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598
- 积分
- 2259
- 威望
- 20080
- 桐币
- 927
- 激情
- 875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5-13

桐网嘉宾
 
- 积分
- 2259
 鲜花( 2)  鸡蛋( 0)
|
发表于 2009-2-20 20: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法若真,他应是号黄山,而非号黄石。号的由来,是说他康熙二十三年(1684)曾借故避兵到满山荒草的“黄山”构屋隐居。
4 V, r# d! h" d5 @) f. Z0 \3 C' l Q! g6 P# G/ N4 |/ i
法若真的一世祖,法典,字文质,任指挥史,二世法清,三世法纪亦任指挥史,五世法兴亦任指挥史,十世法寰(1564-1644),字鉴我,号开三,明天启七年举人,崇祯十年会试不第,奄博群书,精研性理。著有《四书诗经讲义》,《五经集通鉴约》诸书。初仕北直静海知县,后左迁姑苏,旋授太平知县,升河南怀庆府同知。告休归隐怡云岭,学者称怡云先生。清顺治十年,值判镇海,骂贼殉难(胶镇营总兵海时行兵变遇害)。- T3 y' @- ~* v' ~
5 a2 y2 `5 {1 l; _* f3 }
从上可知,法若真可能是武官世家。当然,自法若真之后他们家是经史、诗文、书画颇有成就,家学之盛,有“海表世家”之称。' c. B9 r4 _' j, K4 b; }
6 }4 x6 k4 E# f2 v- E5 Y' C& q
6 v! V8 }* i" k8 R$ W6 d因此我瞎猜,楼主所转的逸闻大略说的是,法若真在金陵时,有一次正好碰到武举考试,因为自己的祖上多人武举出生,所以避“家讳”不得出,直到武举结束才算罢休。此事惹得何采好笑,遂写诗一逗而已。" W2 R7 g9 f# x8 E- W/ _4 |
. W( J E, M/ r/ O0 W
因此,这里的避家讳,恰恰是避武举之讳。6 F# H* X4 e1 @' m* c
! L4 B( }8 {, X: W呵呵,一孔之见也。见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