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第一时间] “首届寻找桐城市最美医生(护士)”活动开始啦

[复制链接]

1

主题

30

回帖

4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1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8: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影灯下的青春

——寻找最美医生之琚晋


自2000年参加工作至今,十六年来,她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也没有可歌可泣英雄事迹,但她带领姐妹们成功护理了成千上万名病人,她让自己的青春在白衣下焕发熠熠光彩。她,就是桐城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长琚晋。
2000年,年仅18岁的琚晋从六安卫校毕业,走上了手术室护士这个神圣的岗位。刚开始工作,尽管是护理战线上的一名新兵,但琚晋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刻苦钻研手术护理业务,很快就成为护理战线上的行家里手。工作中,无论术前、术中还是术后护理,她都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每一项具体而微的工作,无一例差错与并发症发生。 2008年,医院在竞聘感染科护士长人选时,年仅26岁的她以责任、勇气和细心脱颖而出,成为医院最年轻的护士长。 一年后,她又被调到手术室担任护士长。
手术室是救死扶伤最直接的场所,也是医院工作最繁重的科室。市人民医院手术室仅有23名护士,常年有7000多例手术,这对琚晋和她的团队来说,平均每天要完成20例左右的手术配合,工作量之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尽管如此,她没有降低对护理服务的标准要求,而是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推行“一对一全程服务”模式,大力开展“亲情护理、优质服务”活动,做到诚心接待每一位患者,真心关怀每一位病人,细心做好每一项工作,使临床医生和病人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护理中,琚晋注意充分了解病人及家属的思想状态,认真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在病人面前,她总是带领姐妹们担起亲人的角色,与病人交流、谈心、接触,不分生人熟人都一视同仁,用炽热的心去温暖每一位病人。有一次,忙碌一天准备下班的她,碰巧遇到一位患者被送入手术室抢救,她二话不说主动留下来开展护理。值夜班的时候,她会遇到酒醉未清醒又没有家属在身边的伤员,既给病人输液,又帮病人擦洗,甚至还遭到病人莫名其妙的怒骂。当病人酒醉清醒时连声说:“对不起,不好意思,太感谢你了!”
琚晋视病人为亲人,她提出并倡导“三解”工作法:能解决的问题马上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耐心解释,无法解决又解释不通的至少让患者解气。有时病人对护士很冷漠,她会主动关心帮助病人,让他主动说出缘由,改正工作中的不足。遇到患者病情严重而情绪低落的,她会更加体贴,为病人做好各项护理服务。偶尔也会有患者对手术及护理工作不满意,她总是积极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待患者心平气和后,她与大家一起讨论问题所在,分析病人生气的原因,消除误解、达到谅解,确保让病人及家属满意。
有心人天不负,在琚晋的带领下,手术室护理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多次被评为先进科室,得到了医生和病人的一致好评。她本人2010年、2016年被评为医院优秀管理者,2013年被评为桐城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琚晋深知选择了护士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必须把苦、累、怨留给自己,将乐、安、康送给病人。“患者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琚晋腼腆地说道。 (沈工友 吴艺辉)
(桐城报道 2016年5月4日)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30

回帖

4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1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8: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年5月3日,首届寻找桐城市最美医生(护士)第八站,采访名老中医——青草中心卫生院中医科主治医师汪祥益。现年71岁的汪祥益,当年师从桐城西乡著名中医汪銮书。他是桐怀潜三县方圆几十里百姓的大恩人,从医56个春秋,不求名利,不争权位,忠于职守,甘于奉献,一生淡泊,心胸坦荡,他不仅是中医事业的传承人,更是一方百姓生命健康的守护神。他从19岁当学徒时起,就以中医的“四大经典”为启蒙读物,迄今71岁的人了,仍能倒背如流“汤头歌诀300首”,随口朗诵《本草备要》《伤寒赋》等古籍药书章节;经他亲手施治的病人数不清,记不住,但是他唯一记住了一点,那就是千万不要病患的任何回报,千万不要机械地照前人的药方子生搬硬套。他从来不怠慢任何一个病患,从来不开大处方,遵守自己的行医准则,他的行医故事在一方水土传为美谈。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30

回帖

4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1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4: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年5月9日,首届寻找桐城市最美医生(护士)第九站,采访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产房助产护士长吴微。吴微,2009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护理本科专业。她钟爱助产工作,喜欢享受新生命到来的那一刻喜悦。她服务热情,视产妇为亲人。她敬业爱岗,每天早上班迟下班。她用心用爱用情去对待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30

