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不平则鸣

[名胜景观] 城东三十里白沙岭连理亭

[复制链接]

0

主题

19

回帖

36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3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4-4 10: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汉 于 2009-4-3 19:56 发表
9 L3 @' T1 S; w如果没有城东三十里之说,还真跟枞阳人扯不清。
. o& `$ }; n7 @* q% h

) H8 C+ Y& T, W  _说明枞阳是有白沙岭这个地名的!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9-4-4 10: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中履的墓地在大关白沙岭,城北三十里处。方中履居城区潇洒园(即廷尉第)。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

主题

45

回帖

90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9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4-4 13: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同安闲人 于 2009-4-4 10:38 发表
3 U: n7 j# M! F, Y: G方中履的墓地在大关白沙岭,城北三十里处。方中履居城区潇洒园(即廷尉第)。
  Y. Q& V8 H5 `1 J

) p" T+ K9 S3 d按照封建社会的继承的惯例,只有长子(即“大宗子”)对祖业享有继承权的。对于方家来说,中一房的长子可以住在“桂林第”,其他各房应该迁出,才符合常理;否则,一大家人,“桂林第”才多大的一块地方,怎能住得下?
7 ]9 N5 V0 d. W5 k中一房的长子并不是方家的大宗子,只有长房的长子才有大宗子的资格。“桂林第”是中房方懋的产业,继承其产业的只有他的长子方琳才有资格。, m) e- f" ^" t& u' g
方家中一房各代的长子顺序是这样的:七世方琳——八世方印——九世方敬——十世方初(方祉是他四弟)——十一世方学才。
, H& i) A; `) v. Z所以说,方祉的后人是不可能住在“桂林第”的。( T; v" b% M% L
其实,方家从方印开始就不住在城里,迁居白巉(家谱《方印列传》:五分之,而自取白巉一硗确者以居)。方印的侧室舒氏葬在白巉,如今陵墓犹在(义津镇义西村小方庄)。康熙版《桐城县志》及方学渐《迩训》都已写明:方敬居白巉。而所谓的“廷尉第”只是方家后人所建,是种家族的荣耀,方大镇本人并没有去住过。至于方以智、方中履就更没有在那里居住的道理,而六房方苞等人的故居一说,则近乎于传奇了。1 x8 T, g7 ?, J8 S) P( o; x; a
方家七世以前住在城里,八世以后几乎全部迁出城区(迁徙时间约在成化中期),其后大多定居今其林、义津一带。迁徙的原因估计是人口太多,无法聚居。这方面的资料,大家可以参看明代宏治六年余姚人许浩(字克大,时任桐城儒学训导)序桂林方氏家谱的文章,以及方氏家谱各代居住的情况,即可明了(关于这一节,我今后将有详述)。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9-4-4 15: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敬在他地有田庄,不影响到他的祖籍,不影响到他对祖居地的继承问题。
4 u$ S, E1 B5 t3 t0 w" x! h方敬曾居某地和方敬居某地是两个概念,即至方祉时迁徙不定,居无定所,又如何能确定于某处呢?0 l, h5 e. m, x7 y. q
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家只有城区的桂林第,说这是方苞的祖籍地和故居我觉得一点都不奇怪,至少方苞在那住过,比牛集那种欺世盗名的宣传不知要真实多少。9 P! B8 g" ~  G4 O
廷尉第由方以智之孙方正瑗改名为潇洒园,为中一房大镇一支祖产。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

主题

45

回帖

90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9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4-4 16: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敬在他地有田庄,不影响到他的祖籍,不影响到他对祖居地的继承问题。, T/ g) f5 F( I/ r- A  Q1 S/ f* T
方敬是“所居在白巉”,并不是“在他地有田庄”。居住地和田庄的概念是有区别的。方氏子孙众多,凭什么就方敬一房继承?2 H% s: q' {. [) \/ @+ z
9 P( C0 b9 g: R+ n# l7 W
方敬曾居某地和方敬居某地是两个概念,即至方祉时迁徙不定,居无定所,又如何能确定于某处呢?/ p3 D" S0 R4 U( d& o
方祉的住所非常清楚,我们可从以下几点看出他的住址:- X( y% t( ^' m6 F7 D+ D/ [
一、出生地、居住地明确。他本人“生白巉”(见家谱列传)。
3 ^" l! T0 k3 H' V+ Y二、学习地明确。方祉少时从方效问学,方效住姚家嘴,姚家嘴当在今其林岳庙、阳和附近(见康熙桐志)。4 H9 B. [0 ~! B8 J2 P6 x
三、工作地明确。他“馆白苓十里许”(见列传),白苓在会宫。
- f2 w; @0 h/ S$ x/ i; x( ?; a
4 v$ L; ^: @0 U; c5 e! J: F7 f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家只有城区的桂林第,说这是方苞的祖籍地和故居我觉得一点都不奇怪,至少方苞在那住过,比牛集那种欺世盗名的宣传不知要真实多少。. w! s) M5 k/ j8 W% l& L* S
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家,请看看古人是怎么认定的,我们不能乱说。这方面的资料也很多,康熙、道光版桐城县志、家谱及王灼、李光炯、陈澹然等人的文集都有相关论述。
7 l) z, J. ~5 V$ @/ G0 z+ y+ y相信他们的话比我们更有份量!
6 m8 ?6 a$ R* {& T
1 q/ |' i, e0 j5 O( R廷尉第由方以智之孙方正瑗改名为潇洒园,为中一房大镇一支祖产。
$ w6 ~! P$ v* r5 D- O' Z8 {4 V' y' I那是后来买过去的,家谱上有记载。

