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7-20 21: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贝因美现在广告铺天盖地。但是他们企业对于产品的要求极低,为了利润不惜任何代价。他们甚至要求降低奶粉包装的要求到什么程度呢?要求厂家用进口垃圾塑料来做奶粉包装袋。还有,这个企业也是私人企业,有很多问题曾经出现过,但是他们企业主背后有高官,早就下了S命令不能监督这个企业不能报道这个企业了。可是,如果你知道一个超市里面卖160而出厂价格却只要40多块的奶粉居然如此暴利之后,你还敢买吗?
优博。是圣元公司的主打高端产品。它家还有一个低端主打中国工薪阶层的产品叫“优聪”。价格上优博接近国外的一流品牌,实在是因为制造成本太高。因为优博采用全部进口的原料(除了原料牛奶是国产的,添加的DHA等都是进口的),生产线是GMP30万级的要求,属于美国中端的生产线。这么说吧,优博除了原料牛奶和进口的产品有差别以外,其他的都没有差别。口味上优博接近欧洲的品牌奶粉,比较偏淡,也不太上火,奶粉是用蒸制的。属于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优聪就不同了,呵呵,从奶源到添加的各种维生素都是国产的,生产线也简单许多,所以成本比较低一些,主要是针对工薪阶层和农村市场开发的。特别是安徽大头娃娃的事件以后,圣元公司在这个事件后提出重视中国农村奶粉市场的方针,开发了优聪系列产品。如果有能力吃优博的话,我还是建议妈妈们选择优博系列。
澳优的锌和铁含量都比较少。
另外,也是价格虚高的奶粉,因为借用了”澳大利亚名牌”这个光圈。
实际上也是忽悠人的
公司的注册时间是2003年10月7日,而澳优在中国公司的注册时间是什么时候呢?同样是2003年10月!请看澳优公司的声明“澳优乳品(湖南)有限公司是由澳大利亚澳优乳品有限公司、长沙新大新集团有限公司于2003年10月份共同投资设立.....” 一个在澳洲成立的公司和其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同一时间成立,这说明什么问题呢?由于看不到澳大利亚澳优公司的持股情况,我们同样可以作出一些合乎逻辑的推论,即澳大利亚澳优公司很有可能是由国内公司即长沙新大(或其它资本)在澳大利亚成立的一个公司!
其目的大家都很清楚,一是可以反过来以外资的形式在国内与其它公司如长沙新大成立一个新的中外合资公司,从而享有合资公司的优惠待遇,二是有利于开展在澳大利亚的奶制品业务,如与澳大利亚的奶制品大公司如MG等合作等等。毕竟,这种方法与直接和这些澳洲公司进行合资相比,难度要小的多,操作上也容易的多。这些从澳优公司的一些时间表上就能看出来,“2003年澳优公司取得了澳大利亚MG公司的商标授权...2005年同样也取得了澳大利亚塔图拉公司的商标授权...”等等,这就说明澳洲的澳优公司实际上就是一个壳子,国内公司通过这个澳洲的澳优公司在澳洲进行购买奶粉、与其它澳洲奶制品公司合作等等,而奶粉原料则完全由MG等澳洲本土公司提供,虽然据澳优公司声称其A选、金装和能力多等系列产品都是和这些大公司合作研发的产品或配方,但实际上这些配方很可能都是国内公司所研发持有的,只不过用的是澳洲的奶粉原料进行了生产。
换句话说,国内公司(长沙新大)通过其在澳洲注册的澳优公司购买了这些澳洲奶制品公司的奶粉,然后使用自己的配方进行生产,并在国内进行一下分装,或干脆使用澳洲公司提供的奶粉成品在国内分装,然后贴上“澳优”的牌子进行销售.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澳优在澳大利亚根本没人听说的缘故,试想一个刚成立几年的乳制品小公司,其本身目的就是购买澳洲的奶源或奶粉,贴牌后所有产品均销往国内,并不在在澳大利亚销售,当地人怎么可能知道呢?即使澳优奶粉在澳洲进行销售,也肯定不可能是雀巢、惠氏等这些老牌奶粉的对手,因为在澳洲连本土的大奶制品公司的奶粉品牌都竞争不过这些对手,何况一个购买澳洲当地奶粉进行贴牌的的小公司。
第二个佐证就是,澳优奶粉的价格及其混乱,母婴专卖店卖86一盒的400g金装幼优奶粉,在淘宝网上购买的价格是42~52元,在澳优自己网站上标价是76元,这只能说明澳优奶粉的成本除了奶粉原料以外其它成本如配方、生产成本等是非常低的,而惠氏、雀巢等纯国外奶粉因为其配方等完全由其掌握,消费者并不了解其真实成本,而且这些品牌价格控制的比较严格,所以大家觉得它们价格高是合理的,其实这些品牌的价格也是虚高很多,只不过中国人习以为常罢了!
