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低语的奏鸣曲,穿过林间的小径
——听 Sybrand van Noordt《G小调笛子奏鸣曲》Op.1 No.4 有感
一
那笛声—— 轻得像晨风, 一种清新的气息, 仿佛独自漫步 在一片柔软的山岗上, 那里鸟儿 自言自语, 唱歌不是为了谁, 只是为了林中树木。
那感觉, 就是悦耳 销魂—— 鸟鸣声轻轻穿过叶子, 却不惊动它们。
古典音乐的长廊中, 我又遇见一件 被尘封的宝物。 它让我想起—— 维瓦尔第的C大调竖笛协奏曲, 那种同样令人心颤的柔美, 轻得让人屏息。
我暗暗许愿: 下次, 当我行走在西湖边, 苏堤或白堤, 在垂柳与薄雾之间, 一定要放这首曲子 在身边缓缓流淌。
那时我会知道—— 我不再 在人间, 而是在 半途, 走向仙境的途中。
二
他的名字 未被刻入石碑, 不是巴洛克的巨人—— Sybrand van Noordt, 一位星辰之间的幽影。
可就在这首 G小调的奏鸣曲中, 一个温柔的奇迹悄然展开—— 不是为了炫耀, 而是为了呼吸。
竖笛的声音 不是号角, 而是晨风的幽灵, 穿过光秃的树枝滑入, 只留下 它所带来的寂静。
它不高声, 不恳求—— 它更像在聆听, 胜于言说; 而它所说的, 是银线织出的呢喃。
这不是宫廷的乐音。 而是被遗忘花园的旋律, 是荒草蔓延的小径, 是那些半记得的散步, 沿着早已不在地图上的 溪流。
它的哀愁是温柔的, 而非悲剧; 它的欢愉是低声的, 像一个 不愿被看见的微笑。
维瓦尔第的长笛 或许高唱于苍穹, 但 van Noordt 的竖笛, 却唱给树木, 唱给薄雾, 唱给 从不需要观众的水面。
若带着这首奏鸣曲 在西湖边行走, 在垂柳下, 你会发现 自己正行于两个世界之间—— 既非天堂, 也非人间, 而是 那柔和的地带—— 两者交汇的 轻声所在。
附:
吴砺 2025.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