回帖

4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1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13: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汪祥益:一颗仁心济苍生


来源: 中安在线  时间:2016-05-12 09:00:37 作者: 许松涛 记者 徐张苗  
  在桐城市的大沙河畔,龙眠山余脉,提起老中医汪祥益老先生,无人不知,无人不赞,他是桐怀潜三县方圆几十里百姓的大恩人,从医56载,不求名利,不争权位,忠于职守,甘于奉献,一生淡泊,心胸坦荡,以一个医者特有的仁心守护一方百姓生命健康。

  1964年,年仅19岁的汪祥益开始步入中医这个令他心驰向往的领域,从当学徒时起,他就以中医的“四大经典”为启蒙读物——《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不敢懈怠,迄今71岁的人了,仍能倒背如流“汤头歌诀300首”,随口朗诵《本草备要》《伤寒赋》等古籍药书章节,谙知练好“童子功”对治病救人的重要;经他亲手施治的病人数不清,记不住,但是他唯一记住了一点,那就是千万不要病患的任何回报,千万不要机械地照前人的药方子生搬硬套。他从来不怠慢任何一个病患,遵守自己的行医准则,他的行医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美谈一:从来不开大处方。

  来青草中心医院来看中医门诊的人很多。这是一个以中医为专长医科的乡镇级卫生院,也是桐城市唯一一家有中医科的乡镇级医院。每天的门诊量多时70余人次,特别在每年的秋冬和春夏换季时,门诊量激增,汪老中医带的3个弟子有时也忙不过来。最少时日门诊量达30多人次。中医诊疗在青草卫生院唱主角,其原因有3个。一是人们听说医院里的老中医汪祥益是个很有学问的老中医,有手到病除的本事,所以纷纷慕名而来。二是,老中医开的药方因人而异,方剂小,价格低,效果好。一剂中药,大约10元钱,配伍只在3到4位药,吃三到五剂,差不多就痊愈了,疑难杂症也只要二十多剂就能搞定。病患当然选择这里来看病了。近的有本土群众,远的有安庆、铜陵、九江的病人,大多是通过朋友亲戚介绍来的。

  美谈二:不当院长当医生。

  汪祥益老人没有“官瘾”是出了名的,他的执拗更是让人敬服的,同时也让人刮目相看。汪老由于医术好,群众满意度高,在上世纪80年代初,撤区并乡前的青草区委,认为他应该走上医院的领导岗位更能发挥作用,就给他任命了业务副院长的职务。他在干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不适合干院领导,认为自己还是做一个单纯的医生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而当上领导,行政事务多应酬多,分散自己的精力,违背了自己学医是为了治病救人的初衷,就把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区里分管医院的一个副书记不同意,他的执拗脾气决定了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前后递上了4份辞职报告。分管领导还是不罢休,上门做他思想工作,希望他留在领导岗位上,他指着诊疗室上的中医门牌说:“如果要我干,你就把那块牌子摘掉好了!”见他心意已决,领导也认为甘愿做一名好医生、多想给病人治病也是难得的境界,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他回到纯粹的医疗岗位上去。

  美谈三:不要每年100万。

  汪祥益老人退出岗位有些年头了。按照他的资历、资质和学历,完全可以在家开个门诊,他是有大专文凭的中医主治医生,凭着他大半生积攒下来的名气和名声,堂堂正正开个诊所是完全有大钱可赚的。他刚退下来后,登门请他去其他医院就诊的人就络绎不绝。民营医院华鑫骨科医院的投资人汪波屡次三番登门邀请,而且许以优厚待遇,给房子住,还给他下岗的儿媳安排工作,都被汪祥益给谢绝了。市三院负责人听说汪老退休了,也立即登门请他去市区医院,那里生活环境比青草乡下方便得多,条件开得让人眼热,汪老依旧婉言谢绝了。姚塝村的一个老邻居见他竟然被青草中心卫生院返聘回去了,不知道他图的是什么,就劝他说:“你在家里开个诊所,一年至少赚100万。”汪老听了并不为所动,笑着回答老邻居:“我不在乎那100万。”就每年的门诊量计算,汪祥益医生年门诊量就达15000余人次,占整个中医门诊量的三分之二有余,仅今年1——4月份,门诊量近4000人次。他不仅支撑起一个医院的一门医科,还做出了一所医院的知名度,这些,才是他的老邻居所不能琢磨得透的潜在价值!

