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0|回复: 0

[散文] 《看》(上)

[复制链接]

6196

主题

1515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480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8-6-22 09: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上)


    翻阅《看》(英)伯格著:刘惠媛译,-3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 书名原文:About looking

    这次端午节,我乘高铁去了一次上海。上海市对我来说,最大的吸引力就是福州路上的书店。每次到上海,我都住在福州路靠外滩一端的一个老而不起眼的小旅馆中,福州路上剩下的几家实体书店,尤其用重量称重的折扣书店,对我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尽管我从这里的买的书,并没有读完几本,但如同一个守财奴抱着钱罐子就是有幸福感,尽管他那些金币绝大部分并没有被应用……

    这次在动车上,我带上了这本约翰·伯格写的《看》。看了一会儿,我就看不进去。这本书有大段理论性的叙述,我最怕就是读这样的内容。

    我忽然有一个想法:看看这动车上有几个人在阅读传统的纸质书,于是在两个动车串起来的前段八节车厢从头走到尾(你知道,另一半在行进途中不可能走过去,毕竟不是电影中的007),我发现共有八个人读书:一个是三岁孩子在翻大本的带图的儿童读物,一个女孩小桌上有一本公司指定读的书,一个中年人在读一本故事集,一个中年人在读大本装的《三国演义》,一个姑娘在读大开本的《红楼梦》,一个男青年在读科技预测未来的书,还一个人读的书名我不记得了,最后一名当然是我自己……平均一个车厢有一个人在读书或书桌上有书……

    这是我十多年来看到动车高铁中旅客读纸质书籍最多的一次。绝大多数时间,我是连走几节车厢,一个捧着纸质书的旅客都看不到。

这是网络时代“看”或“读”的方式彻底的改变。车厢中人人都是在看手机,显然现在人们阅读文字量绝对比十几年前大得多了,只是看手机上的网络文字而已。

只是传统的纸质书籍、杂志、报纸,几乎从日常阅读中彻底退出了。

    这次,我福州路上一家有阅读椅桌的书店中坐了两个小时,发现坐在里面的十个读者中,竟有八个读者是在看手机,只有两人在翻书架上的书。

    我并不是想说大家都不读书了,因为我没有大家在手机阅读内容的统计数据,我不知道看手机的大众中,有多少比例的人用多少比例看手机的时间看与纸质书籍相同内容的书籍的电子版……

    这是与我看的这书题目相关的主题。只是我仍担心现实中看手机大众可能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读较浅的网络文字作品的“浅阅读”,很少有人在读纸质书籍的电子版的所谓“深阅读”。

    这本的英文名字是《About Looking》,中文版译名为“看”,这让我不自觉的想到《可兰经》的直译名为“听”……

    这本书第一部分是“为何凝视动物”,36页文字评论我们人类与动物之间关系,这是我过去从未见过的文字和视野,尤其是第一次向我揭示了近现代动物在人类社会的地位、角色的巨大变化。这是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这部书的第二部分讨论摄影对我们现代人的意义及三位摄影家及其作品,这亦是我过去没有深思过的问题。

    这本书第三部评论了十几位西方画家及其作品。

这一部份的有些章节是纯艺术意义上对画家作品深层思考讨论,对我来说,很有点枯燥,甚至看不下去……我本身对西方的绘画本来就外行,只是看热闹。

总的来说,西方国家文艺复兴以来的绘画作品,尤其是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的西方绘画艺术作品,很少有让人感觉轻松,尤其近现代绘画,多抽象的让我感到很压抑和痛苦……

    我每次到福州路外文书店四楼,那里有数百本进口的厚厚大部头的外国人绘画作品专集,看到那些重色彩搭配画册封面,总让我想到电视节目推土机在大型垃圾场推出的五颜六色的无规律的塑料薄膜、包装材料、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画面……

    我并不是想作为一个外行,去嘲笑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不过,历史上这些艺术家本人,几乎都是半疯半癫的人,都是极度自我中心的人,这些画作也多是在半疯半清醒时的涂鸦作品……多是在揭示人间精神世界和内心深处的痛苦,真是很少让人感到心情愉悦——相对而言,中国传统山水画,目的就是为了使看画人心平气和……似乎是绘画艺术的另一个极端……

