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39|回复: 0

[散文] 《风景画最大宗师——克劳德·洛汉》(上)

[复制链接]

6375

主题

1574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897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22-1-17 17: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风景画最大宗师——克劳德·洛汉》(上)



翻阅《风景画最大宗师——克劳德·洛汉》/陈英德、张弥弥合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12(世界名画家全集/ 何政广 主编)

我是看了这本画册,才知道这位十七世纪西方伟大的风景画画家。

我不由为中国历史上的山水画家感到悲哀——他们不知道油画画山水画这个技术,仅仅是黑白分明,表现大自然的气息,实在是表现力太受限了。到了明清时期,中国所有的画家几乎都是画山水画,但是全是令人讨厌的重复,空无一物,毫无新意。若是他们采用了西方国家油画技术,中国历史上又会多出多少伟大的山水画作品啊。

这位画家平寒出身,到了三四十岁,达官贵人对他的画已经是一画难求——真的是感谢过去几个世纪意大利上层人士对绘画艺术的热情,才使艺术天才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到达极限!

这本书中文作者的文笔真的不错。

这油画风景画,对我这个外行人,真的是难以想象的困难。它们不像现在彩色摄影技术,可以瞬间凝固大自然的光与色彩,大自然的光线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啊。油画画笔是太慢的记录工具啊,这必须有超级图像记忆力,才能重新将大自然的美景在画面上重现啊!

我总是觉得十分奇怪,绝大多数的现代彩色风景照,我们第一眼惊喜惊艳,但是却记不住;但是一幅伟大的油画风景作品,却常常使我们过目不忘——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

克劳德·洛汉的画作成名后,一年只出四五幅,老年一年只画三幅——这绝对是明智,否则就会重复自己的过去的构图和技巧,变成让人讨厌。

一个人一生的名作,只能是若干幅作品,除非像毕加索一样赶上了一个容忍变化的时代,不断变化画风。


吴砺

2022.1.16



附二《风景画最大宗师——克劳德·洛汉》摘录:

克劳德‘洛汉(Claude Lorrain本名Claude Gellee 1600-1682)是法国古典主义代表画家,也是美术史上“风景画”的最大宗师。洛汉与普桑这两位法国最著名的画家,长年住在意大利的罗马,在那里建立他们伟大的画业。1600年前后时代的罗马,对风景画的新生发展引人关注。当时活跃罗马的画家有卡拉契、保罗·布里尔和爱斯海梅尔等人。洛汉与普桑继承他们的画风更进一步完成了所谓“理想风景”的古典风景画,成为后继者泰纳和柯勒所崇仰的典范。

“理想风景”一词是十七世纪末批评家罗杰·杜比尔所创,分为英雄的风格与牧歌的风格。前者的代表是普桑的作品,风景画赋予知性的、教谕的严肃内容,显出理想之态;后者则在描绘时不假人工造景,而是完全依据自然景象注重自然气氛之塑造,代表画家即为克劳德,洛汉,他开创了富于人间性的牧歌式的自然风景画,对后来风景画的独立有很大的启示。十八世纪以后的浪漫诗意风景画,许多都受到洛汉的影响,洛汉早在十七世纪时即开始观察自然,描绘晨曦落日,印象派画家因此对洛汉推崇备至,超现实画家达利甚至画了一幅《向克劳德,洛汉致敬》的油画,表达对洛汉的赞美之意。

美术史家贡布里希在其著作《艺术的故事》中提到:克劳德·洛汉研究了罗马附近的坎帕尼亚的风景,那是罗马周围的平原和山丘,具有雄伟的古迹引人缅怀伟大的往者。洛汉精致的油画,选择他认为跟往昔梦幻美景中的场所相称的母题,而且把景色全部浸染上金色光线或银色空气,似乎就使整个场面理想化了。洛汉打开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看到自然的崇高之美。一些富有的英国人,甚至将他们地产上的园林,仿照洛汉绘画中的美丽的梦境加以改造。

克劳德,洛汉生于法国洛汉省的夏曼涅( Chamagne),他原名克劳德·杰雷,后来以出生地改名为克劳德,洛汉。他出身子农家,很早即到罗马受教于阿古斯提诺,塔西( Agostina Tassi),长期在意大利居住和从事艺术活动。后来受到保罗·布里尔(Paul Bril) 554 – 1626)与普桑的启示,逐渐发展出独自的理想风景画形式,1627年以后定居罗马,致力直接的自然研究,爱好描绘河畔及海边的风景,重视秩序与均衡趣味,创作往往以风景和神话、宗教故事相结合作为题材。常以面对光线作画,画中的树木景物具有透明的感觉,绘画作品中较明显地体现出大气、光线和深度,产生一种宁静和谐的情调,开拓了风景画的新面貌,给予十八及十九世纪风景画家很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 《海港落日》、  《欧斯提港圣女保禄登舟》、  《桥上的战车》、  《诱拐欧罗巴》,以及数量颇丰的素描和铜版画。

