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8274
- 积分
- 1903
- 威望
- 172
- 桐币
- 1383
- 激情
- 3755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67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2-21

桐网贡生
 
- 积分
- 1903
 鲜花( 26)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4-8-8 08: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天一早,哑巴母亲拎着一包糕点,走了几里山路,到邻村的王婆家窜门去了。
王婆,十里八乡的知名人物,经她说成的亲事数不胜数,为此王婆又称喜婆。
看到来客,王婆自然欢喜,这下又有生意做了。
可王婆听了哑巴母亲换亲的想法后,却犯了难。
儿子断指?女儿哑巴?家境贫寒?还想换亲?
说媒数年,还没有王婆说不成的亲呢?再说了,说成一桩亲,至少能拿到两千元的谢礼呢。
王婆爽快地回答,一周之内必有回音。
哑巴母亲听了,喜眉笑眼,放下点心,又塞给王婆一个红包后,喜滋滋地走了。
眼看一周就要过去了。
这天,哑巴妈刚刚起床,门前的喜鹊就喳喳叫了。
俗话说:喜鹊叫,喜鹊叫,必有好事要来到。
果不其然,快到晌午的时候,哑巴家来客人了。
是王婆和一名黑头土脸的农村妇女。
妇女进了门就开始打量起了房前屋后,瓦房是新翻建的,院门是新漆的,宽敞的院子里整体地划分出一块果园,一块菜地,院角还有一个猪圈,一蓬鸡窝,懒猪正在圈内酣睡,几只大小不等的鸡在踱步觅食,看上去家境不算贫寒啊。
再看屋里,正房摆放几组刚刚做好的家具,还没有上漆。
这些都是哑父亲在外打工挣的血汗钱换来的啊。
看到妇女挑剔的眼神,哑巴妈心里明白了几分,她陪着笑脸招呼客人坐下,用开水冲了两碗红糖鸡蛋水端到客人面前。
王婆开始介绍对方家的情况了,“就是这个李姐的一对儿女,你说,巧不巧?他们家也有换亲的打算,还没有张罗呢,就让你抢先了,唉,怎么说呢,这就是缘分,老天爷给的。”
“不过李姐家是闺女大,儿子小,闺女现在还在外打工,不过,没关系,在外挣不了几个钱,她总得回来成亲吧?儿子呢,也是哑巴,虽然比你家哑女小2岁,可人长得不算赖,目前也在外打工。这样吧,既然是换亲,互相也就是摆个酒席请亲戚乡亲的喝喝喜酒,花不了几个钱的,如果双方没有意见,择个吉日就一起办了吧。你们也好早点当上奶奶,姥姥,三代同堂,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听王婆的三寸不烂之舌一白活,哑巴妈和黑脸妇女心里都乐开了花儿。
哑巴回来了,长得很壮实,斜着眼,头发乱糟糟的,背回了一捆比人还高的柴火。
放下柴火,她想进屋喝水,看到有客人,哑巴害羞地躲进了柴房。
哑巴是知道王婆的,也知道王婆进门必定是来说亲的,是给哥哥说亲吧?
24岁的哑巴是村里仅有的几个剩女之一。
眼看着同龄的姐妹们都抱着孩子回娘家了,可至今还没有人给哑巴说过亲。
不过,哑巴也不强求,干了一天农活后,晚上她就窝在自己的小屋看书,写东西。
别小看哑巴,她正在一个小本本上写自己的家的事,自己成长的经历,还有村里发生的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不过,这可是她的秘密,如果让外人知道一个哑巴还装模作样地写东西,岂不又成了村民们闲聊的笑谈?
无人知我心。想到此,哑巴淌下一行清泪。
王婆和黑脸妇女走后,母亲喊来哑巴,让她也喝了一碗红糖鸡蛋汤。
母亲抚摸着她乱乱的头发说,“可怜的女儿,你终于有人要了。”
哑巴是有些听力的,也看得懂母亲说话的嘴型,她腾地站了起来,情绪激昂地比划起来。哑巴问,“不是给哥哥说亲吗?”
母亲说,“是给哥哥啊,也是给你,霞,你哥哥都28岁了,可至今连一个对象都处不上。为啥哩?咱家穷啊。六万六的彩礼,就是把娘砸碎卖了也凑不够啊,你也老大不小了,娘一寻思,给你也寻个人家,两家和一家,亲上加亲,这不挺好吗?娘也是没法了,你看看,有人给你提过亲吗?你总不能在娘的身边过一辈子吧?那家人看上去还不错,你也有力气,过门了勤快点,孝敬公婆,好好过日子,娘就是死也能安心了。”说罢,母亲哭了,撩起脏兮兮的衣襟擦眼泪。
这一切来的太突然了,哑巴张着嘴,斜着眼,手里端着红糖水,也不叫嚷了,就和傻了一样。
她在想,那个他长得是啥样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