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4|回复: 0

[散文] 洛阳行(八)

[复制链接]

6199

主题

1517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486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8-5-28 11: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洛阳行(八)


                           (四)


走到香山北端香山寺。再次拾级而上,来到大雄宝殿旁边。这里红色的祈愿牌,系满大雄宝殿前面的杆拦,形成强烈喜庆的视觉效果和浓烈的人间气息。这是对人生最真挚和强烈留恋,而大雄宝殿中的佛像,则是要我们平静地接受我们无法逃避的生命最后的湮灭的命运……阴阳两个世界,在地球这小片空间中,同时呈现在游客面前……

走到观景平台和长廊上,龙门山北端的风光又呈现出另一种气象。

现任是傍晚6:15,太阳桔红色,离龙门山顶一丈高。整个龙门山有了一层白朦朦淡淡的雾气弥漫,它完整的落在伊河的西岸,山峦上部黑绿色,下方分两部的灰色岩面,可以看出卢舍那大佛的洞窟群与宾阳三窟之间,部分为绿色的植物分开;河水呈浅绿色,龙门山北端和伊河北端平原地区视野开阔,消融在傍晚糊糊的光线中……

这真是洛阳市登高望远的最佳位置啊……

今天游览的最后一站是白园。以白居易墓地为主题的香山北端公园。

天色已晚,己无法在公园中慢慢地徘徊,连碑亭中字已无法看清了。匆匆地走到白居易山顶上的墓地,没想到他在日本和韩国还有现代的粉丝在此立碑表达崇敬之意。

墓地四周绿地环绕,小鸟正在夜色中起劲地啁啾鸣叫。

白居易晚年寂寞,他肯定没想到去世一千多年之后,他在人世间融入大自然的地方,竟还有这么多的后来者,来此追思早己消失得无影无踪的他……

一个人的生命竟还可以如此精彩。然而,我觉得白居易作为诗人一生最浪漫的事情,莫过于去世前,要求朋友们将同一坛老酒和他一道埋人地下……

据说白居易现存二千八百首诗中,有八百多首中含有“酒”字。一个是成年人理性的世界,一个是写诗时的“童言无忌”的童言世界——酒无疑是连接诗人的这两个天与地世界的桥梁与天梯……

白居易,苏东坡,屈原这三位诗人,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百姓中人气最旺的诗人。

6:53,走出白园。伊河边高大的樟树,发出阵阵的喧哗声,仿佛也在提醒它们的存在……可是即使像白居易那样被后人牢牢记在,对于完全不存在了唐朝哪个白居易,真的有意义吗?

只有佛教的“空”啊和人类可笑的对死后世界的虚妄的身后名的奢望啊……

返回市区的公交车上,龙门石窟遗址的雕塑群给我的印象似乎只有两个了,卢舍那大佛像和各洞穴门口力士浮雕像……

一千多年前的石头被人类赋予了人类的外型,雕刻的人和立意要做这些雕像的人早已化为了的灰土,但却将自己的想法注入了这些石头雕像,并长存至今……

然而,龙门石窟所依托的龙门山,却给了我无法忘怀的印象:我从未见过如此有灵性、秀美,同时既富丽堂皇又平易近人的平原上突然冒出地表的一座孤山……他让佛陀这样温和的圣人和先哲形象留在了这里……

今天黄昏中的龙门山是温柔富贵乡中性情温柔的巨人,他如巨大神龟静静地伏在这片平原大地上一条河流的岸边,他把唐宋时期这个中原大地上富贵和温和,通过暮色中他的身躯,让我这个千年后的后代感知了……

在浙江的杭州西湖风景区,在龙井村,我感受到了杭州山的温柔和秀美;在洛阳的龙门山,我感受的不仅洧西湖山峦同样的温柔秀美,还有中原大地敦厚和博大——我感受到了中国最有灵性、代表中华民族温和文化和温和性格的山……

今天薄暮时分中,对面龙门山我第一次感到了中华文明的存在和其历史的存在……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中最厚道的部分通过他身躯上的石窟艺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这是我今天下午感受到的最不可思议也是如此自然而然的现象……


                        (五)


晚上回到旅馆,我在维普文献网站中,查到了龙门石窟在“文革”中的历险故事。有论文中说:“1966826日,洛阳八中部分学生以破“四归”为名,欲砸毁龙门石窟。为了保护石窟的安全,洛阳农村学院师生进行了艰苦细致的工作,使这历史文化遗产避免了被毁的命运。” (马霆等写的《洛阳农机学院师生保护龙门石窟纪实》(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9卷,第1期,20013月))

这篇文章说,1966826日,洛阳市八中的部分学生准备砸龙门石窟塑像。当时洛阳市领导吕英,在政府部门已经指挥不灵、全面瘫痪状态下,表现出了高超的策略,决定“以红制红”。在上午八点,他电话请求洛阳农机学院师生,前往龙门石窟和白马寺保护文物。学校向师生通过广播传达了这一请求,学校师生急忙乘数辆卡车分两路前往龙门和白马寺。

