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75|回复: 18

[民俗大观园] 红楼原著是桐人?

  [复制链接]

2687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吃在当地 吃在当季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073

版主嘉宾会员2011年度优秀会员精华勋章钻石会员自我鼓励发帖达人论坛建设健康顾问激情之星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是老兵

QQ
鲜花(55) 鸡蛋(2)
发表于 2011-3-21 23: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楼原著是桐人?


文/龙眠寒柳



     近年来,关于《红楼梦》作者的新推论不断出现,如施润章论、洪升论、李渔论、冒襄论,等等。去年以来,又有人认为明季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是《红楼梦》作者,并进行了详细考证,掀起了一股热潮。细读起来,让人觉得颇有新见。又因为我是桐城人,方以智是我的乡贤,所以又备感亲切。记得从前还看过有学者研究红楼写的是桐城父子宰相张英家族的兴衰史,受他们这些研究的启发,我也想来凑个热闹。因为我忽然间发现桐城还有这么一个人,就是那个与戴名世文字狱相关联的重要人物“方学士”——方孝标,也是饱学之士,颇有写作《红楼梦》的可疑,其可能性甚至大大超过了方以智等人。

钟鸣鼎食、一朝巢倾

     方孝标是方以智的从弟(年龄相差七岁),只不过方以智属于桐城“桂林方”中一房,他属于中六房。“桂林方”本叫风仪方,因所在地为桐城风仪里(今桐城北大街附近)而得名。其六世祖方懋布衣任侠,育有五子一女,其中老三(中三房)成进士、老五(中六房)举于乡后,都谏王瑞题其门曰“桂林”,一为表彰,一为希望今后方家子孙从此走科举报国之路,蟾宫折桂者,代代不息,比立如林。后来方家果然人才辈出。从此人们就叫他们“桂林方”家。其中,方以智出自中一房,方孝标出自中六房。方孝标的家乡桐城,是才俊满街的鹿鸣之地,自古文风昌盛,向有结社雅集之兴事。其父方拱乾早年文才远播江淮,与同邑姚孙森等5人结社为友,常在家乡龙眠山碾玉峡和胜山峰流觞、射覆、啸歌、赋诗(这都是红楼大观园里习以为常的事),人称“龙眠六骏”,33岁前夺得科举进士,官选第一,以文名震天下。方孝标七岁即能成诗,十七岁补博士弟子,二十九岁举于乡,三十二岁举进士,官内弘文院侍读学士;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辛苦备尝。其学、其识、其才,久已精经百炼。”(方都秦《钝斋二集序》)

     由于包括方家在内的桐城豪贵巨族“多习为淫移,其子弟僮奴往往侵小民为不法。”(戴名世《孓遗录》),“当年笏满床”,“金满箱,银满箱,展望乞丐人皆谤。”(《好了歌》)终为乡里所怨,崇祯七年桐城发生了“甲戌民变”,乱民聚众烧毁诸大族第宅。方以智称此为“桐城未有之变也。”(方以智《桐变》诗序)所谓“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红楼梦》判词),也就是:自从(一从)桐城黄文鼎、汪国华二人号令(二令)起义、众县民揭竿而起(三人木),桐城巨家大族只好仓惶移家金陵。此时正值明清换代之际,方孝标父子难免要沾染上抹不掉的明臣入清的历史痕迹或者说是历史阴影,尤其是其亲身经历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更让他们父子心有余悸。尽管后来先后仕清(台湾作家高阳认为是明遗民曲线复国),但又突遭“丁由科场弊案”被冤,被籍没家产,全家流放东北,“一番风雨路三千”(《红楼梦》曲),后来虽赦归,只能客寓他乡,只能卖字为生,才感到生不逢时,满腹才华无所用,正所谓“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红楼梦》石上偈)方孝标及其父兄子弟曾在荒凉的宁古塔,切身感受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葬花吟》)的严峻考验。这种独特的流人经历,甚至一度无奈遁迹为僧(法名方空),经受了“全家同鸟散”(方孝标诗)、“人去梁空巢也倾”(《葬花吟》)的坎坷曲折,可能激发了方孝标后来写作《红楼梦》的动因,并为其积淀了丰富的素材,最终凝成一把辛酸泪,又有谁能解得其中味呢?

