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后,离家多年,故乡桐城渐行渐远,关于桐城的记忆亦日益模糊。家乡城区内大多老街古屋已拆迁,唯有城中六尺巷,古朴典雅的文庙,特别是羊子巷那口古井,默默见证着桐城人宽容博大的情怀,向人诉说着遥远年代的繁华和人世的沧海桑田,延续着这方水土的传承与超越,也延续和滋润着我的童年光阴,犹如一首歌,时常在我的军旅和警营生涯回荡,勾起我美好的回忆。" F z$ }2 P+ m
$ P: j% f9 d/ P古井是先祖们用不规则的石头砌成,呈圆筒形,约1米见方,井深三四米,井口长满了青苔。井边的青石板因长年冲刷被磨得光滑发亮,斑驳的青苔仿佛流逝的岁月。清亮的井水倒映着蓝天白云,终年清泉汩汩,承载着邻里的饮水大计。古井其貌不扬,但历史悠久,旁边原来还有棵老石榴树,怒放的红石榴花映衬着井的古朴,远看像一幅美丽的油画。原来的桐城城区由古城墙围绕,每个方向有一座牌楼,城中有条小河穿城而过。奶奶说,古城区像一个千年寿龟,牌楼是头部,环绕的城墙是它的躯体,穿城而过的小河、宰相府和城内宏大的古建筑则是它的五脏六腑。在我看来,在牌楼旁显得深邃、滋润、淡静的我家的那口古井,就像一只守望古城的眸子,深情而邈远,仿佛在演绎古老的乐章,诉说着厚重的历史。: d- S0 H' N5 p6 H+ |, p
$ a$ S- L/ a! ~% N
. Q* V. L$ l" |* K( Y2 D$ e6 y* C
8 R, j7 E. B8 O% N0 u6 y9 G
这是一口神奇的古井,记录着历史的平凡与辉煌。母亲在世时常说,用它的水沏成的桐城绿茶十分清香。夏日来临,当南风带来了炎热的气息,这口古井水依旧清凉润心。干旱季节,河流断流,但古井从未干涸,始终汩汩流出甘甜之水,周边近百户人家都赖此生存。每逢酷暑,母亲就会打上井水,在家门口摆上杯子,供路过的师生和行人免费饮用,让人们炎热而来,清凉离去。过客问母亲如此行善的原因,母亲总是淡淡一笑。儿时的我不明白,多年后有了人生阅历才明白,这就是古井的情怀,更是乡邻和睦、不忘根本的写照。到了冬季,古井四周覆盖着皑皑白雪,地面温度已降到零度以下,而井口却始终冒出腾腾热气。将温热的井水倒入盆中,洗瓜果、蔬菜和衣物,一点也不会使人感到刺骨难受。$ q! c/ i" c0 n* y) L6 }
" X5 D) B# P: ?, {相传,康熙末年,桐城人张廷玉任吏部左侍郎,面对千疮百孔的朝廷,最初亦无从下手。烦闷的他对着家乡的古井苦思三天,终于茅塞顿开。他先是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终成一代名相。解放初期,南征北战的刘邓大军路过桐城,将士们大瓢畅饮后,纷纷赞扬这口井水的甘甜,之后连战连捷。街坊的老人们还曾绘声绘色讲起严风英喝古井水后,连赞井水甘甜的往事。井水甘甜。喝过它的人有桐城先贤、文人进士、抗日军人、莘莘学子……人们喝着古井水长大,去远征,去出行,去建设。如今,随着时代变迁,城里家家户户早已用上了自来水,古井也完成了它的光荣使命。一口古井史,折射出文都数百年变化的春秋。; X$ a0 P+ E: v- D" p
$ E% U, I7 z" c9 a& i. [' ? ( m# q F& Q% k- \3 H( M# g, x% t7 E3 W6 |* P
古井默默静立在龙眠中路街旁。来自五湖四海去六尺巷旅行的游客们并没有忘记它,时常忍不住停下匆匆的脚步,瞅上一眼,似乎能从中看到曾走过古井的硕学通儒的身影,有的游子甚至想再品一口像乳汁一样甘甜清纯的古井水。2015年,海内书画篆刻大家、祖籍安徽桐城的台湾海峡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新加坡艺术协会副主席吴德才与我结伴同游文都桐城,在古井旁驻足良久。返闽后,他欣然命笔,写下“桐城陈家古井”六个大字相赠,示意我刻字留存井旁,以示乡情难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 Q0 P: h, a
* I' r6 @- Y( g/ H1 R
静立文都街道旁的古井,年年岁岁,生生不息,昭示着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仿佛淳朴的乡情永远萦绕着我生命的长河。梦中的古井水,在我的血管里奔涌,我依稀听到井台边童年嬉戏的笑声,依稀可见乡亲们品尝甘甜井水、小伙伴冲凉的画面。古井啊古井,莫非你今生的静静守候,是换我的一次次深情回眸?我想你是一面镜子,是我生命的根源。你就像宽厚、朴实、慈祥的母亲,从岁月深处走来,驻足在我生命必经的路口。从此,春夏秋冬,伴随着我曲折的人生之路的跋涉和成长,一直走向我梦中的远方。3 }& S+ }" x8 N e( U2 B, n2 \
7 c- j# s: W7 K, U1 k2 D
那条以前我经常走过的青石板街道,已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你守候在街边,以沉寂幽深的心灵轻唤,与川流不息的车流人流构成了文都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记得有一年春天,我回到故乡,经过你时,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带着一群学生模样的孩子对着你认真教授素描。夕阳下,他们与你俨然融为一体,井在画里,人在画中。4 k! A0 f7 l0 C5 Y% k2 I& B(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