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619|回复: 0

[民间文艺活动及人物] 乡邦文化的守护者 ——记桐城民俗学家叶濒

[复制链接]

60

主题

343

回帖

2550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龙眠采桑子

积分
2550
QQ
鲜花(10) 鸡蛋(0)
发表于 2021-3-2 14: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李成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的家乡桐城素以在清代产生一大散文流派著称于世,虽然世人对其有不同的评价,但我还是颇感骄傲,因为毕竟名流辈出。我有时也很好奇,这样的穷乡僻壤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大家,我觉得即便答案有多种,也不应忘记把目光投向产生的背景——即民间文化中去追寻。正是出于这一认识,我开始关注到本土的民俗学家叶濒先生。那大约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在桐城文联任秘书长。我们虽没有见过面,但从文友那里多次听到他的名字。很快又见到他主编的书《桐城古今》《神鞭》,都是对桐城民间故事和乡土传说的搜集与整理。
  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编选的《桐城歌谣》。这本以“中国歌谣集成安徽卷桐城分卷”形式出版的朴素小书,是他从搜集到的四千多首歌谣中筛选出二百五十余首组成。我不禁有些惊讶,素以义理文章传世的桐城派诞生地,竟有如此之多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调的歌谣,可以说这完全改变了我对故乡的认知。诗人陈所巨在序言中说:“它是迄今为止第一本全面、系统的桐城民间歌谣集成。它纵览上下几千年,流长源远,而横断面则包容历史、人文、时政、风俗等诸多方面。说它是一部歌谣体的桐城史志绝非夸张,而它的艺术价值又绝非史志可比。”这并非过誉之辞。
  我为桐城的乡邦文献已有人进行深入的、全面的发掘与整理而额手称庆。这对于桐城派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参照,没有这一参照,我认为任何研究都可能失之偏颇。更让人高兴的是,此后叶濒及其所带领的团队成果迭出。很快,一册《桐城传统儿歌三百首》来到我的手上,我再次对桐城自古以来的儿歌竟有这么多感到惊喜。翻阅之余,此书也勾起我生动的回忆,因为这里的许多儿歌我小时候就已唱过或听人唱过,这也证明这本集子确实来源于第一手资料。而进一步阅读,我更发现此书以其内容的广泛与丰富而让人感到“别有洞天”。在后来写成的书评《天真、经验、思无邪》一文中,我毫不掩饰地赞叹:“这本《桐城传统儿歌三百首》也是‘天真与经验之歌’,其中有些以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自有一种不同于‘常人’的地方,不仅令人惊讶,而且要拍案叫绝。”在这两本书的基础上,叶濒更进一步精耕细作,出版了一部典雅精粹的专集《桐城歌》,对“桐城歌”成功地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出了大力。至此,对桐城民歌的整理可谓完备;没想到,几年之后,桐城市非遗保护中心的同仁们又出版了《桐城歌研究论文集》,叶濒先生毫无疑问在其中发挥了牵线组稿的重要作用。这册同样典雅而厚重的文集,“比较全面,系统地对‘桐城歌’的源头、过程和贡献等方面作了深度的挖掘和解析”,叶濒对桐城民间歌谣的发掘与整理可说是“尽善尽美”,成为乡邦文化搜集、整理与研究的成功范例。
  很快我通过与叶先生的直接联系,又得到一部他领衔编著的《桐城民俗风情图典》。这部大开本精装、以铜版纸印刷的“图典”称得是一部真正的大书。它从民俗的角度,将桐城的风土人情及其相关的物什、事象“一网打尽”,和盘托出。从介绍城镇的古建、名人故居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开始,凡道路、桥梁、舟船乃至集市、农具、衣物、食品以及风俗习惯无不囊括其中,配以图画,可以说是桐城民间生活的百科全书。这些民俗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一直延伸到今人的日常生活,可见这部书对认识桐城的重要价值。其实在本书出版之前,叶濒等人还编写过《桐城民俗风情》 ,由此可以看到他在整理乡邦文化上不断摸索跨越的足迹。