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60|回复: 3

[桐城人] 吕亭出土清代石碑 初步推断是左光斗墓前碑刻

[复制链接]

1225

主题

2万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948
QQ
鲜花(130) 鸡蛋(5)
发表于 2015-8-12 21: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8日,市文物管理所接到吕亭镇报告,称该镇境内出土一块石碑。市文物管理所旋即派员赶赴现场勘查处理,并将古碑运到市博物馆进行保护。; L* I" Z1 D+ c+ Z
! p! \. C" v3 B. A7 E
  这块石碑出土地点位于吕亭镇双龙村米庄,原安合路路基西侧。近期当地群众在疏浚水渠时发现这块石碑,并将碑平放在渠埂上,后来发现碑上刻有文字,应该有一定的历史价值,遂向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报告。经现场勘查,这块石碑只有上半截,残长80厘米,残宽100厘米,厚15厘米,碑文楷书阴刻,残存文字记载明代左光斗其人其事,尾款立碑时间是在清代光绪年间。
; D9 ?8 q3 A7 W. c: h7 U2 i' M* X+ o
6 x: S7 }# f; @  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号浮丘,桐城人,官至都察院左佥都御使。天启四年(1624)上疏弹劾魏忠贤三十二该斩罪,与杨涟等被魏忠贤及其阉党残酷迫害致死,成为历史上重大的“明末六君子”冤案。崇祯帝即位,左光斗被追赠太子少保,谥号忠毅。左光斗墓位于现在的双龙村左家大墓山,文革时墓地遭到破坏,墓区部分碑刻被移到松鹤窑场作为制砖器具。这块残碑出土地点北距松鹤窑场里许,由残存碑文和出土地点初步推断,该碑应是清光绪年间后人在左光斗墓地竖立的左光斗墓表,或在文革中被砸断两截,或运到松鹤窑厂后因制砖等原因断裂。
8 u/ _5 l" K9 }7 t/ l  A+ H7 V1 N! A5 `
  这块碑刻虽然残缺,但其文字记载与名人有关,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目前,这块古碑在市博物馆得到妥善保管,相关的研究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桐城文博网)
1 z$ r2 t/ P8 U2 w3 m$ q' w- ?9 i3 s
左光斗碑刻.jpg

) r1 P8 N- e3 U" Z3 I+ P: d) Y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10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700
鲜花(80) 鸡蛋(0)
发表于 2015-8-12 22: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要去看看,{:soso_e179:}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5

主题

2033

回帖

2259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259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5-8-13 09: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光斗墓应该尽快修复,恢复之前的壮观,使之成为桐城著名的景点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25

主题

2万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948
QQ
鲜花(130) 鸡蛋(5)
 楼主| 发表于 2015-8-13 09: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快雨堂 发表于 2015-8-13 09:24" U+ y/ i0 s! f& I
左光斗墓应该尽快修复,恢复之前的壮观,使之成为桐城著名的景点

7 H+ S1 ?+ K) s  T; D
荒草之中,现墓碑只是一个标识,一点不庄重,象是一张草稿。{:soso_e127:}
1 ^5 S- f" c, Y. `, K- N$ M' C
左光斗之墓.jpg
3 R$ r8 B2 N3 b. h- n, m
左光斗墓,位于桐城市城西北10公里处的“左家大墓山”。今属吕亭镇双龙村。
2 l+ j/ J, `9 h! w
  背依大墓山,面向桃花寨,群山环抱,古木荫翳,颇负气势。墓地面积为16平方米,冢占地10平方米,环以乱石圹,高0.8米,后圹嵌碑,正中阳文镌刻:“皇明太子少保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谥忠毅公左公之墓。”下款小字阴刻:“男国柱、国材、国林、国棣”。崇祯诸生左国斌、冬日谒伯父忠毅公墓,有诗云:“班马曾闻山下鸣,监军使者史先生。布袍徒步披荒草,野老清猿听哭声。西蜀坡公悲永叔,南州孺子拜黄琼。如今一夜三年话,师弟居然副盛名。”# ^$ u1 L! e% N/ Z: J3 ~8 }
  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号浮丘,桐城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官至都察院左佥都御使,办屯田,兴水利,倡种水稻,捕治奸吏,清直敢言,颇有政声。天启四年(1642),与忠良官员杨涟等契合,力持正义,共谋国事,力劾魏忠贤,遭王当祸,削籍归里。翌年,阉党遣缇骑来桐逮左赴京下狱,不屈死。著有《左忠毅公文集》、《左公毅公尺牍》等书行世。崇祯初,治王当罪,诏褒左氏,追赠太子少保,谥忠毅,“谕葬”于故里,并在通向左家大墓的吕亭路口,立四柱石坊一座,坊额篆书阴刻“谕葬”二字。左墓北侧有夫人墓,一冢三碑,中为周夫人,左为戴夫人,右碑文模糊,仅存“宜人”二字。
  i+ J* B% Z- d, [" ?2 r" k! Y6 X$ @) n8 [/ K  Y

* N0 _( v" T# E! W, }% W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