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64|回复: 0

[桐城派] 文派初萌:戴方刘的贡献

[复制链接]

2407

主题

1000

回帖

5065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5065
鲜花(15) 鸡蛋(0)
发表于 2017-6-6 09: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远方的她 于 2017-6-6 09:07 编辑
/ }: _$ ~, X. H0 Y" g/ X! H& d% F4 |" I# V. }6 m
1.jpg ! s9 N: \1 t: x  P, ]
戴名世《南山集》
' W& f5 B1 B& n
2 [4 v$ i2 k$ P0 ^! I) X
1 `  `& I7 S& q) F5 c" g6 @ 2.jpg ! X% f4 J0 M1 A2 O" Q5 y$ Q  n
方苞画像(资料图片)/ u1 D1 |# z6 d9 R- e0 l( i

. L) _9 I+ x7 I- \4 T4 }+ Y
( i% G2 `9 s2 m; D, l9 x 3.jpg " _$ p( g$ G! u& q' u
刘大櫆书法(资料图片)6 U" H2 I, T" {) m3 N
8 |& i+ u! s5 G0 Z( e+ T0 @6 h7 K
4.jpg
9 U* X( Z' X: _" d1 h6 k' I桐城派群贤蜡像图(资料图片)
0 P3 l0 E+ ]; q  w0 F. a) k" Y
5 X! y' ?+ Q( }7 e/ r$ i0 w  桐城派,又称桐城文派,或称之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自康熙年间初创,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走向衰微,几与有清一代相始终。桐城派以其理论体系完善、创作特色鲜明、作家众多、作品丰富而称雄清代文坛长达200余年,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e6 o0 f7 s8 }: \6 m
9 N4 B: w& |/ R
  一. }' O; B# Q' o/ ~: c
! v1 F4 F: b0 B0 W- |; Q9 @7 K
  桐城派以地域而得名,主要因为其早期重要作家皆为桐城人,戴名世被视作桐城派奠基人,方苞为桐城派创始人,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三祖”。但是,在桐城派发展早期,尚未形成“桐城派”这一名称,虽然方苞古文于其时已经广为传诵,享有极高的声誉,再经刘大櫆的传承和姚鼐的躬行创作与书院教育,桐城古文声名传播开来。姚鼐在《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中写到“昔有方侍郎,今有刘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而“天下文章出于桐城”,这是清朝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姚鼐作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开创了桐城派兴盛的局面,虽有开宗立派之意,但他却并未明确言“派”,而正式打出“桐城派”旗号的,是道光、咸丰年间的曾国藩。他在《欧阳生文集序》中称道方、刘、姚善为古文辞后,说“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犹前世所称江西诗派者也。”自此,以桐城地域命名的“桐城派”更是声名远扬。据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和《桐城文学撰述考》记载,桐城派作家遍及全国19个省(市)达1200余人、著作2000多种、数以亿字的资料,其参与作家之众、播布地域之广、绵延时间之久,皆为中国文学史上所罕见。0 R% B$ N& o, J5 S

% u' h' S+ r$ F  桐城派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博学鸿儒方以智、钱澄之、戴名世等桐城学者在古文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初步体现桐城派的某些特征,可以认作桐城派的前驱。9 h( u& i; Q1 }3 E

: C3 D( t/ L, e; C$ P" Z  二. F  p2 j# e; Y/ _8 d% q

) P$ o% U( y0 m5 U' F  明代中叶以后,桐城学术兴起,士人多结社讲学,文风昌盛,“能振笔为古文者,代有传人”。明末清初,方以智、钱澄之等人致力于古文创作,开桐城派先河。方以智著《文章薪火》,推崇《左传》《国语》《庄子》《史记》为文章嫡传,反映了当时桐城学者为文取法的主要倾向。钱澄之“屏弃俗学八股文,专治经书古文”,文章“精洁”、“典雅”,“使读者为之目明而心开”,为桐城派创作提供了示范。1644年明朝灭亡,清王朝入关、问鼎中原后,为巩固其封建统治地位,采取尊崇程朱理学的策略,宣扬“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统治之所系也”,同时大兴文字狱以钳制知识分子的思想。
7 c+ J4 O% {1 j  C2 O$ ~
& J, L# z. Q& y. d' \+ r  而桐城派的初创即在清朝前期康熙、乾隆年间,代表人物是戴名世、方苞和刘大櫆。2 y% ?& L2 u1 Y& G% X

/ K% n2 H4 j+ i: Q9 l  戴名世是桐城派孕育过程的继往开来者,他以时文和古文创作名重于世,并针对明末故作艰深、虚矫的文风,提出了“言有物”、“修辞立其诚”的见解,主张为文道、法、辞兼备,精、气、神合一,为桐城派义法理论的产生导夫先路。, d  c2 O0 C  X* w' t$ [

