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39|回复: 0

[散文] 古村落资源数字化梦想

[复制链接]

6196

主题

1515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480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9-7-8 10: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村落资源数字化梦想



    我上上周在走完浙江仙居的“岩头村”后,在随后写的“初见楠溪江”游记中写到:

   “这片古村区域老屋子已经不多了,多是半朽腐木结构;部分房子多是原结构上半新半旧结构设计的平房,很不景气的半新半旧的农村环境……

    我只是在这一小片区域走了走……

    这农村古镇,就是让人感觉保不住的感觉,破落的很快就要结束了感觉。好在新房子建在村里另一侧,新旧分开,或许给了这古建筑喘上一口气的时间。

    你会觉得中国的古村落保护,绝对是不专业,绝对粗糙,绝对的马虎了事——中国没有一个人真的珍惜它们……留着它们,只是为了面子和挣点钱……”


    我们仅仅哀叹中国旧民居一去不复返,我们怎么做才合理呢?

    楠溪江的古民居据称还有两百多个。假定浙江省共有五百多个古民居建筑保存较为完整的村落,全国其他地区少一些,我们不妨假定我们全国有一万个村落尚有旧时代的特色?

如何做正确的选择?我想起了前不久巴黎圣母院大火,这座建筑曾被专家用现代激光扫描技术精确的测绘,并且精确地绘制了三维立体模型——理论上,可以原样复制……他们的问题是,有无必要完全按原来的结构复制……(巴黎圣母院的激光扫描将成为重建关键,文物保护的数字化它靠谱 http://www.sohu.com/a/308686919_772793

  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另外,人类已在北极地区建立了全世界的种子库,将能够获得和收集到的种子冷藏,保留其基因,未来一两百年随时都可以复活他们……(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斯瓦尔巴种子库粮仓总长120米,洞穴高于海平面130米左右,洞内面积约1千平米,分为三座储藏室,每个储藏室能够存储150万个样本,而每个样本将保存约5百粒种子。目前储存着来自全球各种规模基因银行超过4000个植物物种的86万份种子备份,包括豆类、小麦、稻米等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种子。”(摘自百度词条)


    我们国家能否从现在开始,全国各地组织专家专业测绘工程队伍,采用如法国人一样的激光测绘技术,将中国古民居村落剩下的建筑选取一万个村落典型的建筑风格民居,系统测绘出数字模型;配合现代的彩色照相技术,无人机航拍技术——如同建立世界种子基地项目一样,建设一个中国的古民居数据库,如同保存基因一样,将中国各地古建筑到明清时期的建筑文化及结构数据化数据保留下来?

这样即使是这些民居在未来五十年全部毁塌了,我们的后代可以从这些数据模型中,可以获得大量的灵感来源,从而与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结合,不断使中国建筑的传统基因保持下去?

同样的,我们可以将全国各地的建筑文物如故宫博物院,天坛公园等已经受保护的建筑及其各种各样的残存的古代寺院,如同法国巴黎圣母院一样,建设一个数据模型档案和图书馆呢?

我在网上已经看到有文章讨论古村落的数据保护,从2010年开始讨论。我甚至还查到了一个网站“古村古镇文化数字化遗产传承协同中心”,2016年成立,这是湖南省一个大学一个研究机构。(http://xtcxzx.hynu.cn/info/1011/1005.htm

“传统古村落资源数字化最早由联合国教科文提出组织并进行推动,旨在将全世界文化遗产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保存和传承.所谓传统古村落资源的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现有的文字资料、图像资料及空间资料转化为数字形式的文献、数据库、静止的图像和3D动态图像等等.

随着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古村落资源数字化的建设日益受到各国各方面人士的重视,传统古村落资源数字化的建设和保存关乎文明的传载与历史的继承,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拥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因此,我国的传统古村落资源数字化的建设至关重要.”(李师龙。朱海燕:“传统古村落资源数字化保存的实践与思考”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2卷第2期(上) 2016年2月)


真是我能想得到的,别人都能想得到!

只是我看了这个研究从2008年开始到现在,全部研发经费投入为7083700万元人民币!

我明白:这就是在闹着玩的项目!

我看了一个网上这研究中心介绍,总觉得他们如同某个中学成立一个团队和公司,准备开发登月飞船。

我前不久在凤凰卫视,看到2019年国家准备改造2000年前建的旧城27万个地方,启动资金预计四万亿人民币……我想,若是从这些资金中分流一百亿或一千亿人民币,快速建立一支队伍,对全国的重点古村落和所有的古建筑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或许这可以为我们后代留下的一笔真正的财富?这是为我们后代建的房子啊!

谁会知道这是真正的对未来有意义的事情?谁会梦想这样做呢?若梁思成、林徽因在世,看到我这样的建议会不会将之变成行动呢?

我也只是网上写这样的设想而己,如同达·芬奇所写的几千页设计笔记一样,只是停留在想法而己。只希望有朝一日,有人能看到我这篇文章,并积极开展行动。

这是中国式的知识分子的问题,光说不做,我仅是典型之一。

或许我可以将这个想法单独写一篇文章放在网上。

这文章的标题是:“关于立即启动全面建立中国现存古村落、古建筑文物数字化档案的设想”

我这真的属于狗咬耗子,多扯闲事。中国的古村落建筑到了最后的朽毁期,过去的木材建筑应当快倒塌寿命极限,抢救过去的文化和建筑遗产肯定是到了最后的时期了。

过去的老屋子无论现在年青年老的,没有人愿意住在哪里,哪有现代的水泥楼房建筑舒服,而没有人住的房子,毁掉起来就太快了……

其实这个动作已经太迟了,但是现代的数字化技术进步如此之快,我们还可以做最后的努力,能抢救多少,尽力而为……这会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对后来的人积的功德——我们不珍惜的古董,其实是无价之宝……

我曾听过我的一个老朋友告诉我,当年民国时期的才女林徽因是为抗议五十年代北京市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绝食而亡的……我无法去判断这件事的真伪——弱不禁风才女变成了烈女,我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查了百度词条林徽因_百度百科

“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毁于一旦,林徽因丈夫梁思成与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其后不久,在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郑振铎邀请文物界知名人士在欧美同学会聚餐会上,林徽因与吴晗也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随后,林徽因的病情急剧恶化,最后拒绝吃药救治。”


看来,若林徽因仍活着,古村落资源数字化梦想就有人推动。



吴砺

2019.7.7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