    只是中国历史上让人真正走出画面中的山水之间的名作,留下来的也并不多……现在中国那些中国画作品,似乎大多数也是在乱涂乱画……

    这一段时间我也偶尔看一下“书画频道”中名画家教画中国画和书法,看着那些画家用毛笔疯疯癫癫的在白纸上一通乱涂,总让我想起电影中的农村跳大神的巫师,神情恍惚,口中念念有词,绕着病人乱转,鬼画桃符……似乎一样的可笑,一样的不可思议……

人类绘画艺艺术家们,真是人类成员中的一支小小的奇异人种……

    动物中有一种小鸟雄鸟会在地面自己筑的巢前,用花或彩色的玻璃碎片等亮色彩搭配图案,以吸引异性,不知这是不是非人类的动物,亦有作画的天性?

    这本书中间部分有纯艺术评论,绕来绕去让我觉得心累,头昏脑胀……不过,将书放了两天,重新开始读后面的部分,似乎我又慢慢的读进去了,读出了一些味道……

    这本书评论十多位画家,文字并不长,像是从每个大画家大油桶中,弄了一小舀油出来,作家做了一小蝶菜,让大家和他在一起尝一小口……

     粗粗的读完了这本书,我才回过味来,觉得这真是本好书,很难想象当代的中国有那位读书人,写出过如此精彩的评论文章集,有如此独特的视觉……

    我这一段时间断断续续看了一些近现代西方国家作家的作品中译本,最深的体会是,若说中国在科技科研素质上与西方国家或许相差五六十年(美国人六七十年前就登上了月球,中国人至少现在还没有登上月球;美国人在一九四五年,一个月造一艘航空母舰,二战结束时,有五十四艘航空母舰,中国现在还有需四五年才造一艘航空母舰),那么在传统文化思想、散文等文学艺术领域整体写作水平上,或许相差至少一百年啊……

    就是这本不算名著的西方作家的作品,我们似乎也没有人写出同样有趣的书与之相比啊……

    我又旧病复发了,看了一本打动了自己的书,就开始笑话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美食家吃了一碟好菜,就开始笑话天下没有吃过这碟菜的众人……

    只是我自己从来就不是一个做学问人,只是一个浮燥的人,从来不是高级餐馆中的常客,只是美食一条街上,用竹签随机选取一个食品尝一下,随口说好的俗人……

    书中菲页是这样介绍作者的。

   “约翰‧伯格,英国艺术评论家、小说家、画家和诗人,1926 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44 年至1946 年在英国军队服役。退役后入切尔西艺术学院和伦敦中央艺术学院学习。1940 年代后期,伯格以画家身份开始其个人生涯,于伦敦多个画廊举办展览。1948 年至1955 年,他以教授绘画为业,并为伦敦著名杂志《新政治家》撰稿,迅速成为英国颇具争议性的艺术批评家。

  1972 年,他的电视系列片《观看之道》在 BBC播出,同时出版配套的图文册,遂成艺术批评的经典之作。小说《G》为他赢得了布克奖及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2008 年,伯格凭借小说From A to X再次获得布克奖提名,”

读一本新书,总会有新见解刺激我已麻木的神经。同写游记一样,我会记下这次书上旅程中浮光掠影的印象……


吴砺


2018.6.20



附《看》摘录:

“到底动物和人类相似和相异的奥秘在哪里?这些奥秘的存在,在人与动物的眼神遭遇时被辨识出来。

就某方面而言,研究从自然到文明的发展过程的人类学,或许可以提供给我们答案。但是有另一个较广为人知的答案,那就是,所有的奥秘来自:动物是介于人类和人类起源之间的一个中介( intercession)。达尔文(Charles Darwin)的进化论,虽然深深地打上了欧洲 19世纪的烙印,却属于一种和人类一样古老的传统。而动物所扮演的介于人类和人类起源之间的角色,实在是它们既像又不像人类之故。

