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555
- 积分
- 564
- 威望
- 18224
- 桐币
- 145
- 激情
- 220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22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2-18

桐网贡生
 
- 积分
- 564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9-7-22 14: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顺治十七1660年.苏州府吴县调来新县令任维初.对欠税者用重刑又私盗公粮.顺治十八年崩.苏州设灵堂哭临三日.大官云集.百多名秀才於第三日往孔庙哭庙.後向巡抚朱国治呈揭帖告发县令.谁知朱任二人早已勾结.捕18名秀才.反向朝廷告秀才们抗纳兵饷.鸣钟击鼓.聚众倡乱.震惊先帝之灵.要求严惩.於秋後处斩(顺治18-7月13日)[1661].法场-江宁-三山街.其中一人为金圣叹也.[不久任维初因犯另案被斩,朱国治被吴三桂兵杀并分食其肉,真是天有眼也]
1 e0 P8 o4 N/ o. L) R. v 金圣叹博览群籍,好谈《易》,亦好讲佛,常以佛铨释儒、道,论文喜附会禅理。评点古书甚多。称《庄子》、《离骚》、 《史记》、 《杜诗》、《水浒》、《西厢》为“六才子书”, 拟逐一批注,但仅完成后二种,《杜诗解》未成而 罹难。其著作据族人金昌叙录,有“唱经堂外书”, 包括《第五才子书》、《第六才子书》、《唐才 子书》、《必读才子书》、《杜诗解》、《左传释》、《古传解(二十首)》、《释小雅(七首)》、《孟子解》、《欧阳永叔词(十二首)》;“唱 经堂内书”,包括《法华百问》、 《西城风俗 记》、《法华三昧》、《宝镜三昧》、《圣自 觉三昧》、 《周易义例全钞》、《三十四卦全钞》、《南华经钞》、 《通宗易论》、《语录 类纂》、《圣人千案》;“唱经堂杂篇”,包括《随手通》、《唱经堂诗文全集》。多属未竣稿,或只存片断,或全佚。部分作品收入今传之《唱经堂才子书汇稿》中。7 |. `; V4 C0 `% n4 p
[编辑本段]主要成就
9 F1 y) }$ A/ `0 ]9 w 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他的评点 很注重思想内容的阐发,往往借题发挥,议论政 事,其社会观和人生观灼然可见。他斥责“犯上 作乱”,释“水浒”之名为“恶之至,迸之至,不 与同中国”,反对“以忠义予之”;然而他又同 情民生疾苦,痛恨鱼肉良民的官吏和行同盗贼的 官军,并意识到“一高俅”之下还有“百高廉”, “千殷直阁”及其狐群狗党,结成祸国殃民的社 会势力,108人“不得已而尽入于水泊”是“乱自 上作”,因而肯定了梁山英雄的反抗。他认为, “居其邦,不窃议其大夫之得失,恶伤治也”, “非圣人而作书,其书破道,非天子而作书,其 书破治,破道与治,是横议也”;然而又承认天 下无道则庶人敢议,“庶人之议皆史也”。他宣扬“忠恕”、“孝悌”之类儒家道德规范;然而 又揭露礼教对人性的摧残,赞美崔莺莺、张生的叛逆行为,讥讽冬烘秀才目《西厢》为淫书,而 推《西厢》为“天地妙文”。他接受佛教的虚无 思想,视人生若梦幻,所谓“天地梦境”,“众生梦魂”;然而他又直面现实,并孜孜于述作,以为“生死迅疾,人命无常,富贵难求,从吾所好,则不著书其又何以为活也”。可以看出,金圣叹的 思想中是充满着矛盾的。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精彩之处在于对作品的艺 术分析。他的诗文评比较平常,如强分律诗为二解, 套用八股文起承转合之法说诗,颇为人所诟病。 他评《水浒》、《西厢》二书时的艺术见解则独 出手眼,继李贽、叶昼之后将小说戏曲评点推进 到新的高度。他自谓评书“直取其文心”,“略其形迹,伸其神理”,实即旨在探索创作规律,在这方面确实颇有创见。他把人物性格的塑造放 到首位,指出:《水浒传》令人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而塑造性格成 功的关键是捕捉住人物的独特的个性,“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性格,也要显示出同中之异。他 的评点中还涉及描写一个人物的性格应表现出多面性、复杂性,又应表现出统一性、连贯性的问题,如他认为《水浒传》中先写鲁达以酒为命,后写鲁达涓滴不饮,“然而声情神理,无有非鲁达者”;写李逵朴至中又有奸猾,而“写得李逵愈奸猾,便愈朴至”。也涉及人物语言个性化的问题,“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在众多的人物中应突出主要人物,如说“《西厢记》止写得三个人:一个是双文,一个是张生,一个是红娘”,“若更仔细算时,《西厢记》亦止为写得一个人。一个人者,双文是也”。他所说的“澄 怀格物”,实际上又关及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性 格,要靠冷静细致的观察,要靠设身处地的体验,即所谓“动心”、“现身”。他也很重视情节和结构:认为情节要出人意外,用“奇恣笔法”,“龙跳虎卧”,但又要合乎情理,“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又强调结构的完整性,“一部书只是一篇文章”,作者必须“全局在胸”, 因此讲究“过接”、“关锁”、“脱卸”,要求 行文如“月度回廊”,有必然的次第。他所谓的 “灵眼觑见,灵手捉住”,相似于对创作灵感的 强调;但他又重“法”,说“临文无法便成狗嗥”, 并总结出种种表现手法,如“那辗”等等。总之, 金圣叹已提出了较有系统的小说戏曲创作理论。
