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99|回复: 0

[散文]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上)

[复制链接]

6382

主题

1576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914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21-10-29 16: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上)



     翻阅《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法)克洛德·德彪西著;张裕禾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1(先驱译丛/沈志明主编)

     我记得八十年代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曾经在校图书馆借过一本舒曼论音乐的书籍。尽管我当时对音乐一窍不通,但是因为当时中央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李德伦先生到中国科大做了一次交响音乐的普及课,这样我是第一次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叫交响乐。于是我还是想多了解一点音乐,借了上面的书。只是记得舒曼的文字相当有诗意,其他均无印象了。

      后来,我买过一小本册子《柴可夫斯基论音乐》。我只记得柴可夫斯基评论贝多芬的一句话:“这位音乐的上帝,在我们头上方的天空中孤独的俳徊着……“

     这次又买了一本德彪西论音乐的小册子。我对德彪西的音乐印象是《牧神的午后》,《大海》,《月光》。《牧神的午后》那懒洋洋的曲子,真的很出色……

    不知道他这本书写的怎么样?


   我得说,我现在读书,有时会偏离了读书目的,变成了读一本书非要自己写点什么的坏习惯了。这当然可以满足自己过去爱不停说话的坏毛病,但是,这亦可能是变成了小学生做重复作业时的可笑的文字。

    这《德彪西论音乐》,这本书我是粗粗的翻了一下,跳翻了一下。这本书让我阅读过程情感大起大落。

     首先是中文译序前言,我第一次知道德彪西的人生大致的轮廓。这个非科班的平民百姓家的孩子,被十九世纪法国热爱艺术天才的社会体制和贵族,培养成为了一个二十世纪早期杰出的作曲家。

    这本书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作家乐评,第二是专评,第三部是别人釆访音乐家的文字。

     第一部分刚刚开始的青年时代评论,文字有点神经质,疯疯癫癫的,这是一个年轻的才子胡言乱语。我不禁担心,让一个尖刻音乐行家评论同行,像是一个电影圈里一个名演员,一个知道内幕消息的才子刻薄同行各种缺点,会破坏这些演员演出作品对我这样的普通观众来说曾经银幕上塑过的美好人物的形象……


       而德彪西的照片,总是给我一个长不大青年才子的印象……事实上,他也只活了五十六岁,英年早逝一类的音乐家……

      这本书看了三分之一,给我是一个愤青的形象,我决定采用快速跳读方式。

     正当我心浮起来的时候,精彩的文字开始不断涌现了:


我一年一度像朝圣一样,怀着满腔热情,去拜罗伊特参加瓦格纳音乐节。去了几次之后,我对瓦格纳写作的套路产生了怀疑。或者说得准确一点,我觉得瓦格纳的套路只能适用于天才的瓦格纳本人。瓦格纳是种种套路的集大成者,他把各种套路都汇聚在看似个人的套路里,因为别人对音乐不甚了了。我们并不否认他的才华,但我们可以说,他为他那个时代的音乐画上了一个句号,几乎像维克多·雨果那样,囊括了他先前的所有诗歌。因此,应该探索“后瓦格纳”的路数,而不是探索“瓦格纳”的路数。P156

艺术是最美的谎言。尽管我们试图在其中糅进日常生活,但应该希望艺术仍是个谎言,否则艺术就成了一个实用的事物,十分可悲。老百姓也好,社会精英也好,他们到艺术中来寻找的,不正是超凡脱俗吗?那还是谎言的一种形式。甚至蒙娜丽莎的微笑,大概从来也没有实际存在过,然而微笑的魅力是永恒的。因此,不要让梦幻变成过于清晰的现实,而使所有人失望…,.让我们满足于寄情梦幻吧。由于表现了不朽的美,梦幻所能包含的东西,会使人感到安慰。P159

德国的影响从未产生过有害的结果,除了对那些有可能被奴化的人,或者说得更明白一点,除了对那些把影响理解为“模仿”的人。

此外,说清影响也很难,如歌德的《浮土德》第二部、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这些都是永垂不朽的美的珍品,既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不可模仿的。这些珍品产生的影响,就像大海或蓝天产生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并不独属于德国。

