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9|回复: 0

[散文] 伟大的历程

[复制链接]

6278

主题

1539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659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5-5-18 10: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伟大的历程
翻阅《伟大的历程:美国人在巴黎》(美)大卫·麦卡洛著。
这是一个颇让感到意外的一本书,讲述1830-1900年美国的艺术家、作家、医生、政治家、建筑师等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在巴黎探索学习的经历。
一百多年前,美国人还是乡下人,到法国留学,如同二十世纪后二十年和这个世纪刚过去的十几年,中国大陆大批留学生去美国留学。美国人留学法国的目的是什么?
“一百多年前,亨利·亚当斯的曾祖父约翰·亚当斯独自一人在巴黎的一张书桌旁写下了他生活的目的:
‘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就是为了让我的孩子们能自由地来研究数学和哲学。我的孩子们应当研究数学、哲学、地理、自然、历史、造船学、航海、商业和农业,目的是让他们的孩子们有权利研究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编织和陶瓷。’”P
显然约翰·亚当斯将每一代人任务分配不一样。中国刚过去三十年留学生显然是第二阶段,但我们的孩子应当开始研究艺术和文学了吗啊?不过亚当斯心目中实用科学的层次显然低于人类的文学和艺术。
作者是系统地大量查阅十九世纪美国人留学法国时的日记和游记。从去法国之前留学生的心情,途中,刚到巴黎,在巴黎,最后是离开法国这样思路以几十个人同时成排写的方式构画了那七十年美国人在巴黎的形象。
不知冀洪写的讲述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书现在写得怎样,其实亦可以同样排布方式写过去三四十年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经历。
“‘一想到要远涉重洋,我的心就狂跳不已,’萨姆纳写道,‘当我自己想着去欧洲的事情时,我觉得就想象着一个可爱姑娘的姣好容貌一样,我爱上了欧罗巴。’”P07
中国人当年去美国大概亦同样吧。
“微风吹起,我们很快就要离开了,驶向大西洋!再见了,我的朋友、我的事业、我的家乡、我的祖国!每一个汹涌的海浪都带着我渐行渐远,摇晃的船舱让我的笔锋难下。我的大脑感到微微的眩晕,我的想象都把美好的前景展现······”P13
“也许对这些美国人来说,从他们第一周到巴黎时就不适应的一件事是,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外国人,陌生人······”P32
“美国人的脸上有一些特别的东西,他断定这些特别之处在于‘不对任何人卑躬屈膝的独立平和的神态,加上我们民族性格中具有标记性的惊奇、敏感和喜好交往’” P56
让人感到惊奇的是,美国人到法国学习,不少人也心存为国争光的念头。
“他说国家的名望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文学和科学上取得成就的美国人。”P163
“人的美感被长期压抑着,来到巴黎后,这种感觉在他的心中被唤醒了,好像灵魂要展开翅膀,大声疾呼一样。”P177
这本书亦通过美国驻法国大使记录了巴黎公社过程,即双方无人性地相互屠杀过程。
书中重点还是美国人在巴黎学艺术和医学过程,或许只有这些人才更多留下了自己日记和游记使这本书作者更易编辑。
作者从三十二个机构收集资料,写成这本书,粗线条地展现十九世纪美国人在法国大致面貌。
我建议七九二在美国的这帮同学,尤其在微信上特别活跃的乐观同学再组织三四人小组,如冀洪,洪涛,俊伟构成一个小组从微信上分出50%的时间合写一部《伟大的历程:中国人在美国》。在美国图书馆,网上收集中国人在美国写过的书,有关在美国的报导,仿这本书系统合写五六本大部头的《中国人在美国》。
七九二同学在美国忙了半辈子仍默默无闻,但若写出这样大部头,则定会一鸣惊人,青史留名啊。
当然若这几位同学写作过程中E-mail同我分享我会感到高兴,也许可出一点力。
这就是吴砺式创新思维给出的建议。贫嘴亦要贫出一点看得见的东西,这一点是我从吉武那里学会的理念。
吴砺
2015.01.29
吴砺
选自待出版的散文集《致远方朋友的信》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