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6|回复: 0

[散文] 《山中最后一季》(下)

[复制链接]

6197

主题

1516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483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8-8-8 10: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中最后一季》(下)




莱尼斯身高一百七十八厘米,金发白皮肤。在她眼中,这片高山拥有神奇的魔力,你只要独自待上两周,一切都会缓慢下来,而所有巡山员都有相同的经验o)蓝迪说这叫“减压”,是从忙碌扰攘的文明社会进入荒野的必经过程。只要走进荒野,感官就会平静下来,变得格外敏锐,犹如禅悟一般;就连不信邪的巡山员也都承认,只要独自在山里待久了,心境自然会空灵起来。蓝迪认为这种过程像是一种宗教,“一种在其他地方都找不到的神学体系”。这是蓝迪一九六六年在夏洛特湖湖巡山日志里的一句话,当时他极力想要解释“高山上的神奇经历………只有静默……被荒野包围、感受荒野的时候才能体验得到”。

一九七三年,蓝迪驻扎在麦克勒草原,这是他最钟爱的一片草原,他对于类似经验又有更多着墨。他形容自己的感觉:  “某种伟大没有边际的东西,将我吸纳进去、包围着我,我只能微微感觉到它,却无法理解它是什么。”

“说不定,”他沉思着,“只要留在这里够久,全神贯注去感觉,我就会知道。”p027

花朵是大地的笑容。——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哈玛崔亚》(Hamatreya)p033

戴纳最喜欢惠特曼的一句话:  “日日夜夜、分分秒秒,于我都是无法言喻的完美奇迹。”他对这片土地和生活充满赞美之情,也深深地影响着两个孩子,让他们对大自然怀抱敬畏,尤其喜欢沿着湍急的莫塞德河畔漫步。“积雪山脉孕育千万条河流,欢欣低语犹如诗人,”戴纳引用缪尔的词句,“但唯有莫塞德河能够如此吟唱。”

摩根森家的两兄弟从父亲身上学到一件事:大自然就是神的教堂。他们经常参加主日礼拜,然而戴纳宁可抛下教堂的座椅,到泥泞的山顶草原寻找“如梦似幻”的白色高山玉凤兰,并在日记里写下“玉凤兰,白穗植物的变种”。P039

哲学概论、美国哲学、批判思考和古典钢琴,蓝迪全都拿了A 等。这一年,他的心灵深受启迪,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其他“伟大思想家”的著作开始跻身他的书架。不过对他影响最深、观点和他最契合的还是孔子,例如“万物皆有其美,唯慧眼能识之”的想法。

蓝迪不但能看出微小事物的美,更被其中的细致深深吸引。他决定来年在高山待上一整个夏天,效法缪尔抛开一切,背包上肩,沿着内华达山脊随兴漫游,没有一丝匆忙,也没有半点阻碍。P047

在这里,  日常生活非常简单。在荒野漫游,感觉自然而真实,另一个世界反而犹如小说,与我所了解的真实完全无关。

——蓝迪,摩根森,夏洛特湖,一九六六年p055

蓝迪在山上过的是斯巴达式的清简生活,他在中雷依湖畔搭帐篷,用浪漫的笔触记录自己简朴的起居作息。这位二十三岁禼群索居的年轻人,从小沉浸在自然作家如爱默生18、李奥帕德19和梭罗等人的思想里,会写出这样的文章其实不难想象。“这里有一种低矮的植物,到处都是,叶子几乎垂直向上,几片叶子围成杯状,”某天下午大雨之后,蓝迪写道,“高度将近两厘米,犹如毯子蔓生在地上,远看很容易以为是草原。只要下雨,植物杯底就会聚积一大滴水,映着阳光就像一颗璀璨的钻石镶在绿色玫瑰中央……世上没有比这更晶莹剔透的钻石了。”p060

然而,勾动蓝迪心弦的不只是野花、青草和动物,还有花岗岩峰。无论清晨或傍晚,山峦散发如梦似幻的光芒,美得崇高、静谧、神秘,让蓝迪深深沉醉。秘密的步径隐匿在峭壁之间,不是为人所遗忘,就是从来不曾有人走过,不停呼唤着他。P062

结束海外游荡的蓝迪这年二十八岁,派驻到深山里的勒空特峡谷。每天早上醒来,他会仰望天空,通常还窝在睡袋里,目光越过美国黑松和白皮松( white-bark pine),飘向朗吉尔山(Mount Langile)的花岗岩峰。朗吉尔山是勒空特峡谷的天然屏障,总是最早享受阳光、最晚沉浸在西斜的夕照里。蓝迪仔细观察自然的韵律,七月第三周开始,他发现许多隐:h夜鸫都不叫了,虽然谷底这儿还听得见,但上到三千米之后就很少听到它们开口。