离我们年代较近的瓦格纳,也许是个奴化的例子吧?然而,音乐家还是应当感谢他留下了关于套路无用的珍贵文献,那就是歌剧《帕西法尔》……是对《尼伯龙根指环》四部连台本歌剧的公然否定。如果我们可以学他的样子,用夸大的口气来说,瓦格纳曾是辉煌的落日,而人们却把辉煌的落日当成了灿烂的曙光……总会有个模仿或影响的阶段。这个阶段时间有多长,是难以预料的,民族性就更难预料了。——明白易懂的真理,同时也是发展变化的规律。

有些人喜欢走现成的路,没有风险的路。对这些人来说,模仿或影响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在这阶段,其他人可能在那需要呕心沥血、茹苦含辛的国度里走得很远很,从而找到了美。因此,万事大吉,剩下的就是商业问题了。遗憾得很,商业问题跟艺术问题并不是不可分开的。P161

罗帕尔斯的交响曲之后,演奏了莫扎特的《降 E大调交响曲》。这是一首轻快明亮的曲子,就好像一群可爱的孩子在阳光下欢笑嬉戏。音乐会的其他作品‘均由舍维雅先生指挥,我们怎么称赞他也不为过。P170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其慢板乐‘章是如此之美,说老实话,我们不知道该待在哪儿,如何自处,才配得上听这首曲子。曲子听过之后,久久萦回脑际。当我们离开剧场走到大街上时,惊讶于天空没有变得更蓝,帕台农神庙没有重现人间。公共汽车尖厉的喇叭声立即使万物恢复到各自原来的位置。P229

巴赫音乐的动人之处,不在于旋律,而在于旋律的曲线进行。甚至常常是好几根线平行进行,它们或者偶尔相交,或者完全相交,激发起听众的感情。这种装饰手法为音乐作品打动听众,突出形象,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希望大家不要去相信这其中有什么超乎自然的或人为的东西。相反,比起歌剧试图发出的那可怜又微弱的啼叫声来,不知要“真实”多少。尤其是,在巴赫的作品里,音乐保持着全部尊严,从不降低身份去投合那些被称为“热爱音乐”的人装模作样的感情需要,而是以一种较为高傲的态度,迫使那些人即使不崇拜音乐,也要尊重音乐。P265


人们大谈特谈《合唱交响曲》,谈得乌烟瘴气,漫天流言蜚语。这部杰作收到的愚蠢评论最多。有一种奇怪的顽固想法,将这部杰作永远地贴上“神秘”的标签,就像那著名的《蒙娜丽莎》。值得奇怪的是,《合唱交响曲》并没有被其引起的纷纷议论所湮没。瓦格纳建议为其补充配器。其他人设想用幻灯来解释情节。最终,大家把这部气势磅礴、明白易懂的作品变成了使听众望而却步的怪物。也许承认这部《合唱交响曲》中有奥秘,人们就可能解开这个奥秘,可是,这样做真的有用吗?

