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5441
- 积分
- 3861
- 威望
- 2346
- 桐币
- 967
- 激情
- 3194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4-28
荣誉会员
 
- 积分
- 3861
 鲜花( 8)  鸡蛋( 1)
|
发表于 2009-10-30 11: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8#-9#7 O' Z. a6 [/ h7 h0 _3 W8 M& s O1 I( G, _
对得好像很工整的啊,10#说的仄声,平声,我真不懂
/ r3 b4 B5 O6 o, r不过我也改了一下,不知可否?
% @2 `* ~9 p6 k% o2 L5 n梅落红尘 发表于 2009-10-29 22:22  1 ?# a% v* Z% c
平仄相谐。什么是平仄?声调是中国语言所特有,分平、上、去、入四声。2 N) s) C% q+ [0 q% S" ^! x
) ~9 n! A0 N0 W! C4 d9 j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 C9 K. z( i$ G7 a' c( _8 d, @+ ?7 [) }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 Z5 s9 x& P& J/ i/ }! w! d
" p4 t! A5 ?9 G* @这是《康熙字典》教人分辨四声的方法。其实四声本身并没无高低、强弱之别,拿它发声的方法和现象来观察,则具有两个特质:
5 C8 N A2 D: T K2 n) P% P (一)是有平与不平两类,平的就是“平声”,不平的就是“上声”、“去声”,也因此上去入三声合称“仄声””。7 A" D" k5 s- k
H. Y3 M6 X; H! [7 V (二)是有长短之别。平上去三声,只要气足,其发声可以无限延长,算是长音;入声由于塞音韵尾,所以一发声就马上被切住,不能往下延伸,算是短音。所谓塞音韵尾,就音标来表示,即双唇清塞音p,舌尖清塞音t,舌根清塞音k,由于它们位处韵尾而塞住语音,所以“入声短促急收藏”。" W& D9 S* X# \. r
) r7 I3 z6 n4 T5 q
就是因为四声具有这样的两个性质,所以四声间的配合,由其升降幅度大小变化和长短的异同,便会产生不同的节奏感。8 M: {4 P. f; S: z8 k3 j6 Z
譬如:5 J* r! U6 E. Q5 e3 q+ m
卑官(平平)、卑鄙(平上)、卑劣(平去)、卑职(平入)
- L$ W9 M" |/ M
8 C, y' v! n' M% S8 L 保镖(上平)、保管(上上)、保护(上去)、保洁(上入)1 S( i/ e" n* t* x! \0 |# |6 k
* P% Y0 s4 I% M2 o. x7 X0 ]1 ^6 u! o0 q 被单(去平)、被酒(去上)、被动(去去)、被服(去入)/ w1 n* a- Z& T ^4 y! d ?
" ^6 M/ q' s8 P7 m0 _0 e: W3 p+ Z7 x+ l
北方(入来)、北里(入上)、北面(入去)、北极(入入), W) q9 r0 w9 M! K7 t8 F. B! K0 t
1 z. h! V- z6 ^, _) T0 K. b
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T7 K0 x) E) Y. D4 {; L1 x
% ?; G3 l3 r: V- V5 q/ o3 _2 Y
5 ], H m+ H! r. k2 M. C6 e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 |) C! _* }! ?# ?2 n; O
1 F2 Q2 s) e" q8 a" d% a0 C8 Q
! ^* r9 ^9 d0 }" W( G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如:% z+ c# L* ?0 N0 U: c
& i' d+ G J4 @, K
, m" F* g$ E1 L7 X0 y% R% v- z0 K* F! h
书山(平平)有路(仄仄)勤为(平平)径(仄)
5 Q' y2 T) W- L( z
# p( `$ M s# X# p1 p3 h3 \3 e6 l* H4 o+ J3 ? p5 B6 k4 o
学海(仄仄)无涯(平平)苦作(仄仄)舟(平)
: q/ I2 S/ ^0 d/ z
5 F" g4 h+ b' I8 S5 K$ O7 R0 z9 v- [* a! q
对联平仄问题不是绝对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变通。如对联中出现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因联意需要时也可以例外。" ?+ i8 m2 P! [' k. m/ H+ F
1 o' k0 U3 @8 S, f* D) v2 a( E( q9 _( [: F
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