正如中国民协原副主席、北师大教授、博导刘铁梁先生所言:“与前《桐城民俗风情》比较起来,由于体量更为厚重,可以说是构成了一幅展现桐城地方生活文化的全景式画卷。叶濒等同志为这本书费了不少心思,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我不得不为他们为抢救和弘扬优良民俗文化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精神和取得的丰硕成果而感到欣慰与钦佩。”书末所附系列照片有叶濒分别与当代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贾芝以及省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探讨、商议民俗文化遗产抢救工作的留影,有民协会员代表开会讨论的会场,更有叶濒及其团队深入民间进行田野调查、采访民俗事项的工作照,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叶濒带领他的同事孜孜不倦,一直走在探索、发掘民间文化的崎岖道路上,将潜藏在岁月深处的人民生活景象揭示给世人,竭尽了全力。
  我在返乡时与他见面,其时他已退休,但仍兼任桐城市和安庆市民协的名誉主席。通过交谈,我才得知他从发表过多篇散文、小说的作家转型成为民俗文化专家,就是感觉到随着社会发展,蕴藏在底层民间的乡土文化开始风流云散,如果不加以搜集整理,后人将不知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文化的源头、文化的根本在哪里。他认为这将比自己的创作更为重要。经过他一番筚路蓝缕的开拓,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本土文化的面目才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实物和文字呈现。他为此骑坏了六辆摩托车,仅录音带就积存了二百多盒。在做田野调查过程中,有时要到深山老林去采访,风餐露宿也不在话下,遇险似乎也很正常。他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生怕随着时间推移,民间艺人逐渐凋谢,民间文化逐渐湮没。每得到任何一点信息,他都会赶去采访采集。有的艺人金口难开,他则以一颗热诚的心去感化,甚至把他们请到家,当作亲戚一样招待,但就这样,仍有措手不及的地方。他对我说起采访山歌王的事:他好不容易打听到一个能唱三天三夜山歌的老篾匠,已约好日期去访问,但等他赶到老篾匠家,却被告知老人已在一个星期前因病去世,他后悔得差一点要捶胸顿足。他愈加感到责任的重大,更经常跋山涉水、走村串巷,哪怕得了腰椎间盘突出也不愿停下。
  老人得知我所在单位也可以出版他所编著的书籍,非常高兴,当即表示合作的意向。他说到做到,很快就将一部《桐城方言》的书稿寄到我的案头,整理的词条分类合理,解析准确,排布清晰,只需订正个别字句,即可付梓,可见其前期工作做得十分完善。时隔一年,他又报送新的选题:《桐城谚语》,采集的词条之多,令人赞叹。我再一次感受到编者搜罗的宏富和为此所下的功夫,当然也再一次从中感受到乡土文化的丰富与深邃。这两部书的出版都得到了相关专家的好评。至此,我认为他对乡土文献的搜集整理可谓已收全功,他不用再迎风冒雨到僻乡远寨去穷搜冥讨,而可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然而再见到他的时候,他却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他接受了安庆市民协的邀请,担任了《安庆民间文艺大典》的主编,甚至不断发来微信和我反复探讨新书内文的版式……
  这真是一个认准了目标,就顽强执着地走下去,不断奋进的老人。他已出版了二十余部著作,从民间故事、文人传说到民俗风情,从民间歌谣到民间流传的笑话,从方言谚语到民间艺术……这是一项系统的、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们的生活已经进入现代化,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来处,我们要守护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本,而最好的守护就是发掘整理相关文献。从来对这片故土怀有深情的叶濒先生,以一生的勤勉将本土民间文化这棵大树的枝枝叶叶和它的根须完整地清理和呈现出来,后人一定会记住他作出的极大贡献。



楼主新帖
采桑桐溪畔,悠然叹南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