  认识汪祥益的人都知道,这是个达观的老人,健谈的老人,医德高尚的老人,对职业一丝不苟的老人,还是个能治疑难杂症的老人。高山村,有个30多岁的农家妇女桂某,患了尿毒症都肾衰竭了,娘家人四处求医之后也以为救不活了,就托付给他治疗,也没指望能治好,结果在他药方调理下,最后起死回生了。还有一对夫妇,因为结婚多年不孕,男方在家闹事,吵打着要离婚,女方找到他的医院,他给开了二十剂中药,竟然有了身孕,次年喜得贵子,还特意来到医院给他送来了喜糖。他用中药给人治好了关节疼,治好了不孕症,治好了老胃病,这都是他的得意之作,也使他的名声鹊起,虽然因时间久远而模糊不清,但经过他施治痊愈的人是记得的。徒弟李明,也是他一手栽培的一名名中医,他十分动情地说:“师傅最令我佩服的是,医药功底扎实,一生清廉,一生敬业,一心为病患着想,我也受益匪浅。"(许松涛 记者 徐张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桐币 +10 收起 理由
sansan + 1 + 10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30

回帖

4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1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5-15 10: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找最美医生之光云长:山区群众的120

“赤脚医生光云长,翻山越岭服务忙,医疗技术没话讲,高尚医德美名扬,不计个人得与失,常把患者心里装”。这是龙眠街道黄燕村群众为村医光云长编的顺口溜。

  一个药箱,一把手电,一双球鞋(在村卫生室里穿老北京布鞋),近半个世纪以来,光云长奔走在山路上,随时随地,随叫随到,为群众提供医药卫生服务。近年山里路通了,光云长学会了摩托车,出门行医方便多了。

  干中学,学中干,是村医扛起村民信任的法宝。1968年,毕业于桐城初中的光云长响应“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到家乡原龙眠乡双燕村当了一名村医。其间,他到桐城五七大学首届卫生班学习了3年,后应征入伍,在部队师卫生科学习。在山高路远的乡村,村民巴不得村医能包治百病,光云长就是群众心目中的120,他在骨科上的一技之长就是被村民逼出来的。30年前,小胡的母亲在锅台前摔倒了,腿脚痛了两天越发不能动弹。小胡找到光云长,一个响头磕下去,就不起来。“你救救我娘吧!”光云长知道小胡家没钱送娘上医院,可是,他也没治过骨伤患者啊!那一晚,他一宿没睡,把当初念的那些课本翻出来啃了又啃,把人体解剖图默了又默。想想部队师卫生科老师说的接骨要“稳准狠”,他决定试一把。第二天上午,他找好四个助手,交代注意事项,在仔细检查诊断后,果断出手,只听咔嚓一声,病人腿部伸直了。幸好只是髋关节脱臼!半个月后,病人能拄拐行走,两个月后,行走自如。山区骨伤患者多,光云长一边摸索,一边总结经验,掌握了过硬的技术,小到掌骨骨折,大到股颈骨、腰椎骨折等,手到病除,基本上没有后遗症。村民胡良宏在外打工时骨折了,就地看了骨科,但病患的腿一下悬就痛,肿胀不退。胡良宏回家后,找到光云长,光云长仔细察看揣摩,一边开中药熏蒸,一边按摩,第二天就有所见效。第二年,胡良宏骨折处又遭遇了骨折,这次他直接找光云长。因为有X光片,光云长把当年遗落下的一小块骨头也接上了。几年来,胡良宏感觉良好,对光云长感激不尽。

  光云长为患者解除病痛,但多数时候,他自己就是一个患者。他是过敏体质,一年中有很长时间被不明过敏源折磨得很难受。有一次,竟然就在村卫生室里,当着三位打吊针的患者,轰然倒地,不省人事。120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在接近市医院的时候,他醒过来了。掐指算算,他休克了整整40分钟。

  时代在进步,老革命不时遇到新课题。2009年,赤脚医生光云长被任命为黄燕村卫生室医生,上级配备了电脑和不少先进的诊断设备,光云长拜女儿为师,学打字,用QQ,开始了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办公,独自承担起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系统录入工作,并学会了诊疗系统电子处方。那几年,他每晚加班,“一指禅”敲打键盘,村卫生室里,一盏灯常常亮到后半夜。