流落青溪、抱膝先雪

    红楼大观园其实就是方孝标后来在金陵所居的依园,那里“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好了歌》)大观园不过是“放大”了的依园(当然只是以依园为描摩大观园的最初蓝本,而不是以依园作为故事的发生地)。方孝标自崇祯七年桐城民变时随家人迁居金陵,晚年又生活在金陵,而红楼梦就是他在依园中写的以金陵这个石头城为背景的故事。方孝标面对青溪之滨、曾经属于明中山王奕叶赐圃的依园,不由慨叹曾经的楼台歌舞之盛,而今如此衰败不堪;再联想到家族和个人的跌宕起伏,曾经举族科甲如林、钟鸣鼎食,竟一度零落到“雪花打门月在地,破屋槎栋矗三四”(方拱乾诗),“家业凋零、金银散尽、死里逃生”(《红楼梦》曲)。于是他在《依园记》里,回顾了家族的兴衰和自己几十年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曲折经历,再大大讲了一番“盛衰”轮替理论。他说,“然究之盛衰,亦何当哉?有昔之盛,则必有今之衰;有今之衰,又安知无异日之盛?”这不就是《红楼梦》一书的盛衰观吗?换句话说,《依园记》简直就是《红楼梦》的另一种开篇序言。朝代更替,人生如梦,“明媚花艳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葬花吟》),真可谓“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啊!

    而《红楼梦》中有关广陵的信息也随处可见。这是因为顺治十八年,方孝标随父兄子弟自宁古塔被赦归后,初寄居淮阴不久,即客寓广陵(扬州)之随园多年,其父方拱乾后来终老扬州。方孝标对广陵可谓非常熟悉,堪称第二故乡。所以《红楼梦》的情节、构思,与扬州有着许许多多有形和无形的联系就可以理解了。特别是《红楼梦》女主人公林黛玉与扬州有着不解之缘,她是生在苏州却是扬州长大的姑娘,在贾府中饱尝寄人篱下的酸辛和爱情遭到窒息扼杀的痛苦,无时不牵挂着故乡扬州。一些有心的研究者曾陆续论及《红楼梦》与扬州的园林、饮食、风物、民俗、方言等方面的联系,而桐城人读起来也觉得非常亲切,好象是写的是自己家乡、说的是自己的方言。我想,方家之所以选择广陵,可能与此地有其故交冒襄辟疆有关。冒襄因父亲冒超宗与方拱乾为科举的同年而相识。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江南,冒襄与方拱乾曾一起避难浙江海盐,俩人可谓是患难之交。方孝标《光啟堂文集》第一篇就是为冒辟疆母亲马太恭人八十寿序。文中提及马太恭人对自己犹如母子,不仅他与冒的父辈相交甚深,自己兄弟辈也与冒辟疆称胶漆者三十余年,而方孝标之子又与冒辟疆之子订盟好姻娅之交。孝标与辟疆昔在广陵时,每逢酒酣耳热之际,便痛哭崇祯之季事(方孝标《冒辟疆诗文二刻序》)。辟疆还曾为方拱乾所拥有的宣铜炉赋诗并作《宣炉歌注》。据其《影梅庵忆语》,这种宣铜炉,是明王朝全盛期的历史见证,“一炉非小関一代,列圣徳沢相渐摩”,寄予了方冒两家对明王朝的故国之思,同时诗中也寄托了冒辟疆对爱妾董小宛的思念之情(台湾作家高阳曾撰文认为董小宛被清兵掳入皇宫,后来竟当上宠妃,是明遗民曲线复国计划中赋予小宛的西施灭吴使命)。

