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29|回复: 0

[散文] 《斯坦因中国探险手记》(卷一)(上)

[复制链接]

7121

主题

1741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4373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21-2-5 10: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斯坦因中国探险手记》(卷一)(上)


翻阅《斯坦因中国探险手记》/(英)奥里尔·斯坦因著;巫新华 伏霄汉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杜,2004.6

这一套四卷本的《斯坦因中国探险手记》放在书桌边有几年了。一直静不下心来看。

前年我去云南旅游了十六天。为此我从网上亦找到二十多本基本上是老外过去一二百年间写的中国游记,尤其是西北西南的游记。大部分游记都是一百多年前的游记。

我仅仅看了一半,又停下来了。同时,我的云南游记写了近十五万字的初稿,也放下来了。

这些过去来中国冒险探险的外国人的文笔,多是大散文家的水平,远远超过这一两百年间中国人白话文游记的水平。另外,老外以外人的目光看这片土地,目光更独特。所以,我一直想从这些老外那里学点东西,只是我的注意力没有集中,这件事一直没有一个阶段性的完整的阅读;同时,我又弄了一套一百多本外国画家传记,亦想要看一遍,也想从这些老外那里学到一点新鲜的东西……

我想把自己写游记的水平再提高一点。我十分烦恼地发现,前年我在云南感觉到的大自然之美,我的文笔真的跟不上来。常常觉得自己言不达意,无法挥洒自如写出自己看到的大自然之美……

这也是所有游记写作者的烦恼。约翰·缪尔三十岁去了阿拉斯加,到七十多岁去世时,阿拉斯加游记还没有完成最后的定稿。

其实,他的探险故事本身就是可以吸引读者,而我却是平平淡淡的旅游景点的游记,想要写得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其难度远远超出约翰·缪尔的写作难度……

一百多年前斯坦因的第三次二年多的探险行程超过一万多英里。这样探险活动,是充满着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的。同时,这是一个出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一个社会活动家——这是一个通才和天才的故事。

斯坦因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人。他笔下的大自然描写,真的是使我为之倾倒。他的文字写的很轻松,极其有趣和有可阅读性。他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

这样三四万里的长征,随时随地都可以断送自己的生命。随时随地的雪崩,这还考验一个探险家的判断力,这样判断力决定着自己和同行的人性命。

这本游记的黑白照片,展示出来的雪山和冰川壮美景观,依然让我心动,可是我永远不会做这样的冒险。这个伟大的探险家,真的是热爱荒凉的大自然,一点都不畏惧身体上的劳累。

斯坦因这样的探险家,是极具人格魅力的人,极通人性,总是会赢得沿途各国官员的尊重和热情帮助。这决不是书呆子能够做到的事情。

我对考古发掘的细节并不很感兴趣,但是对斯坦因描述的山川河流文字倍感亲切,他的一些词汇应用总是让人眼前一亮。我喜欢摘录书中的语言碎片。

喜欢写作的人,绝对有一种本能的向大众倾诉的欲望和冲动。这是人类最奇怪的一种本能,他们对于没有见过面的读者,现在和未来的人们,这样倾诉的欲望,或许是生物追求永生的本能,如用动物繁殖后代的生理冲动一样。不过,这里是精神层面上永生……


吴砺

2021.2.4



附《斯坦因中国探险手记》(卷一)摘录:

1906-1908年,受印度政府之约,我在中亚和中国的最西部地区进行了考古和地理考察,编纂这套书的目的就是将我这次考察中所见、所闻、所思告诉普通读者。这次考察的计划是根据我1900-1901 年中国之行的经验和成果而制定的。我把那次中国之行写成了一本书——《沙埋和阗废墟记》1  (Sand-buried Ruins ofKhotan,,该书于1903 年第一次出版,内容通俗易懂。在这本书的前言中,我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历史遗迹,也正是这些古迹吸引我来到这个地区进行古物研究,那个时候,这儿还近乎一片处女地。随后,我出版了《古代和阗》(Ancient Khotan,牛津大学出版社,1907 年,两卷四开本),该书中的科研成果“详细报告”(Detailed Report)描述了这里所独有的迷人古迹,这个地方曾经是印度文明、中华文明和西方古典文明相互交流的重要渠道,报告还描述了奇妙的沙漠地理环境,沙漠的这些地理条件有益于古迹的保存。因此,再详细说明我第二次和田之行的基本目的就好像显得没有必要了,

命运之神对我格外垂青,我才得以能够善始善终地完成这次考察活动,而且收获颇丰。我们的旅行和野外工作持续了两年半的时间,行程近10000英里,足见这次考察活动的广度和深度。P’017

