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录片】埃罗·沙罗宁l预见未来的建筑大师
故事一开始就是儿子打败了老子的设计的故事。圣路易斯拱门设计。这个故事我喜欢。
接着是十九岁就失去了父亲的儿子在游历世界各地变老时,再来找当年打败自己的父亲的父亲的生命轨迹和作品的故事,这又是另一种感人故事。
纪念片制作者的父亲和祖父是从芬兰移民到美国。父亲当年十三岁,童年时接触过西贝柳斯,高尔斯,马勒等名人。
“我们必须记住: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提供空间和庇护,建筑也是用来彰显人在地球上的时间。”
肯尼迪航站楼,设计的的确是跨时代。
“这地方很难拍出很糟糕的照片。”这是年老的儿子对父亲作品最好的赞美之词。
这个老年的儿子年少时憎恨父亲抛弃了自己的母亲,年老时候,用镜头捕捉到父亲建筑里真正的美感。
“家具是一种微型建筑。”
“他想创造一个你感情上能够参与的建筑。”
“我认为建筑不仅仅是实用主义的意义,它为人类在地球活动提供庇护。我相信它对人类来说有更重要的作用,几乎是一种宗教作用,以实现他对自己存在的崇高信念。”
“我和我爸没有更亲密的关系,但因为他是天才,我选择原谅他,你知道,你怎么不原谅一个天才呢?”
这个天才只活了五十一岁(1910-1961)。建筑师的第二任妻子与他共同生活了八年,在他早逝后,出色地推动了他未完成的建筑的最终完成。这是一个出色的妻子和知音。
“当我十五六岁的时候,他把我从预科学校接出来,带我到纽约,他想让我看到这个,出于某种原因,我不太明白,我看到了它的骨架,每个人都祈祷它不会掉下来。他告诉工程师,他们终于完成了,他们站在中间,他说,兴建此楼,此生足以。”
“伟大的建筑是普遍的也是个性的,这种个性是由特殊的品质所产生的。”
片尾的影像中,流动的树林影像与圣路易斯拱门融合成一体,很美……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父子生死时空相隔多少年终于相互理解的故事,也是一个天才找到知音的故事和一个天才英年早逝的故事。
附录:
【纪录片】埃罗·沙罗宁l预见未来的建筑大师
https://b23.tv/xsgoZS
吴砺
2021.1.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