克劳德,洛汉的风景画,在他生前即拥有众多的爱好者,包括最具权势的主教和富豪都向他订画,声名远播,作品为世所重,一画难求,为他带来可观财富。

何政广 二O o八年十一月于艺术家杂志P000

十七世纪以前,西方绘画的表现以人物为重,风景艺术在绘画中的地位次要,不受重视。一幅画中若有风景,只是附带、陪衬的作用,是为了将画幅装潢得可看一点,一个背景而已。画家依自己的JL:,,陛或多或少精确或轻淡地描绘。有时出奇的,风景在画中突显壮观,令人惊异,几乎将画的主题动摇了,那却是纯粹的偶然,非艺术家原初的根本意愿。

如此意大利画家在尊贵、优雅的人物背后,绘出或恢宏或幽远的山水。然而这些景色似乎是美妙的梦游所见,并非真实的自然。这些想象的自然,又常由因袭而绘,差不多总是淡淡的小山丘,竖起中世纪的城堡,或总是傲然古代的废墟风景,在平静的河湾中映出反影d:,艺术家们不画纯粹自然本身,不观视晨曦的灿烂或落日的辉煌后挥彩,也不亲临 阳光普照的乡野或回想烟雨蒙胧的水岸而着笔。

相对于意大利人,欧洲近北的弗兰德及弗拉芒人却真实地静看自然,他们以沉重的心守望风雨乡村中摇晃的树丛与草屋,将悠然之情寄放于无垠的牧野,那牛羊群啮草的平和景象,他们看凄迷雾中运河上的船只或片片白帆浮于海浪被风吹涨,另还有喜感的明阳之光探刺出低地国的天空,十六世纪某些欧洲北方的画家已能将这些真实景物以绘画诠释出来,并且烘托出其超升之感,引人人胜,亦耐人欣赏。P010

克劳德。洛汉的历史地位

十七世纪一位出自后来归属于法国,当时是洛汉公国的画家克劳德·洛汉( Claude Lorrain)把某段欧洲北方的艺术接枝到意大利艺术,将亲自目睹领略的自然,美妙完美地透过彩笔转呈于画画。创出卓绝的作品,其宁和与华美无以伦比。即使有了名声后,洛汉尽量避免在风景中置放《圣经》或其他文学篇章中的神话或历史人物,他显然还是以风景的表现为重,人物只是活动其间的部分因子,有如灌木草丛或岩石的存在。如此将意大利绘画传统之人物与风景的主属关系易位,让他被认为是“纯粹”风景的启始人,也是风景画史上的第一宗师。

包括纯粹或增添人物故事的风景海景,克劳德·洛汉的所有画第一眼看来都是无限美妙的景致风光。他的画中常是高高的树擎起,叶丛厚密,或枝叶松放如羽状展开,太阳自背后探照,烘托出金色光晕的美丽轮廓,其问插人他在罗马近郊写生的草野、丘陵、废墟,城中或海港的石砌建筑,水中的船,再点饰所叙故事的小型人物。画面常分成深绿深褐色调的前景,亮绿色的中景和蓝色的远景。构图常用曲线空间表示法,以产生深远的距离感。他写生的素描自由轻快,以调子明暗层次来描述景色、景色的氛围,特别是光的作用。他早期从事蚀刻版画,也特意表现图景中光的效果。

克劳德-洛汉原名为克劳德·杰雷( Claude Gellee),外称勒·洛汉( Le Lorrain)。在意大利人家称他克劳迪欧,洛伦芮塞( ClaudioLorenese)。至于热烈崇拜他的英国人则昵简称他克劳德。法国人谈起十七世纪到意大利工作的两位艺术家普桑与洛汉无限缅怀,认为是十七世纪的法国之光。然而洛汉出生的一六、O年,出生地现在为法国洛汉省的地方并不属于法国,是与德  油国临界的洛汉公国。洛汉公国在十七世纪亦出过另一位令当地荣耀不已的画家乔洽。德。拉图尔(Georges de La Tour,一九五三-一六五二)。/:。拉图尔一生都在洛汉地方度过。克劳德·洛汉则大半生都在意大利。不过他却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出生地,这可从他的艺名以洛汉替代本来杰雷之名看出。

