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20|回复: 2

[桐城史] 血脉相连的“孔练枞汤”

[复制链接]

417

主题

1857

回帖

6114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6114

桐网巡查

QQ
鲜花(19) 鸡蛋(1)
发表于 2015-8-5 15: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血脉相连的“孔练枞汤”
作者:逃禅阁老
  水,奔流不息,沟通八方,象征着生命,喻示着万物之本源。因此,上古之民多依水聚居、繁衍生息,而所居之地又常以“川”为名。著名的有江西临川、宁夏银川以及带有诸多“川字”地名的四川省。所谓“川”者,许慎《说文解字》释为“贯通流水也”。在甲骨文里,“川”字左右是岸,中间为流水,引申为“通达的路径”,故又有“平地、平野”之义,乃“八方人流汇聚之所”。) K6 q7 _. ^. c/ d
  “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枞川”的桐城,向为文物名邦,襟江抱湖,水网纵横,与“川”字地名也颇有渊源。旧时就有孔城、练潭、枞阳、汤沟四大滨水古镇(俗称“孔练枞汤”),是除县治“县市乡”(即今桐城城区,又称城乡)之外的东南西北四个大乡的首镇。其中,分别以枞阳、孔城、练潭等古镇为中心的南乡、北乡和西乡,古时曾泛称为枞川、孔川、练川。而县治所在的县市乡依山伴河,河即龙眠河,古人称为桐川、桐溪;山即龙眠山。古人因此又以山城、桐山、龙眠、桐川来代指县城,有时也用来泛指整个桐城。 & L; M2 s" P0 ^
200912283836954.jpg
- i' ^5 p4 _% o# n(一)
$ I! H  h) P' H0 ]  发源于“县市乡”东北三十里外的洪涛山、麻山的东西双河,滔滔不绝汇入了浩浩汤汤的孔城河。
* c# t4 J  K5 c; {$ p- @/ c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某个初夏,我刚毕业走出校门等待分配,又适逢罕见暴雨连日倾泻,各地都投入了紧张的抗洪救灾之中,我的工作派遣证因此久待不来。我在老家金神镇呆着实在无聊,于是就坐车跑到隔壁的孔城镇去找同学玩。当时不象今天手机联系方便,只知道同学在孔城镇直某单位,却不知道其具体地址。一路上冒雨奔波到孔镇之后,就茫然失措分不清南北了,结果深一脚、浅一脚,无意中一头扎进了一条老街。一条戴望舒“雨巷”中的老街,就这样赫然映入我的眼帘,它的长、它的幽、它的深、它的静、它的古、它的老,让我顿时目瞪口呆,只能静静地站在街口半晌无言,灵魂仿佛出窍了一般,时光已将我凝滞成为曲巷长街里的一块光滑的麻石条,层层叠叠楼阁中的一根古老的木窗棱,深深庭院马头墙上的一方布满苔藓的青砖。这一次对孔镇老街的惊鸿一瞥,直到如今还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里。  “樵歌远间田歌出,潭影常澄岚影明。”当你伫立孔城河畔,一缕夹着稻花清香的河风吹过,你是否不由自主地要追寻古老孔城的文明先声?那巍巍屹立的桐子山也许会告诉你,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桐子故国都城,很可能就在孔城一带。然而,春秋小国太多,封神榜里就提到“八百诸侯”。在经历了弱肉强食的春秋争霸、战国逐鹿后,许多于大国夹缝中求生存的诸侯小国渐渐消亡,桐子国的都城逐渐变成了“空城”。但因地处水陆交通要塞,兴亡几度的孔城仍然楼台阁馆重开,文明光茫再放,三国时的东吴大将吕蒙也屯兵于此并大筑城堡,以控北虏、拱卫江南。“人烟开小聚,传说吕蒙城”,商贾云集、繁华热闹的孔城,到了宋时就已经是“淮南路舒州九镇”之一,并成为桐城县城南下东进的重要通道。而让孔城的脉搏始终旺盛跳动的,毋庸置疑,便是那宽阔的河水。由于上连巢湖、下接菜子湖,通长江,水网密布,古人遂以“孔川”名之。于是,无数的文人墨客在此踌躇,留下动人的诗篇或传奇。明季东林党人左光斗有《过孔城》诗云:“归途曾滞此,三载又重过。村巷还相识,儿童拍手歌。”描绘了孔城作为舟车必经之地的兴盛。当他辞別养气读书的龙眠山“三都馆”,由绮骑押经孔城赴阉党魏忠贤诏狱时,回首连绵的龙眠山渐渐远去,而跟随相送的乡邦父老拦阻槛车、哀恸不舍,一时竟有“班马鸣萧萧,长河水潏潏,岐路一尊酒,行者皆声失”的慨叹。
