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之旅》(三)
“在主冰川与引起洪水暴发的湖泊间形成的角落里有一个巨大的圆形花岗岩山丘,上面生长着稀疏的树木,在这个约塞米蒂式的岩石谷的远处是一座一万英尺高的山峰,山上常年覆盖着冰雪,在淡淡的晨光中看上去闪耀着珍珠般洁白的光芒。就在前一天傍晚,从营地望去,看到山峰被一片低低的云雾所装饰,而当时的云雾和峰顶都浸染在晚霞的余晖之中。在这座山峰上方一两英里的地方,有一块岩石与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里见过的岩石一样,像一个守卫者守望在冰川对面的山坡上。截止到目前我所看到的岩石壁,夹杂的大小不等的瀑布,大都在结构和颜色上与约塞米蒂多少有些相似。P095
第二天,当我醒来的时候,天空中依然下着大雨,但我决定不去理会这些事情。我穿上潮湿的衣服,尽管它们没干但好在干净了。我吃了一些饼干和一片干大马哈鱼片,并没有生火煮茶。之后将食物装进一个袋子里,再一次钻进滴水的丛林。我发现我搭的那座桥还牢固地架在看起来比前一天还要宽阔的河面上,对抗着激流。我走过小桥,绕过池塘和沼泽,在丛林迷宫里挣扎了近两个小时后,才到了冰碛北面的出口。这是我在潮湿天气里进行的一场令人疲惫不堪的战斗,但却不乏刺激性。雨后泥土的芳香和植物清新的花香混合在一起,沁人心脾。在这儿我发现了卡利普索,我首次在这片大陆上看到这种植物,它是我的最爱之一,为它即使有再多的困难也值得;在一个杂草丛生的池塘边我还看见了一只道格拉斯松鼠。雨滴打在不同的叶子上,发出的悦耳声音很吸引入。单调低沉的撞击声,大水滴从树上落到宽阔的刺参叶子上的激溅声,就像雷阵雨来临时,雨打在藜芦和棕榈树的叶子上发出的声音,更加有特色。而此时的苔藓散发出无以言表的美,新鲜、明亮、嫩绿,矮矮的苔藓遭受狂暴的大风吹刮不止,猛烈的雨水淋浇不停,它们却依然沉默、安详而平静,可以肯定的是,所有这些苔藓植物的叶子或是花冠已经被冲洗得一尘不染了。在它们旁边,镶着红边的石蕊花萼是多么鲜亮啊,还有那些矮小的山茱萸结出的果实,每一个都挂着水珠,堪称是自然界中的珍宝,多么美妙啊!越橘树白色的花朵,在每朵花上都有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滴,在每一颗红色或黄色的鲜嫩莓果上都点缀着一串串的小水珠;还有生长在池塘边的青草和莎草,在风雨过后弓着身子相互交织在一起,搭成拱形,上面还装饰着闪闪发光像莓果一样的雨滴,每一个雨滴都像一面镜子,将周围所有的景色都映照在里面。在阿拉斯加这片壮美的地方,即便有太多重复的景色也让人感到与众不同,这使我回想起乔治-赫伯特的一句话,“多么甜蜜的日子,如此清爽,如此平静,如此明亮。”
凡是来过这片奇妙的冰碛地区的花园和森林的人,都愿意在此度过愉快的一生。P103
我们第一次宿营在叫做立石岛的地方,我们将帐篷搭在一个偏僻海湾的沙滩上。此时天晴气爽万里无云,陆地上的山峰轮廓清晰可见,只有一座山峰除外,它四周水平环绕着一圈暗蓝色的光环,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冰峰耸人云端,远远望去,在晚霞的映衬下,群峰熠熠生辉。在我们视野范围内所见到的大岛都长满密集的森林,而在我们营地前面的许多小岩石岛却树木稀疏,甚至是光秃秃的。其中一些岛在潮汐线以下还结着冰,那里海浪的冲刷和风化侵蚀的作用很难被看得出来。一些较大的岛屿上长着几棵树,其它岛上则只长满草。远处的一个岛屿看起来就像是一条两桅的船,正扬帆航行在风中。P108
第二天早上虽然雨雪依然没有停,但风儿为我们扫平了道路,吹走了前行路上的坚冰,我们伴着风勇敢前行,在大约一个小时以后我们到达了第二座大冰川。后来我把它命名为休·米勒冰川。我们在峡湾里划行,并随之登陆去简单察看了一下它宏伟的正面。我们发现正在生成的冰川足有一点五英里宽,那景象真是壮观,有的冰块像一座座错落的尖塔或金字塔,有的像平顶的塔楼,有的像城垛,它们纷纷投下了一片片蓝色的阴影,从裂缝和洞穴中绽放出各种层次的奇异色彩——苍白、朦胧、明快。裂缝和冰窟中闪烁着色彩,清澈而透明,而冰山的岩壁上泛起夺目的蓝光——奇异、冷峻、泼辣。转过身来,在正面几英里处的冰川上形成了一系列宽阔的台阶,好像这一部分的冰川都相继地塌陷了下去一直延伸到海里。而更远处的冰川则顺着费尔韦瑟山 山脉的斜坡形成了逐步抬升的像草原一样的开阔地带。P135