风景艺术大师克劳德。洛汉的生活并不奇特,最早有关他的记载是一位与他同时代去罗马工作的德国画家珊德拉特,以及一名擅长传记的名叫巴迪努西的作家依画家的亲人所述而杜撰。早年生活大家太了解,难于查证。他大约一六一三年首次来到罗马,一六三O年起才有比较实在的记录,确实的是自一六二七年至他生命的终结,他都生活和工作于罗马。据说他是一位十分和蔼安静的人,一辈子独居,几乎没有学徒,工作缓慢,每年只画五六幅,但他活到八十二岁高龄,而作品大多留了下来。他一生大约有三百幅油画,五十余幅蚀刻画,另有一千一百二十帧素描。包括了他作为油画记录的《真品录》在内。P013

克劳德。洛汉与古典主义大师尼古拉·普桑

艺术史上谈到克劳德,洛汉时常将他与尼古拉·普桑( NicolasPoussin)并论。他们共属于一个时代:十七世纪。同是法国人。普桑一九五四年生于诺曼第,洛汉小普桑六岁,一六O o年在令p近德国的洛汉地方出生。他们都自少壮时到意大利罗马,生活工作成名,在那里完成绘画伟业。都同样在罗马去世,普桑逝于一六六五年,洛汉活到一六八二年。二人生前相识相熟,都对古代传统高度尊重并加以发扬,二人又都受惠于《圣经》与神话故事,绘出大量相关主题的画作。两位大师的风景与历史风景画同时成为欧洲古典艺术的名作。

在艺术信念和审美趣味上,普桑与洛汉可以用叙事与抒情来划分。普桑以叙事为主,他的历史绘画构图中,风景紧密接系着历史故事,可说其风景参与了他的历史绘画。洛汉首先是发现自然,以抒写自然之美为艺术指标,作品在于揭示画家对自然的心仪赞赏之情。他的画题虽多历史故事人物之名,构图却都以风景布局为依归,人物只是风景中的活分子和点饰。如果欧洲风景画以叙事和抒情划分,普桑属于叙事风景画,洛汉属于抒情风景画。,,普桑又将风景带至一个哲学的宗教的伦理的而终究是诗情的境界,洛汉的风景则以抒情为第一要务,画家本人沉浸于风景的安和宁远之中。他的风景同时较为近人却又理想完美,而他的风  ;景中对光之美的阐扬为前人所未及。

十七世纪时,罗马不仅身为意大利全国的中心,而且是国际艺术生活的中心。那里确是欧洲艺术之路的交点,在其拥有古代罗马文物与文艺复兴艺术珍品的情况下,罗马是当时西方艺术家朝圣之地。普桑和洛汉来到罗马各有其原因,而终意大利都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洛汉还叫着克劳德,杰雷的时候来到罗马,并不是什么特别的艺术理由,但住下来之后,这个环境滋养了他,使他有机会学习锻炼,让他知道可以用画笔来支持自己的生活。

在决定绘画为志业之际,在探索罗马的艺术何者可为借镜之时,洛汉发现这个比自己故乡洛汉较为南方的永恒之城,温暖明媚,城里城外无限美景:古代的废墟、大理石的宫殿、草坡和远山、河流、桥与农舍,都常在正午和午后的明亮光照下,或浸染在黎明或黄昏半透明的光中()》太阳又将高高的树丛打上金色的光,晕染出美丽的轮廓。有时罗马平原烟云笼罩,牛羊群啮草或浅滩旁饮水,大小河上泛着木舟,海上竖起桅杆的船只停泊,飘挂旗帜的风帆入港,有的将驶向远方。这些罗马远远近近的美景,克劳德,洛汉都绘入画中。洛汉常独立一人或与画友到空旷的地方速写或素描,当他后来成为普桑的邻居时,洛汉和普桑,还有班伯须(Bamboche或Bamboccio,原名:Peter Van Laer)和珊德特拉( Sandradt)等人一起组成写生团体,将四处景物收入画稿中,然后在画室创作大幅油彩绘画作品。

克劳德,洛汉以小幅油画开始画些田园风光与落日余晖的港口与海湾,逐渐他画面增大,构图也趋稳定,画面气氛更清明宁和,由于普桑及其他同代古典画家的影响,以及收藏者的要求,画的主题用了《圣经》人物与圣人事迹,罗马时代诗人奥维德与魏吉尔的神话或牧歌情境,也有借自十六世纪意大利诗人塔索之文或其他历史故事。这些画还是以风景为主,人物并不独立存在,而是附属于自然。这样的作品与普桑不相上下,不过普桑英雄式的风景画源于提香(Titian,一四八五—一五七六)和安尼巴勒·卡拉契(Annibale Carraci,一五六oN-六o九),洛汉则较近来自弗兰德和弗拉芒的画家保罗,布里尔( Paul Bril,一五五四—一六二六)和来自德国的阿当·爱斯海梅尔( AdamElsheimer,一五七八—一六一o)的浪漫诗意风景。P030



吴砺

2022.1.16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