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72|回复: 0

[散文] 洛阳行(七)

[复制链接]

8236

主题

1903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235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18-5-28 11: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洛阳行(七)



    没有来过龙门石窟前的想象,与走在龙门石窟公园中的感觉相差是很大的。广告宣传中,这里是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00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等等。这会给你巨大的错觉。如同你看书上说,苏州杭州美女如云,结果当你第一次真到了苏州杭州大街上,睁大眼睛到处看,会发现不是自己之前想象的那么回事……

走在光秃秃的外表粗犷的多裂片的石灰岩坡面的栈道上,岩面上排满了数不清小小的人工凿出佛龛,那里的小人像或是已残破,或是洞中空空的……

我想起了儿时七十年代初,在安𡽪农村乡下老土坯砌的房屋墙面上,乡下的土蜂在墙面上挖出了很多的无序的小洞作为藏身的洞穴。我们这些乡下儿童,就拿着小小的空玻璃瓶堵在洞口,用细草杆在洞里挑动土蜜蜂,让它们爬进瓶中,再压住瓶口,到水塘边将土蜂浸进塘水中,那胖嘟嘟的土蜂翅膀粘着水,飞不起来,但会在水面上震出两条细带子一样水纹……最终鱼儿会打着水花,一口将土蜂吞下去……

    这岩面上的很多成排的不到一平方米洞口的窟龛,真是像极了那墙上的土蜂巢洞……

    我仿佛走到古墓群的墓地中,地面上上到处都残破的坟莹和残断的墓牌……苍凉、隔世、原始……

    走向龙门石窟遗址最大的佛像雕塑广场,去看那标示性的卢舍那大佛。在到这大佛平台的台阶上,有一个深凹进去的小洞,那里端坐的佛,几乎是一个唐代美人的化身……

    走上奉先寺的广场,眼前呈现的无疑是中国历史上雕刻过的最美的一尊佛像。他端坐在U字型凹进去的山坡中,目光下垂,似乎什么也没有看,微胖,佛衣在胸前层层下坠,如水波从他的大脑中激发出的平静的波纹……他端坐着,完全沉静在自己的冥想中,千年不曾醒过来……

    他两边侍立的神像,最近两尊较低,再远两尊变高,形成大W字型的起伏……圆型发纹,伟大的胸襟,他的内心比我们看到的天地还大,但他的面部表情平静,不喜不悲……

    忽然,我察觉到他的内心强大,有巨大的吸引力,如天文学家描述的宇宙中巨大的黑洞,他周围的一切都被他的内心吸进去了……这是我看到的另一幅佛像……

    对面是三重山峦,你看到那些岩层向北向上约45度上翘……佛座西朝东……

    现在是下午3:16,太阳在佛像上方山顶约半丈高……南方的伊河过了一个桥后,收缩成了长有绿树林的河滩……

阳光中,卢舍那大佛胖嘟嘟的脸庞,显得很纯净。

站在佛像边,东方对面山峦与西边凹进来的小广场仿佛是一体,形成天井般的空间错觉……

从侧面看卢舍那大佛面部表情很严肃——这佛像有多面的表情,不同角度看上去,你的感受会大不相同。

即使是皇帝,也不可能像这里的佛像一样永存于世;一切众生,都会是很快变成尘土,回归大地……

这卢舍那大佛面庞真的很柔美,不知是男还是女;有时看上去像个小孩;有时又像个女孩,想哭;有时看上去像一个成年的美男子……

这真正的是中国式的蒙娜丽莎式的雕塑——事实上,达芬奇画的“蒙娜丽莎”,有西方学者说她是达芬奇的自画像。我看过这篇文章中达芬奇老年时自画像的素描,与蒙娜丽莎的脸型复合比对,几乎完全重合……当时让我惊奇不已……

现在中国的卢舍那大佛像,也永远会让人类猜测下去……

从奉先祠广场下来。下方的古阳洞和药方洞的洞内无法看清,而南侧的岩壁上众多小佛龛,多是道路封闭施工,不能观看。龙门山一侧的佛龛参观游览结束了。


                         (三)


过伊河南侧的桥,前往东岸的香山。

走在伊河的大桥上,心中忽生疑惑:文革中,全国大部分地区佛寺佛像被毁,为什么龙门石窟没有受到影响?文献上说,龙门石窟群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被偷窃损毁最严重的时期……

我忽然想起了姜子牙与褒拟的故事。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上说,民间有一种传说,周灭商后,已经九十岁而铁石心肠的周兵团总司令姜子牙,终于下令将商王子受辛的王后褒拟绑赴刑场处斩。可是,她太美丽了,士兵们无不丧魂落魄,不忍下手。姜子牙只好亲自执行,可自己亦遇到同样的困难。最后,他只好下令将褒姒的面孔用布蒙起来,才把她的头砍下来了……

我不知道当年是不是因为卢舍拉大佛容貌实在是太美,即使文革中那些火烧火燎般的中学生们,都不忍砍下她的头?