当帐篷扎好后,我出发去爬山,希望能对这里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在我快要到达一千英尺的高度时雨停了,云彩开始轻轻撩起她白色的衣裙,像缓缓移开羽翼一般,露出了保护的神秘躯体,从而使在广阔冰海中赫然升起的冰川屹立于我的面前,这可说是我见过的最高、最壮丽的冰山了。我继续向上爬以便能有更广阔的视野,这时阳光从厚厚的云彩后溜了出来,透过云脚照射在峡湾碧绿的海水上,映在闪闪发光的冰块上,闪烁在大冰川晶莹剔透的峭壁上和闪耀着白光的大面积冰层上,跳跃在费尔韦瑟山山脉若隐若现、无比纯洁、令人神往的高峰上。这些景象构成了一幅纯洁无瑕、令人赞叹的冰原荒野的壮美画卷,我急忙抓住这宝贵的时刻,记录这美丽的瞬间。
向南方望去,可以看到一片无垠的冰原附着于延绵起伏的平原之上,从近处的帕塞非克峡湾开始一直延伸至远方的地平线。平原上星罗棋布的山峦有一半甚至一多半都浸没于水中,他们已和冰雪混为一色,而这里也是海湾中一些大冰川的发源地。这里是典型的冰川覆盖山脉和山谷的地区,这就使得这一地区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情景:等到时机成熟,太阳会融化坚冰,大地会重现繁荣富饶的景象。西面的视野被雄伟的费尔韦瑟山 山脉限制住了,其中最高的山峰近一万六千英尺,岿然耸立于其它山峰之中,显示着它的壮丽与辉煌。而所有的山峰,从头到脚都银装素裹,素白无瑕,好似一幅无墨的山水画。原本雪是无法逗留在那陡峭的斜坡和悬崖之上的,除非雪是潮湿的,一落在那里就被冻上粘住了。但这里的雪并不潮湿,所以一定有别的某种原因,使雪被某种外力弄碎,像空气中的粉尘一样微小的颗粒,只有这样它才能留在那陡峭的悬崖上,留在那巨大的不断盘旋的飞檐之上。在那令人琢磨不透的山脉脚下,帕塞非克冰川蜿蜒前行,无数的支流倾泻而下注入峡湾口的两个人口,这两个人口是被一块大约一千英尺高、几乎有一英里宽的岩石岛分开形成的。P137
傍晚,在目睹了如此雄伟的山峰和冰川以及它们接受阳光洗礼的情景之后,我认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可能再创造出比这更加让人难以想象,更加美妙的景象了。然而所有这些与第二天早晨我们遇到的奇观相比,简直算不上什么了。平静的黎明没有给我们任何不平常的信息,天空依然清澈,空气依然寒冷,只有新冰块产生的撞击声打破了这深邃而幽远的宁静。因为我们正处在峡湾悬崖下方的阴影里,所以没有看到日出。然而就在印第安人准备好要出发时,只见在费尔韦瑟山的最高峰有一道红光猛地燃烧起来,这束光奇异而壮丽,我们都被惊呆了。接着这束光开始向四周蔓延、蔓延,直至整座山脉都被笼罩在这神奇的天火之中。开始时是炫目的深红色,就像染山霞,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这天火强烈而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仅仅是披在山石与冰川上的一层红色衣裳,那山石与冰川就如同刚出熔炉的金属一般,从内部向外燃烧了起来,好像融化了一般。在峡湾寒冷的阴影之中,我们静静地凝视着这神圣的景象,仿佛我们都在等待着天门的开启,等待着上帝显圣赐福。我们的神经似被上满了弦般既紧张又专注。当最高的山峰开始燃烧时,感觉那并不是阳光撒下光芒,而像是太阳冲下来罩住了山峰。然后这神奇的天火慢慢地消退,火热与冰冷界限重又分明,冰冷的世界被慢慢甩在了脚下;一座山峰接着一座山峰,连同山上的尖塔与山脊以及那倾泻而下的冰河,都静静地若有所思似的等待着,仿佛在静候上帝的来临。