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72|回复: 0

[散文] 《世界名画家全集·康定斯基》(上)

[复制链接]

6375

主题

1574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897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22-1-10 13: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名画家全集·康定斯基》(上)


翻阅世界名画家,康定斯基/何政广 主编,-2版.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6

时光飞逝真快。可是我的《世界名画家全集》的通读一遍的目标,仍然未能完成。

读这样的书籍,是十分伤神的事情。如果你不在状态,拿着画册完全无感的时间段,绝对不要去读这些书,因为是纯粹浪费自己的时间。这使我无法一鼓作气读完。相当长的时间,我是畏惧读这类书,进入了状态,读起来也十分心累,读一两本又放下了。

这一集画册的中文撰写,真的十分出色和到位。把抽象艺术的画面,用文字表达的很易理解。

我过去完全不知道这个叫“康定斯基”的画家,读了这本画册,方知其人其画其艺术思想。我颇为他的画作中音乐般的旋律,还有和谐的色块色彩所打动,虽然这些图案都是涂鸦一样的“胡画”。

画家早期的风景画里,有一种特别宁静的清淡清雅的诗意,如同春天绿芽在春光里的淡雾里的清淡味道,我很喜欢。“夏季”(1901~1904);“秋日湖水”(1901);老城Il(1902)。

近现代西方的艺术家,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期,被黑白照片摄影技术剥夺了绝大部分工作岗位,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用色彩块和抽象的线条两个方向,脱离具像的细节或者完全脱离具像,试图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觉和情感。

这样就有一系列的表达方式的发明创造或者创新——艺术家变成了艺术表达形式的发明家。但是,这使画家变成了为艺术而艺术,脱离了人类普罗大众的图像正常的审美,变成了小圈子里的自我欣赏和理解。

老实说,我看到这些胡涂乱画的现代画家作品,我倒是很易被感触甚至是被感动——但是,我同时又心生厌恶,这些画面,真的让我觉得是一种潜意识里的精神病态的错乱……

我既被这些新画面吸引又是感觉到心累……这些东西,有一种独特的美感,但是,又代表着对现实世界的完全脱离……其实中国人的书法,本质亦是同一德性的、亦可以认为是一种黑白两色的抽象画作……

“希望一幅画产生一种意义的时代已经过去,画是一种自有其存在权利并影响观众的东西。创造的艺术虽然仍旧是神秘的,但是康定斯基早已看出创造艺术是一种有意识的过程,而艺术家将心满意足地去创造忘我的,并且能在身后继续存在的作品。”P096

“希望一幅画产生一种意义的时代已经过去,画是一种自有其存在权利并影响观众的东西。”这句话,真的是我们走进艺术馆看现代抽象画的基石——大部分画面,毫无意义,只是用色彩和线条展现人类的一种情绪。

如果你看到大自然的风景,你问他有意义吗?表达了什么?

我一直都觉得困惑,这些画面怎么为我的文字写作所用……我还是无头苍蝇……花了这么多时间看,我绝对不是为看而看,我肯定希望自己使这些东西变成酿酒的原料,再酿出自己的文字的新酒……

这使我无论如何要把这111册的画册粗粗的翻一遍……画家与文字写作者,应该有共同语言,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们的作品都没有粗翻一遍,这肯定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战后数年,人们对他的艺术并未重视,但是在他去世多年后的今天,诚如马尔克在1913 年所说的预言——他的画正从寂静的时间暗影中浮现出彗星似的光芒!”P021

“他的画正从寂静的时间暗影中浮现出彗星似的光芒!”,仅仅是因为这句话,真的让我觉得看到这本书时间有意义了……



吴砺

2022.1.10






附二《世界名画家全集·康定斯基》摘录:

序  言何政广

“抽象艺术为艺术家潜意识情感的至高境界,亦为艺术家基本经验的直觉表现。抽象艺术的造型包含了艺术家的生活直觉,是不受具体外表约束的自由发挥。”

“20世纪的任何人,现在均应了解,所谓事物本体的完美只是一种错觉,数量(或科学)知识仅是一种理论与准则,只有艺术、审美观,方能使我们接近完美。”

这是1942 年在纽约古今汉美术馆举行“抽象艺术大师联展”目录中的一段绪言。我与现代艺术接触,第一件事就是想要了解抽象画,许多人排斥抽象画,往往未能先以客观的态度去了解。真正要了解抽象画,必须先要认识抽象画家从事创作的过程,康定斯基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

