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03|回复: 2

[桐城人] 人文安徽之桐城名贤张廷玉

[复制链接]

2407

主题

1000

回帖

5065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5065
鲜花(15) 鸡蛋(0)
发表于 2017-6-22 10: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3 Z! Y1 [: E# S0 O* ~7 I/ q9 I- \( S3 x4 w
1.jpg
1 i: e2 m% T  @3 D5 {7 z+ w  张廷玉- F1 t$ a. |( C6 k! V" ?$ ?

$ I/ k4 C  D4 E6 [+ ]- }  人物生平; S3 |$ m1 u) Y3 ~! |1 }9 N

- r# M, n0 ?1 j5 a' s! `2 u& m  初入仕途7 S2 g$ G8 z1 I
5 d2 v0 N5 w0 L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出生于北京城。+ @  ?1 g+ A3 W6 m+ Z' y5 a
; F; {% L1 g" X, k& V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二十六岁的张廷玉准备参加会试,但因张英(其父)奉命为总裁官而回避不试。
+ ]4 ?3 x; @- y7 t/ J0 _
% W  l6 E# S, f5 B8 R/ ?2 @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 }+ L- B$ y$ {9 Z: Q; m
1 O& ^; {2 E7 v3 c, h& y9 S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张廷玉的夫人姚氏离世,父亲张英登上相位。/ T, m. ~$ h& v$ U6 [6 g1 ]

6 K$ l+ c1 s6 j' Y( Z: [$ Y/ g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张廷玉授翰林院检讨。开始担任《亲征平定朔北略》的纂修官。$ z6 Q0 t" F- o3 _5 F
. T1 b0 v$ u7 R! Y& q0 w. f& {1 b, ?, I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四月,入值南书房。; o7 H, b0 T7 G

6 G" d; Q8 G. d5 U9 j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后,多次随康熙南巡及巡行蒙古诸部。
" r0 w/ l0 V: V: L9 L* V8 ?6 h) D/ G( Y2 b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 S+ D' l2 s- c# z" J6 S( c  x$ h& f4 @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五月,授刑部左侍郎。次年授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士。
$ y2 S3 }, M2 i- S% w- h9 E
  g; V# Y& a4 H6 @+ o/ x( l2 o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六月,张廷玉母亲离世。九月,父亲张英离世。服阕,仍原官。6 p2 m/ i: `: B. z& M+ |4 B( g( z$ i
; t% m& `3 ~& Y! ~6 r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二月,充会试同考官。四月,授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 x0 W4 z( H6 i- _# p) q3 [

9 m; {! ]: q  m/ V% c) @" g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二月,充经筵讲官。
  V2 Z( e8 a( p4 H6 a/ ?# A5 s2 J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月,充武殿试读卷官,十一月,充纂修《省方盛典》副总裁官。9 E0 b" d, @4 T

; k! Y9 X! ~0 T! q& E* o4 ~  深受重用
) J, v$ s/ j, q  X6 t, ^8 [9 e8 f4 @/ \& p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驾崩,雍正即位后张廷玉受命协同掌院学士阿克敦,励廷仪办理翰林院文章之事。不久即提升礼部尚书,充任《世祖仁皇帝实录》一书的副总裁官。. X) e7 t. o6 d) T+ [: l
1 t; K2 o, Z4 H
  雍正元年(1723年),张廷玉复值南书房,与朱轼等人同为诸皇子师傅。四月,任顺天乡试主考官。雍正嘉其公慎,加太子太保。八月,署理都察院事,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事。九月,调任户部尚书。十月,张廷玉任四朝国史总裁官。, k8 ?8 i- E+ n: }7 z+ Q5 l0 w
0 R# a5 {# w* l/ X) j" l
  雍正六年(1728年)三月,晋保和殿大学士。不久又兼管吏部尚书事务。
# }% f. M2 _4 }2 @6 G9 m2 U
, e4 S6 K4 T! t, ]0 A( u, E! @+ ]  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在隆宗门开始设立军机处,命张廷玉与怡亲王,蒋廷锡领其事。
/ }2 \. S$ p2 p9 k+ ?  b4 Z( |0 j# f: W" I" t/ H& w) B, R6 `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病危,临终前,张廷玉与庄亲王大学士鄂尔泰等同为顾命大臣,遗诏他日以张廷玉配享太庙。
8 v; f! v1 p" R3 u+ c% [
/ E3 U% s0 \$ B& ]4 R. y* \8 e  乾隆元年(1736年),张廷玉再次奉命为皇子师,仍兼管翰林院事。二月,乾隆帝亲谒景陵,张廷玉与王大臣留京总理事务。自此以后,皇帝每逢巡幸,张廷玉总是留京总理事务。
- C& i. \8 g- d; w
8 e$ U: c- V; Q( W4 }: o  R  乾隆二年(1737年)十一月,授总理事务大臣,加拜他喇布勒哈番,特命进三等伯爵,赐号勤宜。; v6 E8 F* t$ q3 s* X
1 D: m9 a! f. Q' \
  乾隆三年(1738年),罢总理事务之名而以大学士掌机要。
4 O1 G( H# N5 q3 o  a# F# M! i0 O) ~+ k5 |. f0 A$ v1 I, Z
  乾隆十一年(1746年),张廷玉的长子内阁学士张若霭病故。) k( Z4 X9 o4 a' ^( ^
2 s' H# x; i2 M; J- {5 F/ H
  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张廷玉老病乞休,乾隆帝执意坚留。6 D: b5 h0 l0 l" y
6 `7 l' \, d4 v: z. V- F
  晚年坎坷4 `: l3 J+ E, H! k

