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277
- 积分
- 351
- 威望
- 3953
- 桐币
- 41
- 激情
- 179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6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3-25
禁止发言
- 积分
- 351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1-8-27 19: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cx888 于 2011-8-30 16:30 编辑
, ^! s" m4 _4 v4 i3 F0 G
- R( b! d* S9 L `! l4 L起草:潘承祥 指导:张志鸿
: o( j/ @# X) r' S7 @# C7 [: X3 b5 L; N; g
5 }! Y! ~( f' ?
潘先生承祥贤弟:你的2005年<关于“桐城派”研究之征集函>悉读.很多内容与我们这次需要征集的范围和要求基本相同,充分显示出你的远见卓识,因此,桐城派文物全球征集函的起草非你莫属.专此敬颂 安祺!# J# L" l& z; z/ S, }6 A. a5 e
6 C! w0 `, I' O. ?/ v9 R
桐城文化馆张志鸿敬上
! x3 Q1 C) k- |1 x 2010年8月24日
. f$ T& H: c( h# l附录:: B1 X& Q" G4 w. y& F) `/ C5 H0 R, T
, E/ C. l) N8 }$ D" o5 ]% s' m
◆关于“桐城派”研究之征集函 2 w& m9 Y& V0 m& [# _ ]9 [
: d3 r: {- Q. Z4 X' F6 k7 {--------------------------------------------------------------------------------
7 ~3 G$ w0 t( ?; r' ` W' {2 ~- R6 G; O' C; u# S0 A- M( D
发表日期:2005-04-21 12:45 中安网 出处:原创 作者:潘承祥 本页面已被访问 96879 次
" g! w6 D( Z6 V8 M7 P
' G. s8 T( Q% `# C海内外有识之士及古文爱好者: # H8 C' o0 w1 y0 `4 p2 D4 @
' q. P/ i+ o, K9 D7 K& x. C! ?: \4 `你们好!基于中国“桐城派”研究网---www.oktcp.com 业已成立并开通正常运行,为继承和弘扬我中华优秀文化------桐城文派,进一步努力发掘和加紧加快加大对“桐城派”古文化的深入细致的全面研究工作,以便尽快地取得令人满意的研究新成果,从而达到研究“桐城派”之“去其糟粕、汲取精华”的预期目的,现向全国各地、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等地的广大人士,征集有关研究“桐城派”的专业学术论文、字画及图片等,兹将有关事宜函告如下。诚挚期盼并热烈欢迎下列仁人志士、单位、企业等加盟本网站。 5 d+ |6 \- f+ r5 }, m! }0 S$ ?
- k3 \& l2 o q一、凡有志于从事“桐城派”研究工作的学者、专家、教授、编辑、记者、元勋写手、高级创作员及业余爱好者,且愿意免费在本站发表自己原创作品者; ) q' j. F& r6 ]) S @6 p
b0 f- t3 v7 y
二、凡能详细提供“桐城派”研究线索、资料,具体包括“桐城派”众多作家的原著、手稿、信札、图片、事迹、生平介绍、贡献和社会影响及其后人等相关情况者; $ i- S% f: X7 O/ d; u: @
7 T" X2 P$ F( K三、凡能介绍、推荐、帮助结识对“桐城派”分析研究感兴趣的文朋诗友、新人且乐于从事此项公益事业的志同道合者; ) s8 z8 s; V0 m
5 s6 e. p7 Z2 i0 u' s- N9 F& i四、凡爱好撰写、分析、品(评)论古典文学并工于骈体文、对联且擅长创作辞赋者; % Z" e0 {" `6 [
& \9 s0 \! N- f' C2 S: C7 }$ `
五、凡能对“桐城派”研究工作提供见解独到、灼见真知者或意见相左者;
) q- W/ x$ z; c1 l- M6 Y0 X: @: k8 b4 D
六、凡能提供曾经撰文批评“桐城派”为“桐城谬种”的近代作家及其论文者;
" `5 t+ ]/ h* X7 j! l* q8 \8 Z) }5 |; a" g! X% j' R
七、凡能提供与“桐城派”有渊源关系的“湘乡派”和与“桐城派”有千丝万缕联系的“阳湖派”之作家、文章及相关情况者;
. `2 N+ I* _! o; }. D
' h6 `! k. Q. u: L' W八、凡愿意无偿提供赞助资助捐赠“桐城派”研究公益事业的明星企业、政府、机关、团体、单位和民间组织及个人者; ( u: r# M7 R( p
5 E" K) A2 t+ i- g$ E8 h
九、凡热衷于古典文学研究,尤其是对唐宋八大家的透彻研究取得新成果且对“桐城派”研究工作有借鉴参考作用者;
. e- y9 v0 w1 K: u: `% ]% E, ]6 [, g8 b, J: [+ q# [9 {
十、其他能对“桐城派”分析研究活动提供贡献、指导、帮助、雅正及批评者。 ( a7 j3 j0 e( S) f! L9 Y
& z4 b/ n3 u/ h1 Z C特此函告 2 e" O& Q+ c W2 b
2 J* w: W. Q7 e+ H" g) i$ m* q( e