康定斯基早年所学的则是法律和经济,他30岁才立志学画。虽然他学画较晚,然而也许与他所学的知识有关,他正式从事绘画后,很少停留在固定的绘画模式中。他不断地思考,运用判断力审视自己的画作,发现表现不足的地方,会很快地弥补这些缺失,而将自己的创作更向前推进,因此他的作品演变极快,我们很少看到他重复某一种形式。他每画了一段时期,就把画笔搁置一旁,拿起钢笔写下创作时心中触发的意念,作理论性的研究。有时甚至先把创作的理论记述下来,然后再用画笔在画布上实验他的新理论。他在1910 年所画的第一幅抽象画——也是美术史上最早的一幅纯粹抽象画,就是如此完成的。对康定斯基来说,“思想”是重于“技术”的,他从事绘画,在思想方面所下的功夫,多于在技术方面的训练。由于注重理论的研究,他终于写出一本探讨艺术性灵的论著——《艺术的精神性》,在此书中他认为艺术的表现已进入探索内在精神实质的时代。现在此书已成为“抽象艺术的圣经”,它对现代美术理论有很大启发。

康定斯基个性奔放,他的长相很像东方人,批评家指出这位主张在绘画上自由表现心灵的画家,带有东方艺术的影响。他喜爱交友,具有领导能力,他不但参与当时德国的新艺术运动,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领导人物。他时常借旅游来寻求艺术创作上的新意念,对周围世界的深刻体验,使他拥有敏锐的思想,这些都是促成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们通常习惯把现代绘画思潮,分为“感性”与“知性”两大主流,知性的是以蒙德里安为代表,感性的代表人物就是康定斯基。事实上,这是指康定斯基在1910 年至1920 年间的绘画倾向。他一生的画风,复杂而多变,早期他画过很写实的油画,经过印象派、野兽派,到倾向表现主义,后来才达到奔放的抒情抽象,晚年作品则演变为几何学的神秘完美构筑。P000

康定斯基一生画风的演变

瓦西利。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是抽象绘画的先驱,也有批评家赞誉他为抽象表现艺术之父,一位改变绘画路线的伟大艺术家。

他一生的画风,根据其夫人妮娜的分类,可划分为早期“写实的风景画时代”、“印象派时代”、“野兽派时代”和“幻想的风景画时代”。至1910 年为止,他一直在从事“对象”的描绘。1910 年他画出《最初的抽象画》后,画风由色彩的表现进入有机的抽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的绘画逐渐转变为几何学构成的作风。在包豪斯执教时,是他“圆的时代”之成熟期。最后是他在巴黎的时代(1934 – 1944 年),从几何学的构成,迈进了内在精神的实质,创造出不可思议的记号与象征世界。他从表现主义的抽象,进入几何学的抽象,最后到达一种充满东方神秘感的记号世界。透过本书的图版,很明显地可以使我们一窥艺术大师一生作品的发展轨迹。

康定斯基在1910 年前后,在绘画从说明式的描绘获得解脱的运动中,担任了一个重要角色。他不仅是位开拓者,更有一大群追随者。今日所有抽象画的形式,很少是他没有尝试过的,并且均经过他的实验。很显然地,他具有决定性和深远的影响力。他的明朗态度、刚正精神,以及令人心服的领导,都是促使其成功的因素。从抒情的奔放色彩,进展到平静无波的完美构筑,对每一种新发现的造型,都经过严格的试验,因此,他的作品稳定而和谐地集结了力量与精神,直到最后形成一个伟大的宇宙的综合。

他的教学不是独断的。康定斯基很注意广泛多方面表现的可能性,这一点他为现代画家揭开了新页。他选择了最有希望的发展路线,并以实际的例证令人心服。这位技巧高超的画家,以其全部技巧表达其直觉与智慧,从未觉得自己受到任何严格方法的束缚,他只注意到如何融会所有的知识法则,以扩大美术的领域。他有一个理想,希望创造出糅合音乐、科学与哲学等要素的绘画。

1 866 年生于莫斯科的康定斯基,具有东,西方人的双重性格。其祖先来自西伯利亚,祖母是蒙古的一位公主。在童年时就被大自然的色彩所迷住。他攻读过音乐、法律、经济和人种学,对这些学问有了坚固基础之后,才决心做一位画家。

在慕尼黑的一所美术学校读了两年后,他开始长途旅行,先后在荷兰、法国、突尼斯和意大利滞留了很长的时间。在这段日子中,他作过印象派及后期印象派的画,强调了他童年时代富于罗曼蒂克的、神话般的俄国生活回忆,他的作品带有探求神秘的特质,渴望追回失去的理想。以后他在慕尼黑南边的莫尔诺(Murnau)定居,作品渐渐地从色彩鲜艳的写生风景,转变为对理想或幻想世界的追求,以冲击般的有力线条和澎湃的大块色彩,将丰富的创造披上新袍,充满了原始的激动与精力,这是康定斯基伟大的戏剧性时期的开始,他的抽象艺术也从此诞生。从那多彩多姿的内在生活中,康定斯基创造了首次被称为“自发性”的线条、平面与形体。他的画都是非物质化的,摆脱了形象的桎梏,更富于精神价值,而使其充满了灵性。在他创作这些历史性的水彩和油画的同时,他还写了一本代表其思想与经验的历史性论著,该书名为《艺术的精神性》,写于1910 年,出版于1912 年。