孔老夫子就没有这般幸运,他自己的和二千年中子子孙孙的墓地,就被那些激动的青年人们挖了一个底朝天。或许就是因为孔老夫子长得天下第一丑男人的模样……过去,我总误以为,古人在石碑上刻的孔子像,是因为他们画像水平不高,才把孔子画得那么丑,直到我前不久看到了电视新闻中孔老夫子七十几代谪孙的真人的影像——他长得与石碑上刻的二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画像几乎一模一样……我不由感叹孔老夫子的基因真强大……

这或许是因为孔老夫子不仅人长得难看,而且说过“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二千年后就被一个青年女子,领人挖了坟……

那一阵历史的已经呼啸逝去了。我们庆幸的卢舍拉大佛和龙门石窟群,依然静静地看着伊河的河水……

另一个疑惑,这龙门山断裂的岩面是石灰岩,卢舍拉大佛雕像一千多年的日晒雨淋,为什么体肤仍如玉一样的光洁?

过桥到东岸上,走进山坡上一个前方堵塞的小山谷,那里两侧有一些零星的佛窟。

进入山凹的右侧人行道上,路右边山坡是一片数百平方米的倾斜约四五十度斜面光洁的岩石面。这些岩石曾是水面下方泥层不断的沉积,最终变成岩石层,再加入地壳变形……

这些石头中最终蹦出来了人类这个生灵,他的个体,却很难接受自己会再变成石头的结果和命运……

走到山凹尽头人行道桥,回首龙门山,山谷中绿色的植物填平了山凹谷底;对面西方龙门山右侧凹进去的空穴中,就是著名的奉贤寺的卢金那佛像群,这里能看到他们极淡的身影。那片山峦上一半是黑绿色的,下一半是裸表面的灰岩和洞窟。

现在是下午4:37,太阳在我的左前上方,天空灰白发亮。山风吹得真爽……

这片山凹佛窟很少几个,多是半成品,甚至还有一个仅打出门户的。中国地理频道说,香山上不合适打太多的洞窟,斜岩层向里向东凿窟很易崩溃,而在龙门山一侧斜岩层,向里向西凿洞就不易崩落,因为这两山是同一斜角同一岩层……

站在伊河的东岸,看龙门石窟所在的夕阳西下之中的龙门山,比下午站在龙门山上有更多的感动……

这里山路边有了绿色,也有人气。

佛将随人类存在的历史永生,佛提出一个人生的定理,世界本来存在的定理,是一个人认识世界上自己必然的归宿的思维方式。

伊河在龙门山的南端,有成片的金色的反光,点点碎碎、粼粼荡荡在闪烁,令人心旷神怡,情思平淡……太阳在龙门山肩头落下地面的上空,与伊河桥边两片天然的金色反光的河面相映,让你有一种天人合一的平静,体会到世界无始无终永恒的大美……

不知道是这里的山水风光,让游客自然感受到大自然永恒的美丽和力量,还是因为佛教的各种神像启发了我们的佛性……

从小峡谷中走出来,回到伊河边的山道上一个高点,看西面的龙门山。龙门山平扁馒头形的全景呈现在眼前,一座孤山,我估计高与长比例一比八或一比十;左下方准三角形灰土色岩石上,布满了蜂巢式小洞,布满了异国风情、异国漂来的思想化身的佛像……

山体中心偏左一点凹进去一尊卢舍那大佛,他低垂的眼光似乎看着伊水河……或许他什么都没有看,他仍在自己的沉思中,沉思默想了一千五百年……

我现在看不清他的面部表情,但我知道他形象,也无需再清晰看到他,如同他无需看到伊河河水……我仿佛觉得对面西方整个山体都是他的大脑,一台有史以来人类最大的超级电脑,依然在运转,整个山体外表是他的脑壳……山体泥土色,接近真实的产生我们的泥土和我们最终消失在其中的泥土……这里佛像更接近我们人类……

想当初皇族人员可能乘船来此,北魏、唐朝……他们身躯早已变成尘土,只有一些虚妄的影子,留在历史文献中……现在,只有他们营造的雕塑,正与我们这些后代在进行最直接的交流……

我在这山边长时间伫立着,现在是下午5:17。

太阳现在龙门山山顶两三丈高处,他在黄白色有点糊的天空中,不紧不慢的向下慢行,我自己生命行程也是同这正在下落的太阳一样……或许我并没什么智慧,我只是再次意识到了佛的存在和佛曾揭示出的人生的真理的存在……

我站在古代礼佛观景台上,河边太阳正在龙门山山顶和树枝上,在卢金那大佛的头顶上方……太阳每天都从这里落到山后的地面下,佛却将自己一直留在人间……

从山边走到伊河的河边。河面上有点白朦胧的雾气。

我沿伊河河岸向北行走……

太阳再从龙门山山顶一个凹处露出金色的面孔。

我心中突然觉得有些空,佛教思想再好,毕竟是灰色的;相对那些陷入永恒沉思中的佛像,龙门石窟各佛窟门口的那些无赖式的力士,才是最有生命活力的一群智者。我们更应像这些泼皮式力士一样,无所谓生与死,生机勃勃地活在现在,活在当下,明日愁来明日当……






吴砺


2018.5.14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