    在金陵生活期间,方孝标还与大戏曲作家孔尚任相交。孔曾留诗《游青溪》:“传是古青溪,红楼交翠荫。”而孔尚任桃花扇底送南朝,更让方孝标深受启发,于是在两鬓成霜的晚年,一心一意在依园写《红楼梦》,反复增删后,送由至交“胭脂斋”冒辟疆评阅,也只有这个八拜之交可以托付。方孝标在《依园记》中就写到“僻壤”,是否就是指冒襄辟疆呢?方孝标金陵依园后有妓院(这能不让他有“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好了歌》)之叹吗?)联系到明末文人士子狎妓成风,方家族人中不少风流才子曾经流连于秦淮名妓,而孝标挚友冒辟疆和名妓董小宛有生死之恋。因此,最初书名《风月宝鉴》或可由此而得,而红楼中宝黛那“水月镜花”般的凄婉爱情,不就是董冒爱情的真实再现吗?特别是那依园内还有“先雪楼”(其母以家乡龙眠山别业中的先雪楼为依园之楼命名),或许由此能想到“曹雪芹”笔名的由来:“曹”,不过是“吾曹”也即“吾家乡、吾国(明朝)”而已;芹,曹雪芹字“芹溪”,而孝标依园在青溪之滨,另方孝标家乡盛产一种水芹,成长于龙眠清溪和白沙香泥之中,与别地水芹相比,显得更加清香脆嫩味美;曹雪芹另有字“芹圃”,应该就是“青溪之滨之圃”;“雪”,可能是“雪先”雪先人之耻(反清复明),以便“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在依园内,方孝标有充分的时间,“缥缃千卷,抱膝其间,琢磨词藻,斟酌古今”(释今无《钝斋文选序》),终于成就红楼巨著,为曲线复国计划增加了最灿烂的一笔。

南山集案、血腥清洗

    书成之后,先是在民间流传,当然也就流进了皇宫。尽管对明遗民特别是明臣有怀柔的康熙,在读到《红楼梦》时偏偏灵敏地嗅到了书中的反清气息——这正是清初潜伏于民间特别是遗民知识分子的反清意识的暴露!对此,康熙岂敢掉以轻心?终归毫无线索,于是只好暗中派人查实。但《红楼梦》中的江淮方言,使康熙将目光锁定的范围缩小了。这时戴名世“南山集案”发生了,康熙一直怀疑的方孝标(江淮方言地区人)终于浮出水面。本来“南山集案”只是左都御史赵申乔捏造的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完全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红楼梦》仿佛一个恶梦始终萦绕在康熙的心头。他要寻找机会杀鸡给猴看,从肉体和精神上,对清初尚遗留的反清思想进行彻底打击。戴名世“南山集案”就是逮到的一只鸡!所以尽管查无实据,康熙还是故意误桐城“方学士”为歙县“方学诗”(歙县方学诗曾入吴三桂幕为相),对方戴两家300余人予以极刑处置;其中对已死多年的方孝标进行开棺锉骨扬灰,并对其直系及旁系亲属77人或杀或流放。还趁机不同程度地打击了一批与“南山集案”毫无关联的知识分子。

    赵申乔立功了!康熙的目的达到了!通过“南山集案”,康熙不仅实现了对知识分子思想的大清洗,还给予反清的明遗民以毁灭性的打击。但是,他既打又拉、耍手腕做好人,给了李光地等大臣积极营救同邑戴、方等人的面子,让方苞(即方望溪,方孝标的侄孙,为戴名世《南山集》作序)戴罪南书房行走,毕竟还需要这些汉人治理国家啊!满清从此奠定了华夏正统王朝地位,雍正上台后继续恩威并举,对涉案人员予以大赦。但此后,整个清朝的文人再也没有明季文人那样的风骨了。尽管后来的文人们仍以桐城方苞为宗,“家家桐城、人人望溪”,不过也只是拘泥于“义理、考据、辞章”,再也不敢跨越雷池一步,也再未出现过类似《红楼梦》的旷世文学巨著。

结论:红楼原著是桐人?

