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个兵 于 2017-12-27 21:59 编辑
61.林娜娜的家庭 因为历史和时代因素的影响,似乎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传奇经历和故事…
在和林娜娜的交往中,王森林基本了解了她的家庭情况。原来她家的情况有些特殊的背景,其中蕴藏的故事可以令人瞠目结舌… 在解放之前,爷爷和奶奶的家族都是本地殷实的富户人家。爷爷的家族是当地有名的医药世家,他从小耳濡目染学习医学,后经国内著名医科大学深造,并且有着留洋的经历。后来爷爷成为一名优秀的军医,却在解放前夕随国民党军队的医疗机构一起撤去了台湾。 因为两家是世交,且两人也是青梅竹马,所以到了婚嫁的年龄,爷爷和奶奶自然男才女貌成为非常恩爱的夫妻。谁知命运多舛,由于历史和政局的变化;一家人从此分别三十多年,竟因一海相隔、音信全无! 解放之后的奶奶,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地抚养着年幼的儿子;竭尽全力供他读书,直至大学毕业。本来她想让儿子继承祖业去学医科,然而孩子因为年幼不懂事,也受到当时环境的一些影响,竟然对自己的父亲充满了很多的愤恨,于是他按照自已的意愿,最终选择了美术专业。 母子二人最为艰难的岁月,应该是七十年代前后的几年;因为受到家世和爷爷的影响,他们经历了各自人生最痛苦最黑暗的时日。其间,奶奶就是家里的精神支柱,她一边极力地鼓励安抚儿子,一边安排着他结婚成家;后来有了一对可爱的孙子和孙女,也就是林娜娜和她的哥哥,老人也是悉心地予以照看。 林娜娜的父亲大学毕业后,曾一度分在市委宣传部门工作,后因为历史问题被下放到最基层的文化站上班。直至八十年代初期,因为国家政策好转和他美术功底扎实,又重新调回市委宣传部门工作。她的母亲性情贤淑,是市医院妇产科的一位医生。 八十年代初期,家里收到爷爷的第一封来信,奶奶听闻之后喜极而泣,曾多次向“万能的主”致以感恩!要知在她的内心,从来没有一刻忘记此生深爱的丈夫!——因为他们当年的婚礼是在教堂举行,所以在未来漫长的思念和等待中,她完全沉浸在基督教的《圣经》和主的教诲之中! 林娜娜的父亲接到来信,他的心情有些复杂:在自己的幼年时期,父亲曾是自己的骄傲和崇拜的对象;然而随着父亲的突然离开,他对于父亲所有的影像越来越模糊;尤其在自己的青少年时期,总感觉他是“敌特分子”,也让自己和母亲陷入了苦难的生活…好在母亲总是念及父亲的好,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如今接到父亲的来信,他倍感交集:有愤恨有痛苦,也有莫名的高兴和开心,最最难以割舍的还是那绵绵不断的血脉亲情! 爷爷的来信,字里行间透着思乡和思念亲人的言词,全家人读后都是内心澎湃和感动;后来,他坦陈自己在台湾又有了家室和孩子,同时表达了极大的歉意与忏悔,大家听闻之后多有指责和恨骂,唯有奶奶喃喃自语道:“不怨他,一切都是天定的。只要他还好好的活着,就比什么都强!” 八十年代中期,爷爷带着他台湾的夫人和其中的一个儿子,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奶奶早早收到来信,常常彻夜无眠;直至见面的时刻,年老的奶奶却还宛如一位待嫁的新娘,脸上充满了期待和红云…听说爷爷和奶奶见面时倒也平静,只能从岁月的年轮中寻找各自熟悉的记忆… 林娜娜说:爷爷的台湾夫人面目和善,总是恭敬地称呼奶奶为“大姐”;她随行的儿子也极是乖巧,不停地围着奶奶并亲热地喊着“大妈”…尤其晚间休息时,台湾的夫人谦让地要爷爷陪“大姐”睡觉;奶奶坚定回绝,且义正言辞地说:“妹子,我和林哥夫妻缘分已尽,现在的我俩仅剩下亲情;说心里话,只要见他一面、知道他过得好,我就很知足!感谢你这些年对他的照顾,让他拥有幸福的生活,而且儿孙满堂!…” 爷爷七十年代初从部队医院退役,然后创办了庞大的跨国家族企业,涉及医疗、器械、制药、地产、金融等多种产业。这次他回来的主要目的,是想弥补多年的遗憾:就是想把家乡的几位亲人带出境去,好让他们都能过上幸福无虞的生活! 奶奶感谢爷爷的盛情,可她至死不愿离开自己的家乡和故土!因为故土养育了自己,且生命中也已经融入难以割舍的家乡情结,所以她最终的生命终结就必须属于这片土地!至于家里的其他人,奶奶相反却劝他们:应该遵循血脉亲情、家族团圆的古制,可以去他乡共享天伦! 林娜娜的父亲一则不忍丢下年迈的老娘,二则他在单位也有了很好的才艺表现和发展空间,于是最终的结果是:林娜娜的哥哥先期去了美国读书。后来,爷爷来信诉说家族企业需要人手,不断催促儿子前往;林娜娜的父亲无奈之下,也于八十年代后期,前往了爷爷所在的美国分公司主持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