动物来自视域的另一端。它们属于那里也属于这里。同样,它们会灭亡,却又是永生的。动物的血和人的血一样在流着,可是它们的种类却是不死的:每头狮子都是“狮子”,每头牛都是“牛”。这或许是最早的存在二元论,并反映在我们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它们被驯服同时被崇拜,被豢养同时被祭献。P007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类具有以符号来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和语言进化是不可分的,因为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字眼不只是单纯的信号,而且是字眼以外其他东西的符指( signifiers)。然而,最早的符号却是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异也就起源于两者和符号之间的关系。P010

人为了要超越动物以及他内心里的机械模式而必须做的,以及他那独特的精神性所导致的,通常是苦恼。所以比较起来,即令有机械的模式,动物在人眼里似乎仍带有一分天真无邪。动物的经验与秘密已被扫荡一空,而这种新发明的“天真无邪”开始在人类心里引发一种怀念。史无前例地,动物被置放于遥远的过去,布丰在写到海狸时这么说:

人类愈是提升自己以超拔于自然状态,动物的地位愈往下掉落;被驯服且变成奴隶,或被当作叛徒而被迫四处逃窜,它们的社会已消失,它们的勤奋工作变得毫无生产力,它们尝试性的手艺也消失了:每一品种不再有共同特质,只保有独特的能力:这些能力一部分来自模仿、受教育。另一部分则形成于恐惧以及求生存的必要性。所以,这些无灵魂的奴隶,这些毫无力量的遗物,能对前途有何瞻望与计划呢?

唯有在那些几世纪以来都遥远荒废、不为人知的地方,才存留着某些动物惊人的技术。在那些地方,每一种动物都自由发挥它天赋的能力,并且在延续的族群中将这些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海狸也许是今天这种动物唯一幸存的品种,是动物智力所剩的最后一座纪念碑……

虽然这种对动物的怀念是18世纪的产物,然而在动物被边缘化之前,无数生产性的发明仍是必需的:铁路、电、传送带、罐头工业、汽车与化学肥料。

20世纪里,内燃机取代了路上和工厂内的驮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城市,改变了周遭乡村的面貌,耕田的动物,无论是野生还是豢养的,愈来愈稀少。某些种类(例如野牛、老虎、驯鹿等)由于商业剥削的缘故已几乎绝种。而所剩余下来的野生动物则渐渐被安置于国家公园与游乐场。

最后,笛卡儿所提出的模式也被超越了。在工业革命最初的几个阶段,动物被充作机器来使用。小孩子也是(工厂的童工)。而稍晚,在所谓的后工业社会中,动物则被当作原料。食用类动物的生产方式,恰和普通人工产品一样。

目前正在北卡罗来纳州培育的一种大型植物,将来栽培种植15万英亩地,只需雇用1000人,亦即每15英亩一人。

播种、施肥和收割的工作将由机器,包括飞机来做。植物将被用来饲养5万头牛与猪……这些动物不会接触到土地。它们会在专门为它们设计的小屋之内被繁殖、哺乳和养大。

(摘录自苏珊·乔洽[Susan GeorgeJ的《另一半是如何死的》[Howthe Other Half Diesl]

动物地位之低落——这其中当然有理论上与经济上的历史根据——其过程,大致和人被迫成为孤立的生产与消费单位的过程相同。事实上,在这一期间内,对待动物的方法通常预示了对待人类的方法。对动物工作能力所采取的机械式观点后来被应用在工人身上。泰勒(FwTaylor)所发展的时间一动作研究以及工业“科学化”管理的“泰勒主义”,主张工作必须简化到“愚蠢”与“迟钝”的地步,把“工人的心智当成牛一般的状态”。晚近,所有现代社会的技术几乎全部都是以动物实验来设定的。即使是我们所谓的“智力测验”方法也是由此设计而来。事实上直到今天,像斯金纳(BF Skinner)这些研究人类行为的学者,仍将人类概念局限在他们用动物所做的人工测验中得到的结论里头。