  早年,光云长往返一趟城里要走60多里路,其中一大半是山路。现在好了,药品都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平台采购好的,他学会了从网上下单子。

  黄燕村是由双燕和黄岭两村合并成的,当初,黄岭的赤脚医生病故,黄岭片的医疗服务为双溪村的村医代劳。黄燕村合并后,光云长独自一人承担了卫生服务。全村1450人,分散在56个自然村庄。为了获得准确的人口健康信息,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全村大大小小的村落,摸清了全村人口健康状况,老年205人,高血压患者210人,糖尿病患者30人,精神病患者16人,建立健康档案1320人。一年四次随访,传播卫生保健知识。

  黄燕村是龙眠街道最偏远的村,境内盛产桐城小花茶。多年来,光云长没有摘过一次茶,家里的茶都是请摘茶工。偶有闲暇,他就种植天麻、杜仲等中药材,他的天麻炖乌鸡医好了不少人的头昏病。尽管村卫生室离家几步远,他常常忙得无暇分身,妻子只得把饭送到卫生室。小女儿在上海定居后,给他挂了专家号,想改善一下过敏体质,他去去就回来了,没在女儿家多住一宿。  汪桂云


稿件来源: 桐城新闻网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30

回帖

4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1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06: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找最美医生(护士):吴微 迎接新生命的白衣天使
——记市妇幼保健院产房助产护士长吴微
参加工作才六年,但她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赢得了全院职工的赞许和认可,获得了无数产妇及家属的肯定和好评,她就是市妇幼保健院临床护士、产房助产护士长——吴微。

  2009年,吴微从蚌埠医学院护理本科专业毕业。通过考试,她顺利被我市妇幼保健院录取,当上了一名产妇助产护士。工作中,吴微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服务态度为产妇提供优质服务。她视产妇如亲人,在产妇住院全过程中能做到耐心细致,温馨服务。在产妇临产中做到严密观察产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守无菌操作技能,精益于每个细枝末节,常常是身先士卒,不怕累、不怕脏,手把手带领科室护理人员动手锻炼,严格要求,精心带教。每天上班,她都是提前到岗,最后一个下班。年年春节,她都主动把在家休息和享受年味的机会让给了别人,要求到产房值班加班。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吴微的工作所面对的是即将成为母亲的生命和新生命到来的守望。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她必须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和高强度的忍耐力,尤其需要极强的专业技能。除此以外,还要秉承高度的人文精神,时刻从细节上、言语上给予产妇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理上的安慰,甚至还需要体力上的调养和支持。记得有一天,吴微像往常一样交接班,这时来了一位待产产妇。这是一位先天性聋哑产妇,吴微立即扶着产妇帮她换鞋,换衣服,进待产室,测血压,听胎心,协助产妇进行其它检查。宫缩时,聋哑产妇疼痛难忍,看着产妇痛苦的表情,吴微把手伸过去,让产妇紧紧地抓住,虽然被抓的很痛,但是吴微始终微笑的面对产妇,鼓励她。后来产妇顺利分娩下一女婴。当吴微把孩子抱给产妇看时,产妇非常地激动,举着大拇指连连向她感谢。

  作为一名助产士,要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技术,这样才能在临床实践中特别是在抢救重症患者的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为此,吴微在工作之余,不断给自己充电,并虚心向同事们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同事们都知道,她工作中常备一本小本子,遇到临床特殊和少见的情况,及时记下处理办法,虚心请教其他同事或查阅媒体资料解决。

  “我钟爱我的助产工作,喜欢享受新生命到来的那一刻的喜悦,那是人间最美丽的声音。自己苦点、累点不算啥!”六年来,吴微凭借自己优秀的服务和勇于吃苦的精神获得了医院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多次被医院评为“优秀护士”“先进员工”。去年,她获得了“安庆市首届优秀护士”提名奖。(沈工友)


稿件来源: 桐城新闻网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30

回帖

4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1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06: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年5月16日,首届寻找桐城市最美医生(护士)第十站,采访双港中心卫生院主治医师赵昌银。赵昌银的“成名”很早,早在1996年他成功的抢救一位口服500ml农药、昏迷四天的病人,并据此案例撰写论文参加1996年6月“全国内科急危重病诊治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学术交流会”。他是这次大会四百多名代表中,唯一来自基层卫生院的。他在大会上的交流发言《口服农药中毒治疗中一些问题的探讨》挑战了传统的治疗模式,得到权威专家高连永教授的充分肯定。心无旁骛,勤恳工作,不断学习,热情服务,让赵昌银成为一方水土的“名医”。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30

