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8647
- 积分
- 11
- 威望
- 0
- 桐币
- 5
- 激情
- 31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8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11-17

文都童生

- 积分
- 11
 鲜花( 1)  鸡蛋( 0)
|
发表于 2014-11-20 14:30:36
讨论意识和思想未免太麻烦了,这次安庆市殡葬改革只有一个指标:火化率。从政绩角度看,只有火化率是可以统计的。安庆市是因为火化率低才被点名批评的。而全国各处所谓殡改爆发的新闻,例如买尸火化、挖坟火化等,也是以火化率为冲突点的。
国家民政部推行殡葬改革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那么问题来了。
首先,我们请忽略“有步骤地”四个字,这不符合安庆殡葬改革现状,已经被点名批评了,不能再“有步骤地”慢慢来,需要大干快上。
一、实行火葬,改革土葬。
OK,安庆市正在坚决、彻底地执行这一条,满分;
二、节约殡葬用地。
据报道安庆市政府称殡改至今半年来已节约用地13.6万平米。各位,这是个笑话。节约的是什么地?耕地?林地?按安庆市的情况显然不是。然而一百余镇今年突击建设公墓,每镇50亩,占地500余万平米。嗯,够安庆市节约20年的额度。而每镇50亩地规划的墓穴是1万个(面积要求低于国家建议标准,国家建议标准是包括公墓绿化、办公场所等周边建设在内,平均每墓4平米,按此计算50亩只够8千个墓穴),20年正好差不多用完。请猜测按此情况20年后政府会怎么办?而且这是钢筋水泥的永久墓地,100年都不会自然消亡的。
三、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对此方针,安庆市的条例说明是:强化殡葬改革宣传,逐步形成“文明殡葬、生态殡葬”新风。深入持久的开展殡葬改革宣传,实行葬法改革和葬礼改革并重,引导群众自觉摒除封建落后、铺张浪费的殡葬陋俗,自觉实行科学、文明、节俭的殡葬方式。教育和引导群众自觉依法火化、节约治丧和集约安葬,逐步形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卫生、生态的丧葬新风。
呵呵,相比强制火化的动辄“一律追究责任”相比,这一条完全是空泛笼统不知所云。为什么呢?自然是因为没有数据可以统计,无法作为政绩来体现,所以谁会去认真推行?
实际情况是除了原先厝棺的仪式改为火葬之外,所谓“陋俗”反而更加铺张。桐城市火葬场每天火化遗体10-20具,然而每天都可见场内人山人海,据工作人员说,少则千余人,多则数千人。人就这么多了,所谓节俭治丧从何谈起?
殡改至今,政府用很多强力手段压制了问题的出现。个人认为这次安庆殡改必然会虎头蛇尾以失败收场,客观原因有三:
一、资金。目前是以减轻民众丧葬负担为口号推行殡改的,按现行政策略加估算,安庆全市每年殡改支出达数亿元之巨。这个包袱迟早要撂,最终仍需百姓买单。移风易俗不容易,十年未必竟全功。而资金包袱政府能否背十年之久?一斑可窥全豹:桐城市青草镇公墓建设今年目标是500个,刚够一年用量。这一是没有后续资金,财政划拨资金不充足;二是说明落实行动走一步看一步,明显糊弄一年是一年的节奏。
二、管理。各乡镇的公墓用地划出来了,墓穴建起来了,但管理没有跟上。骨灰堂、办公场所、绿化、工作人员等样样要钱,但目前财政无力,连规划都没有做。如果公墓管理不到位,百姓葬入公墓和弃之荒野有何区别?
三、烧山。虽然现在殡改轰轰烈烈,但之前的土葬墓无法禁止祭扫,烧山问题继续存在。而按照俗语所说: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就拉倒的限度来说,上山祭扫仍将持续50年以上。山火无情,去年烧掉20余顶乌纱,如果这次轰动全国的殡改中间,再次大火烧山?估计烧掉的不仅是乌纱了吧?
以上三点,问题最大、可能最先发生的就是烧山问题,这个问题仅仅依靠清明和小年在各路口堵截祭扫人员是无法避免的。政府需要下大力气改变的是祭扫习俗,和针对这一点的细致解决办法。但屁股决定脑袋,在一切服务于政绩的前提下,本末倒置的情况就屡见不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