难道就没有可使动物不消失,反而能够继续繁殖的方法?在世界上最富裕国家的大城市里,我们从未见过像今日这么多的人家养宠物。据估计,在美国至少有4000万只狗、4000万只猫、1500万只笼中饲养的鸟,还有1000万只其他宠物。

在过去,各阶层家庭出于实用的目的,都会养家畜——诸如看门狗、猎狗、抓老鼠的猫,等等。不管实用与否而养动物的习俗,更确切点说,饲养宠物(这个名词在16世纪是指亲手养出来的绵羊)是一种现代的发明,而且就其今日散布的社会范围而言,此发明亦是独一无二的。这现象可说是一种普遍的却又是“个人式”的退缩,退缩到私人的小家庭单位中,这小家庭为来自外部世界的纪念品所装饰布置。而那外部的消费社会与之相比显得如此不同。

小家庭式的生活单位缺乏空间、土壤、其他动物、四季变化以及天然气温等。宠物不是被结扎就是无机会交配,运动的机会可能非常有限,而且吃的是人造食品,这就是为什么宠物养到后来就和它们的主人相像。它们是主人生活方式的产物。

同样重要的是一般的饲主对于宠物的看法。(简单地说,养小孩子是与养宠物有些不同。)宠物使得饲主的人格更加完整,使他无法在别处获得肯定的某些性格面可以发挥出来。宠物眼中的“他”和任何人眼中的“他”完全不同。更进一步,宠物亦会惯于如此回应,仿佛它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宠物可以提供给主人一面镜子,照见任何其他地方所无法反映的部分,但是由于人与宠物的关系中,双方的自主性都已经不存在(主人成为那个对其宠物而言:一无二的人,而宠物在生理需要方面也必须处处仰赖它的主人),他们的各自生命之间的平行性也已经被破坏了。

动物在文化上边缘化的过程当然是比它们实际的边缘化还要复杂。唯有想象中的动物不容易消失。传闻、梦境、游戏、故事、信仰和语言本身都在召唤着它们。想象中的动物,非但没有消失,倒被吸收进其他的范畴里,“动物”这个范畴随之失去了它的重要性。它们绝大部分是被吸纳进“家庭”和“景观”这两个领域。

那些被吸收进家庭内的想象动物还真有点像是宠物,可是,由于没有像宠物一样的生理需要或限制,它们可以完全被转变为人类的玩偶。波特( Beatrix Potter)的书与图画是一个早期的例子;而迪斯尼工业的动物产品是个较近、较极端的例子,在这些作品中,现实社会种种微不足道的行事,由于被放到动物世界中而被普及化了。唐老鸭和它侄儿之间的下面这段对话把这个现象充分地反映出来。

唐老鸭:哎呀!看看这天气,好得可以去钓鱼、划船、约会或野餐——只是,这些事中我啥都不能干!

侄儿:为什么,唐叔叔?有啥问题吗?

唐老鸭:养家糊口的问题!孩子们!和平常一样,我又没钱,而且还要几百年才是发薪日。

侄儿:叔叔,你可以去散散步——去赏鸟啊!

唐老鸭:(咕哝)我很有可能必须去!可是,首先我要等邮差,他可能会给我带来好消息!

侄儿:真好。好比说。金钱镇的哪个陌生的亲戚会寄支票来吗?

除了身体上的特征,这些动物已经被吸收为所谓沉默的大众了。

事实上,被转入景观范畴的动物已经以另一种方式消失了。在圣诞期间,书店的橱窗里有三分之一是动物图画。小猫头鹰或长颈鹿,被照相机固定在一个范围内,虽然对于镜头而言完全可见,观众却无缘亲临它们所在之处。所有的动物影像就像是透过水族箱所看见的鱼一样。这有技术上和意识形态上的两种原因:就技术上而言,用来捕捉画面的所有仪器——隐藏式摄影机、望远镜、闪光灯及遥控器等——都经过安排设计,以便拍出乎时“难得一见”的照片。这样的影像之所以存在,纯拜技术上的透视力所赐。



吴砺


2018.6.20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