回帖

4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1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06: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村健康的“守护神”
——记桐城市新渡镇永久村村医丰文明

来源: 中安在线 时间:2016-05-17 10:38:23 作者: 许松涛 记者 徐张苗

“赤脚医生丰文明,技术精湛有良心,诊治病人胜于己,真是我的好弟兄。”这是桐城市新渡镇永久村的村民为村医丰文明编写的赞美诗。当赤脚医生32年,在家坐诊9年,在村卫生室当村医8年,长达49年的行医史,丰文明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乡村救死扶伤的崇高事业,生命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

  2012年6月的一天,本来已经退休在家十多天的丰文明,突然接到了村文书送来的通知,请他回到村卫生室继续做乡村医生。这一年,从村卫生室退下来的共有三个村医,丰文明是其中之一。退出岗位,是当时桐城市卫生管理部门对村医工作年龄的硬性规定,但是,一个村卫生室一次就退出3人,在应对村民就医上显然力不从心,因为永久村是个大村,人口有四千多人。根据村民的请求,市里同意在退休的村医中选一人返回岗位,结果,丰文明被村推选上。

  丰文明能被村民选中,村民心中自有一杆秤。从17岁拜师从医以来,丰文明的心中时刻装着患者,不忘自己的职责所在。

  1994年底,丰文明获得乡村医生执业资格。1998年6月,他又一次通过了全省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考试。选择了医生这一行,丰文明也便将自己全部的心血投入其中。他的手边总有一本软面抄,记录着行医过程中常见的和新出现病例和治疗药方、用药剂量、病症现象等,这样的软面抄他用了一百多个。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他每天都坚持自学,用他的话说:“不看不行啊,时代变了,用药也变了,得的病也变了。做赤脚医生那阵,生活水平差,得肺结核的、疟疾的、腹泻的、肝炎的人多,现在生活富裕了,人们吃得好了,得三高的、颈椎病的人多。”

提到丰文明,人们无不交口称赞,称赞他德艺双馨

  退休教师陈友群说:“如果不是丰医生,我老母亲早就进了棺材了。”陈友群的母亲周兴华老太太,今年92岁了,精神矍铄,耳聪目明。30年前,才60多岁的周妈妈得了一种怪病叫“风湿热”,骨头疼痛不止,日夜叫唤不息,到处求医问药,始终不见效果,最后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了丰文明。丰文明想到了某医学杂志上有一篇关于风湿热病的治疗文章,介绍了一味叫“夏天无药”中药,结果一试,十几年不愈的骨头疼就此断了根。

  陈老师的儿子陈超,在10岁那年,得了一种怪症,腹泻不止,什么药都无济于事,孩子瘦得皮包骨,丰文明凭自己多年来所学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开了个药方,抓了三剂,孩子竟然痊愈了。现在陈友群老师逢人就说:“我们有了丰文明,真是家乡人的福气啊!他给老百姓省了多少钱啊!”

丰文明的行医风格是:小病不出村,大病先告知,用药力求精,药费尽量少

  2000年4月的一天傍晚,晓棚村虎头组的彭某带着12岁的儿子彭小毛来找丰医生。彭小毛的病状是血象正常,就是高烧不退,常在40℃上徘徊,在县城医院门诊住了三天不见好转,家人焦急万分,准备上城让孩子住院。丰文明给孩子听诊了一番,翻了翻眼皮,看了看舌头,摸了摸脉象,又仔细阅读县医院里开的检查单,他立即想到这孩子会不会是自己在《伤寒论》里看过的一种症象,即符合“身大热,吐泻、大汗出、舌苔黄、脉宏大”的“白虎汤”病征,主要成分是石膏、粳米、甘草、芦根。而当时丰文明手头根本就没有这几位中药,怎么办?他忽然想起“清热解毒口服液”里有这几位药的成份,时价5元一盒,开了给孩子试服,竟然一盒见效,孩子退了烧,三盒服完,精气神回到从前。15元钱解决了一家人的心头大患。就这样,丰文明以小钱治重病的故事不胫而走。