2 u/ c& p+ f3 L% a, Q 金圣叹在评点的同时,也对原作加以修改,除词句外,还作了全局性的删削。他判定《水浒传》 后50回系罗贯中“横添狗尾”,故尽行砍去,自称 得“贯华堂古本”无续作,又伪造施耐庵序于前。 遂成今传的70回本。又断言《西厢记》第五本非 出王实甫之手,也是“恶札”,故截去而以《惊梦》收尾。
. A. O& [- R8 Z7 F
. b4 g7 O3 w; a. @. ]; Q 金圣叹又能诗,有抄本《沉吟楼诗选》传世。 今有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版《金圣叹全集》。 ( l8 S/ B& j, F6 U! n% S& ]! z# B
金圣叹还节评《国语》、《国策》、《左传》等书。其评点注重思想内容的阐发,往往借题发挥,议论政事,其社会观、人生观灼然可见。他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小说、戏曲创作理论,其文学理论及批评业绩为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作出了特殊贡献。首先,他阐发了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创作不同于诗歌、散文写作的若干规律,他强调小说要“因文生事”,而又非任意杜撰,要遵循生活的逻辑;同时又提出了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观点和方法。其次,提供了一种以评价作品人物性格分析和性格塑造为核心的文学批评。第三,他还总结出了诸如倒插法、夹叙法、草蛇灰线法、绵针泥刺法、弄引法、獭尾法等全新的创作方法与批评方法。金圣叹有诗集《沉吟楼诗选》。墓葬在苏州吴中区藏书五峰山下博士坞,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8 k' g7 r+ T9 e
[编辑本段]人物相关; s3 [6 X) b1 C# j* r
【金圣叹自题联】 . ], E: K. O% T# H
老拳搏古道; o7 V1 l {4 ]. x \/ [. k# `
儿口嚼新书。 ; \$ w1 p1 C0 I6 B; `
——金圣叹自题
1 j I1 p/ F2 @" u5 o) [0 n) I 莲子心中苦; " o* [' B. Q* g) }2 O ?9 L
梨儿腹内酸。
2 \9 r& y5 [9 Y3 C, F$ K" O ——金圣叹的“临终要事”/ r0 p9 \0 R. A% P& e# w1 N
大师金圣叹文笔幽默言语幽默,幽默了一辈子,连临终要事也还是幽默——大师身陷囹圄将被斩首时叫来狱卒说“有要事相告”。狱卒以为大师会透露出传世宝物的秘密或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拿来笔墨伺候大师。但没想到大师的“临终要事”竟然还是幽默。金圣叹指着狱卒给的饭菜说:“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火腿之滋味。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这也是大师最后一句被记录下来的话。
) Z4 [6 N$ S' q, H, E9 e2 C 刀起头落,从金圣叹耳朵里滚出两个纸团,刽子手疑惑的打开一看:一个是“好”字,另一个是“疼”字。
a( _5 ?9 w1 s2 Q ——金圣叹刑场诀别自题
) r( \+ X" @$ b9 Z 金圣叹因冒犯皇帝,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行刑日,凄凉肃穆,方圆不大的一块阴森森空地,四周闪着刀光剑影,显得阴森恐怖。胸藏秀气,笔走龙蛇,蔑视朝廷的一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披枷戴锁,岿然立于囚车之上。刑场上,刽子手手执寒光闪闪的鬼头刀,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眼看行刑时刻将到,金圣叹的两个儿子梨儿、莲子(小名)望着即将永诀的慈父,更加悲切,泪如泉涌。金圣叹虽心中难过,可他从容不迫,文思更加敏捷,为了安慰儿子,他泰然自若地说:“哭有何用,来,我出个对联你来对,”于是吟出了上联。儿子跪在地上哭得气咽喉干、肝胆欲裂,哪有心思对对联。他稍思索说:“起来吧,别哭了,我替你对下联。”接着念出了下联。旁听者无不为之动容,黯然神伤。上联的“莲”与“怜”同音,意思是他看到儿子悲切恸哭之状深感可怜;下联的“梨”与“离”同音,意即自己即将离别儿子,心中感到酸楚难忍。这副生死诀别对,出神入化,字字珠玑,一语双关,对仗严谨,可谓出神入化,撼人心魄。只见寒光闪处,伴着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绝唱,一代才华横溢的饱学之士、文坛巨星过早地陨落了。 4 H" h' y0 c A; I! b8 S& W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 d! { E* P# x9 J8 l0 s% X