第三个佐证就是,澳优奶粉的奶源应该是澳大利亚原产,否则澳优公司也不可能在众多推广活动中请诸多澳洲政府的官员如大使、乳制品管理局人员等进行大规模宣传,因为澳优奶粉毕竟使用的是澳洲的奶粉,管它是哪个公司贴牌,只要销路好澳洲人就高兴是吧?这就叫墙里花开墙外香。[/color
惠氏。惠氏有全进口和国产的2种:金装爱儿乐,金装健儿乐和金装幼儿乐是完全进口的。相对来讲是很好的奶粉,但是有一个前提,你的宝宝平常容易拉肚子的比较寒的宝宝合适,因为惠氏的奶粉是烤制的,容易上火哦~不喝惠氏的宝宝基本上是属于不太爱吃甜的宝宝。惠氏比较甜腻,可能宝宝口味轻淡,你可以试着换些口味比较淡的奶粉。
国产部分的惠氏用的生产线是淘汰下来的,但是也比一些国内普通的所谓的“先进”要好,至少人家的厂房是合格的。但如果买普通装惠氏,我还不如去买金装伊利呢。
金装伊利
金装伊利有桶装,也有袋装。伊利的生产线在2005年的时候托普非儿公司给他们配了最新的生产线,自从这条生产线更换以后,奶粉价格开始上涨。袋装的好象涨了10多块吧。听装的涨了30多块。当时有一些妈妈说囤了旧的金装伊利。我真想说,千万别囤!新的生产工艺和旧的已经不一样了。添加的主要成分是唾液酸。具体现在袋装和桶装的差别,汗,除了保质期外,真的没差别。如果你宝宝吃得快就买袋装的吧。
伊利和多美滋的差别:奶源,伊利比多美滋要好。技术上:2者没有太大差别。
金装伊利比普通多美滋要好,因为普通多美滋的原料,呵呵,你自己看成分表就能发现了。是的。妈妈的奶水也有浓的也有淡的,宝宝最喜欢的是妈妈的奶。如果没奶喝,他会喜欢和妈妈的奶水味道接近的奶粉口味。
如果您想吃国产奶粉,我推荐您,还是金装伊利比较好。伊利的奶源在中国是有自己的牧场的,奶牛确实是吃草而不是全部吃饲料长大的,伊利在设备和技术上,没有自己的研发实力,但是他们和欧洲的托普菲尔合作,运用他们的设备和技术进行生产,所以奶粉和国际的先进奶粉相差不是太多了。应该是我们自己国家生产的最好的奶粉了。
美赞臣。美国的奶粉市场份额最大的是美赞臣。
美赞臣里面添加的一类乳清蛋白含量没有其他牌子的奶粉高,但是总蛋白含量还是很合理的。所以,一吃就容易我们平常说的“上火”。体质偏寒的宝宝很合适哦,但是便便干的宝宝最好换个牌子吃吧。
而09年1月,美国FDA最新公布的一份检测报告中表示,美赞臣有3款婴儿奶粉检出含有三聚氰胺的衍生物三聚氰酸,而雀巢则有一款婴儿奶粉检出含有三聚氰胺。FDA表示,“污染极其严重”,因为有问题的产品比原来多了一倍。美国产品,叫人也不得放心。
明治据说是最接近母乳的配方,国内宝宝好像很多都喝这个反应也不错。因为之前日本出过两次比较大的事件,现在它的生产和奶源基本都转到澳洲和新西兰那边了。所以不用担心奶源。
我们家楼下有位妈妈就是给儿子吃明治的奶粉(他们家宝宝大我们半岁)。
我曾经试过明治的奶粉,很稀,宝宝很容易饿,拉的便便也比较稀。
后来有找过资料,这个奶粉2段配方含锌很少,因为日本海产丰富,这个阶段的孩子都会吃很多牡蛎一类的海产品,所以不必要奶粉再添加过多的锌了,可是对于国内的宝宝恐怕要额外补点锌了。
另外说一点,明治奶粉在他们那里并不是数一数二的牌子,销的最好的森永。妈妈们要是选明治不如选森永。但我个人是不会选择的,不是因为抵制日货,而是奶粉配方方面,日本怎么都不如欧美国家。
新西兰Karicare。和牛栏是同一个公司的,是新西兰最大的奶粉配方开发商,在新西兰生产,只允许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两个国家和地区销售。
现在很多国内宝宝在喝,最吸引人的就是新西兰的奶源了。它的奶源绝对是世界最好的。可是在我了解之后发现,新西兰对于奶粉的配方研究远不及欧美国家!妈妈们不要以为配方就是我们在奶粉罐子上看到那些数值,可能很多都知道出于知识产权的问题,配方都是绝密的,不会轻易就写在奶粉罐子上的,如果那样的话,估计随便一个小厂都能生产奶粉,也就不存在购买配方之类的事情了。Karicare奶粉配方中也含有益生菌,可是铁含量标注比较低。我并非说是不好,仅仅是个人观点。大家可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选购。
旭贝尔
旭贝尔。在美国,按照他们国家的法律规定,婴儿奶粉属于药品管制。中国的婴儿奶粉属于食品管制。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
旭贝尔的价格并不便宜,我只看到过一次,好象是199一听。这家PBM营养品公司是属于传销起家的,他们的暴利大家都清楚,和安利一样。他们的后台没有强大的科学研究机构,也没有制药公司。这就让我非常怀疑,因为美国规定,婴儿配方奶粉属于药品管制,必须通过美国药品局的检测。但是旭贝尔拿得出来最强硬的招牌是:PBM营养品公司是美国唯一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婴儿配方奶粉制造工厂。这句话有个问题,美国其他的大奶粉品牌,比如美赞臣、惠氏他们都是制药公司出品的,他们不需要通过ISO9001:2000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因为他们需要过的是美国的药监局,而不是这个食品营养品管理体系。这其实是给中国的消费者打一个错误的概念,在全美国只有我过了食品体系。可是全美国其他的奶粉都是要过药品体系的(不需要过食品体系),他过不了药品体系,只好退而求其次去过个食品来,然后到中国销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