贝多芬不是不值钱的文人(至少,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个词的意思)。他很骄傲他热爱音乐。音乐对他来说,是酷爱,是欢乐。他的私生活中极其缺少欢乐。也许《合唱交响曲》只是他的音乐自豪感的较为夸张的表达,仅此而已。有个小本子,上面记录了这部交响曲的末乐章主导乐思的两百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个小本子证明,贝多芬曾进行了顽强的探索和纯粹音乐上的思考(席勒的诗在这部交响曲里,说实在的,只具有音响的价值)。贝多芬想让这个主导乐思在作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展。如果说这个主导乐思本身就出奇的美,那么,由于完全符合作者的期望,它转而成了气势恢宏的壮美。让一种乐思适应人家提供的模子,没有比这再成功的例子了。主导乐思的每一次发展,就是一次新的欢乐,不使人感到疲倦,不使人感到重复,简直如同一棵树,其树叶全部同时冒出,并开出奇妙的花朵。在这部大型作品里,没有什么是多余的。即使那被新近的美学家视为冗长的行板,也不是没有用的。在持续不断、节奏鲜明的谐谑曲和乐队奔腾直泻、势不可挡地把歌声推向光辉的末乐章之间,插进行板,难道不是事先巧妙安排的一个休息吗?再说,这位已经写了八部交响曲的贝多芬,几乎命定要想到写第九部的,并且决心要超过前八部的水平。我看不出有什么地方可以让人怀疑他的成功。他那醉心自由的心灵,由于命运的讽刺与安排,被锁在大人先生们失当的宽厚与友谊形成的金色牢笼里,从而受到伤害。尽管如此,洋溢的人道主义感情仍然挣破了交响曲的局限,从他的心灵喷发出来。贝多芬的内心充满痛苦,热烈希望人类与他声应气求。因此,他通过千百个嗓子向他最卑贱和最贫穷的“兄弟们”,发出这样的呼声。这些兄弟们听到他的呼声了吗?……这问题很难回答。

星期五耶稣受难日,舍维雅先生演出了《合唱交响曲》。他对作品的理解使他凌驾于众多伟大的指挥家之上。同时他还演奏了理查德。瓦格纳的几部已经变味的杰作。汤豪塞、西格蒙德、罗恩格林,再一次大喊大叫,要求主导主题!老贝多芬严肃、合格的大师地位轻而易举地就战胜了那些头顶高帽、资格不明的先生的江湖语言。p267


      德彪西对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评论十分精彩。

      这书里,不多的宝石般的文字闪过,让我们感到作曲家文采飞扬。平庸啰嗦的文字也混在一起,如同现实中的宝石矿山一样,我们不应要求挖出的所有矿石都是宝石——有一些宝石被看到,就心满意足了……


吴砺

2021.10.29

附《印象审美:德彪西论音乐》摘录:


德彪西的出身,既非音乐世家也非书香门第,他的祖辈非农即工。1862 年 8月22日,他生于巴黎郊区风景如画的枫丹白露附近的一个平民家里。他父亲在那里开了一家专卖陶器、瓷器的铺子,由于生意不好,不久便倒闭了,于是举家迁入巴黎市区生活。他父亲先在印刷厂里工作,后在一家铁路公司找到一份记账员的工作,靠一份微薄的工资,维持一家六口的生计。

1870年 7月19日,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在色当战败投降,当了普鲁士军队的俘虏。帝制被推翻,共和制恢复了,国防政府成立。但国防政府无能,无法领导人民抵抗普鲁士军队的侵略。巴黎劳动人民成立了国民自卫军,并于次年的3月18日成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德彪西的父亲不仅参加了国民自卫军,而且参加起义并担任军官。巴黎公社失败后,他父亲被捕入狱,并被判处四年徒刑。服刑一年后,因改判为剥夺公民权四年而获释。他父亲的这种反叛精神是否曾对幼年德彪西的性格形成产生过影响,我们今天已无从查考。但我们知道,在成年后,德彪西对父亲的这一段历史,讳莫如深,从不提及。战乱期间,德彪西跟他怀孕的母亲、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寄居在家境富裕的姑妈家。他姑妈居住在法国南方的戛纳。这座位于蓝色海岸上的小城,风光旖旎。在那儿,他爱上了令人遐想和陶醉的大海,并受到钢琴的启蒙。他姑妈发现他有音乐天赋,就出钱给他请了一位钢琴老师。

