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70|回复: 0

[散文] 《现代画家Ⅰ》(二)

[复制链接]

7169

主题

1751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4472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9-4-30 11: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画家Ⅰ》(二)


这肯定是我的天才作家罗斯金先生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他那个时代既没有彩色的摄影,更无彩色的摄像机——反映大自然的色彩和随时间流逝的色彩变化,完全是不可能的,恐怕连想也没有想过的事……

若是这个十九世纪伟大的文学天才,突然来到我们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让他以十九世纪的经历,同时生活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十年,他重新开始写《现代画家》,他会怎么写?

    这样看来,我自己仍是生活在罗斯金的十九世纪,仍试图用文字记录大自然的美景——这是比西方国家油画更古老的传统和手艺……在当今的时代,还有意义吗……

     只是绘画艺术从来没有普及,只是人类的极少极少人的手艺,如今人类通过手机相机,所有人都有比最伟大的画家达芬奇更高的画人像的本领……

    说话是所有人类的都有的基本交流构通的方式,是否未来人类每个人都安有机器代替人类讲话,否则,创造美文永远都会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冲动?

    或许用语言表达大自然的美,在人类心中感动,似乎是永远无法达到完美的目标……但是,若是未来人类每个人都有比IBM下围棋机器人“阿尔法狗”更强大得多的机器人,它记得住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的伟大作家作品,它来帮助人类的每个人来选词造句,文学家还会存在吗?

    我的朋友在川藏线刚刚看到了“天葬”一幕,仍然走不出看的一幕带来的冲击:天葬师傅用两把大砍刀,将逝去生命的人类遗骸砍成块,旁边成群结队急不可耐的秃鹫冲入了天葬台上人群中……人这天地之间最伟大的生灵,最终还是回到最初的起点的结局……

     人类想要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达到永恒的梦想,是不是太可笑了……

     动物们似乎从来没有自己最终有一天会消失的意识,甚至完全没有自我的意识……幸运的是,人类绝大多数人,都是不相信自己最后的那一天真的会到来——最后一天,永远都还是别人的故事……几乎所有人都鲁迅笔下的阿Q,动物的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仍在护卫着我们的心灵,直到最后的一刻……

    该做什么的还是会去做什么,你想写出感动人类的文章,你一定还会去写的……



吴砺

2019.4.28

附《现代画家Ⅰ》摘录:

“……

不要指责我的

傲慢……

如果,我曾与自然同行,

且我脆弱的心能够承受,

把她奉献为真理每日的牺牲,

我现在能证明我所侍奉的

自然与真理了,她们的神性

因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冒犯,而迁怒

哲学家,因为,虽然人的灵 魂,

具有上千种才能,

和两万种兴趣,他们仍赞美

这样的灵魂,和超验的宇宙

而它们只不过是一面反射

她对自己才智的骄傲自恋的镜子。“

                                        ——华兹华斯P000

为像罗斯金的《现代画家》这样如此优秀的文学著作写序本身就是一件需要莫大胆识的事情,大概也是无法进行的。它需要笔者非常熟悉罗斯金本人的生活,因为在《现代画家》第一卷与最后一卷发表的十七年问,罗斯金阅人无数,博览群书,名言不断,环游世界,因此,除了罗斯金本人,没有人能够更了解他不断变化的个人经历以及情感。同时它也需要笔者对这部巨著有深入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大部分热诚的学生所渴望拥有的,他们必须在具备热情的同时不断地学习以及应用才能获得这种认识。如果一个读者没有被本书高贵的主旨、优美的语言以及对美的直觉所吸引,那么他是不可能走进《现代画家》的任何一个章节的。这部巨著可以说是十九世纪的《圣经》,书中美妙的福音,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宣扬了上帝杰作的完整与永恒的美,并检验了服从于这一原则的所有人类作品。这是一个作家能够赠与他的国人的最美好的福音。P’001