6 Q/ L- m7 C5 U" |# h7 L( Y, W2 D. W/ V6 R% N9 K# n7 N6 I
[ 本帖最后由 不施锦绣 于 2009-4-6 09:05 编辑 ]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9-4-4 21: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巉只不过是其家所置五个田庄之一,那要不要说他们有五个家?孔城也是其中之一,孔城属麒麟还是义津?: U3 I0 z4 e1 g5 N  }& t3 C
关于求学,方学渐从张甑山求学,张其时在何处?想是、应是都是陈兄的推断而已,说服力如何?
! d& q0 B3 F, o; N钱澄之在祭方孔炤的文中,很明显是将方定位为桐人,而其妻麻溪人定位为枞人,有没有分量?
( Q' Y' R2 {- t* G廷尉第的地基为明宣德年间方懋购自乡进士黄镕,位于寺巷口,我曾经带陈兄一同去看过。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

主题

45

回帖

90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9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4-5 07: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巉只不过是其家所置五个田庄之一,那要不要说他们有五个家?孔城也是其中之一,孔城属麒麟还是义津?8 x5 j; N) i+ u* l8 `- f, v
请同兄好好的看看许浩序方氏家谱的那篇文章。即使按照你说,是田庄的话,也不止5个,而起码是14个,另外的9个到哪里去了?建议多据史实说话。
# z# _8 T6 y$ N- V
* k) X/ \5 R# A# D( y9 R+ e  F5 W关于求学,方学渐从张甑山求学,张其时在何处?想是、应是都是陈兄的推断而已,说服力如何?
  h6 |3 h$ ?2 w& ]5 e( C4 D我说的是少时,你可以看看方学渐写的方效家传。张绪则明显是其成年后的事!) h% R5 H% R1 E1 C" R( ?

; k2 T% }0 U) f/ `  ^$ ]$ c钱澄之在祭方孔炤的文中,很明显是将方定位为桐人,而其妻麻溪人定位为枞人,有没有分量?; X9 D, S$ k4 N' I
我看到了钱文中的这样一段:《枞阳合祭方中丞贞述公文》“……先生之眷枞人也,盖以祖父坟墓在枞水之湄,先生岁时往来于此地,凡民隐之无告者无不达也,其曲为区划者无不宜也。……先生没矣,吾何所依归?……今日之哭先生,盖有不期哀而哀者,固无论夫知之与不知”。% j5 f( r7 ~5 B0 S: M' }) V

- x; l. q- ~2 M: u$ w廷尉第的地基为明宣德年间方懋购自乡进士黄镕,位于寺巷口,我曾经带陈兄一同去看过。
0 v. r  E6 s$ t9 B1 R$ x方懋买的时候叫“廷尉第”?倒!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9-4-5 10: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印、方塘分家时,田庄有几?四加一而已,一子四侄。未置田庄之前,方印是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或者生活在枞阳县政府?6 q# m$ P( D. x4 L* y; c% F3 ?
廷尉第与廷尉第地基相同吗?陈兄一旦涉及地域之争,城市山林的谨严就荡然无存。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9-4-5 10: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学渐成年后的居地显然是城区,自何时起当在为赵氏婿后,其一生事业俱立于桐城,如其家在浮山,我看枞阳则要为他们一家开通动车组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3

主题

100

回帖

137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37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4-6 12: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之眷枞人也,盖以祖父坟墓在枞水之湄……”
& y; }9 R- A0 U% ?此祭文我亦看了。文中“先生”即方孔炤也,方孔炤卒于桐城杨桥白鹿庄。其祖父即方学渐也。方学渐50岁时卜寿藏,选松门岭为墓址,26年后没,即葬于此。而方学渐只是卜葬于此,其居与讲学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今桐城城关。方学渐之所以未葬于龙眠祖坟,而卜葬于他地,方大镇有一篇文章曾隐提此事。说是方氏祖坟墓葬已满,为怕坏祖坟风水,故此后族人多另卜选葬地。
- R5 c3 S1 S$ ?3 h0 S: h" c- w# O5 ?" i: F% g! T5 k+ v$ k5 P# q
[ 本帖最后由 文庙旁卖风筝的 于 2009-4-6 13:16 编辑 ]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