6 h& l( W7 Q! E7 P1 K  沧海桑田,风云变幻。随着陆路交通的兴起、河道的萎缩,走过了几千年漫长岁月的古镇,似乎开始安然于静寂中反刍远去的时光。然而,那沟河纵横、塘塥交错的水网,依旧不分昼夜地滋润着孔城大地;那浓郁而又引人着迷的人文气息,依旧氤氲在古镇的上空;那桐子山的晴岚和云朵、白兔湖的鸥鹭和片帆、南山冈的梅花和书声,还有悠长甲巷的灯火和酒旗,依旧合奏着一首首曼妙的诗篇。终于,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引江济淮(巢)”浩大工程启动,你是否感受到孔城渴望奋力崛起、重现辉煌的有力心跳?夕阳西下时刻,如果你站在街尾的都会桥回望,那荻埠头的芦花正纷纷扬扬,由长江而进入菜子湖,鼓着风帆满载货物或旅人的大船,也许正顺着历史的长河溯游而归,“肃肃金风漾碧流,锦帆片片白云秋,晚来系缆知何处?只在芦花浅埠头”;而河岸的流沙被夕阳返照,越发闪闪发亮,犹如白雪皑皑。这时水上戏台的锣鼓声或许渐次响起,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外祖父杨隆寿,悠长嘹亮的唱腔,从这里传遍长街,直至京华。而从街巷深处的私塾、书院中走出来的学子才俊,又如流水一般隐身于孔城乃至整个北乡的四面八方。他们是立志修史却因文字狱而书禁身死的桐城派先驱戴名世,是聪慧卓然、为姚鼐所重的寒门学士刘开,是筹建桐乡书院的戴钧衡、文聚奎、程恩缓,是中国美学奠基人朱光潜,是东方新儒学大哲方东美,是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是中共早期社会活动家尹宽,是一门四将的施从云等施氏兄弟,是勇敢刺杀军阀的侠女施剑翘……0 J& Q1 }( Z" W/ B/ g, c: }
gjyz10.79.jpg ' M, t: [4 _$ [& Y6 _- Y4 H
(二)% ]# `7 Q* ]# T" q( T# A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冲出大别山崇山峻岭奔流而来的大沙河,逗留于桐城西乡练潭古驿。这里是南北通衢,水陆要津,也曾是古代方国“居巢侯国”的都城,《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都有明确记载,《太平寰宇记》指为“古巢城”,俗号为古重城。由于“驿当省会”(旧时安徽省会在安庆)入京都之要冲,昼夜羽骑不绝, 清代邑人姚兴泉诗云:“桐城好,幽绝练潭秋,沙澄极浦浮官渡,月桂空亭系钓舟,水驿夜鸣驺。”这岂不是一幅颤动你心弦的山水画么!  “一轮无际不堪赏,况是平湖秋白时。砧声继续风来静,帆影参差客来迟。”练潭古镇于我而言不止是“练潭秋月”的幽兴,更是谜一样神往的地方。这首先是因为我母亲这个家族源于以练潭为首镇的西乡,而曾任清朝兵部和工部尚书、湖广和闽浙总督的汪志伊就是其先祖。汪志伊少读经史,融会贯通,著述丰厚,而为官也明如镜、清如水,他的许多故事传说,连不识一字的母亲也能绘声绘色地讲述。