水归器内,各现方圆。 " K1 H a6 [/ t' K
——金圣叹自题
$ t: k" j8 K4 ~7 q 上联是从杜甫《北征》诗中“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两句化出,杜诗原意为天赐雨露相同,而果实甘苦各别。“雨入花心自成甘苦”,则指同样是雨露渗入花心,只因花自身的变化出现或甘或若的结果。继上联表现水的质变,下联强调水的形变,即放入不同的器皿中,其形不同,器方则方,器圆则圆。此联写得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但给人的启迪是多方面的,如人应如何对待外界影响,应如何把握自身努力等等,正因此,当细读而深究。
' }) {/ e" _, Y
) f2 _, @$ F) G0 w$ d Q【金圣叹撰题联】 & Q+ O0 g* l' Q) J; s1 @0 U
流水今日;
# d. S" C: Q# d; X$ J$ q. r9 K 明月前身。 " I, a& e& o' \: o5 z9 k. u
——金圣叹题佛经
% x3 l+ X4 F8 d6 o" V* Z 千古绝吟太白诗;
6 a! u) l8 S/ Q Q 大江东去学士词。 # O# |; L" i0 ~& j, \* h
——金圣叹题书房 ' h# H7 F* A; H# l
真读书人天下少; 0 {, y: y5 s$ v7 d# W
不如意事古今多。
& O! E# B; ?) n# }5 X$ T ——金圣叹感题时势
5 I- U$ W8 I, m* W2 \5 g0 _/ v# c7 o 一个文官小花脸; + y) Y0 d' g+ M7 B
三朝元老大奸臣。 2 p5 J' i3 y% D# s
——题舅父钱谦益 4 s& |- h' G3 n5 A
金圣叹的舅父钱谦益,老奸巨猾,玩世不恭,原是明崇祯手下礼部尚书,后李自成进京,他投靠了南明奸相马士英。清兵南下,眼看南明快要覆灭,他又摇身一变,屈膝投降,当上清朝的礼部侍郎。这天,钱侍郎生日作寿,金圣叹母命难违,前往祝寿。酒席宴上,一个个摇头晃脑,弹冠相庆。独有金圣叹板着脸,不卑不亢,沉默不语。酒过三巡,一个打秋风的宾客过来拍马屁了。他说:“钱大人,令甥金相公乃江南才子,今日盛会,正好置酒论文,让我等开开眼界。”一时间赞声四起,金圣叹倒也不推辞,站起来淡淡一笑:“盛情难却,只好献丑了。就提一对联吧!”只见金圣叹手握斗笔,饱蘸浓墨,写道:“一个文官小花脸;”众人一见,大惊失色,钱侍郞正在捋须的手一颤抖,不觉拔掉了几根胡子。心想,这小子也太狂妄了!这七个字可以乱写?只见金圣叹不慌不忙又写了四个大字:“三朝元老……”众宾客一见,脸上露出笑容。钱侍郎怕金圣叹又来什么邪劲,便走上前冲他伸大拇指:“人瑞,真人才也!”谁知金圣叹却冷冷一笑,毫不迟疑,“刷刷刷”写完,把笔一掷,拂袖而去。众人一看,只见金圣叹写下的是十四个字:“一个文官小花脸;三朝元老大奸臣。”钱谦益两眼翻白,手脚冰凉,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5 d$ N, g$ ~7 \; f! ~( _. h
台榭如富贵,时至则有; / ]7 |! G3 V4 D8 T- d! O2 W) [3 M
草木知名节,久而后成。 . X* D% U+ r/ Y
——金圣叹题书斋 # ~7 w' Y5 D; p. O2 {; I
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
* W! G' b+ W' Y6 j R 少老头,坐睡椅,由冬至夏读春秋。
8 x7 l7 x' b" N ——金圣叹撰技巧联
7 O: B q3 |1 N; i. | a9 `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2 M3 o7 `3 _0 y
今夜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 v% g- b% d2 A& V$ j u6 x& k ——金圣叹题时令年节 . R! o2 `. f% n4 {% Y
一年中秋赏月,金圣叹偶得上联,可是苦思半夜未有下联,次日他把这上联写在壁上,每天沉思,终不能对。直至大年三十除夕夜团年守岁,其妻叹曰:“今夜是最后一天,到明日又是一年的开头了。”金圣叹一听,突然跳起来说:“下联有对了!”随即在壁上续接写出了下联。 . a' |4 ^+ b/ I; l+ s/ \
这老翁舍得几文钱,斋僧布道,加几年阳寿足矣。胡为乎,使金童玉女引上天堂;呀呀呀,玉帝也嫌贫爱富;
: L, a3 {, d0 r5 S" k 那婆子偷尝两片肉,破戒载荤,打两个嘴巴够了。又何必,差马面牛头拿归地狱,哈哈哈,阎王乃重畜轻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