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沿革】↓↓
夫合肥者,古称庐州,以其历史悠久而声闻天下,具二千余载之文明史一古城也,向为州府名都要邑之治所。夏商时,其域皆多由淮夷族居之,为泱泱中华人类早期文明部落群体东方夷族之一部。春秋属楚,战国属吴。公元221年,秦并六国,始设郡县制而置合肥县,隶属九江郡。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洎此,“合肥其地视他邑独重”。三国时为扬州治所。公元581年,隋置庐州治于斯,后历经唐、宋、元、明、清诸代1400余年,均为庐州治所,故又名庐州。1945年9月,日本投降,安徽省会由金寨迁合肥(注:1938年原省府安庆为日寇侵占而徙大別山区——金寨)。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2月1日,由县设市。1952年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驻合肥市。现为安徽首府,省会宏郭,国际大都,乃皖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旅游、信息、金融、商贸中心,宁、郑、汉间首席区域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国际航空港。 关乎合肥之名,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此乃“合肥”之名首出焉。虽渊源有三,然理一也。据唐人考,洪荒宇宙,混沌初开,地宫爆裂,有水发端于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曰南淝河,另一曰东淝河。其南淝河东南流,经城池而注巢湖,泻长江。其东淝河西北流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故鸡鸣山自西而东之脉(鱼背形丘陵)实江淮二水系之分水岭者也。《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合于淝,故曰合淝”。施水者,南淝河也;淝者,东淝河也。《尔雅》亦载:“归异出同曰淝”。二水皆曰淝,合于一源,分而为二,因名“合淝”,后衍为“合肥”,亦谓“庐州”、“庐阳”云。“庐州”者,源于隋置庐州而得名。“庐阳”者,有庐州城居巢湖之北,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故名。 奇哉,上苍造物诚神工也!斯城坐大别山之东,江淮之间,华东腹部,皖省重心,巢湖北岸。其雄也!史喻“淮右襟喉,江南唇齿”、“江左首郡,吴楚要冲”。其闻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堪称“三国旧地,包拯故里”。其城东曰肥东,其西曰肥西,其北曰长丰,三邑皆统辖于合肥。其市区有四,曰瑶海曰庐阳曰蜀山曰包河。总控制面积7266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为596平公,建成区近200平公。2005年末,总人口448万,其中市区为156万。何其昌焉!千樯鳞次、商贾辐凑,其都市圈圈层之半径竟达100公里也矣,荣膺国家级著名“园林之城、卫生之城、甲级旅游之城、甲等开放之城、双拥模范之城、环境综治优秀之市、治安综治先进单位”之殊誉,跻身于“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之列,正以“科学城”、“工业城”、“绿色城”、“花园城”、“卫生城”之崭新姿态,笑迎天下客,广结世界友。 噫嘻!东海扬波,党恩浩荡。天下承平,国泰赋举。盛世方写华章,尚有磅礴恢弘、风华绝代、风流千古之歌赋。汉有“文景之治”,赋兴焉;唐有“贞观之治”,诗盛也。今罡风盈盈,庐州大地风云涌,弦歌漾漾,合肥人民逢丹阳,何妨且歌且赋者尔哉?鉴乎此,为探究天人之大道,纵论庐州之古今,彰凸今昔之巨变,通览合肥之方圆,歌咏世昌之鸿业,憧憬新城之未来计,特铺才逦文,体物言志,撰斯赋以颂,以纪盛事,以资共勉,以励来者,以遗后世焉。
【合肥赋正文】↓↓
巍巍蜀山,汤汤巢湖,山湖之间,都市合肥。千年古邑兮,气携南京、势持南昌、威慑上海;万载重镇兮,威驾郑州、崇轶武汉、震撼重庆。会际东南西北中,中华重心在焉;辐射欧美亚非拉,世界名都是也。同万物之始终,与天地之永在。同日月之齐行,与乾坤之共存。
其城也!圆容天下,尊显宇内。云雾缭绕兮蛟龙腾,朝霞盈空兮丹凤仪。天垂乾象兮麒麟现,地列坤义兮莺燕舞。江淮广袤兮辽阔,庐州纵横兮邃远。迤俪绵延兮,长江淮河拱而揖之;缱绻邈淼兮,蜀山巢湖环而卫之。西怀大别山兮,控巴蜀而制之,吞昆仑而睥之;东襟洪泽湖兮,扼吴楚而镇之,吐东海而睨之。跨淮河兮,通中原可眺北疆之风光;越长江兮,毗江南可眄南陲之胜概。人文蔚兴,合沓淮左二十州;形胜天枢,覆压江右八千里。以故,位冠百城而称甲,襟揽千市以为雄。盛哉!其懿范当仁不让,斯傲意舍肥其谁?