    综上所述,我们就几乎可以排除红楼作者为方以智了(当然方以智或许也是明遗民曲线复国计划成员之一)。因为,既然本博开头提到的那位学者,能从《红楼梦》里找到那么多、那么明显的方以智反清事实,难道康熙及其清廷就找不到吗?!如果方以智真的写了《红楼梦》,以康熙的秉性(包括其后的雍正乃至乾隆),后来就极有可能也对方以智进行开棺锉骨,甚至采取比更为严厉的惩罚手段。但是,没有!特别是方以智逃禅后,过的是受到清廷监视甚至东躲西藏的生活,根本没有时间象方孝标晚年那样躲进小楼成一统,安详地去写《红楼梦》那样的皇皇百万言巨著,只能在其儿孙的协助下对已有著作进行修订完善,如《通雅》的写作实际上是年轻时在家乡结“泽园”永社时就开始了,几乎用了他一生的时间;且他的论著收集整理较为完整,并由有同里姻亲关系的清廷大吏出钱付印;后世学者对其生平及著述皆有详细考证。方以智去世后,其墓也安然无危,后裔虽少有仕清,但基本不受影响。不过我感到兴奋的是,方以智也好,方孝标也好,殊途同归,百丈凌霄直干起,红楼原著是桐人!



     顺便将方孝标《依园记》录于下:

    余之随吾二亲避乱渡江而南栖乎秣陵也,在甲戌之秋。距今辛亥,三十八年矣。中间以戊子冬,计偕北上。己丑春,官词林,备顾问者十年。为己亥,而以株连谪边塞。二年归,归留淮扬间五年。不幸先君背养。又三年,乃得奉老母返秣陵之故居。又三年,余始获毕事,来依老母之膝。其陵谷之悲,屺岵之嗟,舟车险阻之困苦,不知凡几,而唯以老母健食安居为幸甚。于是乃自谋居,或曰:“仍淮扬。”不能。或曰:“归龙眠。”老母不许。不得已,乃命妻子还龙眠,而自欲于老母居侧就一庐,以侍朝夕欢。遍求之,不可得。一日,或有告余者,曰:“去此数百武,为青溪之滨,有翟氏之弃圃,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五百金。”奉老母往视之,环堵仅数亩。老母则喜,以为可居。余遂于是岁之夏售而居之。屋虽庳,而葺之则亦有堂、楼、斋、庑、除、之邃达;树虽无嘉木,而植之则亦有橘、楠、柿、桑、桐、槠、杞之茂;草虽无异卉,而培之则有篁、莨、兰、杜、葵之苾芬。处其中,虽陋而亦可以游,可以息,可以吟啸,可以乐宾朋;升高而望,虽隘,而钟山、鸡笼更其南,长江、秦淮径其北。旭之景、魄之明,风雨烟云之变幻,亦皆得接而心谋之。

    昔柳子厚得钴鉧潭西之小丘,乐之,以为若致之澧、镐、雩杜,贵游之士,日争买不可得。今弃是州而彼得有之,则以贺兹丘之遭。盖谓他人以显也。司马公居洛,洛多名园。公日携具往游而不自置。或劲之曰:“游即吾园矣,奚必自有。”人以是服其高致。夫钴鉧小丘,僻壤也。子厚且惜之。若夫青溪之滨,则皆明中山王奕叶赐囿也。其后则妓院也。昔时楼台歌舞之盛,奚啻澧、镐、雩杜?而今衰落若此,能不慨与!然究之盛衰,亦何当哉?有昔之盛,则必有今之衰;有今之衰,又安知无异日之盛?且盛衰入其心,则欣慨触于外。余才虽不逮子厚,然居此而不动心于欣慨,固已偕斯地而超乎今昔盛衰外矣。斯地之遭余,不更幸于小丘之遭子厚乎?至司马公亦孑处耳。向使获奉其温国聂太夫人之色笑,而不谋尺寸地以宁厥养,岂理哉?吾知后乐之园,公必不待晚岁而早度之矣。

