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97|回复: 0

[桐城史] 一瓮砾石祭古城

[复制链接]

1222

主题

2万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桐城网 / 樊茂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1871

2011年度优秀版主论坛建设终身荣誉管理勋章新中国成立70周年

QQ
鲜花(129) 鸡蛋(5)
发表于 2015-8-16 16: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专辑
7
一瓮砾石祭古城
彭公达口述   李国春记录整理

! P6 c3 [& S7 r# d8 J  我于一九三四年出生于桐城北乡香铺街一个耕读人家。我的伯父彭之瑛、父亲彭之琦,皆幼承庭训,先是念了塾学,后又上了新式学堂,中西学兼备。父亲于抗战前远赴大西北,先后荐任民国政府甘肃省成县、会宁两县的县长,抗战前夕又荐任不知是天水还是定西行政公署的行政督查专员。因父亲多年宦游在外,我这一房家中一切大小事务也由伯父操持,四世同堂,一锅吃饭是不分爨的。0 h) |8 B9 G& [: ^7 x: k
* t5 U( _0 ?1 I$ k6 v8 @
% X8 ?$ \6 l& F+ T
  我的伯父彭之瑛,少有夙惠,满腹诗书,又力行孝悌之义。他无意于仕途进取,一心钻研歧黄之术,被当地人尊为“儒医”。伯父学识淹博,又常怀济世仁人之心,医德义行影响了香铺街方圆十几里人家。因德艺双为,伯父被遴选代表民国桐城县担任安徽省(某届)临时参议会参议员。抗战前夕伯父与桐城一帮磊落英多之士如孙闻园、方守敦、房秩五、马后文等人都有或疏或密的来往。
' r8 ]! M; _1 K$ p6 G* T( ~! L

$ r' u4 e- q; c1 p  抗战爆发后,我进家塾开始由伯父破蒙,到一九三九年春,已进小学读书了。伯父除平常行医为人治病外,经常到县城办事,而且那一段时间特别忙碌。记得一九三九年春的一个下午,多日不见的伯父回来了,手中拎了一个包袱。幼年的我特别好奇,想打开伯父手里的布包,伯父一脸严肃地呵斥了我,接着又说,等会儿,你们伢子都要拜的。
. D( V% ]8 }5 Q9 p
% I' J) u( `& e( F& |" E8 g

1 T# D  l5 ^' B7 h! J  傍晚时分,一家人都被召集到中堂。只见伯父神色凝重,盥洗过后,正了正衣领,才打开那个包袱,里面露出一个瓦瓮子,就是过去每家每户常用带盖子的瓦坛。伯父开始在蒲团上三拜九叩地跪了好一阵子,嘴中不停地念叨,待他站立起来时,一家人都看呆了:伯父涕泗交流,继而又念了一句似乎是国破山河在之类的诗文。我当时虽年少,懵懵懂懂地知道一些事,心想,这一次伯父如此庄重地举行祭拜仪礼,肯定是外面发生了大事。
5 F& L8 }9 g8 [* p1 ~. q: q# F7 }7 N4 d
7 A$ ?# O1 `/ _# l. s& I& A
  后来得知,抗战爆发后,桐城遂于一九三八年夏天(李按:六月十三日)沦陷了。第二年立夏以后,桐城再次沦陷,这次破坏比前一次惨重,全县城、乡都遭到了敌机轰炸。据有关史料记载,自一九三八年端午节前,到一九三九年冬季,全县城里乡村先后遭敌五次轰炸,百姓伤亡,房舍毁坏。尤其是桐城县城遭到巨创,城内人心惶惶。一九三八年冬,当时桂系的李品仙被任命为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担任大别山及其以南地带的防守任务,直接指挥桐怀潜舒地方防御,战乱中的桐城,生民涂炭,当时桐城有句民谣:养儿送老蒋,养女送老广。“送老蒋”,即男儿被征兵役上前线,“送老广”即待字闺中的女儿家,大多难逃给桂系军官当老婆或姨太太的厄运。商家富户和女学生都纷纷逃亡外乡。足见日寇侵略给国人带来双重灾难。
0 C* h. _. s' F& e+ s2 a* E) c) D4 s, t! r" Z
# L5 m( n( ?; y+ o
坂井支队攻陷桐城.jpg
坂井支队攻陷桐城