淮右襟喉,江左首郡。华东腹地,江南唇齿。吴楚要冲,天下金瓯。盛衰攸系,治乱必据。考其沿革,历史悠久。春秋属楚,战国属吴。秦并六国,设郡县制,置合肥县,属九江郡。三国为扬州治所,隋置庐州治于斯。后续诸代各朝,均为庐州治所。四九解放,省会驻肥。溯史究源,人文祥渊,自秦皇始设合肥以降,迩来二千二百余载矣。 苍苍云海,茫茫雾洲。四顶雄起,淝河激浪。或曰:天下胜概,得其所哉?庐州大地,风物几许?合肥市容,丰姿若何?答曰:幸哉天公,独眷斯城;荣焉上帝,十全十美。群山似锦,纷纭交错;碧水皆绣,蜿蜒婉流。其诸山,或缭径之蛇结,或垂巉之鹫琢。或断壁之牙遏,或刀岩之节叠。或青莲之天开,或苍屏之玉削。从来风物殊佳,居然河湖形胜。其诸水,潺潺淮河盘其北,滚滚长江绕其南。南东二淝贯其中,湖泊池塘遍其境。沟渠滩涂绕其田,江北水乡赛江南。其胜景,既逢涌兮而丰隆,复旷豁兮而绵邈。飞仙飘兮而遨游,抱明月兮而遂乐。采玉芝兮以芳润,探先天兮以希阔。苍靓分兮而霁色,铄红金兮于碧落。山川之秀美兮,古来共谈;人文之蔚鼎兮,莫出其右。华固秀拔,大蜀山若苍龙之蜿蜒奔腾,恍飚兴而云屯;金天肃杀,四顶山似白虎之踞峙蓄势,惚怒吼而翱空。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园交融,浑然一体。肥东肥西连为一片,长丰庐阳互为连襟。约八千平方公里沃土,宛若玉兰一瓣,织出江淮锦绣;近五百万口芸芸众生,恰似桂花一朵,溶入吴楚美景。挽八水而带九湖,携肥西而引肥东。观光与闲居同宜,踏青和访友皆乐。 华夏文明起庐州,江淮文化照古今。豪俊兮星驰,群雄兮并起。苍茫兮古邑,清史兮酝情。名城染高天之豪迈,盛世印悠远之诗篇。弦歌聚涌历千载繁盛,人才辈出经万劫不衰。煮酒论英雄,古今多少事。何处天地而钟灵、物华孕天宝;何处山川而毓秀、地灵出人杰?大江滔滔东流去,多半泱泱巢湖水。天下幸出众名流,尽在圣域庐州地。君不见,曹操点将教弩台,周瑜夜读听风阁。张辽威震逍遥津,孙权魄散飞骑桥。包公刚正不阿,吴王智勇双全。李鸿章淮军总裁,刘铭传台湾巡抚。李经羲北洋总理,段祺瑞皖系首领。龚心湛安徽省长,贾德耀段府总理。范鸿仙、王亚樵,为革命救国难而抛头颅;倪映典、蔡炳炎,追民主求解放而洒热血。杨宝森,京剧表演艺术名家;张劲夫,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包玉刚“世界船王”,杨振宁物理学家。李鸿章、李鹤章、李瀚章,李家三条龙,威震当时;龚普生、龚澎君、徐畹球,龚氏三姐妹,巾帼女杰。梨园佳弟子,斯地代有才人出;庐城黄梅戏,神州浩然戏剧乡。三河大捷立功勋,与日月同光;淮海战役载史册,和天地共存。 日出东方,春风浩荡。河清海晏,乃蕴文武之才;地灵人杰,方育智勇之士。胜地之繁荣百年依然,盛景之美奂古今仍同。大蜀山之灵,造就百代俊彦;南淝河之水,滋养一方子民。人文与地理并进,政治共经济同新。改革伴开放共吟,工商捽农贸齐驱。崛起庐州,追赶宁沪。吐艳竞芳,七彩飘逸。鲲鹏翱翔,苍龙舒鳞。借旅游促发展,英明之举;以文化树品牌,正确之策。发展才是硬道理,真知灼见;创业方显真英雄,远瞩高瞻。喜看今朝,商贸四通经济兴;展望未来,文化八达遍全球。试看明日之合肥,定当锦绣辉煌!遐忖将来之庐州,必然兴旺发达。 包拯桑梓地,中华正气圆。大蜀山郁郁葱葱,中华第一龙,传遍九州;巢湖水波涛澎湃,安徽第一湖,汇入东海。庐州第一井泉,映出历史沧桑;肥西千年古槐,阅尽斯文人间。逍遥津坐北朝南,游客欢笑之声,大蜀山侧耳;包公祠香火缭绕,顶礼膜拜之音,巢湖畔和鸣。银树琼花、金牛玉马、长蛇吞象,遍布四顶山;仙人弈棋、老君炼丹、普贤泛舟,尽集逍遥津。斩龙岗上冲皇帝,回龙桥边忆君王。包孝肃公、张蔡国公、李文忠公,“一里三公”;李府享堂、吴王遗迹、刘公故居,“三公遗居”;凤凰宝桥、飞骑断桥、回龙仙桥,“一城三桥”。集包园清风、三河古镇、翡翠环城、天鹅湖畔、李府春秋于一市;融逍遥古津、墨荷琼林、蜀山览胜、科学绿岛、瑶岗风云在一城。自然化育万物,显鬼斧神工之力;人类改造自然,极尽美容之天职。灵山秀水千重碧,日破云涛万里红。如斯之景,蓬莱不二,瀛台无双;若此之境,方外绝地,人间胜迹。野兽垂耳不愿去,乐不思归;飞鸟合翼不愿行,依依难舍。 古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余曰:“仁者之士,曷兴乎来”!或曰: 何来如斯之气象?何来若此之桃源?何来蓬莱之仙境?何来海市之蜃楼?答曰:
借东海之碧透兮,夺九天之瑰丽。
采玄圃之绮霞兮,挽昆仑之紫玉。
摘百花之芬芳兮,列虎豹之斑斓。
取银苍之玉洱兮,盗天庭之云霄。
捭阆苑之仙葩兮,撷日月之精华。
揽玉阙之浮图兮,窃瀛洲之蜃楼。
捽五岳之微雕兮,载西山之瑶草。
摄瑶池之莲蕊兮,猎南海之琼篁。
2007年4月“桐城赋派创始人”之赋帝雷池赋翁作于中国文都望江楼雷池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