康定斯基的这种出自内在激动的精神,充分地表现于“蓝骑土”时期的作品中,在慕尼黑展出时,得到了画家马尔克(Franz Marc)及作曲家史恩柏格(Arnold Schonberg)、翁威本(Anton Von Webern).翁赫特曼(Thomas Von Hartmann)及拜格(Alban Berg)的支持。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康定斯基回到俄国,他的艺术没有新的发展,只不过增加了幅度和稳定性而已。由于对新人道主义之信仰,使他积极参加俄国革命后艺术馆与艺术学校的改组工作,不过直到后来他回到德国,应聘担任包豪斯艺术学院的教授后(1922 年),他在这方面(艺术教育)的努力才结出果实。此时,他开始与保罗,克利(Paul Klee)建立了亲密的友谊,克利也是包豪斯的名教授。

在包豪斯学院,他在更科学的基础上从事新的尝试,他以动态的基调为主,表现运动、成长与变化,创造出一种精确细心思量的独特风格,以一种点、线互相配合与抗衡的构成,创作出曲线、圆形及象征性的几何造型。这些构成其大幅绘画的要素,是他研究的工具,也是他赖以表达的手段。透过这些造型,他运用了大量的冷色,但并不使人觉得难过。这种精神上的构图,具有精确的象征与建筑学上的滦度及广度,这都是这位艺术大师在戏剧性的灵感下,凭直觉所察知的心灵与精神的现实投影。

1933 年,纳粹党在德国掌握政权,为了达到镇压新艺术的目的,纳粹封闭了包豪斯学院,康定斯基逃到法国,他人生的最后1 1 年便在法国度过。到了巴黎后,他全力从事于他的发现与理想的结合,用更大的生命力和世界上的一些无形力量,来表现其特殊作风。他用稳定的手笔和新发现的强烈色彩感,记录下这些世界的力量,而表现出一位目的不变、意志专一艺术家宁静而成熟的力量。尽管他遭受到战争和苦难,但他的艺术却一直有力地向前发展着,这点可确证他对人类精神前途的坚定信念。战后数年,人们对他的艺术并未重视,但是在他去世多年后的今天,诚如马尔克在1913 年所说的预言——他的画正从寂静的时间暗影中浮现出彗星似的光芒!P021

磨练与护符:突现的力

瓦西利,康定斯基在1866 年 12月生于莫斯科。他比作品纯属19世纪的罗特列克仅小两岁,比和他多方面相似的马蒂斯大三岁。他和马蒂斯都经过缓慢而有耐性的学习时期,同样对色彩有强烈的感受性及活泼的想象力,也都有明澈的智慧与耿直的道德。这两位大画家的成就极端不同,然而他们是并行不悖的,我认为他们的作品,同是20世纪前半期绘画的基石。马蒂斯所代表的是法国传统的最佳特色,不仅包括大教堂,还包含18世纪的哲学、地中海的气候与文化传统的价值,他与这个传统发生了的密切接触。而康定斯基的作品,自1910年后,有了世界性的意义,它的根也是深植于历史中,虽然他们二人的历史背景完全不同。康定斯基不仅受俄国,尤其是莫斯科环境影响,同时还深受德国中世纪宗教传统精神的强烈影响。不过我们也不应忘记,在他的性格中还带有亚洲的因子。

康定斯基总是喜欢把他的印象和经验记录下来,这些印象和经验遂形成了他的观念。在他的自传《回顾》一书中,曾记载着他性格之发展历程。此书完成于1913 年,并 由柏林的史特姆公司出版。这本自传是他各种传记的基本资料,我们将尽量引证,并尝试阐明其中令人难解之处。因为康定斯基对于“隐藏”和“神秘”常有偏爱,并且认为某些词句具有特殊的魔力。

他出生时,在遗传性的影响上便是一种有趣的配合。他的父亲原先居住在西伯利亚的西部,后来被放逐到西伯利亚东部。他的祖父出生于横跨蒙古边界的小镇卡希塔(Kij ashta),祖母是一位蒙古的公主。康定斯基的父亲到莫斯科求学,在莫斯科找到了精神上的寄托,就和一位带有波罗的海血统的莫斯科小姐结婚。康定斯基同时学俄文及德文。事实上,他的童年时代,受益于德国丰富的民间故事与传说的遗产,也受益于斯拉夫民族的正教传统和民族宝藏。他的双亲相处不睦,最后终于离异,他的童年大半由其姑母蒂纪娃(Elisabeta Tikheeva)照顾。她教他观察及了解大自然,并督导他游戏和功课。但康定斯基对其双亲仍然非常敬佩,他称颂父亲的客观态度、耐性和泰然的自信;赞美母亲过人的气质,并向她致最高的敬意,将母亲认为是自己憧憬的象征:“有白色大理石和镀金圆顶的圣母。”







吴砺

2022.1.10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