/ r1 b5 R; ^% r: e# V( k8 P+ m
# R  o- J: b# ?& B+ `: P
  日寇飞机轰炸桐城后,安徽省战时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暨军事长官通令各县作防御布署,拟订了三条策略:其中就有“拆毁城墙以免资敌”,“疏散人口以备空袭”的条文。国民党省党部执行“战时动员委员会”旨意,下达了拆除桐城城墙的命令。命令一下达,城乡议论纷起,莫衷一是。当时在上层人士中就形成了“主保派”与“主拆派”两大派。主张拆除城墙的一派人说,城郭是君主时代的产物,民主时代不适用了。主拆派还说,君主时代,一逢到兵燹,地方官员都以保全城池为首功,全然不顾城外人民,以物为贵而民生次之。所以城池有利也更有害:况且,城中大户朱门易出纨绔子,借此疏散民众之机,拆城后将城中富家子弟遣散之乡村,改造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才,因此说,城池在民主时代并不适用,正好借机拆除,一为保民,一为革新。1 l! M7 v, Q/ n( N" W
3 [& t) N' D3 z. U* ^& g" U

# u1 |! b+ H, u" u- w6 P  力主保城的人士主要是当时桐城地方有声望的商绅、学界名人、耆旧,就是像孙闻园、方守敦、房秩五、姚孟振、马后文及我的伯父那一班先生们,对于拆除城墙,他们是竭力反对的。记得姚孟振老先生写了一本《桐城二次沦陷纪略》,那里面就有记载,代表了当时一班贤达的态度(李按:姚孟振先生写道“桐人以为城之险要,不在城而在山。若城西负山求雨顶一带不守,则全城在目,可探囊而取不难也。今留一城,承平时可防盗贼之小乱;若遇大乱,敌我皆不足为要害,有关有无也。”力主保全城墙的人士认为拆城有损一方安定祥和。( g9 E7 g% k+ r, Y6 a: f: Z
) P$ W$ X8 d% ?7 P5 }# S

9 v6 U2 p+ ?: a  ?, p  A1 ]  但是,国民党省部不顾当地贤达及民众的意愿,在1939年春,桐城县成立拆除城垣委员会,当时负责拆城的是罗成均及其继任魏际青前后两任县长。为加快速度,想出了谁拆城材料归谁家的“激励”办法,不到一个月功夫,一座屹立了四百余年的古城破坏殆尽,昔日周长六里的高大城墙和端凝古朴的六座城楼一下子荡然无存。主保派人士眼看城毁都不由悲从中来。一班贤达便聚集一起,商议采取一种纪念方式,用来对这座桐城人心中的精神长城的永久缅怀。伯父说大家最后商定:古时立社祭祀,后土为社,土滋生万物,凡主张保城的有识之士各将一坛城墙土和瓦砾带回家中供奉,永久存封,土若在,城墙就在心中,以记住国耻,激励后人。
- S4 S! m& c5 ?/ O1 X: H/ q' ?1 s; Z; z% W

% J$ P- j2 q! Q* y  自那次祭拜后,伯父每逢城墙拆除的日子,就在家中捧出瓦瓮,与家人一起叩首祭拜。直至解放后,伯父去世,加上历次政治运动不断,家里成份又高,此事也就无人顾及了。: z5 w9 ~1 s# v3 u

4 w0 F+ ^+ `2 I. q' _

" B: @2 _' {7 h' d$ K' ?
2015677_965752.jpg
桐城老城墙拆毁
8 H* F5 U2 g- @3 e, e9 ?7 K
(口述者彭公达先生,天城中学原语文教师、副教导主任。政协原桐城县第六、七届副主席。)

. P7 Z8 v$ H1 d4 C& [
( E9 Z: I" P- A: |7 x1 M8 L/ r- K
楼主新帖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微信:fanmao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