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游天姥(上)
——浙东行之二
二O一九年六月二十三日(星期日)
(一)
天不亮时候,早上四五点,外面下的雨很大,窗外的天井二楼小屋檐上雨点打在瓦上,很响,浠浠沥沥。久违的感觉,也很亲切。
天亮时,雨停了。我下楼到楠溪江边散步。小镇很平静,只有镇中穿过楠溪江旁边小马路公路桥下,十来米宽的溪道水泥坡面上的溪水白亮,发出跌落时喧哗的声音。
这里是乡村小镇的生活。此地楠溪江的两岸小山,和下游远山,都如雨后变有些黄的宽度二十多米溪水,都很温和,也很平淡和质朴,此时并无特别夺目迷人的风光。只是你会觉得现在是到乡下了,气息不同。
我倒喜欢旅行中这种平和的感觉。太美的风景,也是一种精神负担。旅行是一种差异的体验,可以短暂地摆脱现代城市生活日复一日重复,重新感受生命的存在。
这个二层楼的“新龙门客栈”,店名颇有创意,借用了武打小说改编的九十年代颇有名的电影名字。长条形的天井上方,是二楼楼顶的玻璃屋顶。自然光透过的天井式的早餐餐厅,令人感到放松和亲切。
7:45,我们离开狮子岩小镇。右边窗口再次出现那三个孤立在山顶上的悬崖组成的“芙蓉岩”,现在只看到其中的两个峰,它们总让我想起现代的扳螺丝的扳手的头,只是它竖立方向被压缩了。“芙蓉岩”,真是亏得古人想得出来这么诗意而文绉绉的名字——將干巴的山岩,同南方最水灵和最美的花联系了起来……你也别说,细看一下,这三个岩崖带钝角合在一起,还真是很像张开的荷花三片花瓣……
这就是千年前迁徙到这里中原世族文化,带给南方的诗意——将平凡的生活诗意化……
现在这一二十年,人类突然到来的旅游活动中的“手机文化”,取代了过去二千年中国人的“文学文化”——这两个名词都是我刚刚创新出来的,几乎使中国过去写文章写诗的传统差不多彻底瓦解了。现在几乎没有人像我这样旅游度假时,再用文字记录了。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大批的手机照片,也可以通过这些照片为个人未来留下足够的记忆,而且用照片拍摄现场,也是新新人类生活的抒情方式。这比文字抒情作为记忆更清晰和轻松愉快。
这是人类挡不住的潮流和趋势。
现在写游记,如同现在学书法一样,将来会变成稀罕的事情了。
未来高水平旅游游记,会在纪录片中解说词中呈现。
另外,人类总会一些文学天赋异禀的人,会自发的从事这种古老的技艺,因为他们会有一种抑制不住的用文字表达自己感受和才华的冲动,以证实自己的存在……
(二)
导游说,预计一个半小时到达神仙居景点。我开始用手机听网易云音乐下载的、我青年时代在大陆流行过的、法国吉他演奏家尼古拉斯·安吉利斯的48首音乐。
这是法国式浪漫风格的吉他演奏,与其他国家的明显区别在于,是真正的温柔的诗意栖居。过去我一直想重新找出这组音乐,没想到,现在网上可以轻易找到任何你听过的音乐作品……
在一片山区小平原地区行进,不时有河流穿过公路下方……
7:57,公路进入山区,山上有部分植被绿得艳丽,像是绿色的丝绒绣在山峦上……昨夜的雨水,洗得山上真是清翠欲滴……
“锦绣河山”这个词用到此刻,真是特别恰当。
带着青春记忆的吉他演奏音乐,从耳机不间断地在播放……
我不时地用餐巾纸擦窗玻璃上的雾气,今天的气温有些凉意……
前天晚上,我梦见了初恋的女孩,我们一道出发旅游;昨天晚上,我又梦到在山中遇到了一只传说中的古代的凤凰的幼鸟,将她带回故乡的家中……人间不可能的事情,竟在梦中实现了……
李白当年肯定是自己去不了天姥山,用文学托梦给天姥山。其实,我们后人无法判断是他真的梦见了天姥山,由此触发灵感,写出了他诗中最有想象力的作品……
或许,若李白真的去了天姥山,反而写不出这样的伟大的诗篇……李白去了几次黄山,写的十多首诗篇,反而平淡不出名……
或许谢灵运没有写过黄山,李白也失去了与前人较高低的动力——写出超过自己崇拜的前辈的诗作……
大巴车在山谷中,风擎电驰……有一片被放弃了的小梯田,已经被一层层茵茵绿草披覆……
手机音乐正播放我们这一代人曾颇为熟悉的吉他曲《爱的罗曼史》……
8:07,车窗上的雾气突然消失了,大概开车师傅开了空调。山上出现了白色的云雾;山脚山坡上,出现了成片的淡绿色的竹林……不时地有白色粗纱带般的溪水,披挂在全绿色的山坡上,这应是昨晚上的雨水余韵犹存……
这是诗意盎然,也是诗意浅淡的山间行……高架在绿色山坡上的悬空高架高速公路,几乎完全防止了对自然界山坡植被的破坏,尤其防止了在坡面开挖路面施工的破坏……
穿越一段很长很长的公路隧道……
“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当年只有在三峡中乘小船顺流而下时,才能享受到这种速度的快感;“轻舟已过万重山”,如今我们变成了“轻车已过万重山”……
只有旅游途中,在万山之中漫游,我们才有李白一样的兴奋……
