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64|回复: 1

[桐城史] 桐城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图腾——黄梅戏

[复制链接]

2407

主题

1000

回帖

5065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5065
鲜花(15) 鸡蛋(0)
发表于 2015-11-7 16: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桐城是黄梅调演化成为黄梅戏的重要地区之一。本邑杰出艺人严凤英、琚光华、张云风等,为黄梅戏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桐城人爱听爱看爱演黄梅戏,它已经成为桐城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图腾。
& m% f0 L) i: j/ k. S/ O 201405160936016855.jpg - `4 x. N! g8 h: ?( \: V
程长庚率四大徽班进京,带走大批戏曲精英,一直受歧视唱黄梅调的艺人才有了展示才艺的空间。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构成的演出组合,迅速发展成“三打七唱”能演大戏的班社。清末民初,桐城就活跃着大批黄梅戏班社。最有名的班社先是彭小佬的“三月黄”,后有琚光华的“双喜班”。“双喜班”率先引进文场、引进坤角(女演员),率先(1936年)赴上海演出。琚光华这些开创性的举措深刻地影响着黄梅戏的走向。
8 O5 S( [( C. r  [2 k. O; G% \1 s 19300001361541133048616876971.jpg
9 K* P* j3 [1 ?. l+ r8 @1952年,桐城在全省率先成立专业黄梅戏剧团,从此,桐城的黄梅戏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建团五十多年来,排练上演了一百多部大型剧目(包括现代戏),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几十年来,剧团演遍了桐城每一个行政村,并出外巡演,足迹达二十多省、市。扩大了黄梅戏的影响,提高了桐城的知名度。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 c* u+ L; x0 n1 X! k+ C' L" U
改革开放以来,桐城的黄梅戏事业更加繁荣,民间班社再度兴起,群众性演唱黄梅戏的活动红红火火。3 f) e4 x8 p! [$ Q8 e6 r
QQ截图20151107161954.jpg
. ^; q( Y  b5 n4 h+ N先后创作排演了《遗祸》、《左光斗》、《胭脂湖》、《村姑与乾隆》、《桐城六尺巷》等剧目,分别获得了省展览演出奖、“田汉戏剧奖”剧本奖、曹禺(小戏)奖、第四届黄梅戏艺术节“金黄梅奖”。《胭脂湖》还被中央电视台搬上荧屏,走进千家万户,一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就从这里登上国际舞台。
" w* a' ]" g4 s/ D0 F' P( K$ _. [2 g7 a3 t8 w# [' ?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4

主题

455

回帖

681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81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15-11-8 08: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戏的发展前景如何,让历史去记载吧。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