- W0 ]. R1 i! r7 m' ]2 C- M' l  但我以为西乡最应推崇的乡贤,应该是练川袁氏、明代成化年间兵部侍郎袁宏,他不仅在家乡兴建货运码头,造福乡里,还在山林胜境、澄澈练水边的袁家祠堂附近创办了一所书院,培育读书才俊,一时学者景从,即便居于“县市乡”的齐之鸾,也远道而来求学。袁宏与他的学生齐之鸾留下了一段乡里传诵至今的佳话。话说有一天塾师外出,恰逢袁公来访,学童皆惊避,唯之鸾朗诵如常。袁宏笑问:“客至而倨,礼乎?”之鸾回答自如:“奉师命读书,不奉命揖客。”袁宏暗暗称奇,后以第三女嫁之。据有关记载,齐之鸾先祖尝居濠州凤阳,元末因乱而迁居桐城并占籍县市乡,第六世齐之鸾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癸卯正月初八日,生于桐城县城西南的太平坊(即今之太平街道)。
1 G; I, C" s: j* @& a( I  这齐之鸾在桐城文化史上的分量可不轻。他是桐城士子由进士入翰林第一人,为官清正敢言,关心民瘼,官终河南按察使。他学识渊博,好究物理,甚至做过“小孔成像”实验(见其著作《浮图倒影测》),这应该比英国大物理学家牛顿的分光实验要早一百多年了吧?他文辞宏丽,诗词直面现实,出语新奇,今之研究者多认为他算得上后来桐城派兴起的重要拓荒人。然而,我们也决不能因此忘记了练川袁宏先生的传薪播火。
; m- p, H. m$ j& y  由于齐之鸾的影响,阳明心学创立者、明代思想家王守仁也曾慕名来练潭畅游,他沉迷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练潭秋月”胜景,并为袁氏书院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练潭馆”一诗。诗云:“远山出孤月,寒潭净于练。夜静倚阑干,窗明毫发见。鱼龙互出没,风雨忽腾变。阴阳失调停,季冬乃雷电。依依林栖禽,惊飞复迟恋。远客正怀归,感之涕欲溅。风尘暗北陬,财力倾南甸。倏忽无停机,茫然谁能辨。吾生固逆旅,天地亦邮传。行止复何心?寂寞时看剑。”大约在他的眼中,练川的士子都是出没的“鱼龙”,腾变的“看剑”者吧。
) L! [8 p, k4 L) u8 v/ i  x/ x  其实,练潭更多的是布衣贤者。如一生以打鱼为业的明代布衣诗人黎翥,在湖边结雅称“翥字斋”的茅屋,平时打鱼只为糊口、不图大利,一生与诗酒为伴、自在逍遥,颇有竹林七贤的风范。出自练川木山潘氏的清初文学家潘江,隐于河墅荒园,既吟诗著文、娱情山水,也奖掖后学、培育人才,更还积毕生精力网罗放矢,猎秘搜遗,晨抄暝写,不问晦明,发掘和整理了《龙眠风雅》、《龙眠古文》、《桐城乡贤录》等诸多乡土文献,为桐城文化的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时人赞潘氏之功“于维桑者大矣”。而练潭河边以理发糊口的“剃头诗人”吴鳌,自幼手不释卷、口不辍吟,却毕生不仕、终身不娶,他自撰墓碑诗“生前一醉浑于死,死后犹如大醉眠。落日苍山烟雾里,乱坟荒冢不知年。”如此潇洒豁达,古今几人堪比?
9 X, G/ E0 M9 q& A. w6 V/ m5 Q+ _& ]
( q. U: N' M0 F" Z2 u% G3 ? 201406172359106294719.jpg " q# {( ~* q% q0 @
(三)2 @% U1 F! e* U7 }2 s. @
  众流汇聚之地,必然人烟繁富。无论是奔腾不息的桐北双河、孔城河,还是桐西水出天柱的大沙河、高河、练潭河,与东西龙眠山间奔突而出的龙眠河等众多河流,都一起汇入了广阔的菜子湖,并经枞阳舒口奔入浩瀚长江。
+ h9 g$ D3 A* V# L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夏的一天,我跟随家人由桐城金神渡口乘上一艘小轮。当别人都在轮舱里或睡觉或打牌时,我却一个人站在船头,在轰鸣的马达声中,感受着和风拂面,饱览着两岸湖光山色。这百里许的航程,可以用南朝文学家吴均的话来形容:“一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而两岸也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矣。”。船达枞阳镇后,我们从“下枞阳”一路漫步到“上枞阳”。