1 {% F- f' {, q' O  方苞,祖籍桐城,生于江苏六合之留稼村。他自幼聪慧,24岁入京师国子监,以文会友,名动公卿,大学士李光地赞其文章是“韩、欧复出,北宋后无此作也”。32岁时举江南乡试第一。康熙四十五年(1706)参加会试,中第四名。闻母病即刻返乡,不应殿试。44岁时因受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入狱,下江宁县狱。不久,被押解至京城,下刑部狱,论罪当死。在狱两年,仍坚持著述,完成《礼记析疑》与《丧礼或问》。康熙五十二年(1713),因重臣李光地极力营救,康熙帝惜其才,亲笔批示“方苞学问天下莫不闻”,遂免死出狱,以白衣入值南书房,成为皇帝文学侍从,后奉命入蒙养斋,编修《乐律》。此后近三十年,历康雍乾三朝,以在朝廷编纂图书为务。康熙六十一年(1722),充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九年(1731)方苞被授予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成为特授馆职的翰林官,次年迁翰林院侍讲学士。雍正十一年(1733)擢内阁学士,任礼部侍郎,充《一统志》总裁。雍正十三年(1735)充《皇清文颖》副总裁。乾隆元年(1736)再入南书房,充《三礼书》副总裁。乾隆四年被革职,仍留三礼馆修书。乾隆七年(1742),因病告老还乡,乾隆帝赐翰林院侍讲衔。从此,他在家闭门谢客著书,直到乾隆十四年(1749)辞世。& a6 ]3 x6 o4 |6 y: O
* B* j/ w; F% K1 l9 K$ w
  方苞早在青年时代,就有以唐宋八家之文,载程、朱之道的志向。25岁时,他在京师与姜西溟、王昆绳论“行身祈向”时就曾说过“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在韩、欧之间”。方苞专治古文,首倡“义法”说,主张“言有物”、“言有序”。其关于“义法”的完整论述见于《又书货殖传后》一文。义即内容,指文章中心思想即封建正统的基本观点;法即形式,指表达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的形式技巧,包括结构、条理、修辞等。他认为“义”与“法”之间为一经一纬,相辅相成,即内容与形式必须统一,从而为桐城派散文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方苞还提倡文章语言必须“雅洁”,淘汰杂质,创造清真雅正、谨严朴质的文体。后来桐城派散文理论,即以方苞所倡“义法”为纲领,继续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主盟清代文坛的桐城派,影响深远,至今仍为学术界所重视。9 c9 z3 \4 `* r4 W

/ }9 _/ r/ C" Z& [; z$ K( p% r& ^% {  方苞“义法”论的创立,为桐城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弟子中刘大櫆最有建树,为桐城派承前启后的中坚人物。! G, U7 q& e1 D1 _

( c  D$ c' W  Y( p9 A  刘大櫆,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幼时受教于同乡吴直,才华出众。二十多岁的时候游学京城,拜在方苞门下,方苞读其文章,赞叹不已,赞其为韩愈、欧阳修之流人物,因而一时名噪京城,士大夫多愿与之交往。雍正七年、十年曾两应乡试,皆登副榜。乾隆六年(1741),由方苞荐举应博学鸿词科,又因大学士张廷玉压制而落选。张廷玉后来知悉刘大櫆乃同乡,深为懊悔。乾隆十五年,张廷玉特举其参试经学,又未被录取。至60岁后方授黟县教谕,几年后便告归,居枞阳江滨不再出游。3 M  D. E, S% y7 s, D' U2 |
& ?' _+ g* b% ~2 G% e
  刘大櫆师事方苞,在方苞“义法”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发展,偏重于古文创作的艺术性探讨。他提出了“神气”、“音节”、“字句”为文章要素的理论。“气”是指语言的气势,而“神”则是“气之精处”,是一种最本质的独特的风格,是作者性格特征在艺术上的体现。他认为文章的“神气”虽然难以看见,但能“于音节见之”,而“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从文章的字句、音节入手,就可以体察文章的神气,看出作者思想感情的起伏、顿挫,这无疑是将我国古典诗歌韵律学说中的理论,在散文领域加以运用。+ ^4 D' E& r* w6 Z% y
$ G! w) E$ k  w+ I1 c0 g4 R
  刘大櫆在肯定文章思想性居于首要地位的同时,认为文章的艺术性具有相对的独立意义,指出文字“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因此必须重视文章的艺术性的体现。他认为,探究古文“义法”的奥妙应当从熟读古文入门:“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这就成为后来桐城古文家学文与作文的秘诀,为桐城派作家所尊奉。
% T9 H/ b2 t" O$ k  g
+ G, K6 s6 z1 c* w' p% c% U  刘大櫆开门授徒,弘扬师道,其弟子姚鼐,才华横溢,多所创获,为桐城派兴盛厥功甚伟。
9 r8 g- j& A- [1 ]) k6 D# W
! _4 w% q* P7 ~! d. W  三$ x+ J$ g8 ]1 }/ Z# k6 q
- [/ H! t) T' [3 g6 k& m* J) ?
  桐城派部分散文在思想上虽为“阐道翼教”而作,但绝大多数作品选取素材,运用语言,只求简明达意、条例清晰,不重罗列材料、堆砌辞藻,不用诗词与骈句,力求“清真雅正”,颇有特色。就其文风而论,大都较为平易近人,清新可读,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流派特色,在艺术风格方面又各具个性特征。戴名世主张道、法、辞并重,精、气、神合一,故其文寓雄奇犀利于简洁朴实之中,长于史传,杂文、游记亦颇具风格。方苞深于经学,“以义法为宗”,为文静重博厚,出语朴重,其代表作《左忠毅公逸事》《狱中杂记》等,剪裁精当,笔墨简洁,绘形传神,真切生动,被后世一直选入古典文学教材。刘大櫆兼重古文神韵,博采《庄》《骚》《左》《史》、韩、柳、欧、苏之长,波澜壮阔,才气雄浑,形成“日丽春敷,风云变态”的独特文风。在“义法”基础上,他拈出“神气”作为自己论文的极致,“以品藻音节为宗,虽尝受法于望溪,而能变化以自成一体”,所作《答吴殿麟书》,气充势足,挥洒自如,辞采华富,表现了其文“洋洋乎才力之纵恣,无所不及”的特点。  e$ u: O  A# `3 C9 _

, }' J9 a5 `8 ]+ A  b  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5 U1 X8 M9 ^0 S! D( t, q( K: @. v7 |/ X$ E+ k4 k
来源:新浪
作者:宋豪飞
0 B1 L4 D6 n9 c
- g8 }0 k. b# ], R1 W3 `0 Q
楼主新帖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