无论是在爱色斯(Isis)的仓库,还是在大英博物馆的迪下室,抑或在充满温情约伦敦,我都在怀念去过的沙漠和高山,我在那里度过最快乐的对光。若能忘却漫漫旅程的所有艰辛,只去感受我年轻时代就梦寐以求的古代原野所给我的探险自由,那将是多么开心的事啊!不过,那终归是个梦想。

奥里尔‧斯坦因于牛津大学默顿学院191 1 年 11月3 日P032


1901年,我完成了第一次在中国新疆的探险活动归国。从那时起,每当愉快地回忆起那次在沙漠和山区进行的探险活动,我就希望再次前往进行新的探险活动。非常幸运,通过发掘,是我首次发现了这里古代文明的原始遗迹、,这种文明是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融合的产物,并受到了希腊古典文明的影响,曾经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中盛极一时。,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探险,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和手段,取得的成果将也同样丰硕。然而,正因为第一次探险活动取得的成果极为丰富,这也就阻碍了我急切想得到的第二次探险机会。若要使科学研究更进一步,确保这种研究有利于在新的领域做出开拓性的工作、完成极其艰难的任务,新的探险活动势在必行。仅仅记录和详细举例说明大量而又富于变化的发现是不够的,因为这些新的发现都居于遥远的穷乡僻壤,所以,我必须对其中的历史和地理因素加以阐释。P001

我居住在斯利那加(Srinagar)附近达尔(Dal)湖上的一个小屋里。从早到晚,我都要忙于文案工作;对我而言,这比任何艰苦的长途跋涉和发掘工作都要劳累。如果不是傍晚独自出去散步,恐怕我都没有觉察到克什米尔色彩绚丽的秋季已经过去,阴霾连天、风雪晦暗的冬天已经来临了。这段时间,我终日劳累,压力很大,因为我必须考虑各种实际问题(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我最担心是否能趁春天北面的山口还可以通过的这段时间,向新疆进发。6个月不懈怠的努力最终还是取得了结果。对近3月末,太阳终于适时地露出了笑脸,照耀在这片具有阿尔卑斯山风光一样的大地,它在印度人的神话故事里是喜马拉雅最喜欢的女儿,我的《古代和阗》也将近完稿。多亏了远方朋友无私的帮助,两大卷四开本书稿的绝大部分得以安全送到远在于里之外的牛津大学出版社。P003

1906年4月2日,夏季伊始,天气格外晴朗,我们早早便从斯利那加出发。一路上,树木和田野仍是一片凄凉,到达了阿富汗的天然屏障——伯勒穆拉(Baramula),,我想看到花期的第一簇蝴蝶花的愿望没能实现。我坐的双轮马车哗啦哗啦响个不停,杰拉木(Jhelam)的狭窄的峡谷里树木众多,不少桥梁坍塌,还有其他各类障碍,这些都分散了我的注意力。因而,我几乎无法辨认出希达斯皮斯那里才有的春天景色,只是在路边偶然发现了一点春意,便匆匆忙忙过去了。P004

。自沙瓦气候凉爽宜人,春意浓浓,玫瑰花和蝴蝶花正在绽放。刚下过一场雨,空气清新。横卧在边境上的半圆状山脉轮廓分明,童山濯濯,其主脉塔尔塔拉(Tartara)山高耸人云,山峰耸立,令人心驰神往,山下的白沙瓦河谷广阔无垠。P005

我们穿过印度河,到了阿托克(Attock),离天亮还很早。火车在宽阔古老的徤陀罗(Gandhara)土地上缓慢行驶。清早,我们望见了荒凉的山峦,山朝向斯瓦特和布内尔(Buner)。太阳渐渐升起,东边高耸的马哈班(Mahaban)山脉离我们越来越远,据说亚历山大大帝的奧诺斯堡垒‘(Alexander’s Aomos)就在此山中。我在1904 年曾登临此山考察这个传说,是登上这座山的第一个欧洲人,因此我熟悉跟前的景象,还像当初那样壮观。夜间下.厂场爾,灰尘都落到了广袤肥沃的山谷中,參差交错山脉的轮廓更加明晰,阻挡住了域外的来客。P011

走了不久,公路向西拐,走向喀特戛拉山口{Katgala Pass}方向,斯瓦特河与本杰阔拉(Panjkora)河也在喀特戛拉山口分开+这时,我又欣喜地看见了左边山坡上风景如画的占塔和房屋的遗迹,山坡上长满了灌木丛。在午后烈日的映射下,当地人把它们称作帕斯图(Pashtu)。这名字是根据砂岩的颜色起的,意为“红色的房子”。可以肯定,这些乌迪亚纳佛教遗迹至少有1000年的历史,、今天是第一次碰上这么热的天气,阳光耀眼炫目。我急着向前走,景色更加迷人。P015