这篇文章不仅包括了《现代画家》的雏形,也蕴涵着罗斯金后来的文学风格。罗斯金说它是“《现代画家》的第一章”。接下来的一篇文章是对威尼斯的描述,这是罗斯金散文交响乐的前奏:“五颜六色的薄雾漂浮在遥远城市的上空,这种薄雾不是你想象中的轻飘精神,而是已亡的权贵从意大利古墓里呼出她的灵魂,这些薄雾围绕着她们深爱的地球,徘徊于模糊与无尽的光辉之中。顺着对未知光线的本能,她们移动并在苍白的恒星中混合,然后升人天堂无尽的光明之中,天堂那温柔、悲伤的蓝眼睛向下凝视着深深的海水,而静止、安静的透明海水正播撒着粼光,这束光从海水中蓝宝石般的静谧中散发出来,就好比浓浓的睡意中吸人了光明的梦想。这座光辉之城的尖顶把朦胧的光亮点缀到那些富有生命的薄雾中,就好像一座来自巨大祭坛的用苍白火焰筑成的金字塔;在梦想的光辉中,和曾经一样,那些来自大众的声音进入了视线——这些声音从城市的静寂中升起,就如同夏天的风穿过森林树叶的时候,在人群中聆听低语。”

画家的梦想会更加真实贴切地翻译成诗人的语言吗?透纳的作品对罗斯金幼小的心灵影响如此之强,以至于在他作品中最辉煌的文章里都会让人立刻回忆起透纳的一些绘画作品来。例如,上面这段摘录在读者脑海里唤起了一种珠光宝气、彩光四射的景象。透纳以及后来的罗斯金,都把水城威尼斯——罗斯金十六岁时就游览过的城市——看作是大海的新娘。P’002

正如罗斯金对画家透纳描述的那样:“即便他失败了或者犯了错误,他失败中的美也没有人能够与之相比,他错误中的尊严没有任何人有资格指责。”P’003

即使是在英国人可以拿透纳和约翰·康斯坦布尔自夸的时候,那些荷兰画派以及其中众多的优秀风景画家与他们种种的习俗,仍然被公认为当时绘画界的代表,比如克劳德·洛林就被认为是“风景画王子”。这是一个酝酿与生产的时期,尽管它的后代就像这块神奇的艺术土地上的精灵或者魔鬼。铁路开始将它的触角伸向这块大地,工厂开始向蔚蓝的天空喷出黑色的烟雾。此外,人口无情的增长给自然那美丽的绿色脸蛋涂抹上了肮脏的粘液。在上层社会里,庸俗与偏见占据着统治地位。P’004

这部书是适合于所有时代的书,它不是那种经过图书馆借书台后堆积在陈旧、过时的废书堆中的书。这本书就好像《圣经》,或者但丁的《神曲》一样,只要读者能够感受到书中蕴藏的内涵,即使他没有通读全书,也不需要感到惭愧。罗斯金本人能感受到书中的不平等和不连续,感受到书中的矛盾与冲突,但是他为这一切感到无比自豪。没有《现代画家》的最后一卷,罗斯金的创作绝不会完整。他迎来了多年的创作和斗争,这期间罗斯金用无所畏惧的热情大胆地质问周围世界存在的根基和残酷的发展趋势。“我不知道,”他在完成《现代画家》时哭着说,“我的英国到底期望什么,或者像现在这样,她到底还能坚持多久;她用右手扔掉人们的灵魂,用左手扔掉上帝的馈赠。”大约八年后,罗斯金在回顾这本书的前期作品时说:“这些我在年轻的时候说的充满激情的话语,一开始被分散开来,二十年后,我在牛津大学做课程讲座的时候,又把它们集中在一些格言中,教给我的学生,‘一切伟大的艺术都是赞美’,在这一格言中还找到了这些用加粗字体写的句子:‘从艺术在终极力量中成为不道德的那天起到现在,只有艺术是有道德的。没有工业的生活是罪恶的,没有艺术的工业是野蛮的。”’P’006

我们可以很轻易地说,无论艺术与道德的感情能够以多么美妙的方式表达出来,人类前进的步伐都不会被这种情感所阻碍。但是人类的这种进步不必行进在虚伪、失真与丑陋的方向上,不必朝着会产生魔鬼摩菲斯特的方向行进。我们即将跨人新世纪的门槛,但我们还看不到它的城墙。也许,让这些工业社会中的制造商和劳动者熟读《现代画家》,可以有效地传播希望、真实和纯洁的福音。现在这部书被时代的尊严赋予了神力。书中的章节就像各种各样的多姿多彩的边界,这些边界把生长在古老的、富丽堂皇的建筑物阴影下的,沐浴着夏日阳光的高贵植物分隔开来。成千上万的读者,应该像蜜蜂一样,带着愉悦的“嗡嗡”声,轻轻掠过一朵朵花儿,在狂喜中紧紧地附着抖动的花瓣,吮吸那些可以使冬日生活甜美、滋润的花蜜,并将花粉附着在身上。这些花粉,在自然规律的作用下,会不知不觉地在他们国人同伴的思想中孕育、生长、结果。即便是在今天,人们仍然没有足够地认识到英国到底亏欠了罗斯金多少。P’006

