指点,有个吴老先生可能知道.带头领路,至一户人家前,老者不遇,一个中年人名吴长生的接待了我.但是他告诉我,罗岭解放前有二个祠堂,一大一小,都姓吴,只是人多的名吴家大祠堂,他们这一支人少是吴家小祠堂,而他与我这个吴显然不是一支,因为辈字不合.他又指点,根据我所说的"发"字辈,可能在另一个生产队有我的本家,那是叫作"吴家新屋"的生产队,离这里有好几里路.并且有个老队长叫吴发明的很懂这方面知识.长生老兄主动给我联系上那个老者,他正好要到马路边的新房子工地去.遇巧的是,长生老兄要出门去安庆走亲戚,宁愿自己弯点路,摩托车将我载到了吴家新屋对面的马路边,那里吴发明老先生一家正在造房子,首先遇到的是他儿子,经询问,他说是"珠"字辈,我非常高兴地说"太好了,老弟,总算找到了!"因为与我的辈字相同,我想这肯定就是我那一支了.于是便赶往山中的他家,他还说他家有一套家谱,他老爸可能出门正赶来工地,路上不要错过.我往山中行,正行之间,一位戴着草帽的老者出现了,我即问"是吴发明先生吗?","是啊!"于是老者返身与我一起回家.至家,拿烟,倒茶,当然最重要的是拿谱,呵呵,一个专门的家谱木箱子,多达43册,从头看来,要找到自己在哪里,即便不是大海捞针,也决不是信手拈来的.老先生讲述第五次修谱历时三四年,修好谱后,他找到自己的历代祖宗,从一世开始到现在,找出来搞清楚花了三四天的时间.实际上,他对我能否找到自己之源,是有疑问的.因为他说去年就有一位吴姓人物来此查谱,一开始以为是手到擒来,志高气昂,谁知查了半天毫无所获,垂头丧气,只好悻悻而退空手而返.
& m% ~1 ~. ]# R& x8 A) C  第一次接触家谱,由于信息有限,下手不易.我是从祖坟的碑上找到十九世祖\二十世祖的名字,因为21世以下的尚未入谱(该谱1998年第五次修,我家遗漏.民国十年第四修时祖父一辈尚年幼),不可能查到的,但是谱中都是按辈字所取的名字,与实际使用的也不一样,实际所用的为"字某某".即使是字,也有很多相同的,还要看记载的信息是否与自己掌握的知识基本一致.时间一点点流逝,数十册一点点翻阅,眼看吃中饭的时间也快到了,何时是终点?到底是否本宗?疑惑一直飘浮在心头.功夫不费有心人,终于被我找到了,我家果真是这一支的!我终于找到了祖宗!那真是高兴呀,大功告成之喜.吴老先生也替我高兴,不断地说,还是书读得多才好,他只读过小学四年级云云,我说解放前的小学生比现在的大学生不差的,古文知识可能还要好呢.他盛情请我吃午饭,并反复声明招待不周,还说"没有千年的亲家,只有千年的宗家"(好有文化好有哲理哦!).我也不推辞,在他家用过午饭后,继续理清我家的祖祖辈辈,时间不长就理清了.抄下该抄下的,拍下该拍下的,心满意足而归,当然不是十全十美,因为无法复印家谱,只能掌握自己一支的最基本情况了., w5 |0 O( n- Z$ H, W3 l
    现在我知道了,我这支吴氏,先祖升曜公(字阳谷)自元末明初渡江而来,定居怀宁梅冲,故本支亦可称为"梅冲吴",祖谱已五修.辈字也非口耳相传之"圣尊信友,言发朱基",而是"行敦孝友,言发珠玑,清廉传世,揖让馀徽",分布在怀宁,桐城,潜山,岳西一带,桐城以生活在老梅的为多,总人数已达七八千人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 +1 收起 理由
水点杏花 + 1 祝贺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57

主题

579

回帖

653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53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19: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图片发不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8

主题

238

回帖

358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358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17 20: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千年的亲家,只有千年的宗家。0 T3 v7 Q! R* [4 u
可喜可贺!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25

回帖

28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28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17 22: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岭是不是划到安庆去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57

主题

579

回帖

653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53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1: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点杏花 于 2008-9-17 20:27 发表 # E5 b8 u6 ]' l+ s
没有千年的亲家,只有千年的宗家。$ I) z* t7 Z8 B
可喜可贺!

; |- ^! @/ f$ G! k& `/ X---------------------------------------------& N9 l' P+ ]. O6 \
谢谢!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57

主题

579

回帖

653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53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1: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你我他 于 2008-9-17 22:45 发表
! ~  Y* G4 o, \7 R; I罗岭是不是划到安庆去了?
1 \8 e! o/ n. X( g* B4 `
----------------------------------------------
3 @  q/ F2 n( R1 ~都好几年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8-9-19 08: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童老夫子寻宗成功!犹记当年童老夫子为祖居地归属仗义执言,想来与罗岭真是渊源颇深。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08

主题

2921

回帖

3336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333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19 1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手头也有一套本家族的家谱,- X- S+ I! C+ f+ W/ Q7 I
得到这套家谱,说来真是全不费工夫。
1 y0 f  b$ D" g: N那是某年的春节,我回老家过年,本家族的一位长者跑来找我,# s# ^. m5 B  C7 F8 w
手上拿来一本家谱,被老鼠啃得不成样子,6 m& i8 h/ J4 Z% Q+ R6 {
他认为我是个文人,希望我帮着辨认整理一下。$ ?# M" J- c. [; i1 Y! h0 k6 I* b; i
于是,一连好几天,我便专心于这事,但辨认起来非常困难,而且家谱也就这一本。
5 ~2 p7 }7 v+ z' }有天,另一位老者到家里看望家父,我并不认识的。$ p- B* e8 o1 g! f4 F. [; M
他看见我在那里费力地辨认家谱,便过来和我说话,* r& W$ V" s8 q, ?
边说边笑:怎么,你也对家谱感兴趣呀?
( V# r! ?. L; `6 r7 ~- A& Y我回答说:是呀,可惜这本家谱破得不成样子了。6 w/ T1 _  c& [' j! V. d
他又诡异地问:你想看全套完整的家谱吗?
' A+ {5 F( u# |6 Q* g原来他手上就有。就这样,我得到了本族的家谱。
" T! B, B) [4 I/ P民国34年第五修,共20本,除第一本有些破损,其它各本完整无缺。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