从那以后我就离开了家乡,时间倏忽就过去了几十年,但至今还记得枞阳城中美丽的莲花湖,以及东晋枞阳令陶侃的洗墨池、惜阴亭遗址。我想,今天的枞阳同胞在虔诚叩拜本土文明的缔造者时,一定不会忘记曾任枞阳令的东晋大司马陶侃。这位“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为治理和繁荣枞阳立下不朽功勋,他在枞阳留下了“运甓自励”、“珍惜分阴”的故事,至今传为美谈,而陶公祠、惜阴亭也成为地方重要的文化遗存,并为桐城陶氏族人引以为傲。本本源源,昭穆不紊;支支派派,脉络贯通。翻开八十余卷的厚厚家谱,细细梳理起来,陶侃及其曾孙陶渊明,都是桐城陶氏的先祖。如今,桐城陶氏已经居桐城(含枞阳)各地五百余年,而那依山旁水、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山花烂漫的枞阳柳峰山之阳,就是桐城陶氏始祖最早驻足的地方,西峰庙旁的始祖墓碑上“浔阳郡”三个大字依然清晰可辨。  枞阳,向为桐城四大古镇之首,因在枞水之阳,故名。所谓枞水,即菜子湖通长江的那条长河,古名枞川。而“枞川夜雨”曾是“桐城八景”之一。古人诗云:“枞川夜雨势如倾,拂柳滋花尽有情。几个渔翁趁新水,江头无数棹歌声。”枞川因此甚至成为以枞阳镇为中心的整个桐城南乡的泛称。枞阳也曾是西周时南方诸多的侯国之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人谓之“吴楚分疆第一州”。西汉元封五年,汉武帝刘彻南巡天柱,自浔阳浮江,射杀了江中兴风作浪的蛟蟒,作《盛唐枞阳之歌》,由是,枞阳置县。如今,汉武射蛟时脚踏的巨石,已成为几千年来游人怀古的咏叹——“射蛟唯有空台在,秋色东来起暮烟。”
! n* [' ]& r6 f' M" N3 T& o  山环水绕的枞阳镇,也历来是桐城通江达海的重要水驿码头,退可隐、出可游。过去的桐城人无论做官还是出游,去芜湖、下南京、游吴越,基本上都要经枞阳乘舟;外出归家,多是“扁舟一叶返枞川”,远远望见枞阳这个大码头,就知道回到故里了。明末桐城诗人方文曾有诗曰“已入故乡境,犹差百里程”,就是说虽然下了船进了枞阳镇,但离家山城龙眠还有百里的路程。后来方文为躲避因妻子病逝引发的“家难”,而离开县城,扶老母隐居枞川射蛟台。但他毕竟是秉性好游的人,不甘于江湾僻地的清寂,或游幕于友人官府,或寓居文人士子云集的金陵,终因不仕异族满清而穷困潦倒、客死异乡。8 s6 P, v: ^8 G
  提到方文,不能不提及他的祖父方学渐,这个对桐城人文勃兴有着巨大贡献的布衣鸿儒。方学渐早年在桐城城北、龙眠河畔建“桐川会馆”,并亲自主讲会馆坛席,一时从学者众多,邑中设馆讲学之风自此盛行。差不多同一时间,无师自学、大器晚成的枞川布衣童自澄,也于射蛟台下建“辅仁会馆”,而枞阳之民半出门下。但相比较而言,桐川会馆的影响显然要更大一些,被时人誉为一邑诸生祭酒的方学渐,全县内外、大江南北以至整个皖江流域都有学子前来求学问教,声名更是远播东吴,东林书院也盛邀先生去讲学。明代文章大家焦竑慕名远道访学并作《桐川会馆记》,认为桐城一邑,学馆虽多,但“一以桐川为宗”。方学渐却谦虚地在所作的童自澄传记中说:“学渐频至其馆订正新知,定夫(童自澄字)亦时来桐川相为枹鼓,尝惠书”。可见“辅仁”与“桐川”两会馆虽相距百里,却声光相接、互促共进。桐城后来的文化兴盛、人才辈出,方、童诸公功莫大焉。
6 u- @2 {% V1 @- `; a  “君过枞阳劳借问,射蛟台畔北山楼”。清初,一大批怀故国之思的文人士子图谋反清复明,而少有慷慨大志、又慕陶侃之所为的钱澄之就是其中之一。他后来不得不隐居乡里,躬耕读书,并于1668年秋购得枞川一处私宅,负山而居,题曰北山楼。他欣喜此楼,南“可见江及江外诸山”,北“石势参差,层折其傍,杂树蓊翳,与石色相映带。”在这里,他一边整理旧作,一边笔耕不辍,“所著易学、诗学两书,大半成于此楼”。而枞阳士人多从钱公游,皆曰:“先生来,北山以不朽……但使枞阳亦因北山以与闻于世,以先生惠枞阳也。”如今三百多年过去,北山依旧,而北山楼已不存。但钱澄之以其杰出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影响,成为桐城文化史上的一座奇绝的高峰,已经“殆与陶公同千载”矣!7 c8 c7 A1 K! r1 d; [4 u: q