/ F& E1 `! {+ \2 \1 _1 D3 n3 n  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同意张廷玉辞官,命待次年春天舟行回乡,并制诗三章赠张廷玉。随后张廷玉入谢时触怒乾隆皇帝,降旨切责。廷臣请夺张廷玉官爵及罢配享,诏许削伯爵,以大学士原衔退休,仍配享。( O$ U2 G4 F8 N$ `- `

- r- J( ~; T0 _) Q% f0 w 2.jpg 4 c' b7 K3 f6 I: r9 A
  张廷玉书法作品' ^. }' @" C' o& \3 c
# ^) k# T# p/ r) |
  乾隆十五年(1750年),皇长子刚去世不久,张廷玉再次请归,激怒了乾隆皇帝,于是命以太庙配享诸臣名示张廷玉,命其自审应否配享。乾隆帝用大学士九卿议,罢配享,免治罪。随后归去。后来又因四川学政编修朱筌坐罪,命张廷玉尽缴颁赐诸物。- P2 R5 M8 G& t! C1 d

# {) f; h6 z$ T# S" [  乾隆二十年(1755年),张廷玉卒于里第,享年八十四岁。死后葬于龙眠山,乾隆最终仍遵遗诏,命配享太庙。
$ M  V, v8 d) |
8 P" C# q2 I0 [% c, ~  人物成就8 F) f( x, A1 L7 o$ W! N

4 t3 j6 `, b0 R  整治吏治
/ P0 X: v2 X) b2 s' L4 ~7 C
% c: @* n% H% o0 ?  康熙末年,吏治松弛铨政不清,张廷玉时任吏部左侍郎,坚决摒除请托行贿之风,并严惩了奸胥滑吏并顶住各方压力严惩了吏部舞文弄法的蠧吏“张老虎”,被时人成为“伏虎侍郎”。6 `( v% c9 \9 p1 b: b$ m" A: D+ h. C

3 |/ h! e* x: L- N2 e5 j4 I# M; ^  文章之事, R. {( P1 R! c/ r

5 u1 K  a) u- d, g, |1 C) k  张廷玉为军机大臣时,“西北两路用兵,内直自朝至暮,间有一二鼓者”。八、九年间,雍正身体不好,“凡有密旨,悉以谕之” 。由于撰写谕旨的需要,雍正每天召见张廷玉多达十几次。雍正即位第一年,张廷玉即升为礼部尚书,后又长期担任大学士和军机大臣,可是他在雍正朝所做的主要工作,又确确实实是这些文字工作。就连雍正本人,也认为张廷玉的作用是“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承认他的功劳在于文字。且张廷玉所草之上谕,全合雍正本意,是以屡获表扬。
7 X! o5 _9 U" A) j# k6 Q5 Y9 c 3.jpg
! Z" @3 M% w: A 张廷玉墓
0 E  {+ }9 t. Q1 W" T$ W
$ W8 t4 [7 x0 ]/ t& w8 E3 d8 ?  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玉牒》总裁官。
$ G! w8 i! n8 d* O  p
4 F+ W( w: t! `  B0 T  军机制度2 O. e% d! o  ~& N9 o. b

