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过年的风俗除了接祖、送祖外还有不少。 贴门钱子 大年三十的下午,总是要贴门对子、门钱子。度娘上还真有门前子的叫法,据说是为了驱赶“年”这种妖怪。 桐城贴门钱子的风俗由来已久。反正从我记事起,小时候每年春节就端着浆糊给父亲帮忙贴门前。 首先清理掉门楣上去年遗留下的边角碎纸,然后和浆糊(有经验的人和浆糊是很简单的事,抓适量小麦粉置于深底的缸子里,开水徐徐倒下,同时筷子不断搅拌,稀稠适度时停止加水,再持续搅拌,看到浆体均匀成糊状即可。浆糊讲究半生半熟,太熟或者太生都不会太粘)。每道门上门前的数量必须是单数,一、三、五、七,有大门特别宽的还有贴到九张的。 本年有老人(人去世)的,贴蓝色的门前(去世的人超过60岁的也可以贴粉红色的门前)。门上的对联当然也和门前的颜色一致(正月里有卖唱的,如果看见谁家对联、门前的颜色不是红色,都不会去拉琴、唱曲儿)。旧时有个说法,讨债的看见债务人家贴完对联、门前子,就不会去他家收债了。 吃年饭 桐城有句俗语:吃之年饭、望之田畈。所以贴完对联、门前、接完祖,开始吃年饭的时候,老人都嘱咐孩子们,年饭要慢慢吃,别着急。想当年,一家人在一起安心吃饭的时候是多么稀少!孩子们可不管那些,三下五除二吃完,提着个灯笼挨家挨户的串门去了。结果到最后孩子的队伍越来越长,走到每家,主人照例都会每人抓一点切糖、蚕豆。出得门来,仔细的找着还有没有没炸响的爆竹。但凡找到有一根还有一点火索的爆竹,大概率是一阵欢喜雀跃。然后让给胆大的小伙伴,点着,一声脆响。那种喜悦的心情从现在的孩子们脸上是很难看的到了。 拜年 初一不出门,出门有“走财漏福”之说。初一的地面也是不会扫的,淘米水都会用桶装起来。当天是万万不能倒的。一早起床,母亲会反复叮嘱,说话要注意,忌讳的不吉利的字眼千万不要说。新年的第一天一定要讨个好彩头。端碗的手都要抓牢,不敢掉地上了。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现在偶尔有碎碗、碎杯子的,边上人马上会有人说道:碎碎平安。大家都欣然一笑,轻描淡写的也就过了。 与时俱进,现在的正月初一出门的大有人在。不光出门,还要拜年,给尊贵的长辈、朋友拜年。 初二拜新灵(年前去世的同村人、亲戚、朋友)。初二拜新灵的习俗似乎只有北乡存在,桐邑北乡以外的人,认为正月初二是一年的第一个双日子,是好日子。在初二这天一定会去拜望自己最看重的人,或者办最重要的事,譬如,选初二结婚的。桐城人当然也认为初二是个好日子,把新年第一个好日子献给新去的逝者,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对逝者家属最大的安慰! 初三拜母舅、初四拜丈人。。。 。。。拜年拜到初十边,关起门来一顿喧(骂)。哈哈,这大约就是怪你拜年拜晚了的意思。 请年客 请年客的习俗现在很简单了,大家约起来找个饭店搓一顿了事,顶多算是聚餐。老早的时候,请年客是每家每户春节当中不可缺少的重头戏。每年正月初七、八基本就开始了,从长辈开始到本家的至亲,林林总总少不得四五桌。然后互有往来,直到十三、四里结束。这期间最焦心的其实是家庭主妇,每每为这一桌饭菜颇费脑筋。一碗红烧肉不用担心,还是接祖的那个碗,热一下而已,没有人会动筷子;一碗鱼也不用担心,年年有余,也不会动筷子;青菜不会少,自家种的;山芋粉丝是走家串户的手艺人家门口做的;豆腐是年前就打的一锅,豆干压的一板,自然也是计划内的。其余的菜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肉丝炒白萝卜丝、炒红萝卜丝、炒白菜帮子、晒干的泥鳅(平时舍不得吃的)、炸小麦圆子、炸糯米圆子、炸元宵。总而言之,那时候凑一桌子菜,真的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尽管如此,席间除了接来的年客,总是不会出现女人和孩子的身影。等着客人吃完、喝茶聊天。厨房的女人和孩子们才会就着剩菜、剩汤扒两碗饭。很香! 吃完中饭,长辈们一般都会留下。半下午还会捞个茶,半碗面下埋着三个炆蛋、一两块鸡或者鸭,然后舀上半瓢汤。吃罢,碗里总会剩两个炆蛋,一块鸡肉。长辈们照例会说真吃饱了,实在吃不下了。收到厨房,炆蛋、鸡块必须在汤里涮一下,放到橱柜。等着下一波年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