以前,我在加利福尼亚海岸山脉独行时,清晨所目睹的白色的光,是上帝在人间显灵的最好证明,但今天这些山脉如此炫目,他以这种方式宣告了他的神圣。我不知道我们究竟凝视了多长时间。辉煌景象消退的过程好像是由 千变万化的黄白颜色的音符组成的,有规律的由深及浅,冰雪世界慢慢地恢复了它往日的平静与美丽。峡湾里的碧水波光粼粼,冰山乘着春天的微风继续着它们前行的脚步。透过这些冰山所形成的无数的平面镜或棱镜的反射,还有冰川冰晶般山壁的折射,我们看到素朴的白光与五色的彩光开始燃烧,山脉也重新焕发出宝石般的寒光,显露出幽幽的蓝光,宁静而威严。我们也加入这群冰山的队伍,与向前冲的冰山一起踏上了征程,耳畔仿佛回响着“上帝显灵”的呼喊。我们的心依然在燃烧,不论前方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我们都会勇敢地去面对。今天早晨目睹的壮丽景象,将是我们一生所拥有的财富。P140
睡了几个小时以后,我披上披肩悄悄地溜出了帐篷,独自去攀登夹在两座冰山之间的山峰。地面被冻住了,导致有些陡峭的地方很难攀爬,但在星空下俯瞰这冰湾确实是格外的迷人。在这样美丽的夜晚睡觉真是会错过很多宝贵的东西。今夜的星光如此明亮,我不仅能清楚地看到布满冰山的海湾,还能欣赏到冰川脚下比较低洼处的山脉问灰蒙蒙的“仙境”。最近处的冰川尤其看得真切,仿佛冰川本身由内而外闪闪发光一般。站在山顶上,置身冰海之中,处于这清晰而寒冷的夜幕里,所有的事物仿佛都在熠熠发光,使我不仅能毫不费力地欣赏到雄伟的冰川,也使我觉得自己像是陷在两个异常明亮的天幕所形成的巨大空穴之中。这趟令人兴奋的攀爬使我精力充沛,同时我的研究使我能欣赏到这么精彩的夜景和同样精彩的早晨,也使我感到无比地欣慰与满足。P143
这天天气晴朗,海上风平浪静。松软如羊毛般的云彩低垂到山坡上。远远望去,云层之上山顶突兀,此起彼伏,以恢弘之势向北方绵延而去。阳光洒在那些山顶的冰雪之上就仿佛照耀在如镜的水面之上一样平静祥和。P188
今天清晨我们才发现这里的岬角如此美丽。先不说它那如画般迷人的轮廓,单是在冰山映衬下的颜色就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一番。从岸上望去,先是深褐色海藻,紧接着是一条黄褐色,再往后是粗糙的岩石上形成的一条黑色色带,这是涨潮时留下的痕迹,接下来是一条裂缝中长满野草的花岗岩石带,上面长着红、黄、绿三色相间的厚厚的隆起且都向一侧夸张地斜倾的灌木丛。一堵由云杉和铁杉形成的树墙上镶满了灰黄相间的地衣植物与苔藓,它们在枝叶之间牵丝搭线,仿佛穹庐一般悬于小河之上,同时也将我们的营地很好地隐蔽于树下。篝火升腾起的烟雾仿佛是绞成股的云被缠绕在树枝间静止不动。岸边数以千计的野鸭和企鹅成群结队地享受着丰盛的早餐,森林边缘的枯木上栖息着健硕的大秃鹰,因为吃得太多,就像塞饱肚子的秃鹫一样呆呆地凝视着前方,而海豚则一会儿在水中嬉戏一会儿欢快地跃出水面。P193
我们回到小船那里,将船推入水里,敏捷快速地划过花岗岩地带。在欢呼雀跃的海浪、漩涡和大片大片的泡沫之上,我们贝壳一般的小船就像海上的一个泡泡一样,轻易地被拋上抛下。接着我们划过了一片逆流地带,来到大理石岩墙最开阔的地方,这里风平浪静风景如画,在一定程度上比声名远播的约塞米蒂山 谷还要略胜一筹。
在巨大悬崖的阴影下我们安静地划行,心怀敬畏。它们就像是两扇巨大的门悬在空中,印第安人都在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它,仿佛也在慨叹它的奇特,沉溺于令人惊叹的宏伟景象之中。P199
