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004
- 积分
- 52473
- 威望
- 101303
- 桐币
- 55061
- 激情
- 106164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2658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6-2
管理员
桐城网 / 樊茂
- 积分
- 52473
鲜花( 129) 鸡蛋( 5)
|
发表于 2008-9-29 14: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别山尽头,扬子江北岸,山与水之间,是吾乡桐城.这块充盈山水灵气的土地,因文人辈出在历史上留下了赫赫大名.即使是现在,大凡读过书的人,也约摸知道清代有个桐城文派,横亘有清一代,影响流及今朝.
其实,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桐城只是一个小城,人口数十万,地方数万顷,平平常常,淡淡清清.可为什么偏偏是她不寻常地名贯青史?其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个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人,我认为桐城能取得那样的辉煌,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其内在精神的外化,而这种桐城精神是由两大相互交融的文化传统构成,一是"礼让三尺",一是"穷不丢书",两者组成了和谐的统一.桐城著名的"六尺巷"美谈早已流传神州大地,物质世界有穷尽,与人相处宜和谐,桐城人对此心领神会,那段"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诗句,不仅是当时的当朝宰相张英的旷达,更是桐城人"礼让三尺"的谦让之风写照."礼让三尺"不仅仅是为人处世中的谦虚,也是对物质利益追求的谦抑.与对物质追求的谦抑相比,桐城文化传统中对精神追求的执着则是非常鲜明的,乡训"穷不丢书"渗透桐城人的心灵,即使再穷也不放弃读书明理."穷不丢书"只有四个字,表达的不仅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不屈气慨,也是对孔老夫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理念升华.于物质\于处世"礼让三尺",于精神\于文化"穷且益坚",两者的完美结合,构成了桐城文化精神的精髓,奠定了桐城文化辉煌的基础.
相比于"前辈声名满天下",上个世纪以来的桐城似乎步入了文化的暗淡时代.但即使算是在暗夜之中,也总还有着一些闪亮的灯火,那是桐城人的执着追求,预示着桐城文化的再度拂晓.
予生有幸,自小沐浴于桐城文化氛围之中,对"天下文章其皆出于桐城乎?"印象至为深刻.只是那时的我,一直有个遗憾,因为读尽桐城历史名作,却没有读到当代桐城人的知名作品.高中读书时,听同学说起桐城当代也有个有名的作家陈所巨,那是第一次听说.后来买到一本陈所巨先生的<阳光*土地*人>诗集,那本淡黄色封面的书,正如黄土地一样的朴实,平生第一次读到当代桐城人的作品,读着的是白纸黑字,感受的却是浓浓的乡情,闻到的则是熟悉的乡音,亲切感油然而生,其心也喜,其情也乐.
陈所巨,少有才名,文革前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成为凤毛麟角的天骄.更为可贵的是,他不留恋大城市的繁华,安心扎根于故乡的泥土,当了一名文艺创作员,接过了先辈的文学火炬.故乡的山水养其灵气,故乡的风情厚其底蕴,故乡的文化给其滋养,故乡的点滴发其灵感.桑梓山水皆入于诗,草木虫蛇也成于文,故乡风俗娓娓而道,传统典故泼墨成章.歌唱生活,吟咏故乡;发其幽微,弘其影响.虽然年仅58岁即英年早逝,但他一生笔耕不辍,勤于创作,作品煌煌,逾千万言,可谓著作等身.我觉得,陈所巨先生身上体现的就是那种桐城精神,对物质利益"礼让三尺",对精神追求"穷且益坚".现在择其诗歌\美文之精要,精编成400万字的<陈所巨文集>.可以说,<陈所巨文集>固然内容丰富,但她之于桐城,则是桐城山水的纸墨再现,桐城文化的艺术表达,桐城风物的生动素描,桐城精神的丹青蓦写.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陈所巨先生的毕生努力,也许就是那其中的一盏最明亮的灯火,照亮了今日的文化桐城.如果你想认识桐城,不妨从读<陈所巨文集>开始.
(<陈所巨文集>七卷本,安徽文艺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