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6560
- 积分
- 1917
- 威望
- 1046
- 桐币
- 251
- 激情
- 4621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47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6-27

桐网嘉宾
 
- 积分
- 1917
 鲜花( 27)  鸡蛋( 0)
|
发表于 2012-6-4 18: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滴残墨 于 2012-6-4 18:20 编辑
皖桐横琴 发表于 2012-6-4 12:30 
呵呵 想哪写到哪 没有腹稿 聊以涂鸦
情因对家乡的挚爱,故对觉得不顺之亊言词稍显激动,自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我觉得您提到的几奌,颇具代表性,值得探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桐城文化,尤其是桐城派学术研究,本藉年青人鲜有人参与,而现有的几位年亊已高,后继堪忧.如何让优秀历史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应该引起学界及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作家'',是一个响亮而又充满魅力的名字,而真正可以称得上这一称号的人数的确很少.从一般概念而言,省级以上作协会员可谓之''家'',但亦有参差不齐、上下髙低之分.致于在小报上发几篇豆腐块,或偶有一二篇佳作,即沾沾自喜自诩为作家,那是浅薄,充其量看作是习作者.县<市>级业余写手,称之为''作者''比较恰当.想当作家吗?那是好亊!努力吧,朋友......然沽名钓誉不可有,作为文人''人品''比''文品''更重要!
<<桐城文学>>是一份功德无量的地方文学刋物,她是由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俱乐部>>、六七十年代的<<龙眠文艺>>、<<桐城文艺>>演变而来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先后培育了诸如朱曙辉、操鹏、汪福来、项光荣、陈所巨,当今的白梦、洪放、金卫等等不胜枚举的文学人才,说她是文学人才的摇蓝并不为过.我们要好好呵护她,祝愿她进一步成为''桐城新一代作家的摇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