上午10点,到龙口石窟的学生发现石窟已危在旦夕,很多雕塑上已被洛阳八中的学生用粉笔写了“砸”,这些学生已经回学校拿砸石窟的工具。洛阳农机学院师生经过磋商,决定留下部分学生坚守在石窟,其余师生紧急赶赴位于关林的洛阳八中。到达八中后,师生分成了数十个小组,分别与中学生座谈。座谈持续了三四个小时,大学生们说服了中学生,洛阳八中的学生决定不去破坏龙门石窟。

另一路到白马寺的师生发现去迟了,白马寺已经被当地村民毁损。大家立即赶去龙门石窟增援。洛阳农机学院的师生坚持轮流昼夜看守,持续了一周多时间,直到“破四旧”的风潮平息。

看到这里,我不由想,若我是一名出色的小说家或是电影导演,我一定要把这个故事写成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或改编成奥斯卡最佳影片。

这个史实本身就是一个伟大史诗般的故事,这或许只会发生在中华文明的发源地,百姓有潜在的古老的文化意识的千年故都的洛阳市……

这个故事在人类文明史上,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短暂的瞬间,但一定是龙门石窟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瞬间……

这是一个奇迹,无论是洛阳农机学院的大学师生,还是洛阳八中的师生,都是这个故事中最后的英雄人物。尤其那些中学生最终选择放弃,同那些大学师生一样是这个故事中的英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更不易做到的啊……

这是数百人或上千普通的中国人,拯救千年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佛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倒过来叙述的:不是佛了救众生,而是众生救了佛……

现实的世界中,佛像从来救不了人类性命,总是有佛像需要人类去拯救……

现在想来,白居易真会选墓地:他的名字与佛同在,真正会永留人间……


我在网上弄清了另一件事,卢舍那大佛刚好选择了一个完整的没有裂纹的岩体做雕刻的,真不知当年那些石匠在这到处都是层岩的石山中,怎么能刚好碰到这样一柱十几米高的完美的整块岩体用作雕像?

我在维普网上还看了一点专家写的关于龙门石窟的论文,并作了一点摘录:

“龙门的北魏造像和云冈石窟一脉相承,其造像特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亚、南亚、波斯和希腊艺术的影响,但较之以云冈石窟已经明显弱化。龙门石窟的北魏洞窟形制,前段主要是继承云冈石窟中昙曜五窟的马蹄形平面、穹隆顶的草庐形式,如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火烧洞等。后段则是一种方形平面,穹隆顶(雕出大莲花)、后壁凿高坛,坛上置主像,在左右壁开凿大龛的形式,如普泰洞、魏字洞、皇甫公窟等。后一种似乎已成为龙门石窟北魏末期的独特形制。龙门石窟的北魏造像,已经是一种融和外来与传统的艺术,并创造出了新的民族雕刻艺术形式。”

“唐代的佛教造像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有很大的不同,它巳不再是那种超凡脱俗和不可言说了,而是代之以更多的人情味与亲切感。佛陀形象已变得更加慈祥和蔼,关心人世间的疾苦,再加上阿难的朴实温顺,天真无邪;迦叶的老成持重,沉着认真;菩萨的文静贤淑,秀丽多姿;以及天王的威武强壮与力士的凶猛暴烈。这些设置均各行其职,井然有序,它是佛教从教义到机构设置,日益同政治势力与儒家思想相融合,从而进一步中国化的外在表现。唐代的佛教艺术,其宏大的规模与气魄,都是空前绝后的。”

“龙门石窟唐代造像,是以健康丰满的姿态出现的。那种面相丰腴、形貌秀丽、含睇若笑、温雅敦厚、富于人情昧,身躯比例适度、体态健美颀长而丰满的作风,是与当时的时代风尚密切关联的。这个时期的造像精品众多,尤以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奉先寺为代表,主佛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通高17.14 米,头高4 米,耳朵长达1.9 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详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前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整体面貌已倾向中国式。

在龙门唐代石窟中,佛、罗汉、菩萨、诸天、力士等,都是美丽和健康的化身。这些从现实世界中选取的美与健康的典型,反映在出世间的雕刻作品上,使人们能透过艺术的感染力,去赞赏信服佛陀的伟大。龙门唐代菩萨形象也开始世俗化和女性化,它们丰腴健美,意态温婉,头束唐人流行的高发髻,佩戴宫嫔喜欢的钏镯饰,身穿薄纱透体的罗裙和锦帔,“慈眼视物,无可畏之色”,给人一种亲切感。唐代造像已普遍采用世俗生活中的人物作为蓝本。它们多是以唐代贵族妇女,特别是家伎等女艺术家为模特儿而雕刻成的,菩萨像的女性化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因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种将佛国世界世俗化的表现手法,是为当时朝野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因而也就具备了较强的生命力。它不但有利于使佛法深入人心,也可以起到教化众生之作用。如果魏晋时期的佛像造型给人们更多的是抽象世界的美感,而唐代造像让人更多感受到的是鲜活亲切的生命力的蓬勃,同时也完成了来自异域的佛教艺术的世俗化与本土化。”(白洁:“从龙门石窟看佛教造像的世俗化本土化”)





吴砺


2018.5.14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