蓝迪的工作还是和以前一样,山野景致也依然如画,然而这地方的精神气氛因为他的东方之旅而改变了。勒空特不再只是有着树木蓊郁的峡、高耸的岩壁和潺潺哼唱的溪流,它更是巨大的冥想花园,与蓝迪眼中“太有秩序”的日式庭园不同,没有“刻意修剪和清除”的干净整齐。他在京都看过寺庙园丁将尘土扫到树木底下,“只要有叶子掉落,”他在日记里写道,“便立刻扫走烧掉。”

相较之下,蓝迪更喜欢“未经照料、不修边幅的山野自然”。内华达山脉毫无秩序的冰碛地形滋养了他的性灵,腐蚀的树干和满地松针遮蔽了少有人走的步道。这里没有园丁雕琢的人工景致,只有漫无目的之强风,将盘踞高山的松树吹成充满美感的姿态。P069

午后,浅蓝天空飘着几绺细长的卷云,残留些许刚才雷雨的余韵。夕阳的火红与金黄色泽很快就会沾染浮云,并洒上环抱盆地的群峰。日暮为山峦添上了耀眼的光芒,让群山得以在人世间扬名。P078

我到了一个年纪,开始愤世嫉俗,但只要造访国家公园,犬儒病就会不治而愈。远离我们称为“美国”的竞争贪婪,得到让人愉悦的歇息……这里才是真的美国、真的民主,反映出我们最好的一面,而不是差劲的一切。——华莱士·斯泰格纳,一九八三年p093

“我读了你的两篇作品,”斯泰格纳在信里写道,时间是一九七二年—六日,“两篇故事都很有文学性,纤细、真诚,我想你在写作时心里一定很有感觉……然而,我不认为它们适合出版……我接下来会说明理由,也许很坦白,让你不舒服。”

斯泰格纳先评论以勒空特峡谷为蓝本的《深山》,他说:

你一味描写自己的感觉和体悟,却无法感动读者。读者只会隐隐感觉你沉迷在缥缈的自然神秘主义里,完全无法感同身受,  因为你没有写出让他看得到、闻得到、听得到或摸得到的具体事物。你对景物的描写太空泛了…,没有前景、中景和背景,甚至连细节都没有,只有一般的形容。“温暖的朝阳照进峡谷,花栗鼠和赤栗鼠在内华达山脉的光滑岩壁上相互追逐,再穿越干草地。”…—你描写的太阳很普通,大自然很普通,小动物很普通,没有任何独特之处…—我要是在山上……应该也能明白你的感受。

整篇文章都是这样。你向读者展示的首先是个人感情。没有给出让人身临其境的具体地点、情景、动作、感觉,就想唤起读者的感情,这一切有任何意义吗?也许你受到缪尔的影响,他的确也采用了很多类似的十分普通的描写。但他之所以会这样写,是因为他在制造感慨方面很有天赋。他是大自然的苦行僧,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那样的……如果我是你,会弃缪尔而选梭罗或其他作家……我个人有一个几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法则,自然描写本身就非常难,比描写其他东西更容易显得平淡无趣…—你对大山和荒野的丰富感知在字里行间并未充分显现。如果说你想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展现给读者,但下笔时却让情感占了上风,通篇抒情,那就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

接下来,斯泰格纳批评了《戈兰庞格里小镇》,言辞一样严厉坦白。他在信末再次向蓝迪强调:

我认为你必须努力跳脱空泛的言辞,不要将头埋在仙境里,只是做些空泛的思考和感受,而是开始仔细观察你脚下的石头、蚂蚁、阳光和阴影。学会这么做,并且时时提醒自己,你的文字就会拥有你希望它们拥有的力量。

祝你好运,请代我向你家人致意。做客你家,是我在优胜美地最愉快的回忆。附带一提,昨天有法国朋友从巴黎来访,对我说法国已经全面禁止雪地摩托车。我们是什么人,怎么可以落后法国?国家公园现在对雪地摩托车有什么看法?出台什么政策没有?

斯泰格纳  敬上

蓝迪立刻回了信。

斯泰格纳先生,您好:

承蒙您坦诚赐教……我非常感谢。我一直希望得到中肯的批评,可惜遍寻不着,您的意见正是我需要的。我晓得自己不是文学天才,但对自己的文采还有点信心,只要有人指点,取得一点成就应该不难。谢谢您。

期盼未来还有机会寄上文章请您指教,不过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等待时机成熟……p098

一个月后,斯泰格纳回信了。

蓝迪,你好:

真高兴我的批评没有让你丧失写作的信心,而且你还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新的尝试。文学这一行其实是个很残酷的运动,你必须摸爬滚打,  不怕挂彩,不怕摔跤,才能坚持下去。P099

