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K纪录片]食之起源系列全集
第一集 米饭
“吃使人觉得幸福。”“从人类进化探索理想之食品。”
石器时代,人类食物中,淀粉比例推测亦达到50%以上。
200万年前,直立人已开始用火烤淀粉类食品,如橡实,石器上的坑,就是标志。
生淀粉中的晶体,人类很难吸收,加热就变成了易接受萄葡糖。“加热的淀粉,给祖先带来不仅是美味,”产生的葡萄糖大量供应大脑,神经细胞大量吸收繁殖,人类大脑变大了两倍以上。大脑变大了,人类开始狩猎,可以吃到肉了。
大脑基本只能利用葡萄糖。20多年研究,摄糖量少于正常量的人,死亡率提高1.3倍。
我突然有一个奇怪想法,亚洲人智商测试高于100,据说亚洲人平均智商是105,比欧洲人高四五个点,是不是因为亚洲人以淀粉为主食?大脑获得葡萄糖更多?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把糖作为‘最重要的能量物质’。”
长期减少糖摄取,心脏病发作增加50%。
一万年前,人类进入农耕时代。这产生了第二次食物的革命。
日本人吃淀粉类食物很快就会感觉甜味,而欧洲人则是很少。不吃淀粉的民族,有4个淀粉酶基因,日本人则有7个淀粉酶基因。多淀粉酶基因,胰岛素分泌减少20%,所以日本人不易发胖。
食物改变了我们的身体。
普雷沃氏菌,在老挝一个爱吃大米的部落中肠道中占总细菌的20%,在现代日本人肠道中占7.5%,欧洲人肠道中几乎没有。
饮食改变不同的地方人类的遗传基因。
糖摄入量大量减少,死亡率会大大增加,糖量大量增加,死亡率也会增加,只是比例小一点。最合适50-55%的热量来自糖,成年人每顿吃一碗饭。
这个节目真的非常好,这是让我们从本质上,重新认识人类食物与人类进化及健康的关系。
第二集 盐
看到这样的记录片,才真的觉得自己的无知。可是这样无知的人,竟然很快就会加入退休的行列中,或者说,对这世界,是稀里糊涂来,又快稀里糊涂地结束了……这真的可笑至极……
“盐是人类最初的麻药,什么东西,加了盐就有了味道。
如今食物成了病源。
食盐俘虏人类真正的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说一天摄盐5克正常。一个人一斤盐吃一百天?
非洲马赛人,每天只喝2升奶,中间含盐2克。
一勺盐,约6克。
日本人男性平均10.8克每日,女性平均9.1克每日。
4亿1千万年前,我们祖先一直生活在盐水很高的海水中。我们离开了钠,无法生存。
人类神经系统是通过钠导电。
其后,上岸。舌头对盐的敏感性大幅提高。味蕾像洋葱一样的形状。盐味,甜味,苦味。
人类感知盐的味蕾1万以上,而鱼只有二百个。肾脏把尿中的99%盐,再回收利用放回血液中。人体有200克盐。
一天失去的盐,包括汗,只有1.5克。
八千年前,在罗马尼亚,人类开始制盐。把盐水放在炭火上就有了盐结晶。 同时,农耕传到了罗马尼亚,那里人类开始了农耕。人类在一万二千年前开始农耕。人类大量吃的蔬菜粮食中没有纳,只有钾。钾太多会引起心律失常。人体排多余的钾,肾脏吸钠系统关闭了,人体中的钠离子不够了。制盐,食盐以补充盐分的缺失。
盐也成了调味品,我们成了盐的俘虏。
看这样的片子,对于我们人类自己进化过程的了解,真是让人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这是“求知欲”的细胞,得到满足时的感觉……
感受甜味的细胞,只有在有钠离子和甜味同时到达,才能感觉到甜。
我第一次知道,西瓜上撒一点盐,甜度增加1.5倍。同时有盐,更加强了油脂和鲜的味道。盐是产生味觉的控制塔。
人在40岁以后,肾脏开始缩小。过去人类平均寿命50岁,这不是问题,但是现在普遍长寿,盐是一个问题了。
第三集 脂肪
欧米茄3脂肪酸增加细胞膜的柔软性。小动物吃海藻,大动物吃小动物,以求得到欧米茄3脂肪酸。
纪录片认为七万年前,火山爆发动物大灭绝,使人类在海边吃含有大量欧米加33的海鲜,促进了大脑发育……
欧米伽6,玉米油里含量高。欧米伽6还有防止体内细菌入侵。
欧米茄3和欧米伽6在1:2以下正常,如果超过这个比例,欧米茄6大增加,死亡率增大。
动物吃大自然的给他们的东西,体内的欧米茄3和欧米茄6比例基本上是1:2。
欧美食物,这两者比例已经达到1:10。
第四集 酒
最新研究,酒没有适量这一说法。
埃塞俄比亚一个民族,一天喝五升自制的酒精度数同啤酒相当的高粱酒,当饭吃。
人类从树上下来,吃地上落的发果实中含有酒精。
人类在聚会上大脑被控制?
一万二千多年前土耳其一处古人的遗址上,发现160升大酒缸。
喝酒以后,大脑皮层理性的部分活动减持。喝酒后会放松警惕,使人易于相处。
八世纪,人类从酒中提取酒精。
“酒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让人与人之间产生羁绊的力量’,但是酒控制了大脑。”
欧洲和非洲,几乎没有酒量差的人,但是日本、中国、韩国等酒量差的人特别多,差不多一半。
6000年前,水稻在中国南部沿海地区种植,这与乙醛分解能力差人分布一致。酒量差,反而会保护卫生条件变差的水田边的人们。
一个实验很奇怪,无酒精啤酒和葡萄酒,产生的效果同有酒精的酒的效果类似。
“酒是一种‘人与人相连,构筑社会的力量’,”“人类和酒不可分割的关系,正是人类进化的宿命”
这样对酒与人类之间关系的精彩的评述,真的是第一次看到。
第五集 美食
这五集看下来,对人类的吃,理解又多了一个不同的视角。学习新的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对我真的有一种愉悦感。仿佛又在这个世界多捞了一点外快……
“人类让感知美味能力进化,完全是偶然。”
“苦味和美食有什么关系?”“将苦味当美味的记忆,这就是人类所获得的与美食相关的‘第一个特殊能力’”。
“为了生存,什么都吃,才有了进化。”
“把嗅觉和美味联系起来的关键,在于祖先脸型的进化。”“人类嗅觉细胞2000万个,能感受1兆种气味。”
恐龙灭绝后,人类祖先由夜行变为昼行,由嗅觉为主转为视觉为主。口鼻没有了间隔,这样一体化,使人类成了美食动物,使第二种特殊能力变强了。口中嗅觉细胞100万个,但是鼻腔有1000万个嗅觉细胞,人类嚼咀时候,气味通过呼气从喉咙处带到嗅觉位置。这样味道和气味结合起来了。“大脑大多是通过嗅觉感受美味。舌头感觉很重要,起辅助作用,”
200万年前,人类学会了用火,香味变得更加丰富。
“人类并不是为享受美食而进化的,是进化过程中偶尔获得这种‘风味即好吃’的感知能力。”
 “为了在集体中生存,我们将他人感受到的喜怒哀乐,能够像自己的感情一样产生共感能力,得到了高度发展。”
共感能力是第三特殊的能力。
“共享美味,传播美味,是人类特别重要的特征。”
附:
吴砺
202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