最后,我必须为这部作品的不完美深表歉意。我原本不希望马上出版,而是要经过数年的深思熟虑和不断校正。现在这部作品只有一部分是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觉得有这种校正的必要;但这部分作品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本质上都是完整的,并更特别地直指那些亟须救治的哭泣的恶魔。我是否能完整地实施我的意图将部分取决于目前卷册的精髓被读者接受的程度。如果它被交给一个令人厌恶的灵魂,或者出于追寻个人利益发展的话,那么我更多的努力也只是徒劳。相反,如果它真实的感受和意图能被理解,我便不会为了实现这样一个任务需要付出辛劳而退缩。这项任务虽然微弱,然而会有助于英国真正绘画事业的发展,重现那些现在被我们所忽略或诽谤的真正现代大师的荣耀。让逝者聆听到我们虔诚的恭维吧!让我们用苍白的喝彩,歌颂着那些既不需要赞美也不在乎世人感激之情的伟大名字吧!P’’003

令我害怕的是,在多数人心中藏有太多的恶意,使他们吝于给予别人可以带来极大乐趣的赞美,但当这些美言不再能被享受时,他们则给予慷慨的赞颂。他们并不嫉妒虚伪的善意,因为将无知觉的尸体作为嫉妒的目标并不是什么引以为荣的事情;但他们吝啬于追求能带来幸福的名誉,或是能带来财富的任何努力。他们热衷于吹捧优越高尚的人们以得到慷慨而谦卑的称赞,以此逃避对现存竞争者表达敬意而带来的更加痛苦的必然性。他们热衷于建立理想国似的标准,坚持一项暂时的工作对既成事物造成的不利,却回避这种工作的优越性对事情发展的好处。嫉妒的潜在力量同样在我们对谴责的接纳中作祟。人一般喜欢能伤人的批评而非赞美,一般更易容忍让人伤心、摧毁幸运的严苛,而非软绵绵发泄到坟墓上的指责。P’’’003

因此我们必须留意,不要误解了前人留下珍宝的真正用途,也不要将其作为一种完美的模型——它们在许多情况下只是一种引导。当我们指望从一幅画中找寻这幅作品对自然的解读时,它是无穷无尽的。但如果我们把这幅画当成是自然的替代品,那它最好被烧掉。当年轻的画家因为改革者夺走了古人赠与的每一份杰作和荣耀而胆怯地蜷缩发抖时,他也同时获得了一个自由自在的童年。也许他也同样意识到,那些要将历史的力量和知识传授给他的人们出卖了他,束缚了他所有前行的力量,使他的眼睛只能看到一条前人走出的路——先人的知识使他难以攀登极顶,固有的传统使他无法接近上帝。P’’’004

这便是植物学家对植物的了解和伟大的诗人或者画家对植物的认识之间的区别。前者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干燥标本集币去记录植物的种类,而后者则可能将它们作为承载自己的表达和情感的媒介。前者将植物分门别类然后粘贴名称标签就满足了,而后者仔细观察着植物颜色和外形的每一个特征,将它的特点都作为表达的每一种元素,捕捉优雅或活泼、僵硬或松弛的每一点细微变化。他记录着植物外观的孱弱或活力,平静或颤动,观察它的生活习性,考察它喜好厌恶的不同生存环境,以及在这些特殊环境中它的成长或消亡;他将这些与它生长环境有关的各种特征以及支持它生长的必要因素牢记心中并前后相连。从此以后,对他而言,这朵花儿便是一个生灵,叶片上谱写着历史,摇摆中吐露着情感。它在画家笔下的诞生,就不再仅仅只是一点颜色的点缀,不再是一个无意义的星光闪烁。这是一个从土地中升起的声音——心灵音乐的一曲新旋律——这是他的和谐作品中的必要一笔,成就了它的温柔和尊严,塑造了比真实更多的可爱之处。P’’’018

然而,的确存在着一种不同于风景画等级的组合,尽管它并不是它们的统一。自然总是自发地将各种表达永久地融合在一起。荒芜的石头从树木繁茂的海角倾斜滚落至平原上,不朽白雪的微弱柔光透过葡萄树的花冠倾泻下来。

