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96|回复: 0

[桐城文] "桐城三祖"古文绝妙 共十二条要领

[复制链接]

76

主题

203

回帖

335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33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5-4-7 16: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桐城派代表刘大櫆(kuí)兼重古文的神韵,博采古文大家的众长,在总结和发展了桐城派散文的基础上,强调神气、音节、字句的统一,重视散文的艺术表观形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刘大櫆师从方苞,他又是姚鼐的老师,在桐城派的发展历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故被尊为“桐城三祖”之一。
  刘大櫆出生于书香门第
  刘大櫆(1698-1779),字才甫,又字耕南,号海峰,塾师兼事农作因其通晓医术,又号称“医林丈人”,今安徽桐城陈家洲(今属枞阳)人。世居陈家洲,后居枞阳镇寺巷。出生于书香门第,然身世不佳,他自述“家住皖江侧,薄田十余亩”,可见其潦倒落魄之境。其祖及父,均为秀才,以教书为业。
  安庆文史专家李银德说:刘大櫆早年抱明经致用之志,但屡试不中,遂“退而强学栖迟山陇间”。刘大櫆好工文辞,以才气著称。他的文学活动,主要在乾隆时期,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他论文强调“义事、书卷、经济”,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是继方苞之后桐城派的领军人物。清代《国史·文苑传》说:“大櫆虽游学方苞之门,所为文学造诣各有千秋。方苞盖取义理于经,昕得于文者义法;大櫆并古人神气音节得之,兼及庄、骚、左、史、韩、柳、欧、苏之长。其气肆,其才雄,其波澜壮阔。”他所著《论文偶记》,既肯定内容的重要性同时注重法度、技巧。他将小说、戏曲描写手法用于散文写作的创作手法。强调字句、音节之妙,风格、意境之美,较之空谈“文以载道”是一大进步。
  他仕途不得志,终身以授徒为业
  桐城派研究知名人士操鹏说:刘大櫆古文做得绝妙,命运却坎坷不济。幼从父兄读书,14岁时与诸兄同授业于吴直。及至青年极有抱负,期待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可谓“生则为国干,死当为国殇”。29岁时进京,受到方苞的赏识,当时的一般达官贵人,都惊羡其文,有识之士均争与刘大櫆交往,于是声名鹊起。但他科举上却一直未能得意,33岁、36岁两次应乡试,皆只中副榜;39岁再应顺天乡试,被黜。乾隆元年(1736年),经方苞举荐赴京参加博学鸿词科试,却被同乡大学士张廷玉黜落。张后来为弥补一时过失,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推荐刘大櫆应经学考试,然又因张去位而告罢。他只身流落至武昌,后又在浙江入东武窦公幕,直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64岁时才始任黟县教师,至71岁去官,后应聘至歙县主讲问政书院。76岁回归故里,于江畔故居聚徒讲学,直至83岁病故。
  刘大櫆仕途不得志,终身以授徒为业,其弟子以桐城姚鼐、王灼、歙县吴定、程晋芳、常州钱鲁斯等最为著名。
  总结出古文创作要领“十二贵”
  刘大櫆总结和发展了桐城派散文理论。强调神气、音节、字句的统一,重视散文的艺术表观。桐城派研究知名人士操鹏说:刘大櫆的古文创作成就和散文理论主张,对桐城派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刘大櫆从“文之能事”来探讨文学创作之规律,又把“文人之能事”具体化为“十二贵”,指明了文学创作的要领。这“十二贵”的表述是:一、文贵奇。“有奇在字句者,有奇在意思者,有奇在笔者,有奇在丘壑者,有奇在气者,有奇在神者。”他最赞赏的是:“气奇则真奇矣;神奇则古来亦不多见。”二、文贵高。“穷理则识高,立志则骨高,好古则调高”,“文到高处,只是朴淡意多”。三、文贵大。“道理博大,气脉洪大,丘壑远大;丘壑中,必峰峦高大,波澜阔大,乃可谓之远大。”四、文贵远。“远必含蓄。或句上有句,或句下有句,或句外有句,说出者少,不说出者多,乃可谓之气远……远则味久。文至味永,则无以如。”五、文贵简。“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薀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六、文贵疏。“凡文力大则疏,气纵则疏,密则拘;神疏则逸,密则劳;疏则生,密则死。”七、文贵变。强调变得空间高大而宽广。“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八、文贵瘦。主要是指“盖文至瘦,则笔能屈曲尽意,而言无不达。”九、文贵华。他所贵的华,是“华与朴相表里”的华,不是那种用脂粉人为地加以装饰的华美,而是不失其质朴自然的精彩浓丽。十、文贵参差。刘大櫆认为骈散各有其优,对偶参差可以兼容而不是相排斥。十一、文贵去陈言。刘大櫆说:“大约文字是日新之物;若陈陈相因,安得不目为臭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把奉为儒家经典的“六经”,也列为不可袭蹈的“陈言”。这在当时简直是离经叛道的厥词了。十二、文贵品藻。他推重“品藻之最贵者,曰雄,曰逸。”后来他的学生姚鼐把文章的风格归结为阳刚与阴柔,当是对刘大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