我们沿着公路继续向前走.路上,我们不时碰到秀美的城堡式村庄,阿斯马尔(Asmar)。斯瓦特方向的山脉冰雪覆盖,显得美丽壮观。但是在走近迪尔之前,我们并没有看见特别引人注目的东西.。到了迪尔,广阔的冲积扇和叮灌溉的梯田上种了绿油油的棉花,看上去赏心悦目。高处横岭的山坡上是赤裸裸的岩石,一直延伸到河中。再往上走,海拔由 3000英尺逐渐上升到4000英尺,春季早已过去,红红的罂粟花开遍了用野。P019

我们在狭窄的山谷中行进,两边山势陡峭,巨大的雪团可以从一边山坡滚到对面的山坡上。一旦发生雪崩,我们将无处藏身,所幸春天大雪崩的频发期在半个月前。晚上气温很低,雪地表面被冻固了,因此刚下的雪不会滑落下来。当黎明的第—缕阳光照耀在向东延伸的山峰之上时,我们已经望见了山口上狭长的鞍状山脊了。差不多清晨 5点,我们登上了山顶,海拔10 200英尺。

如上文所述,我对北坡可能发生的突然事件已经有所准备。但是,当发现我们就在高达80 100英尺的雪墙边缘时,我还是吃了一惊。上面是极其陡峭的山坡,任何物品一旦滑落,就会毫无阻碍地滚下来。在雪墙与西南边两侧山峰相接的地方,邮差留下的路线突然变成了窄窄的“之”形,雪地上的三个或四个脚印通常呈垂直排列。

我们能否安全下山就全靠这些冻瓷实的脚印了。尽管还没有形成雪檐的迹象,但任何一块崩裂都有可能引起相连部分随之滑落,况且过去这上面没有运过较重的货物。看着搬运工往下走,我心里焦急万分。我一方面自己要小心翼翼,另一方面要不停喊叫,以防因拥挤而发生事故。当我们终于逃离了寒风刺骨的山顶时,我别提有多高兴了。P024

尽管深深的积雪阻塞了谷底,但接着到清真寺的这段路并没有遇到困难。面前出现了一座高耸的山脉,冰雪覆盖,光彩夺目,山脉把吉德拉尔河的主体山谷和卡菲尔斯坦(Kafiristan)的巴仟噶勒(Bashgal)分离开来。峡谷两边树木越来越多,雪地上有很多雪崩冲倒的冷杉和松树,空气中弥漫着好闻的气味。在克什米尔和喀罕,高山草地上树木林立,峡谷里经常弥漫着雪崩留下的气味。快到清真寺时,吉德拉尔向导把4个星期前发生的雪崩指给我们看。这场雪崩荡平了陡峭的凹槽,快把哨所的营房压倒了。P027

阿希热特h奴拉合(Ashret Nullah)天气闷热。对于我这样—个爱好历史遗迹的人来说,库尔班原以为我会充分注意到这里陡峭的山峰。历史上,血腥的卡菲尔人(Kafirs)穿过吉德拉尔河,来到这里抢劫来往子迪尔的行人。我就在迪尔地方几次领教过恐怖的卡菲尔人,最近一次发生在吉德拉尔换防军(Chitral ReliefExpedition)驻扎的几年前,我至今仍然清楚记得当时的情景。我们一走进吉德拉尔大山谷,闷热和困倦的感觉立即消失了。山谷两边是崇山峻岭,山顶上白雪皑皑,地势宽广,景色宜人,山脉蜿蜒向北方延伸。来到米尔干迪(Mirkandi)北坡这边的第—个前方哨所。这个哨所坐落在距河面 200英尺的峭壁上,风景如画,是阿斯马尔的门户,易守难攻。

不知是因为又见到了两边山上延伸下来数千英尺的布满碎石的荒凉山坡,,还是因为与印度那里不同的淡蓝色的天空,抑或是因为广袤的冲积扇岩石中间的小块绿洲,我感觉仿佛又回到了中亚地区。路旁石头较少的地方长着一簇簇百草香之类的灌木丛,闻着熟悉的香味,我兴奋不已,好像回到了萨里库勒(Sarikol,今塔什库尔干地区——译者)和天山(T’ien Shan)荒芜山谷中考察的那段时光。午夜以后,我骑的那匹老马疲惫不堪,行走缓慢。我不住地向四周张望,寻找德罗什堡垒,最后终于看见了突出出来的小山冈后的堡垒。由于空气非常透明,所以我觉得堡垒离得不远了,可结果我却走了足足6英里。