因此,画家可以选择只画出某一类景色的独立特征,或是把一堆不同的元素集中起来,使之在各自的对比下更为生色。P020

或许在地球上没有什么会比夜色下的罗马旷野更让人难忘的了。请读者想象一下自己暂时从现实世界的声色中逃离出来,向这片荒凉的平原进发。泥土在他的脚下生长、消亡,而他从未这般轻手轻脚,就好像踩在了惨白、中空、腐烂了的积满灰尘的人骨的残骸上。①长长的交结着的草叶在晚风中轻轻地摇荡,它们的影子在废墟边上兴奋地摆动,只为了更接近白天的阳光。泥土浇铸的小丘在他的身边起伏,仿佛下面死寂的一片正在它们的睡梦中挣扎。四周分立散落着大块的黑色岩石,压住了起伏的小丘,四角方方的,是那些宏伟建筑物的残余。一片死寂的紫色薄雾将整片荒原拉长,遮住了庞大废墟幽灵般的残骸,上面的红光就好像被亵渎了的祭坛上奄奄一息的火堆。奧尔本山脉中的蓝桥在庄严、清澈、宁静的绿色天空的映衬下更显高大,用来观察乌云的望台在亚平宁山脉的海角旁矗立。高架渠的桥墩一个接着一个,从平原到山脉,融入夜色中,就好像无数阴郁的送葬人群从公墓走来。P’’’022

我能够以极大的热情迫使自己反对当代的英国历史绘画体系,同时又至死不渝地支持我自己所在的风景画派。但要批判那些现世的画家们的作品是件苦差,他们大多在与各种各样艰苦的生活环境,尤其是与一个民族错误的艺术品位作斗争,这样的民族只是把艺术当作难缠的婴儿或是迟钝的大地懒。P’’’026

§2  因此,一旦形成便固执不变。

然而,当这一过程发生时,并且当某作品进人人们的思想而被神化时,若想将它与其他新的,但是却同样优秀的作品作出公正的比较,简直就是不可能的。除非作比较的读者不仅受过教育、对优秀作品有鉴赏能力,而且能够摆脱那些会使人墨守成规的偏见的束缚。正如巴里所说,比起挖掘阿加西亚斯的优点,人们更容易重复广为人知的菲迪亚斯的性格特点。尤其在绘画这一领域,作出正确评价所必须依赖的技术与实际知识如此之多,以至于那些把自己作为评判对象,那些因此而无法发表意见但可以独立地作出正确评价的人,要想对两个不同时代的画家作出客观的对比,可能要经历几个世纪的时间。与此同时,父权制下的优秀给大众以及那些认为这种优秀应该作为向导和榜样的人带来了专制的——也许,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在以艺术为中心的欧洲,没有任何一个城市会像罗 马一样,在罗 马,绘画的前景是如此的无望,对绘画的追求是如此的没有尽头。因为,在所有罗马学生的心目中,他们前辈在绘画上的权威都是至高无上的,然而却没有任何 吸引力一在那里,不动脑子的模仿者学习的是拉斐尔,而不是学习拉斐尔所钻研的东西。P005

§5  作者对现代绘画作品的偏袒。

尽管我努力做到没有任何偏见,但是如果在这些原则的应用过程中,有时我忽略了原本不应该忽略的对现代绘画作品的感觉与喜爱,那么请读者给予谅解,就把它当作我对古代大师的敬意吧,即那些曾经响彻在我们耳边、被读者称赞的所有伟大和完美的话语。我并不是说这种敬意是不对的,也不是说我们不应该过多地专注于关于时间的重复话语。但我们不要忘记,如果荣誉是献给死者的话,那么感激只能献给生者。为了回想起那些永远失去的友谊,并感受到原始的爱和强烈的悲痛是多么的微弱,为了给没有跳动的心脏瞬间的欢乐,或在灵魂分离的情况下补偿无情的岁月,那些曾经站在坟墓边沿的人将来几乎不会让内心负上任何只会被偿还给无尽大地的罪恶感。然而人类是以个体的方式而不是以民族的方式接受教训的。他们一次又一次看见自己无上的高贵滑落到坟墓里,他们毫不皱眉地为墓碑罩上英雄的光辉,并把荣誉献给灰烬,而这一切他们却拒绝给予灵魂。在人类喧嚣与头晕目眩的忙碌生活中,让他们听从少数人的声音、观看少数人的灯塔不会让他们感到不满。而这些上帝发出和点亮的声音和灯塔是用来吸引和引导他们的,因为他们无法在沉默中意识到自己的甜美,无法在腐败中意识到自己的光辉。P007


吴砺

2019.4.28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