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18|回复: 0

[桐城人] 明末才子方以智也是名科学家 世上最早记载炼炭和用炭

[复制链接]

2407

主题

1000

回帖

5065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5065
鲜花(15) 鸡蛋(0)
发表于 2017-9-5 10: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1109461b5cb0e_size27_w352_h450.jpg
方以智
) K1 M; E' C7 p- h+ K& B4 q# W6 x
  明末清初,活跃在文坛上近200年桐城文派和桐城学派。其中,著名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是明末清初桐城文派与学派先驱者。学术上他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提倡易学与科学相结合、哲学与科学相促进、中学与西学相会通、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包。5 I$ t( J" A8 o; ~
' R' _1 s$ \- R1 W- a' }8 U
  青年时“金陵四公子”风流秦淮
' c. G$ H! i/ z/ U1 s- a4 r! y, p& z4 A/ L( U& W' B" V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龙眠愚者;法号弘智,字无可。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城区凤仪里)人。明末著名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九岁能文,二十岁著书数万言。以文会友,与陈贞慧、侯方域、冒襄等交往密切,议政论文,是著名的“明季四公子”,并称“金陵四公子”风流秦淮;崇祯十三年(1640)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出入禁廷,尽阅内府文献典籍,常与汤若望讨论医学、天文等科学。后脱离宦海,削发为僧,云游各地,著书立说,倾心书画,娱情山水之间。$ }8 a5 W% k9 U& l

! h  ], |6 `6 B* C6 K. m7 H  方以智出生在官宦家庭。父亲方孔炤,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湖广巡抚,通医学、地理、军事。方以智自幼秉承家学,接受儒家传统教育。七岁时,离开桐城故居,“随尊人经栈道,见峨嵋”。明代天启二年方以智母吴令仪去世,有他仲姑方维仪将他接回故里精心哺育,悉心教诲达六年。十三岁时,离开故居,随父宦游京师,驰驱齐鲁,饱览名山大川。二十岁时他考订平日所闻,在故居完成《物理小识》稿。二十三岁时,离开故里,会试南京,主金陵广业之社,以文会友。其后,他寓居南京,流离岭南、闭关南京。载书泛游江淮吴越间,遍访藏书大家,博览群书,交友结社。: }+ u* e4 Y3 J& d4 d/ \2 \

  A- E( I* ~, R  《物理小识》见解颇多
. g8 K# X# Y# [: N2 \  ]& D. ?) M
4 [3 N" j, M# b  方以智自幼塾中诵读之余,即好穷物理,曾谓“不肖以智,有穷理极物之僻。”(《物理小识》卷五)明清之季,西学东渐,方以智一面秉承家教,以《易》学传世,一面又广泛接触传教士,学习西学。终于在哲学和科学两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 D- m* A. X& P3 k
: W  y, Q$ W4 b5 N. i" G  《物理小识》的价值并不仅仅表现在它的实用性方面,也表现在它的科学见解方面。方以智在该书中提出的许多真知灼见,在当时是领先于那个时代的。在卷首的“自序”和“总论”中,方以智提出:“寂感之蕴,深究其所自来,是曰通几;物有其故,实考究之,大而元会,小而草木蠢蠕,类其性情,征其好恶,推其常变,是曰质测。”
& x% W% A- U7 t, E7 i7 n' l  A5 i/ m
  在哲学史上有名的“通几”与“质测”之说,是方以智从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着眼对学术活动所做的分类。方以智认为,“通几”与“质测”,是两类不同的学术活动,它们各有其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通几以事物运动缘由及征兆为研究对象,质测则旨在探讨事物运动规律。对学术活动做这样的思考和分类,这是方以智的独创。
# n7 G8 f# N4 @& i* |
! Z" n4 I% T( Z% |2 G& T  《物理小识》的科学成就涉及光学、电学、磁学、声学、力学诸多方面,尤其是在光学方面的成就更为突出。他所说的“光肥影瘦”现象,与今天所说的衍射现象很类似,而且与西方科学家发现衍射现象在时间上大体相当。他对光的色散现象的认识也是很深刻的。在声学方面,他对声音的产生、传播、隔音、共振等都进行了研究。其中“隔音”一条,很可能是我国最早的关于吸音室的记载。在天文学方面,他对恒星视运动已有一定的认识,这早于西方200多年。他关于炼焦和焦炭作用的记载,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炼炭和用炭的最早文字记载,比欧洲要早一个多世纪。日本学者评价《物理小识》乃“当奈端牛顿之前,中国诚可以自豪的”著作。( l- j' y/ v8 W( I* u' P; B, V' K3 c

+ k! R! L! f3 T7 a+ D! G  W  他在多方面都有建树1 u9 `3 {3 n! a6 k
# `# E* f' }5 z9 ^; _) C" J
  方以智在哲学、文学、书画、音韵、天文、地理、律学、医药、物理等方面有系统的研究,他在我国历史上首次把知识分为自然科学(物理)、社会科学(宰学)、哲学(物之至理)三大类。在哲学上提出“宙(时间)轮于宇(空间)”的见解。
8 S* I4 s* T8 a9 U: }; i/ N" |; Y- `8 y3 {# s$ x4 D" o; L8 y2 `
  第一次提出“合二而一”的命题,揭示事物的对立统一运动规律,强调哲学与科学的辩证关系,即名“寓通几于质测之中”。在文学上,他主张端本于经,练要于史,修辞于汉,析理于宋,对后来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著有《通雅》、《切韵源流》、《浮山文集前后编》、《五言古诗》、《易学纲宗》、《诸子蟠有》、《物理小识》、《药地饱庄》等五十多种、百万余言的传世之作。& @; O9 Y/ y8 t  u9 B
  J2 r6 W; h1 i" c& e# Q( [2 k; \
  方以智一生著述很多,计有一百余种。其中最为流行的是《通雅》和《物理小识》,前者是综合性的名词汇编书,后者是一部笔记,他的科学见解主要集中在这部书中。他的后期代表作是《药地炮庄》和《东西均》,均为哲学著作,书中提出了一些很重要的哲学命题。他的著作中另外比较重要的还有《浮山文集》、《博依集》、《易余》、《一贯问答》、《切韵源流》、《流寓草》、《周易图象几表》、《性故》、《学易纲宗》、《诸子燔痏》、《四韵定本》、《内经经络》、《医学会通》等。现存共二十余种。
, x2 m, Y/ Q( A% Z, o2 X6 k# q$ B& C$ W7 U) U% u* N
  方以智故居
+ F' X3 W$ S- ]: z5 k$ O& D; \$ X4 ^
  方以智故居坐落桐城凤仪里、在市区公元街道居委会,“间于寺巷新巷中”南北长49米,东西宽45米,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由南至北现存房屋四进,西头脚屋为东西向建筑单元。系木构架抬梁式建筑。北头两进隔院落相对,均为八开间,每间长7米,宽3.8米,面积26 .6平方米。两进面对院落均有长廊,面积64 .4平方米。南头两进隔院落相向面南。中心两进之间设天井。 1985年9月,桐城市人民政府公布方以智故居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j/ t4 t9 _- G( z+ e
: ~* L: J0 m9 d  T8 R6 \8 j; y) g/ X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苏勇
, T% y$ l7 y# \$ M1 F$ A$ G. B
楼主新帖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