噶勒喀塔克(Galkatak)是我们见到的第—个村庄,大片的悬铃木林,墓地里有很多奇异的土墓,经幡迎风招展,一派新疆的景色。P030

向上走 1英里左右,盖拉特山冈突兀险峻,形成抵御南方进攻的天然屏障。在1895 年那几个漫长而又紧张的星期里,吉德拉尔使团(Chitral Mission)的护卫军就是在此地全力阻止了帕特汉人的侵略,吉德拉尔不忠分子亦从中作梗。那场波澜壮阔的事件留下的唯—痕迹是那时用来建造桑迦尔(Sangars)的小石头堆。走过山冈后的小炮台,我快速向北前进,据说那里有石刻碑铭。我果然不虚此行,亲眼看到了吉德拉尔诸蜂中最高的蒂里杰米尔(Tirich-mir)山峰。蒂里杰米尔山海拔25 400英尺之高,如剑削一般,气势磅礴,  “金鸡独立”于众峰之上。从辽阔的吉德拉尔山谷向北望,除了蒂里杰米尔山峰再无他物。蒂里杰米尔山峰上的冰川互相对称,高高在上,蔚为壮观。在我看来,这座锯齿状的冰山可以和拉科普希(Rakiposhi)山峰相媲美,吉德拉尔传说中有许许多多关于它的故事。P033

在如此徒蛸的山路上骑马奔跑,几百英尺之下就是河水,要在别的地方,这不啻于是对胆量的一种考验。但你若亲临此地,你很快就会跟冑德拉尔人一样,对趣们的马匹充满绝对的信心。在对过靠近碑铭的地方,一个吉德拉尔土兵摔得人仰马翻,可相机却完好元损。庆幸的是那个士兵摔出去仅仅五六英尺远,他仅只是几分钟神志不清。现在,再看到士兵背着相机颠簸而行时,我就不再那么担心了。从巴木巴熟特(Ban出areth)和喀拉什贡木(Kalashgum>流出的河水形成巨大的冲积扇,一座座被称作阿云(Ayun)的美丽村庄在核桃和悬铃木逮基若隐若魂。但因对闯有限,只能蘆马观花地看看村庄之间可爱的绿油油的草地。P035

海拔虽然有6000多英尺,但在我们用纸制作铭文的塑件和给石刻拍照的几个小时里,太阳的光线依然十分强烈:我们首先屡从巨石的黑色表面上分辨出铭文。手头除了小圆石之外别无他物,这项工作进行的十分缓慢,加之岩石坡与碎石坡非常陡峭,上面的小道弯弯曲曲,这又延缓了这项工作的进程。出了帕尔皮什(Parpish)村,是片宽阔的塌磊,塌磊表面的岩屑很松散,寸草不生,脚下数百英尺就是河水,令人望而生畏。从这个地方看,对岸的热逊(Reshun)村的冲积扇郁郁葱葱,山谷人口处山势险峻,山峰上冰川熠熠,景色非常迷人。鸟瞰山谷,马球场的绿色草皮清晰可见,旁边是用砾石垒成的房子,甚至可以分辨出马球场城墙的空隙。1 895 年,爱德沃得斯(Edwardes)、福勒(Fowler)两位年轻的军官及几个士兵以那些砾石房屋为依托,通过城墙的孔隙观察敌情,英勇抗击敌军。结果,他们被俘叛变,土兵们被屠杀。P046

巴哈杜尔汗坚持领我去宿营地,帐篷搭在一个不大的果园里,不过,马斯图吉可以拿得出手也就几个这样的果园。白色的李子花散落一地,草坪上懦弱但是耐寒的蝴蝶花绽放着淡蓝色的花朵,香味扑鼻,从克什米尔到突厥斯坦地区的山谷,我一直不断地遇见这种花。虽然只在这里待上一天,我却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多亏果园地处偏僻,宁静安谧,我深感欣喜。马斯图吉有印度北部的最后一个电报局,我早就盼望着到这个电报局,现在必须充分加以利用。通过电报,我把近两周发生的见闻发送到万里之外的团洲。在印度边疆,人们还可以享受通过孟买(Bombay)发送的挂号电报的好处,不过,其实印度各地的电报普遍都便宜,P050

我们在灌木丛的一小块草地上安营扎寨,南面是海拔在21 000英尺以上的冰川,与以前见到的冰川同样的高大。就在要到了这座冰川的时候,我看见了兴都库什山脉主脉闪闪发光的冠状山脊,那就是兴都库什和阿姆河的分水岭。想到帕米尔就近在咫尺,我心中兴奋不已。P056








吴砺

2021.2.4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