20130524102323757.jpg 4 o. _5 V% A0 T( N
(四). s; m' V4 T7 y. d. v' f7 z  b0 M
  “我家门外长江水,江水之南山万重;今日却从图画上,青天遥望九芙蓉。”这就是桐城派大师刘大櫆眼中的东乡:门外长江,滔滔奔腾,一如东乡人雄浑的秉性;江外重山,秀出芙蓉,一如东乡人瑰丽的文章。5 i! |* t) }5 E$ o0 B# `
  自洪武初年即建镇的汤沟,迄今已历经六百多年沧桑的时光。作为桐城东乡那片辽阔山水的首镇,汤沟的得名,应该是始于最先聚居于此地的汤姓家族。清人张廷瑑在为该镇所作的《浮桥碑记》中说,“桐之东偏有汤镇,南通秋浦,北接濡须,亦小小都会也……镇之中有双溪流会出直渡大江”。秋浦,古地名,因境内秋浦河得名,即今之安徽池州;濡须,今属安徽无为,西汉陈寿《三国志》写有著名的濡须口之战。汤沟虽偏居桐东一隅,但因地处区域交汇之处,水路交通的畅捷,很早就成为繁荣的小都会。建国初期桐枞分县,枞阳最初的县城就设置在这里。
+ c" @% v3 X9 q  T7 {  在那场规模浩大的洪武大移民中,桐城东乡和南乡因为滨江连湖、舟楫方便,往往是江南徽饶等地移民迁居桐城的第一站。比较著名的有桐城左氏,原籍安徽泾县,洪武初年迁桐城大宥乡横埠河,也即东乡横埠镇一带。万历年间,左出颖这一支迁居桐城县城,后人杰辈出,遂成世家,左出颖之子左光斗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提及左光斗,我的眼前马上浮现出那个美髯飘飘、耿如烈焰的魁梧男子,那个被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残酷杀害的磊落刚直之士。他自幼铭记其父教导,尚忠义、讲节气,为官后不仅力搅污浊之气,还与杨涟等一帮东林干直之臣,不畏生死,与阉党进行坚决的斗争。张廷瑑说汤沟“士民淳熙朴茂,而好义者颇众”,这不正是包括左光斗在内的整个东乡人的最恰当、最本质的写照吗?" r* v2 ]; l  ~$ v2 K- z7 V& n
5725120.jpg 8 I; P9 f; y1 l
  而“好义”往往与“尚武”是紧密联系的。在旧时桐城四乡中,“武不过东乡”一说,至今广为流布。桐城派最后的宗师吴汝纶就说过,“东乡俗尚意气,其民好斗敢死”,特别是周潭镇的大族章氏“多豪健精悍之士”。吴汝纶还曾专门为东乡一位武功盖世的武林高手章冠鏊写传记,说这人“业农,为人佣”,然而“骁勇有气力……乡之力士皆出其下,子弟攻武艺者多从游”。剽悍的民风,以及人人习武的氛围,在兵燹寇乱的时代,贼人往往“望风而靡”,东乡有时反而成为避乱远祸的世外桃源。
: r* H* @: X& c  东乡望族除左氏、章氏外,还有著名的陈洲刘氏,为东乡、桐城乃至整个皖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刘氏始迁祖伯二公生于南宋淳佑二年(公元1242年),于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从贵池黄龙叽迁桐城溪碧波清的汤沟古镇,衍为桐城望族,迄今已历近三十世,七百余年,历出闻人。刘大櫆即是其中杰出者之一。汤沟的山水,诗一般灵秀,画一般迷人,美髯公刘大櫆因此文思泉涌。刘大櫆虽是桐城文派的代表人物,但我以为他首先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既有放怀意气、慷慨苍劲之作,也有恬静真朴、意旨遥深之篇。当然,他的文更是气肆才雄、波澜壮阔,然而,“散文中常带有诗的韵味”(吴孟复语),情真意切,神余笔外。他二十多岁以布衣入京,方苞见到他的文章,极其叹服地说:“如苞何足算哉!邑子刘生乃国士尔!”并称赞他是韩愈、欧阳修一流人物。