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与魔法 翻阅《童子与魔法》(钢琴女王玛塔•阿格里奇传)【法】奥利维耶•贝拉米 著,谢红华译 这是一本现代法国人写的一本传记,写得很有见解和激情,中文翻译的语言亦十分传神。 中文版序中引用了老子的话:“坚强者死之德。柔弱者生之德。”原著前页引用了波德莱尔的话:“天才,只是永不泯灭的童心。”所谓艺术天才,的确多有一种随心所欲,童言无忌的坏的天性,一种不按世俗习惯出牌的弱点或优点。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儿童般的好奇心,只是世界多是同样对他们不宽容和理解,艺术天才们不守游戏规则的童心多是伴随悲剧性的命运。 “玛塔一生都在躲避她,同时也承认,没有母亲,就不会有她的今天。如果没有父亲的不屈不挠,莫扎特是否会成为莫扎特?胡安妮塔的例子更令人惊讶,因为,如果说莫扎特的父亲还是个音乐家,胡安妮塔对这种艺术的奥秘规则一无所知。她监视、管理女儿令人目瞪口呆的进步,而且从来不怀疑自己行动的正确性,这需要怎样的坚强的性格!”(P16) 艺术家多是毫无自制力的人,音乐演奏多是一种技巧,一种高技术含量的手艺活。它需要高手的传承和指点,因此找名师和压迫孩子从幼年到成年十几年做一种极为枯燥的练习,这多是需要父母坚韧和顽强,这是为什么大多音乐天才背后都有强有力的父母的影子。这也许是音乐演奏家人生经历的一个基本和最重要的特色。 “胡安妮塔的家谱树没有种在一条风平浪静的大河两岸。家族中,有几个疯子和精神病医生。她的弟弟妹妹命运悲惨。”(P19)或许玛塔遗传基因中一定有疯狂的基因,只是她刚到崩溃悬崖边上止住而变成了一个音乐的天才。 “钢琴大师斯卡拉穆扎1885年生于克洛扎内,在靴型的意大利的脚跟上。”(P29) 从玛塔老师可以看出大音乐家是多么不幸的一小撮人,偏执,狂热,喜怒无常,多是接近精神失常的一小群人。若想子女幸福还是不要当这种音乐天才为佳。 “被驯服的小动物就这样坐到钢琴前,开始了弹奏巴赫和舒伯特。古尔达那么惊喜,就像卢梭面对‘野蛮’的音乐。这是自然纯朴的天性,是儿童的真实世界,‘纯真人性’的一个实例。”(P59) “玛塔最近找回了一些她到维也纳最初几年的照片。她站在她的著名的老师旁边。短短的头发,自然的羞怯,好像一只刚从鸟巢里掉下来的小鸟。当我们更仔细的观察她的表情,就会发现她跟基辛惊人的相像。连玛塔自己也惊讶不已。一样的不严肃的神态,跟年龄无关的成熟,一种雌雄同体的魅力。”(P64) “钢琴家斯蒂文•科瓦切维奇经常说,他最不愿意在肖邦面前演奏,因为他的要求太多了。玛塔走得更远,她说她根本就不愿意认识肖邦。‘太变幻莫测,太痛苦不安,他会让我的生活变得无所适从。’她希望认识的是舒曼,‘他总让我情不自禁的眼泪汪汪’”(P68) “记者问她:‘你双手的灵巧机敏是从哪儿来的?’钢琴家根本不可能回答这样的问题。一只千足虫是否知道它先抬起哪一脚?她立刻讽刺的回答:‘您知道,我有一个年纪很大的老师,他牙齿松弛,说话是口沫不停地飞溅到琴键上。为了避免弄湿手指,我只好弹得很快。’”(p94) 这句话说明书中女主角是个非常机敏的人。 书中用了一长段记述肖邦的作品: “肖邦是一个极难演绎的作曲家,因为他作品的情感表现性很强,很容易把演奏家的个人情感导入一种夸张的状态,只有极少数品味纯正的艺术家能够逃脱这个命运。波利尼认为,肖邦作品的难度,主要是来自几乎疯癫状态的想象力与单纯的写作形式之间的一种的魔力的混合。阿尔弗雷德•布伦德曾经间断性的接触过肖邦的作品,然后谨慎的放弃了,他认为肖邦的艺术只有名符其实的专家才力能所及。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给玛塔•阿穆里奇面对伟大的肖邦的态度作个总结:肖邦是一个排外性极强的作家,而玛塔最讨厌这种关系。可是,她同时又极受其引诱,‘他是我不可能的爱情’。‘肖邦很妒忌’。她得出这个结论。可是钢琴家也知道,只要在一场音乐会中插入肖邦的任何作品,音乐厅里就会出现一种很独特的回响,马上就在听众中引起一种美妙无比的心潮起伏。”(P132) “从那时起,那里的农民常常深夜里看到突然冒出一大堆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寂静的田野里突然响起了痉挛的、醉醺醺的钢琴声。村长觉得非常可笑,他把村子里最肥大的一头母牛——这是一头比赛牛——叫做‘玛塔’。”(P200) “她大脑的构造跟我们不一样,她对音乐有着世界上最美妙的直觉,可是她没有能力整理这些直觉。”(P202) “玛塔说内尔森是一只化装成狗的猫,他表面很温柔、乖顺、实际上特立独行——如果你触到他的敏感点,可要当心!”(P212) “可是,慢慢地,渔人发现他钓到的是一条比他大的鱼。”(P223) “当几个人一起画一匹马时,就会画成一只骆驼。”(P239) “贝多芬成她的第一挚爱,她永远也不能从《第四钢琴协奏曲》引起的一见钟情和休克状态中恢复过来。波恩的大师今天仍然能震撼她。至于舒曼,则是她灵魂深处的朋友。而普罗科菲耶夫和拉威尔是自家。‘是他们爱我。’她开玩笑说,以此来表示一种无条件的感情。”(P243) “玛塔一生都在试图摆脱母亲过度的保护,同时她也对母亲的独立、勇敢的性格和献身精神无比敬佩。”(P255) “当一个钢琴家真不容易,没有人等你,没有人需要你。雅克•拉康也许会说:弹钢琴,就是把自己不一定拥有的东西给不一定需要这种东西的人。”(P264) “一个批评家写道,他们的合作就像‘被子底下的刺猬,表面光滑平整,实际上冲突尖锐。’”(P308) “巴伦博伊曾经评价玛塔是‘一张没有画框的绘画杰作。’”(P312) “音乐家拥有中止时间的魔力。音乐创造出另一个时间概念,在意识清晰的短暂一刻,把过去、现在、将来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距离稀释了。”(P314) “有的艺术家竭尽全力雕刻他们的塑像,准备他们的墓碑上的碑文,玛塔•阿穆里奇跟他们正好相反,直到最后一口气,她也只有一个信条:‘生活,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不是一个教条,更不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她的自由,在这个一切都受到限制的世界里,是一种宿命, 她不可能用另一种方式来生活。”(P314) 上述一段及深刻论述了一个音乐天才的生命的本质,也是对她的所谓人生自由最好的解释。 吴砺 2015-04-20 吴砺 选自待出版的散文集《致远方朋友的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