回到巴黎后,一天,街坊有位太太听他弹琴。孩子的天赋使这位太太大喜过望,自愿免费给他上钢琴课。这位太太就是后来著名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岳母。她自称认识肖邦,跟肖邦学过钢琴。德彪西最初的钢琴知识和对肖邦的了解就是从她那里得来的。也是在她的鼓励下,1873 年,11岁的德彪西去报考法国著名的音乐学府——巴黎音乐学院。在报的157个儿童中,33个有幸被录取,德彪西是其中之一。就这样,德彪西从1 1岁起便成了巴黎音乐学院的学生。研究德彪西的专家调查后发现,德彪西从未读过正规的公立小学。他的母亲脾气急躁,管教严格。倔头倔脑的德彪西,小时候没少挨母亲的巴掌。他会读书写字,全都是他母亲的功劳。他长大后知道自己受的教育不全面,所以读书非常勤奋,什么书都读,甚至读字典。他曾说:“我非常喜欢读字典,我从中学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他在巴黎音乐学院陆陆续续读了12 年。开始上的是钢琴课,同时上乐理和视听识谱课,然后是和声课、对位课、作曲课、即兴演奏课、管风琴课,等等。这位少年朋友在读书期间并不是个循规蹈矩的学生,而是个淘气、常迟到、丢三落四的学生。他对学院派的严格教育颇不以为然,常常有出格的行为和言论。钢琴老师让他弹奏训练指法和速度的练习曲,他偏去弹奏巴赫的曲子,而且一弹就是数个小时。虽然不听话,但钢琴老师对他还是赞赏有加。一年后,钢琴老师给他的评价是:“可爱的孩子,真正的艺术家气质,将来是个杰出的音乐家,前途无量。”他最不喜欢的是和声课。他做和声练习时,常常出格,不按照老师教的和声规则去做,而是别出心裁,创造出一些巧妙、优美和动听的和声效果。为此,他常受到老师的责备teD 但他跟老师还是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尊重老师。有时老师在课后把他留下,当他的面修改他的和声作业,很客气地对他说:“显然,这样不太正统。但很巧妙。”在巴黎音乐学院上学时,由于机灵和睿智,他说的话有时会令人忍俊不禁,并在学校里传为笑谈或佳话。有一次在钢琴即兴课上,老师塞萨。弗朗克,对正在即兴演奏的德彪西大声地说:“转调!转调!”他却不急不忙地对老师说:“为什么转调呀?我弹得正开心呢。”有一次,作曲课老师吉罗先生评论他的作曲练习时说:“我不是说你写的东西不漂,不过从理论上来说,这是荒谬的。”德彪西则回答说:“理论是不存在的。您只要听就是了。悦耳就是法则。”他的独到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行为,显露出了挑战传统的锋芒。有一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他竟然坐到钢琴前,模仿公共马车在大街上驶过的吱吱嘎嘎声。同学们听得目瞪口呆。他对同学们说:“听和弦而不问和弦的来历和特征,你们做不到,是吗?和弦哪里来的?向哪里发展?非要知道不可吗?你们听着,这就够了。如果你们听不懂,你们就到院长那里去对他说,我糟蹋了你们的耳朵。”

服从耳朵,而不是服从规则。这就是德彪西做学生时对巴黎音乐学院的教学方法提出的挑战。这也是他审美的基础。

在他做学生的这些年里,他有时也被老师派出去参加演奏会,或演奏钢琴曲,或做钢琴伴奏,都受到不错的评价。但在钢琴课上,他由于行为出格,年终屡屡得不到奖项,因而失去做钢琴演奏家的机会。这使他的父母颇感失望。此后,德彪西便把自己的精力更多地放在作曲课上。