  从医49年,一个铁的事实已证明:丰医生没有用错一次药,没有出现一次医疗事故,没有误伤一条人命。这在全省、乃至全国乡村医生中也是罕见的。那么,他是如何保证自己的工作不失误呢?丰文明在他有限的医学知识范围内,除了不停地像海绵一样的吸取养分外,还尽量在方法上给自己把关,不留漏洞,甚至不许有任何漏洞存在。最好的方法是牢记流程。譬如在药物过敏中,他不仅在实践时注意观察,留心记录,还牢记口诀。2006年,一个妇女患胃炎,在丰文明处开了三副中草药,这个妇女先煎熬了一副,吃下去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吃第二副中药时,人出现腹胀、昏迷、口干等不良症状,家人立即找到了丰文明,责怪他的药物有问题,准备兴师问罪。丰文明心中纳闷,但他清醒认识到,必须保留证据,否则万一出了人命,有理说不清,他立即要求患者家属保留好第三副中药,其次立即要人将第二副药的熬药灌及其剩余物保存好,送往有关机关检验,同时嘱咐患者家属立即把病人送往医院急救。一切布置妥当后,他才松了一口气,后经化验,竟然从熬药的罐子里检出了农药,原来是妇女与公公吵嘴,公公在她的药罐里下了药。真相大白,还了丰文明一个清白。经过对症下药,妇女中毒也很快解除,慢慢恢复了健康,避免了一起伤亡悲剧的发生。

  药物过敏也是常见的,特别是青霉素针剂过敏,丰文明见识了多次。而且从多次化险为夷的急救过程里,丰文明感觉到牢记急救流程的重要。每次药物过敏,他都将药物、剂量、人名记录在案。认真研究,小心防范。他清楚地记得有2个孩子青霉素过敏,就是他熟背了流程后,平稳沉着地给抢救了过来。

  接治了多少的患者,这是没办法计算的,丰文明行医有这么几个“不”。不管什么时候有人找,他二话不说,立即动身;不管病患家属怎么客气留请,他决不吃一顿饭,不喝一口水;不管什么时候开出的处方都保留着,随时等待上面的人检查;所以,他在远近人的心目中,口碑是一流的,守规矩也是一流的。

他的好口碑,源于他的慎重,他的医技,他的个人修养

  如今,只要丰文明在,每天村卫生室里的门诊量,常常100个上下,最清淡的日子也不少于60个,多的就超100以上,这是常有的。周围人愿意来看病,一是就近方便;二是丰医生信得过,对人温和,收费低,技术好。记者采访时,见丰文明在卫生室里一刻也不停忙碌,一会给病人开处方,一会给病人针灸,脚步盈盈,手脚麻利,脑子灵透,有条不紊。一个刚生产的小媳妇朱莹腰椎间盘突出,丰文明医生给她扎针,用一台脉冲仪器帮着通电,微电流给小银针增添劲道,小银针活起来,依次她给埋上了穴位。

  李屋组的聋子李金玉曾患骨结核,是丰医生解除了他的病痛。他是老三届初中生,几次来诊所要感谢丰医生,他没带什么俗礼,而是用自己创作的诗歌赞美他。第一次来时,他悄悄掏出一个纸片,上面端端正正写着:“赤脚医生丰大夫,技术高超胜时珍。诊治病人胜于己,真是当年白求恩。”过了两天李金玉又来了,又给他递上了一张写着诗歌的纸条,纸上又是工工整整的四句:“赤脚医生丰文明,技术精湛有良心,诊治病人胜于己,真是我的好弟兄。”

  这朴实无华的诗句,是乡亲们对丰文明行医四十多年的充分肯定!丰文明永远记着,十分珍视,由此他更加挂念并深爱着自己的乡亲!(许松涛 记者 徐张苗)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30

回帖

4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1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5-31 20: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年5月31日,首届寻找桐城最美医生(护士)第十一站,采访市医院肝胆外科行政主任徐杰明。徐杰明,1999年8月从西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肝胆外科获硕士学位,回到市人民医院工作,是我市第一位临床医学硕士。他医术精湛,熟悉普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及手术,为无数例患者成功施行了高难度手术;他高度敬业,对每例手术都认真对待,谨慎仔细;他勤于钻研,多次在国家级医学刊物上发表高质量论文;他感恩奉献,谢绝了多家医院高薪聘请的机会;他医德高尚,认为病人找到他是信任,把患者从死亡线拉回来是最大快乐;他谦虚谨慎,团结协作,注重带好肝胆外科团队。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0

主题

8

回帖

12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1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6-6-1 10: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医院口腔科主任谢旺祥,这个医生还是不错的,技术和口碑都还可以,以前在那看过牙齿。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