这条隧道,车行己经超过了一刻钟,即使车速为六十公里,也是十五公里以上长啊……多么不可思议的人类文明力量啊……
我突然觉得,我们东方人应当对西方文明带来的现代化进程和技术有感激之情啊……否则,我们仍只能在落后的乡下念一千多年前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而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前往真实的天姥山去旅游啊……
当然这是一个会引起两极情绪、会产生争议的议题。我看过BBC制作的六集关于印度历史的科教记录片中,印度知识分子对英国带来的西方文明,就是两种对立的情绪。
至少西方文明,带给的东方人医疗上脱胎换骨的进步——过去即使皇帝康熙和乾隆的子女,也只有一半能活到成年;我们父辈,十几个兄弟姐妹,在安徽农村当年,多是只有二三个能长到成年。
8:21,隧道中出现中空一个“天坑”式山中的间隙,再次进入隧道。人类的技术上的进步,真的让我感到惊讶……
8:23,不断出隧道、进隧道,只是隧道越来越短了。
再出隧道,山坡变成了开放式的,有梯田,有居民区了……过去人类要走刚才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会要有多少天,尤其是负重前行时?
只是四十年,中国就变化这么大……我们的上一代人已逝去了大部分,我们这一代人也已开始老了……
泪水突然湿润了我的双眼……我开始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多愁伤感的人了……
过去人类在这样一片山中,生存空间是打猎,与野兽斗智斗勇……
8:32,左边出现平原,右边还有山,大巴车转圈后,垂直刚才的行进方向,朝正西前进……到了神仙居度假区了。
(三)
怎样写浙江的山呢?除了杭州的山,黄山地区的山,应当和这地区的山最相近……
不多会旅行车就在公园人工森林包围不大的北入口的停车场停下了。鹅卵石铺就的地面,全是湿漉漉的,天气已经放晴。
停车场一侧的数百米远处的两柱巨人般的孤峰,从雾气弥漫的云气中,隐约露出了部分巨钟般的身影。
我己经很熟悉这样类似桂林的悬空在雨雾中的孤峰山体。
进入公园内,就听到左边的溪流,传来连续的淙淙流水声,只见不大的清清的溪水,在黄沙石溪道上,在不太亮的树林透过来的阳光中,匆匆前行, 走出公园。
导游说,园区的森林覆盖率达79.8%。小路落在高高瘦瘦的柏树林中,一种强烈的人工森林环境,而且这柏枝树不是很神气。这树种,选择的不是太好。
我觉得这些雄峙平地的孤崖孤峰,和武夷山的丹霞地貌景观相似,但公园网上科普知识专栏说,神仙居是流纹质火山岩地貌,我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地质名词。我心中有怀疑,火山岩能形成如此平坦的积累层状结构吗?只是我并不是地质专家。
左转过一个跨溪小石桥。有介绍牌介绍,路边山崖上有一个让女士的觉得脸红“羞女峰”,二十米高的孤柱,断为两层,上一层比下一层粗,构成大自然雕刻的人类阳具……只是它完全掩在雾气中……羞女峰自己害羞,躲起来了……
我翻看了公园网站上关于公园地质科普文章:“神仙居雄奇壮观的流纹质火山岩地貌”,这是2018-3-12发表在网站上的文章,浏览次数竟只有164次,这让我倒吸了一口气——如此大的游客量,如此广大手机用户,却对地质公园的起源,如此地不关心……
不过,李白诗中的“天姥山”又让我困惑:网上百度词条说“天姥山”在绍兴市,那里有一个山名叫“天姥山”;这里台州的仙游县神仙居景区过去叫韦羌山,而且神山居景区网站竟然说这里“古名天姥山,又称韦羌山”,而且台州市有人在网上论证“神仙居”就是古时的“天姥山”……
我不由想起了一二十年前“香格里拉”在中国什么地方的引起的争吵。“香格里拉”这名词是由英国作家小说创造出想象的地方,没想到中国几个地区为此争名,因为这代表着旅游资源啊!
“天姥山”的意境,肯定是李白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而且李白这样爱跑的人,也只是“梦游”了太姥山……这说明李白诗中的“天姥山”,是浙江省山区地貌景观的精华积萃;如同白居居“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用来代表描述浙江的风光一样……
这样解释,或许更贴切。浙江省有如此多的山,二三年前,我参观浙江省一个博物馆,才知浙江竟然和福建省一样“七山,二地,一水”,而这个仙游县竟是“八山,一地,一水”。
浙江省的多山,这两天行程让我有了直观的感受。过去在火车和动车上,路过浙江,感受不像这次在高速公路上这样的强烈。
吴砺
2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