联系电话:0556-7171888 , 13485881066
. l) t6 l) X0 \4 R/ H7 `! J f% {& @
Q Q: 364235722 / 309161895 9 \% j' R- j: N( E
" x; w6 S3 A2 d3 s4 ^5 ~" |! l
电子邮箱:okpcx@163.com
( w- Z3 O* Q' z$ n) a' n; o
1 @9 J8 d9 v! U9 ?3 J网 址: www.oktcp.com 8 N* U3 b' W$ t/ J! k( i
# M3 Z1 y3 B: G( f' E
联 系 人:潘承祥 / 古 也
; w6 }& S. x! S R. s$ w" J% U- B. {( k# o( N' }
中国“桐城派”研究网
8 q' g# H, [ C6 `; E
( c1 n$ x' u- w/ M4 z 编辑部 + R) `' x4 S- z& @
- k) s% X3 {% a+ s
2005年4月21日
: _" `" [/ o4 }5 G
9 C* j4 o0 R. B$ z3 z2 @# L. |, D1 q3 V9 G$ C/ U C# c+ I7 O
本文来源 http://www.zhcfw.net/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1400; g6 [. \7 f- u, b9 ]- f$ O
1 ^, h4 s% d! U& h
A. h; P, Y, a0 S9 K
0 }. ^7 ^3 o( I1 i# M% @( X' {$ w* X( _8 y5 D; L
◆中国桐城派研究网(www.oktcp.com)网站开通(转2005年)
+ X6 e( [. H8 W- A3 _$ p: D" e0 S" a% l9 {3 g0 ~
--------------------------------------------------------------------------------
$ A& K7 U/ }- M3 }% o7 s 6 k, I7 x4 o6 z: y0 M4 f0 Q* z; |
发表日期:2005-05-11 23:18 中安网 出处:中安网 > 安徽新闻 > 独家报道 正文 作者:通讯员:蒋六乔 本页面已被访问 5679 次
) a4 m' N1 L6 x9 `, z& I+ i4 x1 H$ a1 B" h- ~) f
中安网5月11日讯(通讯员:蒋六乔) 经过长时间的筹备与策划,中国首个基于国际互联网的专业“桐城派”研究中心网日前正式开通。桐城派研究会会长、现任安庆市常务副市长孙爱民留言希望该网站加大宣传和研究力度,以继承和弘扬桐城文派,与桐城派研究会一起,共同努力完成前人滞后研究先人灿烂文化的未竟事业,让这朵在历史文化长河中湮没已久的花蕊奇葩,更加鲜艳夺目、光彩照人!2 a) O. @7 c7 _3 u: G
6 e+ C) Y0 j1 R 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一支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桐城人,故世人将他们和追随他们的作家群称为桐城派。桐城派崛起于清康熙年间,衰亡于民国初年,前后绵延200余年。它秉承了程、朱道统。宗崇秦汉及唐宋八家散文,另立门户,创立了系统丰富的散文理论,留下有2000余种传世之作。“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桐城派居于文坛霸主地位,对其评价,一般是肯定多于否定。新文化运动兴起后,桐城派地位下落,甚至被斥为“谬种",对其评价往往否定多于肯定。建国后,对桐城派的研究时断时续,褒贬不一,毁誉繁兴。1985年11月,在全国文联主席周扬的倡导下,由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桐城派学术研讨会”,在桐城召开,对桐城派作出科学、公允的评价。国内学坛久负盛名的刘禹昌、王气中、魏际昌、王树民、舒芜、钱仲联、刘季高、吴孟复以及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计100余人,围绕桐城派研究的中心议题,切磋讨论,新见迭出。
+ `, N0 E: D. ~0 I5 v" u a# F$ A; `
据“桐城派”研究中心网总编潘承祥先生介绍,“桐城派”研究中心网现已特聘绍兴文理学院教授潘承玉为荣誉总顾问,安徽作家江改银和浙江作家任朝锋担任文化顾问,特邀四川辞赋专家倪文涛和上海作家包训国担任主审。目前,桐城派研究网已设桐城派介绍、桐城派名人、桐城派论评、桐城派原著、名家名作、版主作品、文化动态、作者文集、个人像册、文朋诗友、在线投稿、新作展示、桐城派论坛、桐城派典故等版块。有关人士认为,该网站的建立为桐城派研究提供了一个绝好平台。. K& y3 Y! _! L
5 i! @& c H! b: _4 y4 ~) W4 _3 Z# u1 |编辑: 付刚 ( o5 \1 t% e0 Q
来源:您当前的位置 :中安网 > 安徽新闻 > 独家报道 正文
, J. T+ X9 j% {9 C2 M2 a, }+ Z* K5 q
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05/05/11/001259090.shtml / v) V' S* u8 w5 I$ q$ k+ f7 F1 B, M
) F2 |) _9 N1 Z4 a5 L' G& f
4 r+ R4 g& T4 D. i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