大櫆一时名噪京城,士大夫多愿与其结交。时人谓“昔有方侍郎,今有刘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他年轻时在桐城县城勺园教书,并与方东树曾祖方泽、左光斗后裔左笔泉等诗酒交游,相互砥砺文词,还写下了《碾玉峡游记》等名篇。姚鼐就在这时成了他的学生,后来也是他的衣钵传人,并举起了桐城派的旗帜,成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作为从汤沟走出的才子,刘大櫆走得很远,走向了京城皇城根下,一心要“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但终因郁郁不得志而归居乡里。虽然一介穷儒,一生潦倒,然而他的文学精神不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桐枞人薪火相传、奋发向上。
- l" ?/ N/ E7 l# N; r kclj025.jpg
  ?) y; d6 z$ e' B0 g5 v  “桐山高,我心劳;枞水深,劳我心。” 旧时的孔练枞汤四大古镇,仿佛拱卫在桐城县市乡周边的四颗明珠,而县市乡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张姚马左方吴等文化巨族的聚居地,以及四乡士绅经常汇集交流的总平台,整个桐城因此有着活泼生动的风骨、豪放张扬的个性。人们也就不难理解,这样一个独特山水孕育出来的桐城,为什么会文化名儒辈出、硕辅名臣众多了。虽然以枞阳、汤沟为首镇的东南两乡解放初就从桐城版图划出去了,但我心底包括我认识的桐城人,今天都依然认为它们还是桐乡故土。我们在外地的桐枞人士仍然亲切地以老乡关系相互交往,乡情要比安庆八邑中其他县人士的关系更近一层。今天的枞阳县对我们而言,那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不是区划文件那简单的一纸文书就能分割的。因为上溯到我的祖父一辈,就是桐城东乡人氏。我祖父解放前由东乡周家潭出发,经汤沟古镇短暂停留,再历南乡枞阳、雨坛,渡菜子湖而到西乡创业,并结识我奶奶后成家,他们的儿子辈后来又分别落户到北乡孔城和江南大渡口散枝开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又有一位从枞阳走出的年轻人,他也来到桐城西乡创业,后来成了我的姐夫,他定居桐城,子女在桐城出生并已长大成人。我们家族的这种既是桐城人又是枞阳人,就象今天的桐城枞阳关系一样,割不断、理还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的桐城枞阳人翻开家谱,上溯三代,绝大多数都有血脉联系,就象那奔腾的河水一样,亘古长流,生生不息。
* h% Y, n: q1 r' g8 o(原作于2011年3月,修改于2015年8月)
  ]/ F+ S5 j. c* V
楼主新帖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9

主题

411

回帖

758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58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5-8-5 16: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0

主题

66

回帖

137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37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5-9-5 12: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