蓝迪想象自己若是记者会间什么问题,而他和茱蒂又会怎么回答:为什么洗澡会花掉一整天?因为要搭澡堂、融雪、热澡缸、每二十分钟加一欠柴薪,这表示需要融更多雪、捡更多树枝,但衣服可能会被蒸汽弄湿,就这样“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黄昏的草原为什么总是那么美?因为“凛冽的蓝天飘着几缕玫瑰色的轻烟和紫红的彩霞,山峰上一抹浅橘色的光芒,傍晚迷雾又浓又冷,从草原慢慢升起”。他们可以围坐在热松饼的平底锅前凝视大雪,就这样坐一个早上。他们在山里滑雪,滑了一里又一里,滑雪板踏在新雪上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身旁的寒冬世界欢欣喜悦,松树枞木覆着白雪,有些雄伟如巨人,树干、枝丫和松针都沾满白雪”。P125

我们将失踪者称为被害者,因为他们很多人的遭遇都不是出于自愿。——丹尼斯,凯利( Dennis Kelly)《失踪被害者山野搜救》p139

花荵是蓝天、浮云和山风的儿女。——戴纳,摩根森,《优胜美地的野花步道》p158

蓝迪一家回到山谷后不久收到一封信,是安塞尔·亚当斯的亲笔吊唁函。这封信后来发表在《优胜美地守望报》(Yosemite Sentinel)的“戴纳纪念专刊”上:

我和内人得知好友戴纳·摩根森辞世的消息,深感哀痛。无论他的至亲好友,或是因他而知山谷之美的访客,在他们眼中,戴纳都是优胜美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摄影师和解说员 来来去去,但少有人能像戴纳一样,与这里的人和自然景致有如此亲密的联系。在这个浮夸的年代,环游世界追寻伟大事物容易,留心身旁发生的微小奇迹很难。晨曦、花朵和许多不为人知的琐细事物,构成了世界的美丽所在。许多人或许一辈子都不曾发觉是戴纳带领他们睁开眼睛,看到这一切。他不但鼓励我们去看,更要用相机记录看到、感受到的事物。他的话语温柔又有说服力,为我们推开理解之窗,开启眼界。

认识他的人,分享他对自然无穷变化的兴趣的人,与他一样致力揭示自然之美、为了后代万世保护这一份美的人,戴纳·摩根森将永远活在他们心中。160

只要在内华达山脉攻顶过,都会知道曼托这号人物,因为主要山峰的登顶名册里几乎都有他的签名,其他次要山峰更是爬了不止一次。一九八八年,曼托三十八岁。内华达山脉共有二百四十七座山峰,这是他次挑战“完全攻顶”,隐士峰是他攀登的第一百九十九座山。意外发生之后,曼托形容自己当时被一块足以致命的花岗岩“逮个正着,只好被直升机送下山”,原本希望成为单人完全攻顶的第一人也因此梦碎了。

出事前,曼托于十天内连爬了十三座山。他走到离隐士峰顶几十米的地方,伸手去抓一块重约二百多公斤的巨砾,没想到反而被巨石压?。同行伙伴蒂纳·斯托( Tina Stough)在通讯刊物《山岳回声》(SierraEcho)里描述:  “曼托坠落了三十米,身体笔直地摔在地上,猛力坐至g尖锐的岩石上,右脚卡在两块岩石之间,砂石不停从上方落下。”

曼托右膝下方划开一个“大口子”,鲜血直流,一名伙伴帮他止血,另一名则连赶八千米路到麦克勒草原哨所寻求协助。虽然他全身有多处撕裂伤、淤青,甚至可能骨折,但他始终意识清醒,甚至还背诵工s.艾略特的诗作《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The Love Song of J.AlfredPrufrock)和电影《音乐奇才》(The Music Man)里的对话。“真是个硬汉。”斯托称赞。P178

另一件不断萦绕在我脑中的事情就有点不好受了。蓝迪生命的最后几年一直在和自己缠斗,我们俩当时处得不是很好,他的痛苦不免波及所有朋友。没有指导手册告诉我们,遇到这种情形该怎么办。身为朋友,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提供他可以接受的协助。

蓝迪最后的旅程结束在一道狭窄的山沟,在一处偏远的高山盆地。久远的小溪流经山沟,虽然总是仰望天际,却始终深藏在严寒的晨光中。峭壁上传来岩鹨质问似的叫声,远方则是隐士夜鸫缥缈的呼喊,一面注视着缓缓穿越峡谷的暗影。天黑了,潺潺的溪水流经岩石,水花飞溅直奔遥远的星辰,再落入静谧的高山湖泊,不停往下流、往下流,和国王河的轰隆声响合而为一,接着迅速汇入汹涌的急流,经过一千七百米高的悬崖和依傍在陡坡的沉睡树木,梦想温暖春日里有熊搔抓树干的时光。

最后,他悄悄流进中央山谷大平原,群星和深邃的夜空将他接。从第一滴融雪直到无边的寂静,欢愉的内华达高山之歌不曾停歇。蓝迪的声音也在歌里,只要我们安静倾听,永远都能听见。P330





吴砺


2018.8.6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