随着不断地前进,景色也在不断地变换。每绕过一个弯口,景色不仅在形式上变得丰富多彩让人目不暇接,而且在规模上也越来越壮观——上面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瀑布犹如穿着华丽的裙子般;巨大的白色穹顶、冰垛和蚀刻而成的泛着银灰色光芒的冰拱,任峡湾里蓝色的海水尽情地冲洗;长满蕨类植物的绿色小山谷;浅滩上一片一片正在盛开的野花;柳树与桦树的枝叶像流苏一样摇曳在风中;还有山上气势磅礴的冰川。但当我们靠近一块犹如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里哈尔发多姆一般的巨石脚下时,出现两支短支流,映入眼帘的是另一座排出冰山的大冰川,我们的乐事到此结束。这座冰川真是壮观,只见冰块随着冰水由高高的发源地横扫直下,气势恢弘,绕过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棱堡,直到最后支离破碎,倾入峡湾。欣赏片刻这意想不到的珍宝后,我让印第安人将船划进峡湾左侧的支流。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巨大的裂缝,里面装满了水,这里的水大到我们应该叫它是一条河,无疑这是我们还没见到的峡湾深处的一座衰退期冰川的出水口。P200
大概午时,潮水正有助于我们的航行,于是我们踏上返回金矿营地的航程。阳光温暖,风平浪静。冰山之间镜子一般的水面倒映着万里无云的天空。美丽至极的冰山折射出的七彩阳光使眼前的美景更加妙不可言。
不一会儿,微风乍起,水面上立刻波光粼粼,冰雪之间互相折射呼应,我们仿佛置身于一片光海之中。
在如此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冰山日晒雨淋的白色表面会显现出一些淡紫色的色调。而刚从源泉处流下或由于冰山翻转刚刚暴露于空气中的部分则会是通体晶莹的纯蓝色。但无论是新的还是老的,所有的冰山上都存在有美丽的天蓝色洞穴和裂缝,里面演奏着最纯净的音符,闪耀着微光,就像人间或天上最可爱与洁白无瑕之物。P209
八月二十二日,我们告别萨姆达姆海湾,沿着海岸向塔库航行,此时的阿拉斯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美丽。这是一个清爽、平静的早晨,紫红色的天空晴朗无云,一点风都没有,然而海岸周围纤细的云杉树树尖和沾满露水的小草却好似在轻柔地跳舞。阳光从延绵不断的山脉和宽广的白色冰川上倾泻下来,玫瑰红色的光弥漫在成熟的小麦田里,浸透了整个森林,照亮了平静透明的水面,使冰山上笼罩着一束束多彩的光辉。每一个有生命的事物好像都很快乐,大自然的杰作就是要它们不断焕发无限热情,每一个远离喧闹的、安静的、沉思的地方都预示着冰天雪地即将迎来的累累硕果,并展示着它由冬到夏的前进历程。当我们闭上双眼去体会上帝作为造物主所创造的杰作,就会感到有众多的生命承载了上帝的关爱,这虽有目共睹,但也需要细心去体味。这里伤痕累累的岩石和冰碛生动地展示了古老冰川期的冰封景象,这些迹象清楚地显示了这里的河流和山川曾经被覆盖过的范围。P211
当我们驶出海湾,进入斯蒂芬斯航道之后,风渐渐变小,印第安人不得不重新拿起桨,就这样我们结束了谈话。我们沿着海岸在银色的水面上快速行进,黑暗的森林无限延伸,就像种了麦子的地一样单调而普通。但是独具慧眼的人,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用心欣赏,都会发现有趣的变化。生长在陡峭山坡上的每一棵树,几乎都有着独特的形状和颜色,看起来就像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一样,此起彼伏富有层次感。这里有顶部长得像塔尖似地深绿色孟席斯云杉,有让人感到温暖的黄绿色莫藤云杉,它们手指一样的顶端都指向同一方向,还有叶子像小草一样优雅地低垂、如羽毛般轻柔的棕绿色阿拉斯加雪松。浓密的灌木丛或沿着海岸生长,或悬挂在悬崖之上。再往上是白色的山峰,往下是波光粼粼的水面,还有不断变化的天空,这些共同构成了一幅非凡的美景,让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P213
吴砺
201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