2 B# Q8 _, H/ }! C" w8 X$ }  ]  雍正八年(1730年因西北用兵,雍正皇帝命设军机房,以怡亲王允祥、张廷玉和大学士蒋廷锡领其事。“军机处初设,职制皆廷玉所定”。(《清稿史·张廷玉传论》)张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摺,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笔批发。”身为军机大臣的张廷玉每天一定被召入内廷以备应对,秉承圣旨,评议奏章政务,参与国家机密的商讨。
; c. D0 h) s9 T4 J' B! t+ b( v. f' e: X
  军机处成为清朝的中枢机构并深深影响清代中后期的历史。张廷玉制定军机处廷寄办法,创廷寄之法,既保证了中央政令的严格贯彻,速度又较前加快,从而提高了清朝政府的行政效率。
8 D+ ~+ F7 e, n3 t) H
9 {. o5 L8 q4 n, n8 g  奏章制度
/ y$ n0 [; q5 Q4 O. ^# K" B- F/ s- r7 o! j8 K8 _8 H8 T  i( Q5 c/ X) m
  清朝入关之初,沿袭前明旧制,官员有事报告皇帝,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题本盖印,奏本不盖印。这两种文书都是公开的,不利于下情上达;而且题本办文程序繁琐,还容易泄密。雍正年间,张廷玉把奏折制度化,稍微重要一点的事务,地方官员都先撰拟奏折,经过皇帝朱批,认可了,才写题本作正式报告。但奏折中的朱批内容,不得写入题本。题本由此成为官样文章,奏折代替了原来题本的作用,成为主要官方文书。这一制度坚持到清末。- q/ \  g% b( z4 p
4.jpg 1 Q4 N5 @3 f6 H2 A1 _% a
 父子宰相# s2 ?: v3 K3 I# a. D6 }4 j

# B( x6 `- a1 T% ~4 ]% v' C; N! U  《清史稿·张廷玉传》载:“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自是内阁权移于军机处,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此外张廷玉还制定了完善的保密制度,为了保证奏折的内容不致泄漏,清廷定立了一整套保密制度,使奏折制度更加完善起来。
7 l/ ~9 \4 l. O' Y+ i
  g2 t- p& w- r7 V/ O7 q  自此以后,作为一种官文书制度的奏折制度才被确立下来。它不仅牵涉朝廷政令的推行,而且关乎君臣间权力的分配。它的确立和军机处的设立一样,都是清朝官僚政治上的重大变化,对清朝中后期的政治产生了十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 k* R# e! Z4 W$ @( H
& ^' F8 T9 L; g: K; ]) [2 p  配享太庙
+ n  X5 l0 j! u6 Z6 W7 Z# ?; b
3 G* t7 v7 S' t5 x+ w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临终留下了令鄂尔泰、张廷玉配享太庙的遗诏。虽乾隆皇帝曾罢免张廷玉配享太庙的殊荣,但在张廷玉离世后,称张廷玉:“要请之愆虽由自取,皇考之命朕何忍违!且张廷玉在皇考时,勤慎赞襄,小心书谕,原属旧臣,宜加优恤,应仍谨遵遗诏,配享太庙,以彰我国酬奖勤劳之盛典。”在整个清朝配享太庙的十二名异姓大臣中,张廷玉是唯一的汉人。, L; a) m" p6 f8 B" p; R, a: W

; }# K5 P  t( l1 t) ?  人物评价
7 i. C! @8 Z- |* g0 D: N
+ ~/ W3 @+ l; ]8 |7 J+ i3 Z; n  雍正:“和平端正,学问优长,自简任机务,夙夜匪懈赞朕之不逮,正资倚任。” “器量纯全,抒诚供职”" J) }2 N4 g$ Z2 l

