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回复: 0

[散文] 斗兽场的回归:一首献给〈Beggin’〉的摇滚史诗

[复制链接]

8393

主题

1917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460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斗兽场的回归:一首献给〈Beggin’〉的摇滚史诗

                                                                 ——观看 Maneskin《Beggin’》AMA 2021 表演后
           
            一 

这首歌——
诞生于六十年代,
今天依旧在血脉中跳动。
它复活了,
更响亮,
更粗粝,
淋着汗水与闪光灯。

现代的摇滚乐队,
不是在观众面前演出——
而是与他们一起,
一同汹涌,
仿佛巨大的声音
击碎沉默的屋顶。

这——
是交响乐所不能给予的。

这不是肃穆的音乐厅。
这是一次集体驱魔——
是一首喧嚣的赞歌,
手臂高举,
喉咙张开到极限。

我忽然想起——
古希腊人,
他们在岩石山丘上
凿出成千上万座露天剧场,
整个城邦的人
一起聚集,
一起释放,
一起感受。

演员的哭喊
便是人民的疼痛,
它被赋形,
被放声,
终于从胸膛中挣脱。

而后——
罗马来了。
他们建起斗兽场,
却并不总是为流血,
许多时候,
伤口是排演过的,
斗士知道如何
美丽地倒下。

那是职业的表演,
为一个帝国
无法言说的痛
提供出口。

几个世纪过去,
歌剧变得温文,
音乐披上燕尾服,
我们被教导要安静坐好,
只在最后鼓掌。

但六十年代来了——
摇滚归来。
而斗士的幽灵
也随之归来。

如今吉他手
踏上舞台如入战场,
鼓手
把雷鸣投向地面,
主唱——
半是神,半是叛徒,
成为我们
在沉默中无法发声的声音。

有人说过:
“摇滚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或许没错。

但也许——
这根本不是发明,
而是
斗兽场,
以声音之名重建。

那些幽灵,
如今穿着皮衣,
而舞台——
依旧需要
一声怒吼。

 

             二 

我们聚集——
不只是为了聆听,
而是为了感受。
不只是为了欢呼,
而是为了让自己
在这音浪之火中
燃烧得更亮一些。

这首歌,
《Beggin’》,
在 Måneskin 的手中重生,
不再只是旋律——
它变成了
一种仪式。

灯光迸发。
人群沸腾。
这不是表演——
这是共鸣。

而我们,早已这样做过。

在希腊石雕的剧场中,
人们齐坐,
在露天之下,
看面具代他们流泪。
演员喊出
公民无法说出的情绪,
合唱团重复
每一个人不敢独自言说的真相。

他们离开时,
内心变得轻盈。
净化了,
治愈了——
借由声音之力。

而罗马,
以血回应。
但即使是角斗士,
也明白自己的死亡
是舞台的一部分——
是安排好的倒下,
是为了平息
帝国灵魂的怒吼。

竞技场——
半是坟墓,
半是歌剧院。
一个让人
在他人的回声中
忘却恐惧的地方。

后来是天鹅绒,
是吊灯,
是粉饰过的宫廷礼节。
情绪剪了指甲,
穿上了礼服,
安静地坐在
皇室包厢中。

但时间——
就像节奏——
从不停歇。

二十世纪裂开。
电音从裂缝中涌出。
摇滚
像带伤的神祇
重新升起。

这不再是音乐会,
而是一场风暴。
吉他手——
是皮衣与火焰中的祭司。
鼓手——
是召唤古老呼喊的战鼓。

而那声音——
沙哑,
叛逆——
正成为
我们的声音。

我们尖叫,
因为已无法哭泣。
我们跳跃,
因为已无法祈祷。
我们聚集,
因为孤独
比音乐更响。

摇滚不是叛逆——
它是归来,
回到圆圈,
回到人群,
回到呼喊,
回到热度。

斗兽场未死,
它在音箱中重建。
剧场依旧呼吸,
只是换了电线与电光。

而灵魂——
仍在痛——
终于
找到了声音。

 

它是文明的回声,
在寻回自己的声音。


附:
【【Maneskin】全美音乐奖表演冠单《Beggin’》|AMA 2021-哔哩哔哩】 https://b23.tv/LVEakoU


吴砺
2025.7.16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