在他学生生涯的后期,有两件事对他的成长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第一件事是18岁那年,暑假里他被学校推荐,去德·梅克太太家做家庭音乐教师。德,梅克太太是俄国人,50岁左右,去世的丈夫给她留下了巨额财产。她舍弃社交生活,把全部情感献给了未曾谋面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成了柴可夫斯基事业的资助人和保护者。当时还不到18 周岁的德彪西,在德·梅克太太家除了给她的孩子上钢琴课,在她大女儿唱歌时弹伴奏,空闲时还跟女主人钢琴四手联弹,或弹奏柴可夫斯基的曲子给女主人听,为她消遣解闷。德·梅克太太对这位法国小青年呵护备至,十分欣赏,带着他和孩子们一起游览瑞士的山水风光,法国南方的海水浴场,意大利的名城那不勒斯、佛罗伦萨、罗马,并特地去威尼斯,把他介绍给寄居在那里的瓦格纳。不用说,他们所到之处都下榻在豪华宾馆。有这样的交往和旅游经历,对年轻的德彪西来说,既打开了眼界,又增长了阅历。他跟这一家人关系处得极好,简直乐而忘返。可是10月已到,。开学在即,他向学校请求延长他的家教时间,可是音乐学院的老师没有答应他的请求,他不得不挥泪告别德·梅克太太和她的孩子们,从意大利直接回到巴黎继续读书。第二年春天,他自己主动给德,梅克太太写信,提出夏天再去给她的孩子教钢琴。德·梅克太太已经请好了家教,但还是接纳了他。他便到莫斯科去跟他们一家人相聚,并在他们家度过暑假。这次去俄国的旅行,仅伎他对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接触到了俄国其他音乐家的作品。从1880 年到1882 年,德彪西跟这家人一起度过了三个暑假。上流社会的生活对年轻德彪西的个性和情趣的形成,无疑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二件事是在1880 年的秋天,德彪西离开德·梅克太太和她的孩子们回到巴黎后,一边在音乐 学 院注册读书,,一边在一家私立音乐学校里兼职,给莫罗—圣蒂太太的唱歌班做钢琴伴奏。来这里学唱歌的都是上流社会的太太们。在那里;他结识了玛丽·瓦斯尼埃太太。瓦斯尼埃太太不仅年轻漂亮,而且天生。一副好嗓子,当时已经35岁。  十八九岁的德彪西,暗暗爱上了这位少妇。少妇成了他的第一个缪斯,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和冲动。他根据当时的著名诗人戈蒂埃,、班维尔、布尔杰、魏尔伦、马拉美等人的诗歌为她写过许多爱情歌曲。而瓦斯尼埃太太总会找到机会在社交晚会上演唱他写的歌曲,并由他亲自伴奏。有一个时期,他在瓦斯尼埃家度过的时间比在学校还多。瓦斯尼埃太太在自家的公寓里给他提供了一个房间。他可以把自己关在里面,埋头创作,不受打搅。他的房间有扇门直通楼梯过道,可以自由出入。不受管束。瓦斯尼埃先生很看重他的才华,跟他结成了忘年之交。他像慈父一般关心德彪西的前途,理解并宽容青年才子常有的孤傲和逆反心理。他知道,像德彪西这样一个出身平民的青年人,要想踏人上流社会有多么困难,而参加毕业竞赛、获得罗马奖学金,几乎是他获得社会承认、走向成功之路的唯一保证。在瓦斯尼埃先生的鼓励和关心下,德彪西从1882年开始参加罗 马奖学金的竞赛。按照规定,报名参加竞赛的学生要提交一首赋格曲和一首合唱曲。德彪西第一年落:。第二年,作品虽有特色,但只获得二等奖,不能去设在罗马的法兰西学院进修。第三年,1884 年,他不得不老老实实地按照学院派的风格创作了他的康塔塔《浪子》和根据儒勒。巴比埃的诗歌《春》谱写的合唱。他终于获得了罗马奖学金的一等奖,获得了去罗马进修的资格。

1885年,他成了设在罗马美第奇别墅内的法兰西学院的进修生。能到这里来进修的,都是罗马奖学金一等奖的获得者,是绘画、雕塑、建筑和作曲界的后起之秀。他们在罗马这个西方艺术的策源地可任意参观、访问、揣摩、切磋、研究、自办展览、自办演出,接受艺术的熏陶;有充分的时间,  自由地进行艺术创作;三年内不用为衣食担忧,一切费用均由国家负担。当初这一奖学金的设立,无非是为艺术的发展创造一种无拘无束的宽松环境,让艺术家们的想象长出翅膀,恣意飞翔,以便创造出高超的艺术来。没有教授来上课或指导,寄宿在美第奇别墅内的罗马奖学金一等奖获得者。每年只要按规定向选送单位呈交一部艺术作品,由评审委员会对他们的进步做出评价,就算交差了。P007




吴砺

2021.10.29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