9 B0 [2 C& ]! g( R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隆皇帝在《怀旧诗》中品评功过,张廷玉被列为五阁臣之一,诗曰:风度如九龄,禄位兼韦平。承家有厚德,际主为名卿。不茹还不吐,既哲亦既明。述旨信无二,万言倾刻成。善皇祖实录,记注能尽诚。以此蒙恩眷,顾命配享行。及予之莅政,倚任原非轻。时时有赞襄,休哉国之桢!悬车回故里,乞言定后荣。斯乃不信吾,此念讵宜萌?臧武仲以防,要君圣所评。薄惩理固当,以示臣道贞。后原与配食,遗训改或更?求享彼过昭,仍享吾意精。斯人而有知,犹应感九京。“8 @9 G  U& \& K+ e0 Q$ s$ D
1 O7 a- C( m6 o  g% c1 s1 N
  《清稿史》论曰:世宗初即位,擢鄂尔泰於郎署,不数年至总督。廷玉已贰礼部,内直称旨,不数年遂大拜。军机处初设,职制皆廷玉所定。鄂尔泰稍后,委寄与相埒。庶政修举,宇内乂安,遂乃受遗命,侑大烝,可谓极心膂股肱之重矣。顾以在政地久,两家子弟宾客,渐且竞权势、角门户,高宗烛几摧萌,不使成朋党之祸,非二臣之幸欤?/ }8 V. k9 U' g8 q2 S: y4 D
  o& _0 `* M5 `' [
  人物轶事
! U2 |) ^4 _# R/ p5 A' ?2 W* x5 w9 \8 J
  退名画
# q( b& o8 j6 D) W3 o- e' O
1 ~5 M# }. D" B/ U' T, s' a  张廷玉笃爱长子张若霭。张若霭少年登科,书画皆精妙,尤善鉴赏。一日,张廷玉到一属官家,看到一幅名人山水画,十分欣赏,回家后,便在其子面前对那幅画大加赞赏。其子误以为父亲很想得到这幅画,于是擅自从那位官员家把画要来,挂于书房。张廷玉晚上归来见到了这幅画,大惊失色,责骂儿子:“我无介溪之才,汝有东楼之好矣。”意思说,你怎么随便夺人之好呢?其子跪着向父亲谢罪,旋即将画归还其主,张廷玉这才作罢。# ^+ J' B2 c  L( J

( X+ \* ^5 W6 |9 G! f  驭吏之严! n, A- l: @, j# ^% h8 u  B

0 i2 r! h  q: X1 @  张廷玉性情宽厚,而驾驭官员特别严厉。他主管吏部时,知道有一个老奸巨猾的官吏张某,人称张老虎。此人一贯舞文弄法,中央和地方的官员经常受到他的伤害。张廷玉命令有关部门重惩张老虎,朝中权贵中有许多人出面营救,张廷玉不为所动。一时人们称张廷玉为伏虎侍郎。
  M; p' U7 Y2 N3 ~* q, d2 n$ f6 w# ^% e
  一天,张廷玉坐在堂上办公,官吏拿来一份文件,说:“这份文件中的'元氏’县被写成‘先民’县,应该驳回质问原省。”张廷玉笑道:“如果‘先民’被写成‘元氏’,那是外省的错误,现在’元氏‘被写成’先民‘,那是书吏略添笔画以便勒索外省罢了。”于是一并处罚并驱逐那个狡猾的官吏,然后将文件的错误更改。
/ o7 G2 a; a) c  P6 v0 h  Q) q& f# r: f* q: A
  文思敏捷; O4 \  W7 `7 [; p# E7 M0 c

# }: t0 ]' J: P6 ]% T  除了编史,张廷玉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缮写上谕。西北战事开始之后,张廷玉协助雍正完善了军机处。军机处后来成为国家军政大事的决策机构,而张廷玉就是其中的办事大臣。军机大臣虽不参与决策,只是“跪受笔录”,但平日缮写上谕、处理文书既是一项体力劳动、也是脑力劳动,而张廷玉都能办得井井有条,未曾出过岔子。雍正每次口授片刻,张廷玉便可拟就,即便每日十数次也是如此,其文思敏捷实难一般人所能企及。
! }9 ?4 `- m- M6 j- n: C
8 i  d6 c( e- s# k; A6 V0 F4 O  在清廷对准噶尔用兵吃紧之际,羽檄交驰,每日属吏请求张廷玉指示和批阅的文件常达数百件,但即便如此,张廷玉也没有耽搁或是做错过一件事。史载他时常坐在轿中还在办公,甚至傍晚回到家中还要熬夜加班,以使第二天能及时拿出处理意见。雍正皇帝称赞道:“尔一日所办,在他人十日不能及也。# r& X2 ?) l2 r: k$ _) @

3 k7 m/ U( L% C+ @
来源:新浪  

% `0 y, A5 B- x. c1 d* i
) G8 O$ X7 P* W* u! A/ s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5

主题

2404

回帖

3648

积分

桐网举人

Rank: 4

积分
3648
鲜花(31) 鸡蛋(3)
发表于 2017-6-22 12: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名人,历史故事。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

主题

129

回帖

490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490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7-6-23 08: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时代造就一个人,。。。。。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