     或曰:“我知之矣。子之度是园也,盖以依亲之养也。吾闻君子之颜所居也,有箴焉,有铭焉,有表焉。我其为子识是意而表之曰‘依园’,可乎?”余拜受之,余弟享咸善大字,遂使书而署诸门。

   

再附方孝标诗几首:



  答吴汉槎借读通鉴纲目

  可与言今古,荒边只有君。赋诗能渐朴,观史不徒文。我已中年后,心难强记分。幸将成败理,抉要与同闻。

  胡天汉日月,宋代鲁春秋。彤管当年笔,牙签昔日楼。行厨原自富,腹笥更相谋。茅屋清镫意,宁徒慰旅愁。

  妾薄命

  花冷御沟烟,春风影自怜。君心才易地,妾命遂占天。新法严霜立,深恩皎日迁。但求中外事,一一竟宁前。

  白头吟

  爱妾非徒貌,怜郎不在琴。如何才子意,亦若世人心。犊鼻忘当日,凰音悔至今。始知秦氏女,真识使君深。

  依韵和鞠存

  此生何意有归舟,风雨江山涕泪收。蓬径特缘求仲扫,剡溪应为戴逵留。百年摇落甘三己,五岳踟蹰拟《四愁》。人世几回堪聚散,肯教离别易沧洲。

  楼暄

  邻园远岫列平原,争带晴光拥荜门。镇日窗凝春气满,小楼人重夕阳温。吟声金石高能出,世面风霜静者尊。知是天心怜范叔,绨袍尽典不须论。



   (博主注:方孝标,原名玄成,避圣祖讳,以字行,号楼冈,桐城人。顺治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读学士。有《钝斋诗选》、《钝斋文选》等多部著作,“南山集案”后,其书尽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2672ee0100pfo3.html
楼主新帖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16

主题

27

回帖

46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4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3-22 04: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原著是桐人?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156

主题

6569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2887
QQ
鲜花(31) 鸡蛋(0)
发表于 2011-3-23 10: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考实!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177

主题

1478

回帖

2162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62
QQ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1-3-23 10: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就真不知道了  
咨询电话
               安徽电信省公司 0551-62681412
               安庆电信分公司 0556-5579560

778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桐网进士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9362

2011年度优秀会员发帖超人激情之星钻石会员自我鼓励发帖达人论坛建设宣传大使桐网元老社区之星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3-23 11: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汗.....................
金麟豈非池中物    壹遇風雲便化龍
九宵龍吟驚天變    風雲際會淺水遊

176

主题

1869

回帖

210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05

论坛建设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3-26 10: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凑热闹而已,非专此研究也
龙眠秀色应如旧,今夜何人赋所思。---方以智

1223

主题

2万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桐城网 / 樊茂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444

2011年度优秀版主论坛建设终身荣誉管理勋章新中国成立70周年

QQ
鲜花(129) 鸡蛋(5)
发表于 2011-3-26 16: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考据是种乐趣。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微信:fanmao01

1223

主题

2万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桐城网 / 樊茂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444

2011年度优秀版主论坛建设终身荣誉管理勋章新中国成立70周年

QQ
鲜花(129) 鸡蛋(5)
发表于 2011-3-26 16: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嬉子之波 发表于 2011-3-26 10:46
只是凑热闹而已,非专此研究也

我看过“芹意·雪藏”博客写过许多关于方以智与红楼梦关系的考证,嬉子之波知道此人么?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微信:fanmao01

176

主题

1869

回帖

210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05

论坛建设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3-26 17: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苇过江 的帖子

啊,没注意,不知道啊
龙眠秀色应如旧,今夜何人赋所思。---方以智

96

主题

387

回帖

75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54
QQ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1-7-28 07: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红楼梦》里有许多方言是桐城方言,譬如“杌凳”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